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稳健性原则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能够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将从会计稳健性原则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必要性谈起,继而结合目前的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略。
【关键词】稳健性;上市公司;投资;制约
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其改革的力度与方向受到了亿万人的关注。做大做强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战略构想,其在实际操作中也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少数的国有上市公司由于没有完全掌握改革的精髓,只是采取一些简单的兼并、重组及扩大投资方式合并吸收一些企业,而忽略了投资风险,这不仅不符合本次国有改革的精神,也与会计稳健性原则相悖。因此,国有上市公司还是应该遵循会计稳健性原则,抱有谨慎性态度,对其重大的投资行为予以一定的克制,这样不仅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国有资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可以保障股东权益不受到损害。
一、会计稳健性对于制约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必要性
1.稳健性原则内涵
稳健性原则又称为谨慎性原则,其是企业会计核算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具体是指,企业在处理日常业务过程,对于不确定的经济业务应持有谨慎性态度,对那些有可能发生的成本、費用或是损失,予以确认入账;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账。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过程中,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会遇到各类的风险(诸如投资风险),持有稳健性原则,将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其进行准确的预判,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后果
上市公司的日常运营资金是通过发行股票得来的,国有上市公司也不例外,其是将原有的国有资产,划分为若干份股票,包装上市后,由全体股东共同持股的公司。目前,一些国有上市公司为了将自己做大做强,在对于预期盈利无法预知的前提下,进行盲目的对内、对外投资,结果造成投资失败,对于股东的权益形成了一定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有可能使得国有资产造成一定的流失,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二、会计稳健性抑制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策略
1.国有上市公司出现过度投资现象的原因
(1)国有上市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具有较为集中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在进行投资决策过程中易于出现盲目性,而会计稳健性较差的特性。我们知道,随着国企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按法律及监管部门要求形成了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的所谓“三权鼎立”的权利分治局面,这本身能够对国有上市公司的一些经营活动如投资过程,形成一定的监督格局。然而,股份公司的特征又六尺之孤了,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过程中,股份的占比多少決定了决策权的大小。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大多掌握在代表国家持股的国姿委等相关部门,从而形成了一股儿大的局面,最终影响着公司投资的科学性、谨慎性。
(2)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自身的需要。党的十八以来,加大了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强对于国有企业高管层的管理,提高其绩效考核的水平,是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说,企业的经营层为了实现其经营效益考核指标,对于投资方面的经营活动,在没有很好的预测投资报酬率及投资回收期的前提下,刻意避开会计稳健性原则而进行大肆投资、扩张,从而造成了一些投资的盲目性。出现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层自身的需要,以及没有很好理顺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造成的。
2.会计稳健性扼制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策略
(1)提高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过程的科学性、稳健性
首先,提高投资预测能力。企业决定投资前,应对于投资项目或是被投资企业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对于项目及企业的经济前景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把控。同时,可以运用财务管理或是管理会计的相关指标如,本量利、EBIT、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等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为最后的投资决策做出有力的数据支持;
其次,加强投资中的实时监控。投资中对于项目及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到实时掌控,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对于项目或是投资企业采取持续性审计的方式进行严格监控,一旦出现风险,应暂停下一步的投资。同时,要查找原因,若出现重大投资过失,应及时停止,从而防止损失扩大。
最后,投资完成后,投资方应加大对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督力度,要做到对于被投资方的经营情况了若指掌,同时还应适度地的对被投资企业提出一些生产经营管理的改进措施,并积极参与被投资方利润分配、年度分红事务,以保证投资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2)改革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进管理层考核方式。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改革提出了兼并、重组、混和所有制的改革,这使得我们看到了国企改革的希望和未来。因而,国企上市公司应不断改革及完善股权结构,同时国资部门应改进对于管理层的考核方式,在考核其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将眼光放在企业的持续发展、环保状况、职工待遇、社会贡献程度等综合性指标上,以避免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出现投资过度的短视行为。
三、总结
国有上市公司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过度问题,应该保持稳健的态度及清醒认识。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大国有上市公司改革力度,充分发挥会计稳健性原则,对于投资的全过程实施跟踪等几个方面做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过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菊朋.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薛杨.会计稳健性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关键词】稳健性;上市公司;投资;制约
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其改革的力度与方向受到了亿万人的关注。做大做强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战略构想,其在实际操作中也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少数的国有上市公司由于没有完全掌握改革的精髓,只是采取一些简单的兼并、重组及扩大投资方式合并吸收一些企业,而忽略了投资风险,这不仅不符合本次国有改革的精神,也与会计稳健性原则相悖。因此,国有上市公司还是应该遵循会计稳健性原则,抱有谨慎性态度,对其重大的投资行为予以一定的克制,这样不仅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国有资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可以保障股东权益不受到损害。
一、会计稳健性对于制约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必要性
1.稳健性原则内涵
稳健性原则又称为谨慎性原则,其是企业会计核算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具体是指,企业在处理日常业务过程,对于不确定的经济业务应持有谨慎性态度,对那些有可能发生的成本、費用或是损失,予以确认入账;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账。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过程中,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会遇到各类的风险(诸如投资风险),持有稳健性原则,将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其进行准确的预判,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后果
上市公司的日常运营资金是通过发行股票得来的,国有上市公司也不例外,其是将原有的国有资产,划分为若干份股票,包装上市后,由全体股东共同持股的公司。目前,一些国有上市公司为了将自己做大做强,在对于预期盈利无法预知的前提下,进行盲目的对内、对外投资,结果造成投资失败,对于股东的权益形成了一定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有可能使得国有资产造成一定的流失,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二、会计稳健性抑制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策略
1.国有上市公司出现过度投资现象的原因
(1)国有上市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具有较为集中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在进行投资决策过程中易于出现盲目性,而会计稳健性较差的特性。我们知道,随着国企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按法律及监管部门要求形成了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的所谓“三权鼎立”的权利分治局面,这本身能够对国有上市公司的一些经营活动如投资过程,形成一定的监督格局。然而,股份公司的特征又六尺之孤了,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过程中,股份的占比多少決定了决策权的大小。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大多掌握在代表国家持股的国姿委等相关部门,从而形成了一股儿大的局面,最终影响着公司投资的科学性、谨慎性。
(2)国有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自身的需要。党的十八以来,加大了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强对于国有企业高管层的管理,提高其绩效考核的水平,是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说,企业的经营层为了实现其经营效益考核指标,对于投资方面的经营活动,在没有很好的预测投资报酬率及投资回收期的前提下,刻意避开会计稳健性原则而进行大肆投资、扩张,从而造成了一些投资的盲目性。出现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层自身的需要,以及没有很好理顺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造成的。
2.会计稳健性扼制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策略
(1)提高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过程的科学性、稳健性
首先,提高投资预测能力。企业决定投资前,应对于投资项目或是被投资企业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对于项目及企业的经济前景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把控。同时,可以运用财务管理或是管理会计的相关指标如,本量利、EBIT、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等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为最后的投资决策做出有力的数据支持;
其次,加强投资中的实时监控。投资中对于项目及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到实时掌控,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对于项目或是投资企业采取持续性审计的方式进行严格监控,一旦出现风险,应暂停下一步的投资。同时,要查找原因,若出现重大投资过失,应及时停止,从而防止损失扩大。
最后,投资完成后,投资方应加大对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督力度,要做到对于被投资方的经营情况了若指掌,同时还应适度地的对被投资企业提出一些生产经营管理的改进措施,并积极参与被投资方利润分配、年度分红事务,以保证投资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2)改革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进管理层考核方式。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改革提出了兼并、重组、混和所有制的改革,这使得我们看到了国企改革的希望和未来。因而,国企上市公司应不断改革及完善股权结构,同时国资部门应改进对于管理层的考核方式,在考核其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将眼光放在企业的持续发展、环保状况、职工待遇、社会贡献程度等综合性指标上,以避免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出现投资过度的短视行为。
三、总结
国有上市公司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过度问题,应该保持稳健的态度及清醒认识。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大国有上市公司改革力度,充分发挥会计稳健性原则,对于投资的全过程实施跟踪等几个方面做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过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菊朋.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薛杨.会计稳健性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