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覃彩銮研究员(1950~)是广西柳江壮族人。作为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生,他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广西独特的大石铲文化、铜鼓制造工艺和左江岩画,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授予“广西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称号,成果也屡屡获奖。尽管起点高成就多,覃研究员并没有沉醉于各种荣誉之中,而是继续为华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和发展贡献智慧。他的研究采取考古、历史、民俗等多重证据并重的方法,对推进和深化华南民族历史文化和壮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和引领作用。
覃彩銮研究员从华南典型历史文化遗产出发,对左江花山岩画、壮侗语民族建筑文化、壮族布洛陀文化及来宾盘古文化等都有深入而独到的研究,科研成果丰硕,著作等身。《广西居住文化》(1996)、《壮族通史》(1997)、《壮族干栏文化》(1998)、《壮族史》(2002)、《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2003)、《广西世居民族》(2004)、《布洛陀文化寻踪》(2004)、《多维视野中的来宾壮族文化》(2005)、《神圣的祭典——广西红水河壮族蚂 节考察》(2006)、《壮侗民族建筑文化》(2006)、《盘古国与盘古神话》(2007)、《盘古文化探源——壮族盘古文化的民族学考察》(2008)、《广西开发史》(2013)、《布洛陀文化研究——2011年布洛陀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壮族蚂 节》(2013)、《广西边疆开发史》(2015)、《居住的文化时空:广西民族建筑文化解读》(2018)、《布洛陀文化研究文集(第一辑)》(2018)等专著(包括合著)或编著,清晰地展示了他对华南民族,尤其是壮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深耕与拓宽。
一、深耕瓯骆文化:覃彩銮研究员与《壮族简史》
《壮族简史》(2018)是覃彩銮研究员最新完成的一部力作,也是献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们的广西”系列丛书中的重要一本。这是迄今为止正式出版的第六本壮族史专著,之前的五本分别是黄现璠编著的《广西壮族简史》(1957)和《壮族通史》(1988)、《壮族简史》编写组编写的《壮族简史》(1980)、张声震主编的《壮族通史》(1997)和《壮族史》(2002)。时隔16年之后,以个人独著形式出现的《壮族简史》顺利出版乃是壮学及史学界的盛事与幸事。壮族作为中国人口第二大民族,历史悠久,分布地区广阔,支系众多,尚有许多民族史问题亟需深入探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进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如何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立场上,写出一部符合时代要求、反映时代呼声、符合壮族社会发展实际的壮族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壮族简史》的出版响应了这一呼声,它用新的史学观对壮族历史总体进行新探讨,梳理了民族发展脉络并解开相关历史疑团。它的出版,激起了学界对壮族历史研究的重新审视与讨论,促进了壮学的繁荣与深化。
《壮族简史》打破中国史学叙事“五段论”的传统划分习惯,根据壮族社会发展的特点,将其分成六大发展阶段,即先秦时期、郡县时代、羁縻时代、土司时代、“改土归流”及近现代、民族区域自治时代[1]7。这种划分方式完整地反映了壮族及其先民所经历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构建了稳健的整体叙事框架。与此同时,壮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有着受中原文明浸润、接受中原中央政权统一的悠久历史。这使壮族史离不开以中原王朝的演进作为参照进行叙事。在沿时间纵轴建立的框架之内,专著对壮族及其先民在六个时期内的物质、精神及制度文明展开了涵盖广泛、重点分明的叙述,使读者既对壮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成总体概念,又可以精确把握该社会阶段的壮族文明精髓之所在。以第五章“‘改土归流’及近现代壮族社会”为例,作者综合分析这一阶段的“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呈现“改土归流后的壮族社会”“桂系集团统治时期”的整体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壮族人民与太平天国运动”“壮族人民与抗法战争”“壮族人民与辛亥革命”等节的设计,突出了壮族人民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历史活动特征,展示出壮族人民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文化传统。这种经纬线的精心编织使得《壮族简史》的叙事实现了要而不繁、重点突出的效果,完成了点、面、线的有效结合。
较之于《壮族通史》这样由团队完成的集体作品,《壮族简史》的行文风格更为统一,对历史难题的解读更为独到,内容叙述更为精炼,角度新颖,气质鲜明。整部著作既保持了学术上的严谨创新,行文又如行云流水,凝练简洁,是壮族历史研究领域的一部新作。正如壮学专家梁庭望教授的评价,“《壮族簡史》是一本普适性著作,一般读者或史学名宿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1]前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壮族人民亟需这样一部专著,用新的学术理念来重新解读自己的历史,用更客观公允、符合新时代观念的研究成果向世人介绍自己。
二、与时俱进:《壮族简史》的学术创新
覃彩銮研究员具有考古学和历史学背景及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底蕴。他曾参与《壮族通史》《壮族史》等壮族史学著作的写作与编纂,对壮族历史的复杂性和难点有深刻理解,对壮族史上存疑和有争议的问题业已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壮族简史》凝聚了他多年的学术思考与思想精华,是新时代史学理论实践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学术创新。
《壮族简史》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民族发展分析论述的科学原理与壮族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对壮族史的爬梳,从唯物辩证历史观的角度探究了壮族发展历程。从族源上看,壮族先民为中国珠江流域原住民族[1]4。虽然壮族在历史上曾有多个自称与他称,但它们“实则一脉相承,彼此存在着继承、发展与演变的关系。”[1]5壮族的出现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当前这一族称的确定是人民选择和历史发展的结果。作者秉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对壮族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文化及制度等方面条分缕析,充分证明物质是如何带动壮族精神与制度文明进步的。如在羁縻时代,农业上推广稻麦两熟的耕作方式,生产工具日益改进、水渠建设增多、手工业日益发达等,推动了壮族地区逐步由奴隶制向封建领主制迈进。与此同时,由于物质基础的发展和汉文化的传播,促进了古壮字的形成和《莫一大王》等文学艺术作品的繁荣、科举制度的推进及汉文化的传播。作者的研究跳出了对壮族的单一考察,全盘考虑壮族的生存语境,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壮族历史文化的动态前进,从而得出了更为客观公允、令人信服的深刻结论。 《壮族简史》的编写突破了中国史学传统的编年、纪传、国别等常规体例与叙事方法,根据壮族社会的发展特点,采用了政治演进形态结合编年体例、文化专题等的方式来梳理历史。如前所述,作者将壮族社会分为六大阶段,但他并没有简单机械地将这些发展阶段与中原中央王朝的若干朝代划上等号,而是细致地考察了壮族及其先民的社会状况,对壮族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时间完成了切合实际的考证,就不同社会阶段的时间跨度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如书中指出羁縻制度“发端于秦末汉初,发展于南朝至隋代,确立于唐代,宋朝进一步完善。”[1]141而壮族羁縻制度主要阶段为“唐宋时期”,而不仅是之前壮学界普遍认为的“唐至五代”时期。书中特意对羁縻时期壮族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进行了论述。以桂东为代表的壮族地区进入了封建化的时期,而桂西地区的壮族还处于奴隶制或封建领主制阶段。作者“双轨制的平行发展”的提法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壮族社会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特殊性。书中对土司制度的研究亦有所突破。通过对土司制度的整体考察指出“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萌芽于唐宋,确立于元代,发展于明代,衰落于清代,结束于二十世纪初,前后延续一千多年”。[1]181这使读者能够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壮族的土司制度,理解其社会前进的特殊规律。从总体上看,作者对壮族社会六大发展阶段的命名及时间分期综合考虑了地方性与民族性的特征,命名方式简洁明了、特征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壮族简史》运用史学新理念完成了对壮族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再度审视,比如侬智高的抗击交趾斗争、瓦氏夫人的抗倭斗争等。侬智高是壮族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覃彩銮研究员敏锐地指出侬智高最可贵的是“抗击外来者的斗争”[1]174。纵观之,侬智高毕生的精力主要放在对付入侵中国领土、掠夺资源、掳掠人民的交趾(今越南)的斗争之中。交趾杀他父兄,还企图逼迫他为其政权卖命,这让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浸润的侬智高愤恨不已。终其一生,他都在寻求有效的办法摆脱交趾的控制,抵御交趾的入侵,并积极寻求宋朝的支持以求得华南边境地区的中华领土完整。他之所以成立地方政權,是在得不到宋朝承认与接纳的情况下扩充资源对抗交趾。他在建立地方政权、攻打广州的过程中屡屡向北宋示好,只求回归中华怀抱。无奈北宋积贫积弱,朝野腐败,倾力对付北部政权,听任交趾在中国南方领土上胡作非为,拒绝接受侬智高回归。《壮族简史》全面考察了侬智高的行动和思想,在条分缕析北宋社会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侬智高起义的特殊历史作用。它“表现出壮族人民团结反抗外来侵犯、捍卫国家和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侬智高多次请求归属宋朝,‘求一官以统诸部’抗击交趾,反映了侬智高和壮族人民强烈的内聚力及国家认同意识。”[1]176-177这一新论断突破了之前学术界对侬智高起义以“反抗封建王朝“为主要定位的局限,更符合历史事实,反映了壮族人民崇敬、爱戴侬智高的心声。作者的观点与梁庭望研究员对侬智高反宋活动的观点遥相呼应,后者认为侬智高反宋“是一场反对蚕食,反对割让,保境自守,力争内附,以便完璧归宋的爱国正义战争”[2]。覃先生的观点在学界也得到了热烈反响与回应,黄金东《侬智高请求内属事实梳理——兼论侬智高从未向交趾求援》[3]等论文的发表是对覃先生观点的有力支持。
第五章“土司时代壮族社会”的章节设计体现出作者对瓦氏夫人抗倭事件的格外重视与高度评价。作者在这一章中分设“土司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土司时代壮族社会”“土司时代壮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司时代壮族文化教育”及“瓦氏夫人率兵抗击倭寇的斗争”等五个小节,关于瓦氏夫人的研究独占一节。瓦氏夫人是壮族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女性人物之一。她不顾自己57岁高龄,带着两个孙子率领俍兵奔赴抗倭前线,取得了抗倭行动的首捷。由于抗倭功勋卓著,瓦氏夫人被封为明朝二品夫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瓦氏夫人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与汉族同胞同仇敌忾,力挫倭寇。她的所作所为展示了壮族人民正确的家国观念、强烈的中华文明向心力和深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作者单列一节探讨瓦氏夫人的抗倭斗争,用她来代表壮族时代的壮族土官形象,既反映了壮族社会女性地位的特殊性,又反映了当时壮族社会心向中华的思想意识主流。
总体而言,《壮族简史》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和理论辨析证明了壮族及其先民自古就在华南地区生存发展,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从编写体例到内容都完成了符合新时代理念的创新与突破,真正做到了立足壮族历史事实来表达人民的心声,记录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动,做出了符合时代精神的阐释。作者厚积薄发,与时俱进,对于壮族历史的辨析与研究推陈出新,具有强烈的新时代色彩。
三、美美与共:《壮族简史》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壮族简史》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壮族历史实际出发,运用史学新理论完成的壮族历史研究新著。它的出版进一步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了壮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壮族人民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之梦和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奔向美好的未来。该本《壮族史》与上一次出版的《壮族史》已相距16载。在这期间,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获得了长足进步,学术观点百花齐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要求。其中,文化自信是基础。要实现文化自信,必须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从历史中体悟自身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从文化中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方案,将文化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壮民族,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可以为今日所借鉴的民族智慧。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壮族简史》通过缜密流畅的语言、专业而深入的探索,清楚地陈述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源,梳理其发展脉络和前进方向。著作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讲好中国故事,总结归纳了壮族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独特价值,探寻了壮族传统文化中可以古为今用的重要内容。这对壮族人民了解本民族历史、弘扬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创新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国家观成为《壮族简史》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写作基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壮族简史》的出版就是对这一号召的响应。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对壮族社会的来龙去脉进行了阐释。历史上,壮族人民及其先民日积月累地加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文明有着强烈的向心力和认同。“两千多年来,从未发生过背离祖国、分裂国家的事件。”[1]P362考察壮族及其先民的历史活动,侬智高抗击交趾入侵、瓦氏夫人赴东南沿海抗倭等事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与共同发展。此后,在援越抗法、援越抗美的战争中,身处战争前沿的壮族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保卫了祖国边疆的安全。专著以大量事实和理论总结,论证了壮族人民及其先民所居住的华南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壮族史不是一部單一民族发展史,而是壮族与其他民族往来的历史。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壮族与其他民族在历史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高屋建瓴地指出“壮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其他民族成分,也有部分壮族融入汉族”[1]5。壮族人民深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道理。早在郡县时代,壮族先民就与南迁的汉族有了频繁的交往交融。“秦至隋朝时期,瓯骆及其后裔与南迁的汉族的交往和交融,主要表现为相互间的通婚和民族的交融、经济的交往和生产技术的相互学习与吸收、文化上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与吸收。这种交融是双向、相互的。”[1]114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壮族与其他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互学互鉴,包括壮族先民对汉族先进生产技术的吸收,对汉字系统的借鉴与运用,对汉族四大传说等文学作品的改编与欣赏等,《壮族简史》看到了其他文明对壮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意义,并总结出壮族“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品格。[1]363
如今,《壮族简史》的出版对于理解壮族与其他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生历史有着重要作用。它将有助于促进壮族把文化认同视为最深层的认同,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它将激励壮族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其他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与他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守护好祖国华南边疆,维护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参考文献:
[1] 覃彩銮.壮族简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8.
[2] 梁庭望.略论壮族历史的若干问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 黄金东. 侬智高请求内属事实梳理——兼论侬智高从未向交趾求援[[J].广西民族研究,2019(3).
﹝责任编辑:李 妍﹞
覃彩銮研究员从华南典型历史文化遗产出发,对左江花山岩画、壮侗语民族建筑文化、壮族布洛陀文化及来宾盘古文化等都有深入而独到的研究,科研成果丰硕,著作等身。《广西居住文化》(1996)、《壮族通史》(1997)、《壮族干栏文化》(1998)、《壮族史》(2002)、《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2003)、《广西世居民族》(2004)、《布洛陀文化寻踪》(2004)、《多维视野中的来宾壮族文化》(2005)、《神圣的祭典——广西红水河壮族蚂 节考察》(2006)、《壮侗民族建筑文化》(2006)、《盘古国与盘古神话》(2007)、《盘古文化探源——壮族盘古文化的民族学考察》(2008)、《广西开发史》(2013)、《布洛陀文化研究——2011年布洛陀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壮族蚂 节》(2013)、《广西边疆开发史》(2015)、《居住的文化时空:广西民族建筑文化解读》(2018)、《布洛陀文化研究文集(第一辑)》(2018)等专著(包括合著)或编著,清晰地展示了他对华南民族,尤其是壮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深耕与拓宽。
一、深耕瓯骆文化:覃彩銮研究员与《壮族简史》
《壮族简史》(2018)是覃彩銮研究员最新完成的一部力作,也是献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们的广西”系列丛书中的重要一本。这是迄今为止正式出版的第六本壮族史专著,之前的五本分别是黄现璠编著的《广西壮族简史》(1957)和《壮族通史》(1988)、《壮族简史》编写组编写的《壮族简史》(1980)、张声震主编的《壮族通史》(1997)和《壮族史》(2002)。时隔16年之后,以个人独著形式出现的《壮族简史》顺利出版乃是壮学及史学界的盛事与幸事。壮族作为中国人口第二大民族,历史悠久,分布地区广阔,支系众多,尚有许多民族史问题亟需深入探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进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如何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立场上,写出一部符合时代要求、反映时代呼声、符合壮族社会发展实际的壮族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壮族简史》的出版响应了这一呼声,它用新的史学观对壮族历史总体进行新探讨,梳理了民族发展脉络并解开相关历史疑团。它的出版,激起了学界对壮族历史研究的重新审视与讨论,促进了壮学的繁荣与深化。
《壮族简史》打破中国史学叙事“五段论”的传统划分习惯,根据壮族社会发展的特点,将其分成六大发展阶段,即先秦时期、郡县时代、羁縻时代、土司时代、“改土归流”及近现代、民族区域自治时代[1]7。这种划分方式完整地反映了壮族及其先民所经历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构建了稳健的整体叙事框架。与此同时,壮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有着受中原文明浸润、接受中原中央政权统一的悠久历史。这使壮族史离不开以中原王朝的演进作为参照进行叙事。在沿时间纵轴建立的框架之内,专著对壮族及其先民在六个时期内的物质、精神及制度文明展开了涵盖广泛、重点分明的叙述,使读者既对壮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成总体概念,又可以精确把握该社会阶段的壮族文明精髓之所在。以第五章“‘改土归流’及近现代壮族社会”为例,作者综合分析这一阶段的“壮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呈现“改土归流后的壮族社会”“桂系集团统治时期”的整体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壮族人民与太平天国运动”“壮族人民与抗法战争”“壮族人民与辛亥革命”等节的设计,突出了壮族人民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历史活动特征,展示出壮族人民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文化传统。这种经纬线的精心编织使得《壮族简史》的叙事实现了要而不繁、重点突出的效果,完成了点、面、线的有效结合。
较之于《壮族通史》这样由团队完成的集体作品,《壮族简史》的行文风格更为统一,对历史难题的解读更为独到,内容叙述更为精炼,角度新颖,气质鲜明。整部著作既保持了学术上的严谨创新,行文又如行云流水,凝练简洁,是壮族历史研究领域的一部新作。正如壮学专家梁庭望教授的评价,“《壮族簡史》是一本普适性著作,一般读者或史学名宿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1]前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壮族人民亟需这样一部专著,用新的学术理念来重新解读自己的历史,用更客观公允、符合新时代观念的研究成果向世人介绍自己。
二、与时俱进:《壮族简史》的学术创新
覃彩銮研究员具有考古学和历史学背景及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底蕴。他曾参与《壮族通史》《壮族史》等壮族史学著作的写作与编纂,对壮族历史的复杂性和难点有深刻理解,对壮族史上存疑和有争议的问题业已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壮族简史》凝聚了他多年的学术思考与思想精华,是新时代史学理论实践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学术创新。
《壮族简史》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民族发展分析论述的科学原理与壮族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对壮族史的爬梳,从唯物辩证历史观的角度探究了壮族发展历程。从族源上看,壮族先民为中国珠江流域原住民族[1]4。虽然壮族在历史上曾有多个自称与他称,但它们“实则一脉相承,彼此存在着继承、发展与演变的关系。”[1]5壮族的出现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当前这一族称的确定是人民选择和历史发展的结果。作者秉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对壮族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文化及制度等方面条分缕析,充分证明物质是如何带动壮族精神与制度文明进步的。如在羁縻时代,农业上推广稻麦两熟的耕作方式,生产工具日益改进、水渠建设增多、手工业日益发达等,推动了壮族地区逐步由奴隶制向封建领主制迈进。与此同时,由于物质基础的发展和汉文化的传播,促进了古壮字的形成和《莫一大王》等文学艺术作品的繁荣、科举制度的推进及汉文化的传播。作者的研究跳出了对壮族的单一考察,全盘考虑壮族的生存语境,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壮族历史文化的动态前进,从而得出了更为客观公允、令人信服的深刻结论。 《壮族简史》的编写突破了中国史学传统的编年、纪传、国别等常规体例与叙事方法,根据壮族社会的发展特点,采用了政治演进形态结合编年体例、文化专题等的方式来梳理历史。如前所述,作者将壮族社会分为六大阶段,但他并没有简单机械地将这些发展阶段与中原中央王朝的若干朝代划上等号,而是细致地考察了壮族及其先民的社会状况,对壮族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时间完成了切合实际的考证,就不同社会阶段的时间跨度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如书中指出羁縻制度“发端于秦末汉初,发展于南朝至隋代,确立于唐代,宋朝进一步完善。”[1]141而壮族羁縻制度主要阶段为“唐宋时期”,而不仅是之前壮学界普遍认为的“唐至五代”时期。书中特意对羁縻时期壮族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进行了论述。以桂东为代表的壮族地区进入了封建化的时期,而桂西地区的壮族还处于奴隶制或封建领主制阶段。作者“双轨制的平行发展”的提法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壮族社会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特殊性。书中对土司制度的研究亦有所突破。通过对土司制度的整体考察指出“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萌芽于唐宋,确立于元代,发展于明代,衰落于清代,结束于二十世纪初,前后延续一千多年”。[1]181这使读者能够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壮族的土司制度,理解其社会前进的特殊规律。从总体上看,作者对壮族社会六大发展阶段的命名及时间分期综合考虑了地方性与民族性的特征,命名方式简洁明了、特征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壮族简史》运用史学新理念完成了对壮族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再度审视,比如侬智高的抗击交趾斗争、瓦氏夫人的抗倭斗争等。侬智高是壮族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覃彩銮研究员敏锐地指出侬智高最可贵的是“抗击外来者的斗争”[1]174。纵观之,侬智高毕生的精力主要放在对付入侵中国领土、掠夺资源、掳掠人民的交趾(今越南)的斗争之中。交趾杀他父兄,还企图逼迫他为其政权卖命,这让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浸润的侬智高愤恨不已。终其一生,他都在寻求有效的办法摆脱交趾的控制,抵御交趾的入侵,并积极寻求宋朝的支持以求得华南边境地区的中华领土完整。他之所以成立地方政權,是在得不到宋朝承认与接纳的情况下扩充资源对抗交趾。他在建立地方政权、攻打广州的过程中屡屡向北宋示好,只求回归中华怀抱。无奈北宋积贫积弱,朝野腐败,倾力对付北部政权,听任交趾在中国南方领土上胡作非为,拒绝接受侬智高回归。《壮族简史》全面考察了侬智高的行动和思想,在条分缕析北宋社会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侬智高起义的特殊历史作用。它“表现出壮族人民团结反抗外来侵犯、捍卫国家和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侬智高多次请求归属宋朝,‘求一官以统诸部’抗击交趾,反映了侬智高和壮族人民强烈的内聚力及国家认同意识。”[1]176-177这一新论断突破了之前学术界对侬智高起义以“反抗封建王朝“为主要定位的局限,更符合历史事实,反映了壮族人民崇敬、爱戴侬智高的心声。作者的观点与梁庭望研究员对侬智高反宋活动的观点遥相呼应,后者认为侬智高反宋“是一场反对蚕食,反对割让,保境自守,力争内附,以便完璧归宋的爱国正义战争”[2]。覃先生的观点在学界也得到了热烈反响与回应,黄金东《侬智高请求内属事实梳理——兼论侬智高从未向交趾求援》[3]等论文的发表是对覃先生观点的有力支持。
第五章“土司时代壮族社会”的章节设计体现出作者对瓦氏夫人抗倭事件的格外重视与高度评价。作者在这一章中分设“土司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土司时代壮族社会”“土司时代壮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司时代壮族文化教育”及“瓦氏夫人率兵抗击倭寇的斗争”等五个小节,关于瓦氏夫人的研究独占一节。瓦氏夫人是壮族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女性人物之一。她不顾自己57岁高龄,带着两个孙子率领俍兵奔赴抗倭前线,取得了抗倭行动的首捷。由于抗倭功勋卓著,瓦氏夫人被封为明朝二品夫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瓦氏夫人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与汉族同胞同仇敌忾,力挫倭寇。她的所作所为展示了壮族人民正确的家国观念、强烈的中华文明向心力和深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作者单列一节探讨瓦氏夫人的抗倭斗争,用她来代表壮族时代的壮族土官形象,既反映了壮族社会女性地位的特殊性,又反映了当时壮族社会心向中华的思想意识主流。
总体而言,《壮族简史》通过生动的历史事实和理论辨析证明了壮族及其先民自古就在华南地区生存发展,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从编写体例到内容都完成了符合新时代理念的创新与突破,真正做到了立足壮族历史事实来表达人民的心声,记录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动,做出了符合时代精神的阐释。作者厚积薄发,与时俱进,对于壮族历史的辨析与研究推陈出新,具有强烈的新时代色彩。
三、美美与共:《壮族简史》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壮族简史》是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壮族历史实际出发,运用史学新理论完成的壮族历史研究新著。它的出版进一步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了壮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壮族人民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之梦和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奔向美好的未来。该本《壮族史》与上一次出版的《壮族史》已相距16载。在这期间,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获得了长足进步,学术观点百花齐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要求。其中,文化自信是基础。要实现文化自信,必须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从历史中体悟自身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从文化中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方案,将文化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壮民族,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可以为今日所借鉴的民族智慧。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壮族简史》通过缜密流畅的语言、专业而深入的探索,清楚地陈述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源,梳理其发展脉络和前进方向。著作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讲好中国故事,总结归纳了壮族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独特价值,探寻了壮族传统文化中可以古为今用的重要内容。这对壮族人民了解本民族历史、弘扬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创新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国家观成为《壮族简史》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写作基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壮族简史》的出版就是对这一号召的响应。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对壮族社会的来龙去脉进行了阐释。历史上,壮族人民及其先民日积月累地加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文明有着强烈的向心力和认同。“两千多年来,从未发生过背离祖国、分裂国家的事件。”[1]P362考察壮族及其先民的历史活动,侬智高抗击交趾入侵、瓦氏夫人赴东南沿海抗倭等事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与共同发展。此后,在援越抗法、援越抗美的战争中,身处战争前沿的壮族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保卫了祖国边疆的安全。专著以大量事实和理论总结,论证了壮族人民及其先民所居住的华南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壮族史不是一部單一民族发展史,而是壮族与其他民族往来的历史。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壮族与其他民族在历史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高屋建瓴地指出“壮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其他民族成分,也有部分壮族融入汉族”[1]5。壮族人民深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道理。早在郡县时代,壮族先民就与南迁的汉族有了频繁的交往交融。“秦至隋朝时期,瓯骆及其后裔与南迁的汉族的交往和交融,主要表现为相互间的通婚和民族的交融、经济的交往和生产技术的相互学习与吸收、文化上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与吸收。这种交融是双向、相互的。”[1]114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壮族与其他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互学互鉴,包括壮族先民对汉族先进生产技术的吸收,对汉字系统的借鉴与运用,对汉族四大传说等文学作品的改编与欣赏等,《壮族简史》看到了其他文明对壮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意义,并总结出壮族“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品格。[1]363
如今,《壮族简史》的出版对于理解壮族与其他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生历史有着重要作用。它将有助于促进壮族把文化认同视为最深层的认同,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它将激励壮族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其他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与他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守护好祖国华南边疆,维护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参考文献:
[1] 覃彩銮.壮族简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8.
[2] 梁庭望.略论壮族历史的若干问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 黄金东. 侬智高请求内属事实梳理——兼论侬智高从未向交趾求援[[J].广西民族研究,2019(3).
﹝责任编辑: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