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人类学专著《金翼》《银翅》和新拍摄的人类学纪录片《金翼山谷的冬至》等,探讨人类学电影和学术专著之间对应性和非对应性的特点,以及何以互补、互释的问题。上述历史人类学专著与电影系列作品悉心组合,转变了传统学术著述的单一性,使人类学学术表达更为直观和更为容易达成深度觉解。
【关键词】电影与专著;对应性;非对应性;互补;互释
【作 者】庄孔韶,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昆明,650206。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9)06-0043-007
一
同人类学的学术研究相关的人类学电影,是指借助镜头可以寻获人类学观察的特定的影像理解。随着电影摄制技术普及和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上论文撰写的民族志与并存的视频展示越来越处在你来我往的交错状态,这为思考图像与文字的互补关系,以及学术上的互释找到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在针对一个特定区域文化的撰述中,人类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积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总是可以落在文字的梳理中,其中历史与哲学提供了他们解释问题的古老基础,因为古今隔离的现象总是仅见的,这里当然凸显了思维与文字相结合的巧妙,以及文字书写在深度认知、关联性诠释,以及实现解释的文论特长,然而文字表达的限度一直存在。
图像与文字系统的确是不可替代,以电影对比书写而论,“电影永远无法取代文字,但人类学家了解到文字表达田野经验的限制,而我们已经开始挖掘影片如何弥补这些盲点”[1]260。然而,人类學电影如何拍好呢?这一点的知识准备均是不可少的,即“历史和文化是带来不同的‘视觉文化’的基本的元素……这决定了对视觉经验的解释”[2]15。而径直的电影拍摄只不过是历史、哲学、文化体验在人类学主旨下的镜头展示,新技术新媒体则提供了日新月异的展示效果。
资深电影人大卫.马杜格认为,“拍电影是一种探索的过程,而不是重申已知事物。基于这个理由,电影往往不会在一开头就把结论摊开来,当然也不会永远一成不变。”[2]2于是,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人类学写作和人类学纪录片表现的相同与不同特点,那些在同一个地点的纪录片拍摄与文字著述更适于进一步探讨二者如何互补和互释的学术实践。
二
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早年出版的民族志小说《金翼》,它以小说的形式展示了民国初年到抗战之初中国闽东金翼山谷内外两个大家族的兴衰,他是用人类学平衡论的理论解释兴衰的动因,不是因为谁家占据了好风水就意味着发家,而是要看一个家族世代成员是否能不断积累知识和智慧,在社区内外很好地把握人际关系的平衡,并把新的生存线索引出重农主义的传统生存方式中。庄孔韶的《银翅》和《金翼》的故事在时间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有部分叠压,他把历史的和问题的不同线索编篡起来,揭示了为什么一些大族总是能够在不间断的社会政治变故中,善于“察机“和富于行动力。《金翼》里的主人公们渐渐退出生存的舞台之后,金翼之家后辈和他的邻里们,发现和创新银耳香菇生产的新技术,以及率先闯荡中国各地推销银耳,最终再度富裕起来。在闽东历史、哲学、生计、科学、宗教和组织的多元论述中,《银翅》英文版还特别以易经的需卦和革卦的本土整合性解释,展示了大族代际间准备知识和智慧的远见卓识,并在大的政经转型之时,能迅速“察机”和带头参与变革,终于在林家历史上再次获得成功!
《金翼》和《银翅》描写和阐述了金翼家族的勤勉、励志、奋斗、冲突、失败、察机和成功,而且《银翅》为了更为逼似地呈现这一过程,还穿插使用了小说笔法、随笔、对话、人际场景重拟等多元手法,以强化理论阐释与体验的写作效果。文字的陈述与理论阐释效果无可怀疑,然而记录与拍摄如何见证那些田野体验呢,可以说没有长时段的田野观察与互动,纪录片的人类学内涵便不容易显现。此外,当我们的论著更侧重于矛盾与冲突的理论聚焦的时候,金翼山谷的主人公们在生计与社会拼搏之余,它们是如何过“平静”的年节生活的?的确也是我们最希望用影像表现的部分。
其实,笔者早在30年前就在《金翼》故事发生地福建省闽江边拍摄过《端午节》①,介绍了金翼山谷内外端午的家庭生活、龙舟竞渡和游神活动。内中节日生活的生态韵律,村民竞渡向上的心态(也拍摄了一次比赛“冲突”),以及神明的精神动力是这部电影的要点。大约30年后的今天,笔者导演的《金翼山谷的冬至》已经完成。在这个寒冷冬至的金翼山谷,凸显了中国孝道的古今关联性,令人感动。原来笔者的心思一直是希望电影能捕捉到《金翼》和《银翅》专著中的金翼之家及其后辈,我们的团队的确是这样设计的,镜头最为关注的也是这些在生计竞争和社会变故中饱经沧桑的主人公们的节日表现。而电影和著作究竟是如何搭配的呢?《金翼山谷的冬至》电影叙述过程中的人类学学术关注,究竟和专著处在何种关系之中?当共同的主人公在文字和电影中并存的时候,他们所连接起来的互补呈现方式耐人寻味。
三
(一)对应性与非对应性作品
金翼山谷冬至节的纪录片出现的几位主人公,其实就是《银翅》一书的主人公。所以说在文本写作之后的拍摄意图无疑是明确的。即如何尝试图像和文本之间的互释呢?其实根据很多图文并置的作品对照,笔者认为一些纪录片同相关著作的关系有对应性作品和非对应性作品之分,至于如何选择,或是有意的,或是随机的,端视写作与拍摄的相关情形而定。尤其是拍摄人类学纪录片本身,作为和文本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作品,既可以是文本里呈现的主要问题重置,如法国导演拉杜尔(Eliane de Latour)的《权力时代》电影就有关于毛锐人(Mawri)人的同名对应性人类学著作;而她的《酋长的第五个新娘》电影也配合有《家族的经济与故事》著述对照;“虎日”盟誓戒毒仪式电影和相关论文[3]对照亦属同样类型。应该说这类电影和专著之间具有主旨问题对主旨问题的特点。而《端午节》和《金翼山谷的冬至》并没有重复和对应学术著作《银翅》里一些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而是对这部过程性学术著作的局部情境感兴趣,属于非对应性的电影编导与制作。 (二)文字与图像之互释
笔者在《银翅》特别花功夫对一次移民会议的上下左右关系的发言隐喻和暗喻做了直觉观察梳理,这当然是极为难得的体验“复述”,然而我们还是看不到那个业已消失的现场。笔者多年参与观察,却在龙舟竞赛村民不服输的一个争执场景中,用镜头捕捉到了争执船队(代表不同地域)、岸上裁判(不同地域出身)、参与工作人员之间在纠纷过程中的眼神转换,以及直接用镜头解释了古籍中龙舟赛年年“例行”冲突的历史①、人文与人群认同原委。深处各种认同关系群体中的调研体验,在特定的机缘借助镜头加以加速捕捉,其视觉效果与意义远超于文字体验性的描述。
(三)文图之互为补正
《银翅》里谈到早年在金翼山谷重拟族谱的时候,发现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辈份、房支及其礼数。[4]246-282由此调查推衍,渐渐发现汉人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理念先在”或“先在的理念”现象。[4]导言“这一中国人家族与宗族文化价值的思想为哲学家所发明、政治家所强化、教育家和乡土文人传播,并最终由农人所实践,从而成为中国人及其族群的精神支柱与行为准则。”[4]235所以辈分和长幼有序的理念,拜祖和墓祭都是儒家理念的仪式化。我们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2016年冬至,朱熹《家礼》的“上寿于家长”仪式在金翼山谷依然如故,冬至电影中特别呈现了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贺冬情节。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银翅》中描写的芳建参加完老人的寿礼,不得不提前离开(怕银耳压仓罚款,要早离开到外地贩银耳),还引起了长辈的不满,[4]189被认为是传统农业社会和城乡新生计活动突至而凸显的代际冲突写照。笔者在《银翅》中也特别落墨一二。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有30年之久,快速的城乡一体化,老人和年轻人已经渐渐习惯新的生活节奏,因此在金翼山谷的冬至,晚辈仍要回到故土孝敬老人冬袜、棉鞋和长寿面,但年轻人提前离去一事,并未引发代际矛盾。当我们在“金翼”纪念碑前采访林先生晚辈林承祖的时候,他做出了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在时间性理解上的适应性解释,即尽管年轻人因在其他城市工作,敬老仪式之后来不及参加晚宴,已经得到了老人的理解和应允,一切平安无事。②这大概是文字描述解说和电影镜头展示互补和互证的鲜明案例。从此我们看到快速发展的30年间,传统礼节、民俗和生活方式变迁的代际矛盾适应性进程,同时也用文字与视频共同保存了汉人社会天人相协与孝顺理念是如何在金翼山谷既长久又变通地存在,单纯文字或仅有电影似乎都不足以表达全部。
四
农业社区的民俗节日多有天人相协之貌,中国二十四节气更是人民感受和调适天地平衡与身心转换的日子,凸显了节日宗族社会组织、亲属认同和熟人社会情感聚集,因此大多是欢快而平静地度过节日,那么,我们能从周而复始的冬至节令的田园聚会中获得什么呢?
冬至的古田,镜头里旧屋厅堂里拄着拐杖安坐着并依次接受晚辈祝寿祝福的,就是今日金翼之家后辈的尊长者荣昌,围坐的是他的老大、老二和老三的小家和他的女儿、孙辈们。
电影里用锄头在山坡上挖到煨汤树根的,就是荣香的大儿子方义;而北斗祭红头师公芳德将带有烛火的拜斗附身递给的人就是荣香的二儿子方阿。这里的道士芳德也是林先生的晚辈。
冬至早上最先带领孩子们挖出竹笋的是金翼之家的邻居老吴,30年前拍的《端午节》电影里的女婿给丈母娘送粽子这一片段时,老吴还出来相迎。值得提到的是,上面几位都是电影里多次出现的主人公荣昌(荣香)、大儿子方义和二儿子方阿一家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像前辈东林一样,金翼后辈们再次抓住历史的机缘,积极钻研银耳食用菌栽培技术,成为金翼山谷再次崛起的家族。而在金翼山谷对面的姻亲邻居老吴(谢丰营),当时也是和金翼之家共同合作走致富路的领军人。[4]161,180
我们在电影里,不再陈述《银翅》的主人公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何察机而果断行动,因为这一创新过程的记录与诠释已成历史。如今,他们的劳动果实——冰糖银耳和鲜银耳炒鸡蛋已经摆到家家的餐桌上(欣赏冬至电影金翼私房菜镜头),现在他们又在交流新的连锁餐饮和电商平台。笔者想的是,他们终日勤劳之后的“休闲”过节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又是一次新的“察机”的准备呢?
《金翼》里的民俗节日描述很多,所以笔者特别加以留意,在30年前拍摄了《端午节》,当有跨时空观察的意思。如果仔细观看这部电影的话,你会发现并不是随意拍摄的。《银翅》里叙述了1987年的端午节,金翼之家的女儿(小哥林耀华的侄女)玉珠嫁给山谷对面的邻居谢昌武的详细情节,其实就是嫁给《金翼山谷的冬至》里的老吴家。[4]217~225,256记得1989年笔者拍摄端午节,镜头里可见《银翅》里的林家小伙在风水先生林世兴(也是林家族人)陪同下,挑着粽子和食篮给丈母娘送去的镜头,老吴还出来迎接。①老吴如今已年逾古稀,身体仍硬朗,在冬至节的祭祖,老吴是主持人。
《银翅》这一长篇著作讨论了颇多的人类学学术问题,其中的闾山派道教和地方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包括道教的乡土情节,即闾山派信仰何以展现与农人做精神沟通。从文献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到古田人重视节气和养生的关系都耐人寻味,不过古代哲理的陈述无法替代电影拍摄的直观性,这也是笔者多年来致力于文字与影像作品合璧创作的原因。
在策划冬至电影之初,笔者就希望有一位山谷人物能够在纪录片里穿针引线。刚好我们熟识的年轻道士芳德是林家的后辈,也是一位山谷内外活跃的中青年。电影一开始是我们在厦门博物馆举办的首次人類学绘画展。在画家林建寿个展的一个大厅,布满了从1999年开始的人类学绘画团队的作品。其中一幅是表现金翼山谷的村姑不生男孩,请闾山派的红头师公做家庭科仪的大幅油画作品《祈男》。[5]我们的画展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革新了画展的策展设计,特地请来了金翼山谷的年轻道士芳德到场,他红头师公装束,前面是放着各种法器的老红木条案。他应空中网民(我们动用了新媒体网上直播)好意现场吹响鸣角,这一镜头开启了《金翼山谷的冬至》纪录片的序幕。 随后,冬至清晨,金翼之家二楼的国学课小朋友等着芳德(儿童国学班主任)、书法老师和国学老师的到来。芳德上楼换上了汉服。
课下,芳德改穿深灰色中山装,开车赶去面线作坊和白粿店,为荣昌老人家买贺冬的长寿面和礼饼。
芳德参加为荣昌老人进拜的礼仪,换上了黑底暗红花的对襟唐装。厅堂里遵照远近亲疏关系依次前往祝福、祝寿和献礼,女人们则为老人家试新棉鞋和新袜。
在闾山科仪请接香火和陈靖姑夫人坐像抬出巡游时,黄道长吹奏鸣角时是红头师公装束,而参与此科仪的芳德变换角色,此时换上了黑头道士的装束。当晚有芳德主持的北斗祭则在建坛完成后,换上了护额和皮裙,再现红头师公装束。
地方闽剧《猿母和孝子》开演时,村民在舞台前落座,芳德再次换上唐装走到露天舞台前第一排,向前来看戏入座的荣昌老爷子致意,自己在不远处坐下。
最后一幕戏剧转到金翼大宅门厅堂和天井,右侧是乐队,左侧是村民,包括金翼之家、老吴家等邻居男女老少。当戏剧演到猿母和全家大团圆的时候,演员和金翼之家后辈以及村民们(包括仍着唐装的芳德)一同在厅堂庆祝和联欢。此时,大宅门关闭而剧终。
这样,在金翼山谷的冬至节,电影直观地显示芳德前后8次换装,依照不同的角色参与和串联了大部分社会文化活动。这部电影的这一刻意凸显,使我们和戈夫曼具有同感:“一个社会角色总是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角色,这其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由表演者在一系列场合下对各种同类观众或由同样的人组成的观众呈现。”[6]12只不过我们乡村舞台上的传奇戏剧演出和生活中的社会戏剧表演关系更为复杂,已经混为一团,找不到界限了。
此外,生态环境和文化的关系,包括围绕冬至节为获得温补食材的物质生活层面:黏糯米汤圆、红糖糍粑、自产鲜银耳莲子汤、特定的树根与番鸭煨汤和红曲老酒等,这显然是由宇宙的冬至现象和阴阳哲学使得乡民食材得以选择,属环境与生态人类学的观察与文化转换层面。可见,“环境与文化并不是两个不同方面,而是辨证式的互为因果关系”以及“充分说明自然环境对一种文化提供的选择性和限制性”[7]78。电影里拍摄芳德和亲属邻里买线面和礼饼的长寿、迎新的寓意,以及冬至节令所包含的精神需求,已经被作坊主的生产行为所满足,因为本质上是在生产特定食品的象征主义,这是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转换。从电影里还可以看到芳德道士卷入的各项节日礼仪活动中,哪些是古今理念持久传承的文化成分,哪些则是中国文化的地方性分疏。
林耀华的《金翼》中提到山谷西路碾米水锥旁的家塾旧址,昔日的家塾也吸收邻里的聪明的孩子。耕读并重的乡村励志思想,感染了许多农民子弟,包括金翼之家的祖辈出了状元,而新时代也同样是人才辈出。电影中的新国学课堂得到各方支持,有从福州来的义务教师,他们在山谷内外组织了不少小国学班,通过授课吸收各历史时期儒道思想的精髓;我们刚好在电影里的闽剧《猿母和孝子》的传奇故事镜头,见证了古老孝道和地方生态哲学的完美结合。电影难以拍神话传说,戏剧却可以饰演,像是戏剧文本插上了翅膀,最后由新媒体数字技术加以整合推出,彰显了多种学科、专业之间的协作表达意义。
如果电影配合《银翅》阅读,你会看到在这个山谷两相对应的金翼之家和邻居吴家,他们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在一起携手奋斗,克服重农主义的束缚,开创银耳食用菌事业。《银翅》里这样描述:
“这次银耳生计又一次吸引了这个家族。黄荣香(荣昌)父子两代人盘算着如何扩大培养银耳的空间,金翼之家的旧楼刚好闲置,父子商量认为辟为培养室最为合适,于是装配了宽体搁架。”[4]175
“荣香的两个儿子方义、方阿,巧干、苦干,无菌规则掌握得很好,是一家成功的培植银耳户。”[4]171
“荣香家儿子开过来的胶轮拖拉机运输车(满载银耳袋),买价14000元,是黄村农家买车的最高价。”[4]178
“农人抓银耳收益大,所以食用菌技术革新,产前、产后服务和流通搞得好,赚了钱反过来又支持了农业。”[4]216“小谢、老吴加入科普协会,第一年就试验播种成功早稻‘优威’三十五号。”[4]212
当年老吴是年轻的村长,带头为村里修路不计报酬,食用菌试验和新稻种试种都是他带头。那时我拍摄了很多培育银耳的“火腿肠”老照片,是他组织村民利用老屋,制造“火腿肠”式的棉籽壳培养基。同时荣香的金翼之家成员也都是银耳和水稻生产的急先锋。如今30年过去了,这些从贫困时期“察机”行动致富的朋友们都已经老去。这次拍摄冬至就是想看看金翼后辈和邻里们的社区生活与关系,尤其是对经年轮转的节日很是期待。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成熟的宗姓和山谷熟人社会,延续了他们宗族和各房份之间的守望相助的古老生活方式。电影里你可以看到金翼之家老房子80年前的四兄弟居住格局,镜头又再一次展现金翼之家后裔三兄弟的连体互助厨房,古老的孝悌理念从“跃然纸上”到“百闻不如一见”。
冬至黄昏,向金翼家族长老贺冬拜年的时候,林氏族人老小,即使是在厦门、三明工作的都回来了,山谷里的好邻居老吴及其后辈的孩子们(电影里有唱《搓圆》歌的一家老小)也都一起挖笋、准备天然食材过节。在金翼之家,不仅贺冬贺寿长幼有序,连村民观赏戏剧也是把好的座位让给老人。1这里民间宗姓邻里认同的镜头语言容易表达福建乡间的人群“共聚性”2认同缘由。
同样是《银翅》里的银耳生产英雄们,他们老了以后仍住在一起,融合在故乡山谷的节令互动中,这可以对比金翼山谷农民在社会变故、察机行动、家族鄰里关系和民俗生活的关联性表现,也是笔者多年后一定要做回访研究的学术魅力所在。闽东古田人热爱读书,古今人才辈出,而同时又善经商,被认为是宋代以后受地方功利主义哲学伦理的影响。一是说很早闽人就到广州城南经商,说那里“濒海多海物,比屋尽闽人”;还说,古田女人做生意时“新奇弄浓妆,会合持物价”,充分包含了闽人经商在外凸显的巨大的合作(亲属、同乡集合外出)力量。现在,金翼山谷的年轻人依然凸显亲属、同乡联合的文化惯习,例如他们成群到外地做瓦罐饭馆生意,同样是将亲属联合的纽带引向了城市。30年前,他们也是家族联合、各房联合和同乡联合外闯推销银耳。这种亲属邻里合作认同的现象不仅可以从《银翅》专著里发现,也一样在冬至电影的亲属邻里和谐聚集中发现。那些外出显现的族群认同显然源自于金翼山谷内在的宗族、房份认同,来自于孟子的乡村守望相助的悠久理念。这在宗族传统深厚的农业的地区,在现代化的商业活动中,类家族主义和同乡互助仍是经常的现代组织文化的选项之一。 电影里你可以看到冬至节要在家里烧香拜祖先,祈福要到临水宫参与元始天尊圣诞,给陈夫人上香、请香,冬至祈福要由道士在山谷空地建坛祭北斗。闾山派道教、道士和陈靖姑信仰深入基层社会,上述祭拜反映了金翼山谷人民物質生活追求以外的精神信仰活动。在《银翅》里提到农民对能否克服食用菌感染(科学原理)和判断销售是否顺利(经营之道)的问题,但事后还是要去敬神明;丈夫外出上路之前,可以看到女人们要去宫观里烧香。科学和宗教在农民的头脑里,可以是并行而互不碰撞的两趟车,被认为是一个可以消除二者冲突的农民世界观。[4]372~374这也许就是实证和精神寄托需要宗教人类学做互动性诠释,似乎这样的思维状态由来已久,乡民对地方神明的虔诚状可以在电影里一览无余。
临水宫的冬至祈祥法会同时也是元始天尊千秋寿诞。当黄道长等道士们一字排开宣示、发奏、建坛请三界神仙,香客们在大殿神像前敬香上供。结界科仪气派地进行着,道士在殿内列阵、行走、疾走。随后道士们念诵三官真经,完满送三界神仙。这时道长换红头护额,吹鸣角,拜陈夫人,吹旺炉火并火中取炭,在护法队的护送下,扛夫人坐像巡游走出旧殿。这是对古田乃至更大范围的冬至祈福法会,是一出面对公众的社会戏剧仪式,其内在模式与隐喻不言而喻。[8]28
而晚上的北斗祭则有不同。在电影里,傍晚时分,芳德率道士弟子建坛,这是应金翼之家和老吴朋友们之请安排的北斗祭仪式。电影里的临水宫祖庙闾山科仪祈祥法会记录较为简洁,而冬至北斗祭仪式在电影里较为完整。原因在于这次北斗祭是针对具体的家庭祈福,是天人透过法师得到沟通和接受祝福。
金翼山谷凤亭村北斗祭由金翼之家和邻里联合请求,接香火后道士芳德和他的闾山派助手们帮助建坛,其间准备幢幡、火把、拜斗等,建坛完成后,芳德戴上护额和皮裙,改回红头师公装束。他在坛上祭拜,并把带烛火的拜斗递给金翼之家老二,代表了北斗祭对金翼之家和全体村民的冬至节令祝福。随后芳德率弟子和金翼家人村民拜坛、绕坛、放炮、鸣角、奏乐。
当我们详细阅读《银翅》里陈靖姑女神与道教两个专章,在闾山派道教和陈靖姑信仰圈内,冬至节令的民俗与祭祀活动显示了道教和住家、游走道士、师公和民间农人的密切联系。新的变化是,可以看到电影里的芳德道士已经开始用手机微信群联络信众,活动地盘早已超出了临水宫信仰圈。[9]610
纪录片里的北斗祭是民间行为,想起清宫的圜丘祭天则是国家仪式,然而时间都是在冬至初昏时,北斗星柄北指子位,所谓传统文化的天人理念贯通和上行下效。当然还包括古人曹植冬至献鞋袜给曹操;同理,金翼之家的女儿们也给老爷子试新鞋袜,均是天人、忠孝理念在宫廷与民间不同人物和不同场景的体现。如是,我们不得不说,纪录金翼山谷献鞋袜的冬至电影很好地彰显了和古代文献记录1相似的风俗,不要忘记这是经历了两千年的文化传承呀!
冬至的纪录片为我们留下了闽东天神人关联的解说性展示。一方面,文字作品的陈述虽然不及电影直观,但其人类学的推理和诠释成果,的确可以和图像做良好的诠释互补;另一方面,冬至电影对《银翅》一书整整两章的闽东闾山派道教的田野论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特定的仪式过程、红黑头道士角色和北斗祭在金翼山谷里天地人良好交接活动的直观情景。
根据上述关于《银翅》文本与冬至人类学电影互补与互释的学术实践解说,我们认为:
1.历史、哲学与民族志的文字书写在深度认知以及意义的解读上空间广阔,但文字表达的限度为电影的镜头直观展示提供了机会。电影和文字文本之间的互补与互释可以有对应性作品和非对应性作品,至于如何选择端视写作与拍摄视相关情形而定。对应性作品可以是和文字文本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作品,展现文字文本里的主要问题重置;或则属于过程性学术著作的局部情境的非对应性电影展示。
2.电影《金翼》《金翼山谷的冬至》属于《金翼》《银翅》学术著作的非对应性作品,但体现了文字描述和电影镜头互补和互释的编导初衷,一些经过选择的焦点案例,以及文字表达力所不及的精彩镜头组合逐一呈现,因此可以说,上述历史性专著与电影系列作品悉心组合,转变了传统学术著述的单一性,使图文并茂的人类学学术表达更为深邃与耐人寻味。
3.冬至节令活动与村戏难得地把《银翅》里的主人公们集中亮相,电影展现了金翼山村天人相协的物质与精神的象征性和生存动力所在。他们在书中同自然和人世抗争的结局,仍被巨大的宇宙与人文互动所涵摄。人世间的进取性始终受到推崇,如电影里的北斗祭的祝福仍是为金翼山谷最有成就的象征性家族所收纳;延续了长久历史的闽东厨房《搓圆》歌唱,则是文字无法施展的电影人类学诗学的最好表达;[10]那“金翼”之家的后裔,至今仍平静地居住在金翼老屋里相依为命,而外在的世界已经大变了。学术专著《银翅》文字描述的人事历程跌宕起伏,而我们却看到英雄主人公们在电影里平静地过冬至节。然而无论是平静还是冲突,我们都可以从当代人类学纪录片和专著中寻找到精神生活的动力,以及学术互补与互释的机会与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美]大卫·马杜格.迈向跨文化电影:大卫·马杜格的影像实践[M].李惠芳,黄燕祺,译.中国台北:麦田出版,2006.
[2] [德]芭芭拉·艾菲.超越民族志电影:视觉人类学近期的争论和目前的话题[C]//杨美健,康乐,译.邓启耀,主编.视觉表达.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3] 庄孔韶.“虎日”的人类学发现与实践——兼论《虎日》影视人类学片的应用新方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5(2).
[4] 庄孔韶.银翅[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
[5] 庄孔韶.绘画人类学的学理、解读与实践——一个研究团队的行动实验(1997~2017年)[J].思想战线,2017(3).
[6]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7] Julian Steward.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M]. Urbana: University of lllinois Press, 1995.
[8] [美]維克多·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M].刘珩,石毅,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9] 薛晓金,丁汝琴.清宫节令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10] 庄孔韶.流动的人类学诗学——金翼山谷的歌谣与诗作[J].开放时代,2019(2).
HOW DO ANTHROPOLOGICAL FILMS AND ACADEMIC MONOGRAPHS INTERPERTEACH OTHER: Exemplified by The Solstice in The Valley of Gold Wing and The Silver Wings
Zhuang Kongshao
Absrtact: The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conformity and non-conformity between the anthropological film and monograph on the same topic and how they complement and interpret each other. The above-mentioned monograph of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combined carefully with a series of films, has transformed the unicity of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monograph so that the academic representation would be more direct and intelligible.
Key words: film and monograph, conformity, non-conformity, complement and interpret each other
〔责任编辑:罗柳宁〕
【关键词】电影与专著;对应性;非对应性;互补;互释
【作 者】庄孔韶,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昆明,650206。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9)06-0043-007
一
同人类学的学术研究相关的人类学电影,是指借助镜头可以寻获人类学观察的特定的影像理解。随着电影摄制技术普及和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上论文撰写的民族志与并存的视频展示越来越处在你来我往的交错状态,这为思考图像与文字的互补关系,以及学术上的互释找到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在针对一个特定区域文化的撰述中,人类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积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总是可以落在文字的梳理中,其中历史与哲学提供了他们解释问题的古老基础,因为古今隔离的现象总是仅见的,这里当然凸显了思维与文字相结合的巧妙,以及文字书写在深度认知、关联性诠释,以及实现解释的文论特长,然而文字表达的限度一直存在。
图像与文字系统的确是不可替代,以电影对比书写而论,“电影永远无法取代文字,但人类学家了解到文字表达田野经验的限制,而我们已经开始挖掘影片如何弥补这些盲点”[1]260。然而,人类學电影如何拍好呢?这一点的知识准备均是不可少的,即“历史和文化是带来不同的‘视觉文化’的基本的元素……这决定了对视觉经验的解释”[2]15。而径直的电影拍摄只不过是历史、哲学、文化体验在人类学主旨下的镜头展示,新技术新媒体则提供了日新月异的展示效果。
资深电影人大卫.马杜格认为,“拍电影是一种探索的过程,而不是重申已知事物。基于这个理由,电影往往不会在一开头就把结论摊开来,当然也不会永远一成不变。”[2]2于是,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人类学写作和人类学纪录片表现的相同与不同特点,那些在同一个地点的纪录片拍摄与文字著述更适于进一步探讨二者如何互补和互释的学术实践。
二
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早年出版的民族志小说《金翼》,它以小说的形式展示了民国初年到抗战之初中国闽东金翼山谷内外两个大家族的兴衰,他是用人类学平衡论的理论解释兴衰的动因,不是因为谁家占据了好风水就意味着发家,而是要看一个家族世代成员是否能不断积累知识和智慧,在社区内外很好地把握人际关系的平衡,并把新的生存线索引出重农主义的传统生存方式中。庄孔韶的《银翅》和《金翼》的故事在时间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有部分叠压,他把历史的和问题的不同线索编篡起来,揭示了为什么一些大族总是能够在不间断的社会政治变故中,善于“察机“和富于行动力。《金翼》里的主人公们渐渐退出生存的舞台之后,金翼之家后辈和他的邻里们,发现和创新银耳香菇生产的新技术,以及率先闯荡中国各地推销银耳,最终再度富裕起来。在闽东历史、哲学、生计、科学、宗教和组织的多元论述中,《银翅》英文版还特别以易经的需卦和革卦的本土整合性解释,展示了大族代际间准备知识和智慧的远见卓识,并在大的政经转型之时,能迅速“察机”和带头参与变革,终于在林家历史上再次获得成功!
《金翼》和《银翅》描写和阐述了金翼家族的勤勉、励志、奋斗、冲突、失败、察机和成功,而且《银翅》为了更为逼似地呈现这一过程,还穿插使用了小说笔法、随笔、对话、人际场景重拟等多元手法,以强化理论阐释与体验的写作效果。文字的陈述与理论阐释效果无可怀疑,然而记录与拍摄如何见证那些田野体验呢,可以说没有长时段的田野观察与互动,纪录片的人类学内涵便不容易显现。此外,当我们的论著更侧重于矛盾与冲突的理论聚焦的时候,金翼山谷的主人公们在生计与社会拼搏之余,它们是如何过“平静”的年节生活的?的确也是我们最希望用影像表现的部分。
其实,笔者早在30年前就在《金翼》故事发生地福建省闽江边拍摄过《端午节》①,介绍了金翼山谷内外端午的家庭生活、龙舟竞渡和游神活动。内中节日生活的生态韵律,村民竞渡向上的心态(也拍摄了一次比赛“冲突”),以及神明的精神动力是这部电影的要点。大约30年后的今天,笔者导演的《金翼山谷的冬至》已经完成。在这个寒冷冬至的金翼山谷,凸显了中国孝道的古今关联性,令人感动。原来笔者的心思一直是希望电影能捕捉到《金翼》和《银翅》专著中的金翼之家及其后辈,我们的团队的确是这样设计的,镜头最为关注的也是这些在生计竞争和社会变故中饱经沧桑的主人公们的节日表现。而电影和著作究竟是如何搭配的呢?《金翼山谷的冬至》电影叙述过程中的人类学学术关注,究竟和专著处在何种关系之中?当共同的主人公在文字和电影中并存的时候,他们所连接起来的互补呈现方式耐人寻味。
三
(一)对应性与非对应性作品
金翼山谷冬至节的纪录片出现的几位主人公,其实就是《银翅》一书的主人公。所以说在文本写作之后的拍摄意图无疑是明确的。即如何尝试图像和文本之间的互释呢?其实根据很多图文并置的作品对照,笔者认为一些纪录片同相关著作的关系有对应性作品和非对应性作品之分,至于如何选择,或是有意的,或是随机的,端视写作与拍摄的相关情形而定。尤其是拍摄人类学纪录片本身,作为和文本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作品,既可以是文本里呈现的主要问题重置,如法国导演拉杜尔(Eliane de Latour)的《权力时代》电影就有关于毛锐人(Mawri)人的同名对应性人类学著作;而她的《酋长的第五个新娘》电影也配合有《家族的经济与故事》著述对照;“虎日”盟誓戒毒仪式电影和相关论文[3]对照亦属同样类型。应该说这类电影和专著之间具有主旨问题对主旨问题的特点。而《端午节》和《金翼山谷的冬至》并没有重复和对应学术著作《银翅》里一些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而是对这部过程性学术著作的局部情境感兴趣,属于非对应性的电影编导与制作。 (二)文字与图像之互释
笔者在《银翅》特别花功夫对一次移民会议的上下左右关系的发言隐喻和暗喻做了直觉观察梳理,这当然是极为难得的体验“复述”,然而我们还是看不到那个业已消失的现场。笔者多年参与观察,却在龙舟竞赛村民不服输的一个争执场景中,用镜头捕捉到了争执船队(代表不同地域)、岸上裁判(不同地域出身)、参与工作人员之间在纠纷过程中的眼神转换,以及直接用镜头解释了古籍中龙舟赛年年“例行”冲突的历史①、人文与人群认同原委。深处各种认同关系群体中的调研体验,在特定的机缘借助镜头加以加速捕捉,其视觉效果与意义远超于文字体验性的描述。
(三)文图之互为补正
《银翅》里谈到早年在金翼山谷重拟族谱的时候,发现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辈份、房支及其礼数。[4]246-282由此调查推衍,渐渐发现汉人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理念先在”或“先在的理念”现象。[4]导言“这一中国人家族与宗族文化价值的思想为哲学家所发明、政治家所强化、教育家和乡土文人传播,并最终由农人所实践,从而成为中国人及其族群的精神支柱与行为准则。”[4]235所以辈分和长幼有序的理念,拜祖和墓祭都是儒家理念的仪式化。我们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2016年冬至,朱熹《家礼》的“上寿于家长”仪式在金翼山谷依然如故,冬至电影中特别呈现了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贺冬情节。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银翅》中描写的芳建参加完老人的寿礼,不得不提前离开(怕银耳压仓罚款,要早离开到外地贩银耳),还引起了长辈的不满,[4]189被认为是传统农业社会和城乡新生计活动突至而凸显的代际冲突写照。笔者在《银翅》中也特别落墨一二。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有30年之久,快速的城乡一体化,老人和年轻人已经渐渐习惯新的生活节奏,因此在金翼山谷的冬至,晚辈仍要回到故土孝敬老人冬袜、棉鞋和长寿面,但年轻人提前离去一事,并未引发代际矛盾。当我们在“金翼”纪念碑前采访林先生晚辈林承祖的时候,他做出了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在时间性理解上的适应性解释,即尽管年轻人因在其他城市工作,敬老仪式之后来不及参加晚宴,已经得到了老人的理解和应允,一切平安无事。②这大概是文字描述解说和电影镜头展示互补和互证的鲜明案例。从此我们看到快速发展的30年间,传统礼节、民俗和生活方式变迁的代际矛盾适应性进程,同时也用文字与视频共同保存了汉人社会天人相协与孝顺理念是如何在金翼山谷既长久又变通地存在,单纯文字或仅有电影似乎都不足以表达全部。
四
农业社区的民俗节日多有天人相协之貌,中国二十四节气更是人民感受和调适天地平衡与身心转换的日子,凸显了节日宗族社会组织、亲属认同和熟人社会情感聚集,因此大多是欢快而平静地度过节日,那么,我们能从周而复始的冬至节令的田园聚会中获得什么呢?
冬至的古田,镜头里旧屋厅堂里拄着拐杖安坐着并依次接受晚辈祝寿祝福的,就是今日金翼之家后辈的尊长者荣昌,围坐的是他的老大、老二和老三的小家和他的女儿、孙辈们。
电影里用锄头在山坡上挖到煨汤树根的,就是荣香的大儿子方义;而北斗祭红头师公芳德将带有烛火的拜斗附身递给的人就是荣香的二儿子方阿。这里的道士芳德也是林先生的晚辈。
冬至早上最先带领孩子们挖出竹笋的是金翼之家的邻居老吴,30年前拍的《端午节》电影里的女婿给丈母娘送粽子这一片段时,老吴还出来相迎。值得提到的是,上面几位都是电影里多次出现的主人公荣昌(荣香)、大儿子方义和二儿子方阿一家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像前辈东林一样,金翼后辈们再次抓住历史的机缘,积极钻研银耳食用菌栽培技术,成为金翼山谷再次崛起的家族。而在金翼山谷对面的姻亲邻居老吴(谢丰营),当时也是和金翼之家共同合作走致富路的领军人。[4]161,180
我们在电影里,不再陈述《银翅》的主人公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何察机而果断行动,因为这一创新过程的记录与诠释已成历史。如今,他们的劳动果实——冰糖银耳和鲜银耳炒鸡蛋已经摆到家家的餐桌上(欣赏冬至电影金翼私房菜镜头),现在他们又在交流新的连锁餐饮和电商平台。笔者想的是,他们终日勤劳之后的“休闲”过节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又是一次新的“察机”的准备呢?
《金翼》里的民俗节日描述很多,所以笔者特别加以留意,在30年前拍摄了《端午节》,当有跨时空观察的意思。如果仔细观看这部电影的话,你会发现并不是随意拍摄的。《银翅》里叙述了1987年的端午节,金翼之家的女儿(小哥林耀华的侄女)玉珠嫁给山谷对面的邻居谢昌武的详细情节,其实就是嫁给《金翼山谷的冬至》里的老吴家。[4]217~225,256记得1989年笔者拍摄端午节,镜头里可见《银翅》里的林家小伙在风水先生林世兴(也是林家族人)陪同下,挑着粽子和食篮给丈母娘送去的镜头,老吴还出来迎接。①老吴如今已年逾古稀,身体仍硬朗,在冬至节的祭祖,老吴是主持人。
《银翅》这一长篇著作讨论了颇多的人类学学术问题,其中的闾山派道教和地方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包括道教的乡土情节,即闾山派信仰何以展现与农人做精神沟通。从文献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到古田人重视节气和养生的关系都耐人寻味,不过古代哲理的陈述无法替代电影拍摄的直观性,这也是笔者多年来致力于文字与影像作品合璧创作的原因。
在策划冬至电影之初,笔者就希望有一位山谷人物能够在纪录片里穿针引线。刚好我们熟识的年轻道士芳德是林家的后辈,也是一位山谷内外活跃的中青年。电影一开始是我们在厦门博物馆举办的首次人類学绘画展。在画家林建寿个展的一个大厅,布满了从1999年开始的人类学绘画团队的作品。其中一幅是表现金翼山谷的村姑不生男孩,请闾山派的红头师公做家庭科仪的大幅油画作品《祈男》。[5]我们的画展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革新了画展的策展设计,特地请来了金翼山谷的年轻道士芳德到场,他红头师公装束,前面是放着各种法器的老红木条案。他应空中网民(我们动用了新媒体网上直播)好意现场吹响鸣角,这一镜头开启了《金翼山谷的冬至》纪录片的序幕。 随后,冬至清晨,金翼之家二楼的国学课小朋友等着芳德(儿童国学班主任)、书法老师和国学老师的到来。芳德上楼换上了汉服。
课下,芳德改穿深灰色中山装,开车赶去面线作坊和白粿店,为荣昌老人家买贺冬的长寿面和礼饼。
芳德参加为荣昌老人进拜的礼仪,换上了黑底暗红花的对襟唐装。厅堂里遵照远近亲疏关系依次前往祝福、祝寿和献礼,女人们则为老人家试新棉鞋和新袜。
在闾山科仪请接香火和陈靖姑夫人坐像抬出巡游时,黄道长吹奏鸣角时是红头师公装束,而参与此科仪的芳德变换角色,此时换上了黑头道士的装束。当晚有芳德主持的北斗祭则在建坛完成后,换上了护额和皮裙,再现红头师公装束。
地方闽剧《猿母和孝子》开演时,村民在舞台前落座,芳德再次换上唐装走到露天舞台前第一排,向前来看戏入座的荣昌老爷子致意,自己在不远处坐下。
最后一幕戏剧转到金翼大宅门厅堂和天井,右侧是乐队,左侧是村民,包括金翼之家、老吴家等邻居男女老少。当戏剧演到猿母和全家大团圆的时候,演员和金翼之家后辈以及村民们(包括仍着唐装的芳德)一同在厅堂庆祝和联欢。此时,大宅门关闭而剧终。
这样,在金翼山谷的冬至节,电影直观地显示芳德前后8次换装,依照不同的角色参与和串联了大部分社会文化活动。这部电影的这一刻意凸显,使我们和戈夫曼具有同感:“一个社会角色总是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角色,这其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由表演者在一系列场合下对各种同类观众或由同样的人组成的观众呈现。”[6]12只不过我们乡村舞台上的传奇戏剧演出和生活中的社会戏剧表演关系更为复杂,已经混为一团,找不到界限了。
此外,生态环境和文化的关系,包括围绕冬至节为获得温补食材的物质生活层面:黏糯米汤圆、红糖糍粑、自产鲜银耳莲子汤、特定的树根与番鸭煨汤和红曲老酒等,这显然是由宇宙的冬至现象和阴阳哲学使得乡民食材得以选择,属环境与生态人类学的观察与文化转换层面。可见,“环境与文化并不是两个不同方面,而是辨证式的互为因果关系”以及“充分说明自然环境对一种文化提供的选择性和限制性”[7]78。电影里拍摄芳德和亲属邻里买线面和礼饼的长寿、迎新的寓意,以及冬至节令所包含的精神需求,已经被作坊主的生产行为所满足,因为本质上是在生产特定食品的象征主义,这是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转换。从电影里还可以看到芳德道士卷入的各项节日礼仪活动中,哪些是古今理念持久传承的文化成分,哪些则是中国文化的地方性分疏。
林耀华的《金翼》中提到山谷西路碾米水锥旁的家塾旧址,昔日的家塾也吸收邻里的聪明的孩子。耕读并重的乡村励志思想,感染了许多农民子弟,包括金翼之家的祖辈出了状元,而新时代也同样是人才辈出。电影中的新国学课堂得到各方支持,有从福州来的义务教师,他们在山谷内外组织了不少小国学班,通过授课吸收各历史时期儒道思想的精髓;我们刚好在电影里的闽剧《猿母和孝子》的传奇故事镜头,见证了古老孝道和地方生态哲学的完美结合。电影难以拍神话传说,戏剧却可以饰演,像是戏剧文本插上了翅膀,最后由新媒体数字技术加以整合推出,彰显了多种学科、专业之间的协作表达意义。
如果电影配合《银翅》阅读,你会看到在这个山谷两相对应的金翼之家和邻居吴家,他们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在一起携手奋斗,克服重农主义的束缚,开创银耳食用菌事业。《银翅》里这样描述:
“这次银耳生计又一次吸引了这个家族。黄荣香(荣昌)父子两代人盘算着如何扩大培养银耳的空间,金翼之家的旧楼刚好闲置,父子商量认为辟为培养室最为合适,于是装配了宽体搁架。”[4]175
“荣香的两个儿子方义、方阿,巧干、苦干,无菌规则掌握得很好,是一家成功的培植银耳户。”[4]171
“荣香家儿子开过来的胶轮拖拉机运输车(满载银耳袋),买价14000元,是黄村农家买车的最高价。”[4]178
“农人抓银耳收益大,所以食用菌技术革新,产前、产后服务和流通搞得好,赚了钱反过来又支持了农业。”[4]216“小谢、老吴加入科普协会,第一年就试验播种成功早稻‘优威’三十五号。”[4]212
当年老吴是年轻的村长,带头为村里修路不计报酬,食用菌试验和新稻种试种都是他带头。那时我拍摄了很多培育银耳的“火腿肠”老照片,是他组织村民利用老屋,制造“火腿肠”式的棉籽壳培养基。同时荣香的金翼之家成员也都是银耳和水稻生产的急先锋。如今30年过去了,这些从贫困时期“察机”行动致富的朋友们都已经老去。这次拍摄冬至就是想看看金翼后辈和邻里们的社区生活与关系,尤其是对经年轮转的节日很是期待。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成熟的宗姓和山谷熟人社会,延续了他们宗族和各房份之间的守望相助的古老生活方式。电影里你可以看到金翼之家老房子80年前的四兄弟居住格局,镜头又再一次展现金翼之家后裔三兄弟的连体互助厨房,古老的孝悌理念从“跃然纸上”到“百闻不如一见”。
冬至黄昏,向金翼家族长老贺冬拜年的时候,林氏族人老小,即使是在厦门、三明工作的都回来了,山谷里的好邻居老吴及其后辈的孩子们(电影里有唱《搓圆》歌的一家老小)也都一起挖笋、准备天然食材过节。在金翼之家,不仅贺冬贺寿长幼有序,连村民观赏戏剧也是把好的座位让给老人。1这里民间宗姓邻里认同的镜头语言容易表达福建乡间的人群“共聚性”2认同缘由。
同样是《银翅》里的银耳生产英雄们,他们老了以后仍住在一起,融合在故乡山谷的节令互动中,这可以对比金翼山谷农民在社会变故、察机行动、家族鄰里关系和民俗生活的关联性表现,也是笔者多年后一定要做回访研究的学术魅力所在。闽东古田人热爱读书,古今人才辈出,而同时又善经商,被认为是宋代以后受地方功利主义哲学伦理的影响。一是说很早闽人就到广州城南经商,说那里“濒海多海物,比屋尽闽人”;还说,古田女人做生意时“新奇弄浓妆,会合持物价”,充分包含了闽人经商在外凸显的巨大的合作(亲属、同乡集合外出)力量。现在,金翼山谷的年轻人依然凸显亲属、同乡联合的文化惯习,例如他们成群到外地做瓦罐饭馆生意,同样是将亲属联合的纽带引向了城市。30年前,他们也是家族联合、各房联合和同乡联合外闯推销银耳。这种亲属邻里合作认同的现象不仅可以从《银翅》专著里发现,也一样在冬至电影的亲属邻里和谐聚集中发现。那些外出显现的族群认同显然源自于金翼山谷内在的宗族、房份认同,来自于孟子的乡村守望相助的悠久理念。这在宗族传统深厚的农业的地区,在现代化的商业活动中,类家族主义和同乡互助仍是经常的现代组织文化的选项之一。 电影里你可以看到冬至节要在家里烧香拜祖先,祈福要到临水宫参与元始天尊圣诞,给陈夫人上香、请香,冬至祈福要由道士在山谷空地建坛祭北斗。闾山派道教、道士和陈靖姑信仰深入基层社会,上述祭拜反映了金翼山谷人民物質生活追求以外的精神信仰活动。在《银翅》里提到农民对能否克服食用菌感染(科学原理)和判断销售是否顺利(经营之道)的问题,但事后还是要去敬神明;丈夫外出上路之前,可以看到女人们要去宫观里烧香。科学和宗教在农民的头脑里,可以是并行而互不碰撞的两趟车,被认为是一个可以消除二者冲突的农民世界观。[4]372~374这也许就是实证和精神寄托需要宗教人类学做互动性诠释,似乎这样的思维状态由来已久,乡民对地方神明的虔诚状可以在电影里一览无余。
临水宫的冬至祈祥法会同时也是元始天尊千秋寿诞。当黄道长等道士们一字排开宣示、发奏、建坛请三界神仙,香客们在大殿神像前敬香上供。结界科仪气派地进行着,道士在殿内列阵、行走、疾走。随后道士们念诵三官真经,完满送三界神仙。这时道长换红头护额,吹鸣角,拜陈夫人,吹旺炉火并火中取炭,在护法队的护送下,扛夫人坐像巡游走出旧殿。这是对古田乃至更大范围的冬至祈福法会,是一出面对公众的社会戏剧仪式,其内在模式与隐喻不言而喻。[8]28
而晚上的北斗祭则有不同。在电影里,傍晚时分,芳德率道士弟子建坛,这是应金翼之家和老吴朋友们之请安排的北斗祭仪式。电影里的临水宫祖庙闾山科仪祈祥法会记录较为简洁,而冬至北斗祭仪式在电影里较为完整。原因在于这次北斗祭是针对具体的家庭祈福,是天人透过法师得到沟通和接受祝福。
金翼山谷凤亭村北斗祭由金翼之家和邻里联合请求,接香火后道士芳德和他的闾山派助手们帮助建坛,其间准备幢幡、火把、拜斗等,建坛完成后,芳德戴上护额和皮裙,改回红头师公装束。他在坛上祭拜,并把带烛火的拜斗递给金翼之家老二,代表了北斗祭对金翼之家和全体村民的冬至节令祝福。随后芳德率弟子和金翼家人村民拜坛、绕坛、放炮、鸣角、奏乐。
当我们详细阅读《银翅》里陈靖姑女神与道教两个专章,在闾山派道教和陈靖姑信仰圈内,冬至节令的民俗与祭祀活动显示了道教和住家、游走道士、师公和民间农人的密切联系。新的变化是,可以看到电影里的芳德道士已经开始用手机微信群联络信众,活动地盘早已超出了临水宫信仰圈。[9]610
纪录片里的北斗祭是民间行为,想起清宫的圜丘祭天则是国家仪式,然而时间都是在冬至初昏时,北斗星柄北指子位,所谓传统文化的天人理念贯通和上行下效。当然还包括古人曹植冬至献鞋袜给曹操;同理,金翼之家的女儿们也给老爷子试新鞋袜,均是天人、忠孝理念在宫廷与民间不同人物和不同场景的体现。如是,我们不得不说,纪录金翼山谷献鞋袜的冬至电影很好地彰显了和古代文献记录1相似的风俗,不要忘记这是经历了两千年的文化传承呀!
冬至的纪录片为我们留下了闽东天神人关联的解说性展示。一方面,文字作品的陈述虽然不及电影直观,但其人类学的推理和诠释成果,的确可以和图像做良好的诠释互补;另一方面,冬至电影对《银翅》一书整整两章的闽东闾山派道教的田野论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特定的仪式过程、红黑头道士角色和北斗祭在金翼山谷里天地人良好交接活动的直观情景。
根据上述关于《银翅》文本与冬至人类学电影互补与互释的学术实践解说,我们认为:
1.历史、哲学与民族志的文字书写在深度认知以及意义的解读上空间广阔,但文字表达的限度为电影的镜头直观展示提供了机会。电影和文字文本之间的互补与互释可以有对应性作品和非对应性作品,至于如何选择端视写作与拍摄视相关情形而定。对应性作品可以是和文字文本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作品,展现文字文本里的主要问题重置;或则属于过程性学术著作的局部情境的非对应性电影展示。
2.电影《金翼》《金翼山谷的冬至》属于《金翼》《银翅》学术著作的非对应性作品,但体现了文字描述和电影镜头互补和互释的编导初衷,一些经过选择的焦点案例,以及文字表达力所不及的精彩镜头组合逐一呈现,因此可以说,上述历史性专著与电影系列作品悉心组合,转变了传统学术著述的单一性,使图文并茂的人类学学术表达更为深邃与耐人寻味。
3.冬至节令活动与村戏难得地把《银翅》里的主人公们集中亮相,电影展现了金翼山村天人相协的物质与精神的象征性和生存动力所在。他们在书中同自然和人世抗争的结局,仍被巨大的宇宙与人文互动所涵摄。人世间的进取性始终受到推崇,如电影里的北斗祭的祝福仍是为金翼山谷最有成就的象征性家族所收纳;延续了长久历史的闽东厨房《搓圆》歌唱,则是文字无法施展的电影人类学诗学的最好表达;[10]那“金翼”之家的后裔,至今仍平静地居住在金翼老屋里相依为命,而外在的世界已经大变了。学术专著《银翅》文字描述的人事历程跌宕起伏,而我们却看到英雄主人公们在电影里平静地过冬至节。然而无论是平静还是冲突,我们都可以从当代人类学纪录片和专著中寻找到精神生活的动力,以及学术互补与互释的机会与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美]大卫·马杜格.迈向跨文化电影:大卫·马杜格的影像实践[M].李惠芳,黄燕祺,译.中国台北:麦田出版,2006.
[2] [德]芭芭拉·艾菲.超越民族志电影:视觉人类学近期的争论和目前的话题[C]//杨美健,康乐,译.邓启耀,主编.视觉表达.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3] 庄孔韶.“虎日”的人类学发现与实践——兼论《虎日》影视人类学片的应用新方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5(2).
[4] 庄孔韶.银翅[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
[5] 庄孔韶.绘画人类学的学理、解读与实践——一个研究团队的行动实验(1997~2017年)[J].思想战线,2017(3).
[6]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7] Julian Steward.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M]. Urbana: University of lllinois Press, 1995.
[8] [美]維克多·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M].刘珩,石毅,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9] 薛晓金,丁汝琴.清宫节令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10] 庄孔韶.流动的人类学诗学——金翼山谷的歌谣与诗作[J].开放时代,2019(2).
HOW DO ANTHROPOLOGICAL FILMS AND ACADEMIC MONOGRAPHS INTERPERTEACH OTHER: Exemplified by The Solstice in The Valley of Gold Wing and The Silver Wings
Zhuang Kongshao
Absrtact: The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conformity and non-conformity between the anthropological film and monograph on the same topic and how they complement and interpret each other. The above-mentioned monograph of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combined carefully with a series of films, has transformed the unicity of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monograph so that the academic representation would be more direct and intelligible.
Key words: film and monograph, conformity, non-conformity, complement and interpret each other
〔责任编辑:罗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