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江湿地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old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简历
  庄艳平,男,1955年生,现任中共佳木斯市永红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佳木斯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199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中心。
  使用器材:哈苏XPAN和哈苏503cw相机40mm 80mm、120mm、150mm、250mm镜头各一只。通过转换接环所有哈苏镜头都可在尼康F4s机身上使用。捷信G1227三脚架。
  
  拍摄三江湿地专题,和我儿时生长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家就住在松花江边,江两岸都是一望无际的沼泽荒原。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这里星罗棋布,河流纵横,我和小伙伴每天都在那里捞鱼摸虾,和鸟儿在大自然中嬉戏。
  长大后,拿起了照相机,就喜欢到大自然中采风,时常去儿时玩过的地方寻找童年印象中的自然景观,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松花江的水变得又黑又瘦,散发着化学药气味,清澈的小河早已变成排放污水的臭水沟。荒原变成了农田,鸟声、蛙鸣早已听不见了,高高的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散发在那早已不蓝的天空里。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开始默默地到处寻找着我童年印象中的那片蓝天和绿地。
  我了解到乌苏里江一带湿地自然景观保存完好,从1992年开始,每年我都去抚远、同江、饶河一带创作,沿路拍出了很多得意之作,但从1997年以后我发现这片荒原每年都在逐渐减少。后来通过新闻媒体得知“三江平原湿地”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这块过去443万公顷的湿地下降到目前148万公顷,它是著名的世界湿地集中分布区,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区,它的保护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东北亚气候。
  了解了湿地的重要性,从1998年春我正式开始对三江平原湿地的拍摄。这期间我就好像和那些开荒的人在抢着什么……有很多地方,今年还是一片非常美丽的自然湿地景观,过年再来,就成了一片被开垦的农田。从那时起每年我都无数次地到三江平原湿地去“朝圣”……。
  


  经过近两年多的拍摄,有些迷惘,总感觉片子里少点什么,片子景致过于雷同,理念的东西过少,2000年冬季开始对湿地进行研究,到处寻找有关湿地的资料,得到了湿地国际中国项目办事处《湿地通讯》的帮助。我从资料中得知湿地是“地球的肾脏”、“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鸟类的乐园”。从那时起我才真正的用心去感受自然,了解自然,和自然沟通,对自然产生真正的感情。如果对拍摄题材了解甚少,是很难拍深拍透的,我经常讲,当你来到一片湿地面前时,一定要蹲下去,细细的观察,慢慢地体会,你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片绿色的家园里有无数可爱的生命在依赖湿地而生存着。
  当我懂得湿地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就开始将微距镜头贴近各种植物,以一棵小草,几片植物的叶子或几棵xiang蒲的特写镜头,来表现湿地物种的多样性。通过微观看宏观,以点带面的方式来表现三江湿地之美。在拍摄时,我从不破坏湿地的任何植物,植物生长的环境和位置我决定不了,但我可以通过镜头的运用来改变植物在画面中的位置,所以我更多采用唯美的手法来表现植物和优美的环境,通过微观的摄影方式来呼唤更多的人,了解湿地,认识湿地的物种。通过宏观的摄影作品唤起人们对湿地的关注和保护。
  回顾几年对三江平原湿地的拍摄,三江平原地域辽阔,碧绿的荒原同蓝天连成一体,使整个大地如同一块巨大的地毯,很难找到我所拍摄时需要的至高点。我常利用汽车的顶棚、公路的桥梁,但往往拍摄的角度仍不够理想,所以我经常在齐腰或没膝的水里进行拍摄,基本是在与地平线平行的情况下进行创作,因此我经常使用哈苏40毫米广角镜头俯拍,但我的镜头尽量贴近主体,夸大前景,使其加大纵深感。
  


  几年来对湿地的拍摄,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时隔几日不见这片绿洲,就像少了点什么,我愿闻那青草的芳香,听那百鸟的争鸣,看那枯草在暴风雪中摇曳。在拍摄湿地的六年里,我几次险些丢了性命,但能通过我的湿地摄影作品,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湿地、保护地球。为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的家园,我吃苦再多,冒险再大,也是值得的,我会沿着环保摄影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睡莲
  雪韵
  水中马蹄莲
  小叶章苔草
  大面积岛状林湿地
  春季湿地塔头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
  水禽— □鹈
其他文献
光绘摄影就是用一种或多种色彩光源,长时间多次曝光拍摄而成的摄影作品。  在进行光绘摄影时,我们会认识到,各种用光技巧,能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快门开合这段时间内,景物的暗部可被照亮,构思的核心部分能够被突出,景物的色彩可以被改变。我们还能够在某些部分引入光线,并且像在作画一样对光线进行控制。  我在拍摄中,按创作内容分别使用不同的光源,如拍静物时,我用连续光光源,使用各类手电及可发光的代
期刊
编辑手记  小庞拍的照片在我手里已经有近百幅之多,这些照片的主题都是舞蹈。因为小庞是河南武警文工团的舞蹈演员。第一次收到他寄来的稿件,是一组练功房内的照片,照片没有对线条色彩过分的追求,但是一看就知道是舞蹈行家,因为照片充满了对舞蹈者和舞蹈的感情。  后来小庞到中央舞蹈学院进修,又拿了一些作品给我看。因为通过电话,所以聊起来好象是接着上次的一个话茬。他总是在讲他的舞蹈,讲空间、时间、音乐和肢体语言
期刊
大部份明星想把自己拍成普通人那样平凡真实,而普通人却想把自己拍成明星一样光彩照人。在造型方面老百姓追求更多的是一种远离自我的真实面貌,比较唯美;而明星,更想不施铅华的再现自我张扬的个性美。  要拍好明星,最重要的是多了解他们。虽然平时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他们,好象对他们很熟悉。其实这些了解都是很表面的。另外,如果只通过影视剧或新闻报道了解他们,摄影师很容易被误导。因为明星在影视剧中表现的形象或性格是按
期刊
◎陈志强   ◎张 力   ◎黄东强   ◎陈小平   ◎陈锡康   ◎李江强   ◎何洪柱   ◎卢绍桢   ◎陈锦波   ◎周敏强
期刊
本期演兵场的主题是“拍摄冷饮”,突出的就是“凉爽”二字。拍摄冷饮难度不小,不过从过去的演兵场来稿上看,影友中确实是藏龙卧虎,影友们不妨利用本期这个小专题一展身手。下面我们看看广告摄影师陈溯先生特意为我们这期“演兵场”提供的拍摄技巧。  此次拍摄的啤酒从瓶子到商标都是绿颜色,使用白色的背景,构图采用特写的形式突出啤酒瓶上挂满的水珠,效果上可以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拍摄中的关键是给啤酒瓶挂上水珠,常用的
期刊
我在中国农业大学工作,近二十年来,由于常常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植物界面层。积累了大量的微观图像照片。一次,不经意地清理中,我突然发现,这些照片仿佛都有了灵性,以不可名状的艺术气息展现着它们的魅力。我从中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我管它们叫作“微观自然艺术照片”。  我以为,通常的微型艺术,是把现成的艺术形式微型化。而我的微观自然艺术则是借助于显微工具,把所观察到的自然微观线条宏观化,这里发表的几幅照片,就
期刊
阳台上一盆金牡丹在侧逆光下显得格外鲜艳。我用罗敦司德50mm放大镜头套上39mm螺纹转尼康卡口接环,再接到国产尼康卡口近摄接圈上,对着花拍了半卷后仍感觉画面缺了些什么,就用喷水壶对花喷了一圈水,继续拍。其中一片花瓣顶上刚好有一个晶莹的水滴,透过镜头可以看见水珠上还有菊花和绿叶的倒影,有种“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的感受。我把焦距对在水滴边缘的光点上,按下了快门。  使用尼康F90X相机,曼富图05
期刊
突破 一等奖 上海/徐文浩 摄  由于目前世界IT产业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在各个领域用电脑开辟了网络新时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突破了以往封闭的状态,增加了人与人之间零距离的交流沟通。于是就产生了这幅《突破》作品。  制作过程:  第一步:在Photoshop中打开经扫描后的三幅图像,底图是一幅人像,三幅图像的分辨率均为600dpi。  第二步:把第二幅“线路板”的图像拖到第一幅人像的脸部,选用
期刊
多年来,影展影赛之风甚劲,许多影友都经历众展众赛的催发,而在摄影界崭露头角,或在摄影界成名成家。  但影展影赛的本质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竞技,凭借的某种比较与鉴别的方式,凭借的是特定人物与境遇的交叉状况,产生出特定的优胜者。这种优胜的程度特别是深度,更多地显示出其相对的意义。  于是,一些先知先觉的摄影人,他们在影展影赛之间之外,进行着拍摄主题更明确、拍摄范围更广泛的实践。特别是那些立足本土的拍摄,因
期刊
我出生在“大城市”——铁岭,幼年听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和“乌苏里船歌”的歌谣长大,东北是哺育我的母亲,黑土地是我成长的摇篮。  从事军事摄影记者18年,我的足迹踏遍了东北的山山水水,每年都有一半的时间在弹尖飞扬的军营演兵场和冰雪皑皑的边防线上度过。在完成好我所从事的军事摄影报道任务的同时,我无时无刻不魂牵梦绕生我养我的这块黑土地的一草一木——那辽阔的地域、浩瀚的林海、密集的江河湖海,肥沃的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