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论与公民健全人格的塑造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bianwo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一种危机,危机的积极解决必须由适度的消极因素的参与,亦即挫折。适度的挫折体验对个体健全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抗挫折教育对于个体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在公民素质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人格发展渐成论 挫折 健全人格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由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理卫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开始重新界定自己生活的质量,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标准也由一元化发展为多元化。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又随即出现:一些家长由于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而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身心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于是在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中充满了鲜花、掌声,过分鼓励的话语,以及夸大其词的表扬,而“挫折”一词几乎不存在,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的确,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充满自信、乐观、开朗,但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是那么地脆弱,根本经受不起任何挫折,也许芝麻大的小事就会使他们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而这些却正是他们的父辈始料不及的。
  一、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在他的人格发展渐成论中把人的发展看作一个进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分为八个阶段,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他们分别为:第一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第二个阶段,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第三个阶段,主动对内疚(3~5岁);第四个阶段,勤奋对自卑(5~12岁);第五个阶段,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同一性的形成对个体健康人格的发展十分重要;第六个阶段,亲密对孤独(20~24岁);第七个阶段,繁殖对停滞(25~65岁);第八个阶段,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如果每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增强自我力量,人格就会得到健全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适应,若危机消极解决,就会消弱自我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
  同时,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前一阶段危机的消极解决则会缩小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每次危机的解决都存在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消极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挫折,即在动机的推动下,达到目标的行动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这主要来自客观外界因素和主观内在因素,具体来说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与愿望的实现以及自我尊重等几方面。当积极因素比例大时,危机就会顺利得以解决。但这决不意味着,只有积极因素,没有消极因素就是好的。健康人格的发展,必须综合每一次危机的正反两个方面,否则就会有弱点。
  二、适度挫折在健全人格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论阐释了在一个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适度挫折所起的重要作用。
  首先,适度挫折有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适应社会的过程,在婴儿期,个体已能在初步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前提下,做出一些合乎成人要求的行为;幼儿期,个体能在老师、家长的监控下减少侵犯行为,增加亲社会行为,以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少儿期,个体已能根据情况去做一些得到家长、老师、同伴认可的事情,这正是在适应社会的一种需要。青年期、成年期以及老年期则更是如此。个体就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要求的前提下一步步成长的,人格也随之顺利地发展。而当个体不能适应社会要求,也就是遇到挫折时,个体应适当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为,使自身适应社会需要,使这种危机得以积极解决,从而使自己的心理趋于成熟。
  其次,适度挫折可以增强个体的免疫力。一个一帆风顺几乎从未经历过挫折的人,他今后的人生必然隐含着危机。就像一种病毒,若人们接种过此病毒的疫苗,就会使体内产生一些抗体,今后即便再次接触此类病毒,亦不易使自身感染,但若从未接触过,那么一旦接触,则极易感染。轻度的挫折有益而无害,它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健康心态。每战胜一次挫折,就会增强自我力量,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人格得以健全发展。
  再次,适度挫折可以帮助个体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性格特点。性格指人的社会行为方式。经历过挫折,并战胜它的人会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意义,更易形成积极的处事方式,反之,则会形成不良的人生观和性格特点,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从2001年黄勇杀人案到2004年马加爵案,再到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杀案,无不使我们感到痛惜和遗憾,无论是黄勇、马加爵还是赵承熙,他们对他人生命蔑视以及对自身生命的轻视令我们震撼。在马家爵案发生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导致他杀人的真正动机是其扭曲的人生观以及“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马家爵从小受到父母和姐姐们的疼爱,又由于其学习成绩出色,家人对他十分宠爱,他虽家境不富余,但基本上是在顺境中长大的孩子,在心理上并没有体验到太多的挫折感,在此基础上他对生命的质疑的答案,以及人生观形成的基础竟是从一首歌的歌词中得到的,即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既然早死晚死都是死,那么在他杀害室友的时候也就不觉得内疚。他说:“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为了什么?”这种毫无目标的人生观最终使他走上一条不归路。同样,开枪杀死32人后自己也开枪自杀的赵承熙也有着和马加爵类似的心态。
  第四,适度挫折可以帮助个体避免在认知领域出现片面性而产生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它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而社会认知的“自我中心”,则是指个体在与他人、集体或社会关系的认知上,往往从自我立场出发,而不能进行换位思考,不能从他人或社会角度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从发展心理学来看,这种社会认知的“自我中心”属于儿童时期社会认知的特点,但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家庭、社会、学校对其过度呵护,娇生惯养,使他们不懂得挫折,造成许多孩子从童年步入青年阶段后,对社会认知仍停留在儿童阶段,他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缺乏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其社会适应能力和情商都在下降。在这种认知结构下,个体往往只从自我的主观愿望去思考问题,因此,在处事时,也就无法了解他人对此事的真正态度,不能意识到社会规范对此行为的评价。在马晓明杀亲案件中这种社会认知的自我中心观得到具体体现。马晓明因功课不好,被校方“劝其退学”,在害怕告知父母真相并担心得知真相后会带给家人痛苦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条自以为一了百了灭绝人性的方式,将亲人杀死。此案件中,马晓明完全从自己的主观认识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酝成了此起悲剧。
  最后,适度的挫折可以避免个体对自我认识的不客观性。一个很少受挫折的人对自我的认识往往表现为高估自我,低估现实条件。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个体往往盲目夸大现实自我的能力,形成不现实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自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人群往往妄自尊大,不切实际,自以为是,不易为他人和社会所接受,因此极易遭到失败,产生内心冲突,导致焦虑,进而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问题,如过分自卑,低估自我,而处于这种心态的个体,往往又一味低估现实自我的能力,在把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进行比较时,认为理想自我遥不可及,而对现实自我又不满意。
  因此,出现自我矛盾的冲突,出现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从而导致一些痛苦的心理体验,如感情脆弱,缺乏意志,自信心丧失,抑郁等,而这些对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不利于个体适应环境。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剧烈的冲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大大小小的挫折,挫折会伴随着我们一生。青少年的挫折感主要来自人际交往的失败、学习竞争中的失意、家庭生活方面的不幸(如父母离异等)导致的心理失衡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但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挫折却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人会勇敢地面对挫折,调整心态,客观地分析原因,确立今后目标,走出心理低谷;而有些人则会一蹶不振,误入歧途,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对于以自我为中心、世界观、价值观有偏差的人来说,他们会夸大所受挫折和压力,不能全面地认知事物,只看到事情的消极一面;对于那些缺乏自我客观评价的人面对挫折则会陷入自卑,甚至自我放弃;而缺乏挫折免疫的人,面对挫折则往往不堪一击,点滴的挫折就能摧垮他的整个世界。2001年10月,广州某高校学生石某因谈朋友不顺利,学习又不好而投江自尽。2002年3月,黄毅声称因承受不住学习压力而坠楼自杀。2007年5月,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南汇分校小英因被疑偷窃而跳楼以示清白。更有甚者,有些中学生因在班内名次的稍微下滑,就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可见,挫折带来的真正威胁不在于挫折的本身,而在于如何对待挫折。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弹性的心态对待挫折,提高他们克服遇到挫折时不良心理体验的能力,对他们进行抗挫折教育势在必行。在挫折到来之前,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调适心理,如何战胜它,从而增强他们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挫折教育对个体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在公民素质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论指出人格的发展是一种循环的形式,互相联系着一环扣一环,且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挫折教育应该从孩子可能会遇到挫折的时期就开始,且越早越好。比如,如果幼儿期的儿童已经有了如何面对挫折的心理体验,那么当他到了少儿期时,当他遇到类似的挫折时,就会有一定抗挫心理,即使他遇到的是另类挫折,他也会知道如何去面对。同样,少儿期的这些挫折体验又可促进孩子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的获得和社会角色的建立,进一步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这样随着成长中所面对的挫折的增多,孩子的耐挫性也在加强。
  今天,公民素质教育已提上日程,抗挫折教育也应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未来的公民应该是那些知识丰富、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理想远大、懂得生活的,而不是外表健康而内心脆弱,经不住风雨病怏怏的人。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高智商、低情商、无抗挫折能力的一代。在对公民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的同时,抗挫折教育至关重要。抗挫折教育应融于四育之中,这样,我们今后的公民才能真正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把自己融入滚滚的建设洪流之中,才能将自己所学变成祖国前进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71-375.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292-293.
其他文献
这次会议主题是研究地方志刊物在地方志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交流经验,互相切磋,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开拓思路,进一步办好地方志刊物,推进地方志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提高地方志理
抗痢宝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生物效应试验研究黑龙江省三江生物制品厂赵宗智,陈毓璋,郭信北京农学院黄荣生山东省临清市粮食局程俊泰,李德润,崔俊洪抗痢宝是一种对机体有益无害的生理
饲料调味剂的发展及应用(续)郑伟,王云霞(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4人们了解调味剂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调味剂在我国是近5年发展起来的,应用历史较短,并且我国饲
化学教学系统作为一个耗散结构存在"非平衡特征"。把握初中化学教学系统的"非平衡特征",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抓住新课引入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课的结束点,构建学生思维的非
【摘 要】从专业课程教学、课余沟通、毕业论文写作、对校外岗位实习和已毕业学生的跟踪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做好高职生职业指导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 专业教师 职业指导    自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目前,大部分高等学校实行的是面对毕业生的“短期促销”、“临阵磨
民国时期,洛阳地方主要官员更迭频繁,这大概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系。由于史料缺乏,且记载不一,因此,考证这时期有多少官员在洛阳任过职,他们的任职时间及先后顺序,就显得非常困难。
洛阳古称“四险之国”,在我国六大文化古都中,堪称是建都时间最早、延续历史最久、历经王朝最多的一座古代名城,大约距今30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人类已在伊、洛流域生存活动,到五六
一本书,一篇文章,一卷杂志,一般来说正文之前总要有个开场白,或概括内容。或提出问题,或交待源流,或强调重点,至于如何表述则要见仁见智了。我读过不少开场白之类的文字,上乘之作不多
<正> 肉用牛羊增重剂是保健促生长添加剂,对肉畜生长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具有增重明显和应用方便的特点.在肉牛业中应用增重剂最早见报于1950年,当时采用人工合成激素已稀
<正> 1993年6月5日至6月17日,中国玉米加工考察团一行5人,应美国饲料谷物协会的邀请,赴美国进行为期12天的考察,考察的重点是美国目前玉米的加工工业,尤其是深加工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