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眼睛”到“大眼睛”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33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手记
  45年,对于历史来说,甚至都算不上弹指一瞬,但对于一本杂志而言,却是一段悠长的岁月。
  45年,《大众摄影》杂志经历着自己的成长,经历着与许许多多摄影同行的悲喜忧思。我们在共同的努力中寻找希望,在美好的希望中走向目标。
  在《大众摄影》杂志创刊45周年之际,我们以第三届“我与摄影”征文的形式,讲述摄影人的新时期与新摄影;并以“寻找我们”的活动,感谢朋友们对《大众摄影》的关注,并期待更持久、更深入的交流。
  解海龙,当过文艺兵,文化馆馆员,新闻摄影记者。当年他为“希望工程”拍摄的“大眼睛”照片,几乎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最著名的照片之一。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与《大众摄影》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古与今》彩色作品获《大众摄影》1984年《祖国的春天》专题摄影比赛一等奖。
  《大众摄影》编辑告诉我,2003年7月是《大众摄影》创刊45周年,那天我还在整理自己在“非典”时期拍的片子。中午的时候,工会打来电话说,由于“非典”的原因,原来会员过生日送的蛋糕先暂时取消,并祝我生日快乐。原来,那天是我的生日——52岁生日。一股怀旧的情绪让我又回头看看自己这么多年的摄影生活。
  早些年,在北京崇文区文化馆,与广角摄影协会的兄弟们一起,对摄影发烧得象如今的SARS,不仅自己玩命地拍摄,还兼组织辅导工作。那时候,“广角”就好象是摄影记者的摇篮,陆续有人当上了“无冕之王”。起初,我是由衷地高兴啊,毫不谦虚地说,他们的成功,有我很大的努力。可后来,心里就由甜变酸了。40岁,怀着20岁热情的我还是走进了《中国青年报》的大门,当起了摄影记者。在报社的那些日子里,我真的以为自己是20多岁的小伙子,有了这样的机会,凭着攒了多年的干劲,我在报社真是如鱼得水。上窜下跳,今天还在人民大会堂,明天就到了边远山区。1998年,我几乎达到了摄影记者的工作巅峰状态:1月拍张家口地震;5月拍内蒙古阿尔山大火;8月拍抗洪抢险;之后就去了西藏拍为藏民做白内障手术。在记者的工作岗位上我认为自己是非常称职的,当然,我也得到了很多荣誉,我认为,我已经达到了我自己的摄影巅峰。之后的几年里,报社摄影部陆续来了很多年轻人,他们不仅带来更新的观念,在使用电脑和外语上,我终于有些力不从心了。迎接新世纪的时候,我真的犹豫了。有一天,报社接到电视台的电话,邀请我去作嘉宾。我随口问是哪个栏目,他们说是“夕阳红”。我的心“咯噔”一下,然后赶紧收拾家伙,撤离了新闻战线。
  但是,我和摄影是不能分开的。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我终于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就想:哎,划了个大圆圈,我又回到了组织联络辅导的工作上来了?与十六年前相比,我现在面对的是全国的摄影人。在这两年中,小到对每个会员、团体的联络工作,大到办展览、搞比赛、搞培训班、建立信息中心、办网站,总之全是服务性的工作。只要是与摄影有关的事情,我都是非常乐意做的。
  也许是因为惯性的原因,我的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过新闻摄影的前线。看到新人新气象,我的心里又好象多年前一样,先是甜后是酸。这两年我添了个毛病,没事的时候就把所有的相机、镜头拿出来,擦!擦得干干净净的。手电、电池、胶卷都准备好,好象手机随时会响起来,接到拍摄任务立刻出发。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我背着摄影包从里屋走到外屋,然后再走回去。把摄影包放起来。我真是不甘心啊!
  摄影包里的胶卷在反复的出差途中一遍一遍地过安检,除了X光,难道没有曝光的机会了?
  当“非典”突然袭击北京的时候,我立刻感到,我不能再旁观了,这也许是我做新闻摄影的最后的出击。当绝大多数摄影记者还没有深入到SARS病房一线采访的时候,我通过关系找到北京佑安医院,我要求进入病房拍摄。当获得批准后,我激动得几乎忘了传染这回事了。但是,我坚信,医生能去的地方,我就能去。当我脱掉三层防护服的时候,我真的为我们的医护工作者自豪。虽然在SARS病房,我只停留了40分钟,可是这将是我摄影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随后,我这次拍的片子大量地在各报刊陆续刊发出来。这时,我又在想,我已经不再是某个媒体的摄影记者,我的片子也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新闻报道,我应该在自己现在的岗位上,让摄影为抗击SARS激发更大的社会力量。这当然也与我当年拍摄“希望工程”的经验有关,我已经不再把摄影简单地看作是一次新闻的记录,还要把它的社会功用发挥得更好。由于事件的特殊性,不是所有的摄影记者都能深入到抢救SARS病人的最前线,经过多方努力,我们以协会的名义向抗击“非典”一线捐赠了十台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目的就是想让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将那些应该被载入史册的画面拍下来。同时,我也在积极地同广东、河北等媒体摄影记者和团队取得联系,密切关注所有关于记录“非典”时期的影像。等到我们战胜SARS的那一天立刻会举办一个展览。
  我拍摄的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孟庆华的照片被《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用作了公益广告。看过报纸后有很多朋友对说,解海龙又拍一双大眼睛。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孟庆华 解海龙摄
其他文献
◎陈志强   ◎张 力   ◎黄东强   ◎陈小平   ◎陈锡康   ◎李江强   ◎何洪柱   ◎卢绍桢   ◎陈锦波   ◎周敏强
期刊
本期演兵场的主题是“拍摄冷饮”,突出的就是“凉爽”二字。拍摄冷饮难度不小,不过从过去的演兵场来稿上看,影友中确实是藏龙卧虎,影友们不妨利用本期这个小专题一展身手。下面我们看看广告摄影师陈溯先生特意为我们这期“演兵场”提供的拍摄技巧。  此次拍摄的啤酒从瓶子到商标都是绿颜色,使用白色的背景,构图采用特写的形式突出啤酒瓶上挂满的水珠,效果上可以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拍摄中的关键是给啤酒瓶挂上水珠,常用的
期刊
我在中国农业大学工作,近二十年来,由于常常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植物界面层。积累了大量的微观图像照片。一次,不经意地清理中,我突然发现,这些照片仿佛都有了灵性,以不可名状的艺术气息展现着它们的魅力。我从中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我管它们叫作“微观自然艺术照片”。  我以为,通常的微型艺术,是把现成的艺术形式微型化。而我的微观自然艺术则是借助于显微工具,把所观察到的自然微观线条宏观化,这里发表的几幅照片,就
期刊
阳台上一盆金牡丹在侧逆光下显得格外鲜艳。我用罗敦司德50mm放大镜头套上39mm螺纹转尼康卡口接环,再接到国产尼康卡口近摄接圈上,对着花拍了半卷后仍感觉画面缺了些什么,就用喷水壶对花喷了一圈水,继续拍。其中一片花瓣顶上刚好有一个晶莹的水滴,透过镜头可以看见水珠上还有菊花和绿叶的倒影,有种“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的感受。我把焦距对在水滴边缘的光点上,按下了快门。  使用尼康F90X相机,曼富图05
期刊
突破 一等奖 上海/徐文浩 摄  由于目前世界IT产业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在各个领域用电脑开辟了网络新时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突破了以往封闭的状态,增加了人与人之间零距离的交流沟通。于是就产生了这幅《突破》作品。  制作过程:  第一步:在Photoshop中打开经扫描后的三幅图像,底图是一幅人像,三幅图像的分辨率均为600dpi。  第二步:把第二幅“线路板”的图像拖到第一幅人像的脸部,选用
期刊
多年来,影展影赛之风甚劲,许多影友都经历众展众赛的催发,而在摄影界崭露头角,或在摄影界成名成家。  但影展影赛的本质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竞技,凭借的某种比较与鉴别的方式,凭借的是特定人物与境遇的交叉状况,产生出特定的优胜者。这种优胜的程度特别是深度,更多地显示出其相对的意义。  于是,一些先知先觉的摄影人,他们在影展影赛之间之外,进行着拍摄主题更明确、拍摄范围更广泛的实践。特别是那些立足本土的拍摄,因
期刊
我出生在“大城市”——铁岭,幼年听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和“乌苏里船歌”的歌谣长大,东北是哺育我的母亲,黑土地是我成长的摇篮。  从事军事摄影记者18年,我的足迹踏遍了东北的山山水水,每年都有一半的时间在弹尖飞扬的军营演兵场和冰雪皑皑的边防线上度过。在完成好我所从事的军事摄影报道任务的同时,我无时无刻不魂牵梦绕生我养我的这块黑土地的一草一木——那辽阔的地域、浩瀚的林海、密集的江河湖海,肥沃的土
期刊
摄影简历  庄艳平,男,1955年生,现任中共佳木斯市永红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佳木斯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199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中心。  使用器材:哈苏XPAN和哈苏503cw相机40mm 80mm、120mm、150mm、250mm镜头各一只。通过转换接环所有哈苏镜头都可在尼康F4s机身上使用。捷信G1227三脚架。    拍摄三江湿地专题,和我儿时生长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我
期刊
终于活着回来了……五十多天的“天路行”。  两男一女三个睡袋一个帐篷……  七千里路,风餐露宿,饱受饥寒,体验了生命在流浪之旅的浪漫与凄苦。片段的回忆淡化的记忆,时刻敲打着早已纠缠不清的麻木与清醒。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想探寻它吗?那就先阅读繁衍我们的大地吧。     大地诗行 黄永照摄  宾得645N,200mm镜头、F22、速度1/30秒。   晨光 龙 梅摄  尼康F
期刊
陈小波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摄影专修班,1987年赴美攻读摄影专业研究生。2002年回国,主要从事摄影教育、介绍国外摄影状况等工作,并开设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从事商业摄影。与《大众摄影》的第一次接触:1986年作品《小夜曲》获《大众摄影》举办的季赛中彩色组入选奖。    与摄影结缘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 望着那许多的奖状、奖品和一摞摞的照片, 不禁想到, 我2003年的回国讲学就像当年出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