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特点 注重体验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_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就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而言,学生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是不断克服错误道德观念,纠正不良行为习惯,逐步形成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许多教育活动的实践证明,品德教育没有学生的积极思想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就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特点和落实有效的办法成为必然。
  【关键词】 创设体验环境 诱发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30-01
  1 正确认识学生品德教育过程特点
  由于学生品德形成有其特定规律,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了以下特点:
  1.1 实践性特点
  认识与实践,知和行的统一,重在实践,重在行为。这缘于学生的道德观念、信念转化为道德实践行为,是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检验和评价学生道德行为好坏的标准和尺度。道德实践训练是养成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基础。
  1.2 多种开端性特点
  小学品德教育过程是从提高思想认识开始,沿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最后形成道德习惯为终极目标。但由于各个道德品质要素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相互渗透作用,加之小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场合和情况下教育内容的不同,致使品德教育要素出现不平衡性。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并非都沿着上面的顺序依次进行,也并非从各种道德要素作为开端,或从提高思想认识开始,先弄清道德概念和道德标准。故此,小学品德教育要采取多种开端,开拓多种渠道进行。
  1.3 社会性特点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就教育环境而言,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就教育成员而言,有家长、教师、同学、亲友及其他。这些广泛的教育因素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趋势都发生着影响,致使社会性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过程中尤为突出。
  1.4 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特点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向前发展的。小学生的品德成长过程同样充满着矛盾和斗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有反复性矛盾斗争的过程。长期性缘其小学生品德塑造非一朝一夕之功。既要提高思想认识,使其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评判能力,还要培养其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特别是良好的习惯养成;曲折性和反复性体现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和学生各种品德的不稳定性上。
  2 全力营造学生品德体验环境
  针对小学生品德教育过程表现出的特点,释放学生被压抑的主体性,全力营造学生品德体验环境,无疑是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获求学生品德教育最大成功的有效办法:
  2.1 扮演角色体验
  真实的实践环境是学生亲身体验的好地方。扮演角色体验是让体验者在生活、游戏及其模拟环境中承担或扮演一定的角色,以自己所承担或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去体验周围的关系世界及自己在其中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并以此为参照,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境界,感悟该角色的实际承担者所能达到和实际达到的道德境界。在这种对照、反思中,获得新的道德体验,达到新的道德境界。
  2.2 创设情境体验
  学生道德行为极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受到周围环境的良好熏陶。把适宜的教学内容搬到课堂外,学校外去进行,使教学活动的时空更广阔,使孩子的身心更加开放、自由、舒展。充分的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的社会实际予以联系,使学生具有更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亲身体验,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在直观性场景的冲击下,从而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体验教育价值,生成真善的道德境界。
  2.3 作业实践体验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中,受到社会各种变化的影响,而小学品德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习惯,这习惯的养成,必须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把某种道德要求变成可操作性的做法,像布置作业一样,把品德课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品德课课前有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课外有实地考察,多元评价,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已有经验,走出课堂,与家长谈一谈,去周边社会走一走,到实地看一看,拓宽品德教学空间,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促进学生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
  2.4 诱发情感体验
  小学生受年龄、知识、经历、心理发展状况所限,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较为困难。成功的教师会运筹帷幄,深入学生的情感领域,调节情感,及时适时变换信息和刺激内容、形式和强度。根据农村小学实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的说服教育,从而诱发学生道德情感体验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选择。一是注重语言生动准确、通俗易懂的讲解说服。它要求在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具体材料的详实丰富;二是以教师学生之间对话形式进行的谈话说服。它要求谈话前的充分准备,了解好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状况、个性特点等。谈话时态度要诚恳、耐心,循循善诱,有的放矢。谈话要注重启发性,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三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集体进行自我教育的讨论说服。它要求讨论中心议题要明确,要极力引导学生冲破思想障碍。
  总之,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要落实到位,要坚定不移的从“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中走出来,更要从“家长式”的训斥、“传道士”的呆板中转变过来。真正去注重学生在品德教育中的自我体验和感悟。如此,教师教书育人的育人重担才能更好担当,学校教育“育人为先”也才能更好落实。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探索中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介绍了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步骤包括任务设立、任务布置、任务实施和任务成果评价四个环节。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旅游资源与开发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
期刊
【摘要】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结合多年的研究,为中学生总结出了一套有利于学习、考试的好方法,其中就有“先预习后听讲”的方法。有的同学错误的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没有必要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上课专心听讲就行了,何必事先多费脑筋,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有的则认为预习的时间不如花在复习工作上……这些看法往往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一些原因。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前预习
期刊
【摘要】 初中生物是门基础科学,课堂教学是其重要环节。高效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对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究,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几点看法,并结合具体实例,提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教学策略,供大家思考交流。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教学效率 提高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
期刊
【摘要】 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发展都需要知识;人才是推动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动力源泉。人也一样,只有通过学习掌握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才能达到自己预定的人生目标,才能撑控自己的前途命运。  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不是完全靠父母的疵护的;而是要靠后天的改造,我们每个人无一不想有一个自己认为精彩的人生,光明的前途,理想的命运,美满的人生,一个没有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人,只能被社会抛弃,更谈不上收获理想的人生,
期刊
【摘要】 面对当今有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对文本的误读的状况,笔者通过本文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尝试找出改变的对策。  【关键词】 走进文本 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90-02  从事语文教学十年,除了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外,还有幸得到了多种形式的听课学习机会。去年在本市一重点中学举行的一场初中阅读教
期刊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创新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尤为重要。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实验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
期刊
【摘要】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育人先要育心,只有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我认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孩子的纯真童心。学会用心灵去赢得孩子的心灵,用爱去交换爱,用真情赢得真情。  【关键词】 真教育 孩子 心灵 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
期刊
【摘要】 语文教材是广大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摹本”,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学习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更可以依托文本开展迁移写作,锻炼写作能力,因此我们要切实用好教材,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 语文教材 记叙文写作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01-02  语文教材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凭借,也是学生学写作
期刊
【摘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程资源的意义日益突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我积极主动地提高课程意识,让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走进课堂,让课堂焕发出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深挖教材资源;及时认真反思;借鉴吸取他人之长;充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是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源的几种主要的方式。  【关键词】 课程资源 钻研
期刊
【摘要】 教育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的知识不仅可以言说,而且拥有一套系统、有逻辑性的知识群。而对于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由于教育学者所拥有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教育学知识是远远不足的。因此,教育学者应恪守做好“建议者”而非“决策者”的这一界限。这有利于教育学知识的拓展及其实践应用。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学知识 实践 转型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0【文献标识码】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