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249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我院诊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10岁,平均6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1]:①咳嗽反复或持续发作1个月以上,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或哭闹,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用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②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③有个人过敏史或一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和(或)变应原实验阳性;④气道高反应性,做支气管激发试验;⑤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病程3个月~5年。大多数患儿在婴儿期有婴儿湿疹和过敏性鼻炎病史(84.3%),家族有过敏史或哮喘病史24例(70.6%)。
临床症状:咳嗽,咳痰迁延不愈18例,反复鼻塞,流涕伴轻咳13例,活动时气短,气促3例,胸部不适2例。主要体征: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8例,水泡音5例,均未闻及典型哮鸣音。
体征:①胸部拍片示:两肺小斑片状阴影2例,两肺纹理增粗18例,其余均正常;②肺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剂阳性25例,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1例。
误诊情况:首例曾误诊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2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5例,支气管肺炎4例,心肌炎2例,百日咳样综合征2例。
结果
治疗与转归:确诊后按过敏性咳嗽治疗,合并感染后常规抗感染治疗,适当地抗过敏治疗,舒喘灵和酮替芬是比较有效的药物,一般在服用2~5天后咳嗽症状可消失,也有的患儿需要连续服药后半个月到1个月内咳嗽才能消失。酮替芬最好维持应用半年,舒喘灵在咳嗽症状消失后维持治疗半个月。随访观察3个月~1年,症状控制较好。
讨论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常见病,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但是至今尚未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极易误诊,误诊率高达95%,如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这种咳嗽,约有42.9%患儿就可出现哮喘症状,甚至发展成支气管哮喘。
我院确诊后按过敏性咳嗽治疗,合并感染后常规抗感染治疗,适当地抗过敏治疗,舒喘灵和酮替芬是比较有效的药物,一般在服用2~5天后咳嗽症状可消失,也有的患儿需要连续服药后0.5~1个月咳嗽才能消失。酮替芬最好维持半年,舒喘灵在咳嗽症状消失后维持治疗0.5个月。随访观察3~12个月,症状控制较好。
过敏性咳嗽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持续性炎症反应,是不典型的哮喘,患儿常出现唯一临床症状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剧烈咳嗽,常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长期以来一直咳嗽,都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止咳药,既延误了病情,又造成了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上升,联合使用几种止咳药物也不见咳嗽明显好转。本病的诊断需要除外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慢性肺炎等疾病,临床医生应认真做出鉴别诊断。建议按以下思路分析[2],鉴别小儿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咳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咳嗽反复或持续发作1月以上,以夜间和早晨发作较多见,有剧烈运动,遇冷空气,患感冒等诱因时咳嗽是否加重,诱因祛除后是否减轻;如存在上述情况,应追问有无湿疹或过敏性鼻炎病史等,家族中有无哮喘史或过敏史,如有需特别注意,拍胸片能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更能很好支持本病的诊断,如高度怀疑,必须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如治疗有效是诊断的最基本条件。有条件尽可能支气管激发试验,如结果是阳性者,结合病史即可诊断,尽管此实验对诊断有帮助,也不要在患者感染后做,因为感染后气道的高反应性增加,准确率不高。若能做到早发现和适当地抗过敏治疗,将有助于降低患儿呼吸道黏膜的敏感性,这样可预防发展成为哮喘,反之,若一味的治标将使病情发展,最终可能发展成为哮喘,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尚云晓.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
2张涛.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特点.临床荟萃,2007.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我院诊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10岁,平均6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1]:①咳嗽反复或持续发作1个月以上,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或哭闹,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用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②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③有个人过敏史或一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和(或)变应原实验阳性;④气道高反应性,做支气管激发试验;⑤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病程3个月~5年。大多数患儿在婴儿期有婴儿湿疹和过敏性鼻炎病史(84.3%),家族有过敏史或哮喘病史24例(70.6%)。
临床症状:咳嗽,咳痰迁延不愈18例,反复鼻塞,流涕伴轻咳13例,活动时气短,气促3例,胸部不适2例。主要体征: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8例,水泡音5例,均未闻及典型哮鸣音。
体征:①胸部拍片示:两肺小斑片状阴影2例,两肺纹理增粗18例,其余均正常;②肺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剂阳性25例,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1例。
误诊情况:首例曾误诊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2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5例,支气管肺炎4例,心肌炎2例,百日咳样综合征2例。
结果
治疗与转归:确诊后按过敏性咳嗽治疗,合并感染后常规抗感染治疗,适当地抗过敏治疗,舒喘灵和酮替芬是比较有效的药物,一般在服用2~5天后咳嗽症状可消失,也有的患儿需要连续服药后半个月到1个月内咳嗽才能消失。酮替芬最好维持应用半年,舒喘灵在咳嗽症状消失后维持治疗半个月。随访观察3个月~1年,症状控制较好。
讨论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常见病,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但是至今尚未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极易误诊,误诊率高达95%,如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这种咳嗽,约有42.9%患儿就可出现哮喘症状,甚至发展成支气管哮喘。
我院确诊后按过敏性咳嗽治疗,合并感染后常规抗感染治疗,适当地抗过敏治疗,舒喘灵和酮替芬是比较有效的药物,一般在服用2~5天后咳嗽症状可消失,也有的患儿需要连续服药后0.5~1个月咳嗽才能消失。酮替芬最好维持半年,舒喘灵在咳嗽症状消失后维持治疗0.5个月。随访观察3~12个月,症状控制较好。
过敏性咳嗽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持续性炎症反应,是不典型的哮喘,患儿常出现唯一临床症状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剧烈咳嗽,常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长期以来一直咳嗽,都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止咳药,既延误了病情,又造成了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上升,联合使用几种止咳药物也不见咳嗽明显好转。本病的诊断需要除外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慢性肺炎等疾病,临床医生应认真做出鉴别诊断。建议按以下思路分析[2],鉴别小儿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咳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咳嗽反复或持续发作1月以上,以夜间和早晨发作较多见,有剧烈运动,遇冷空气,患感冒等诱因时咳嗽是否加重,诱因祛除后是否减轻;如存在上述情况,应追问有无湿疹或过敏性鼻炎病史等,家族中有无哮喘史或过敏史,如有需特别注意,拍胸片能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更能很好支持本病的诊断,如高度怀疑,必须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如治疗有效是诊断的最基本条件。有条件尽可能支气管激发试验,如结果是阳性者,结合病史即可诊断,尽管此实验对诊断有帮助,也不要在患者感染后做,因为感染后气道的高反应性增加,准确率不高。若能做到早发现和适当地抗过敏治疗,将有助于降低患儿呼吸道黏膜的敏感性,这样可预防发展成为哮喘,反之,若一味的治标将使病情发展,最终可能发展成为哮喘,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尚云晓.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
2张涛.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特点.临床荟萃,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