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lessc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学习英语成为教育的新导向。因此,中职英语的学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为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目标,中职应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就业语言。文章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育改革實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1.生源质量低
  (1)学业基础薄弱。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因为成绩普遍较差,其基础知识的积累能力欠缺,使得其英语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是负担,拒绝接受英语知识[1]。
  (2)英语学习兴趣低。由于部分中职学生对学习英语或对英语缺乏兴趣,英语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影响教学进度,降低了中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2.英语教师的现状
  (1)未及时更新教学方式。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起主要作用,限制学生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单纯地让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并进行记忆,缺乏创新。
  (2)缺乏实践经验。由于扩招政策的实施,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为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学校需要进行招聘教师,在招聘时会增加很多年轻有活力的教师,而其劣势在于年轻英语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相对不够丰富。
  (3)缺乏高素质的教师。由于中职学校的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对普通高校的较低,缺乏高素质的教师,从而无法保证英语教学的质量。
  (4)忽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由于部分中职英语教师习惯多年应用的教学方式,只满足于维护课堂纪律,忽视课堂改革的作用,导致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难以实现。
  3.教学现状
  教材缺乏针对性。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若教材难度偏大,部分学生会存在对教师教授的英语知识理解有难度,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因此,在教材编订时要考虑中职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因为中职生的层次不同,若英语教材的实践针对性不强,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导致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下降[2]。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实行改革
  1.培养学习兴趣
  (1)开展教学活动。为增加中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展英语角活动、英语知识竞赛和英语辩论等课堂活动,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为其创造了英语实践的机会,锻炼其英语口语能力。
  (2)加强英语应用能力。中职学校可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加强学生与外界进行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去体验不一样的英语教学。学校也可以与其他院校进行交换生交流;与企业进行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
  2.改变教学模式
  (1)分层教学模式。由于中职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英语教师需要对中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避免出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少等现象。采用分层教学,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2)改变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模式,倡导交际英语教学。数据表明,教师与学生在日常交流沟通中应用英语自身英语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在英语教学中采用课堂交际法,教师与学生间加强交流,为促进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可采取“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词汇量。
  3.对英语教材实行改革
  (1)选择适合的教材。由于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因此,选择课程时尽量选取难度适中、适合中学生的英语教材。若英语教材内容涉及难度过高,不利于中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在进行英语课材的选择时,要注重内容的难度及词汇量的适当。
  (2)结合市场需求,开发专业教材。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因此,英语教材的开发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将知识与技能和行业市场相结合,以开发专业英语教材,符合不同专业的需求,编写教材具有针对性,使每个专业都能使用相对应的英语教材。
  参考文献:
  [1]杨红梅.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8(21):123.
  [2]何 丹,章彦磊.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1(16):25-26.
其他文献
摘 要: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组成部分。苏德战争前期,德军凭借先进的作战理念在苏联肆意妄为,横冲直撞。到了战略相持阶段,德军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至完全被动挨打的战略防御阶段,虚弱的德军只能依靠地形优势来拖延苏军气势如虹的进攻。文章将从战略进攻、战略相持、战略防守三部分来窥探苏德战争期间德军的辉煌与没落。  关键词:苏德战争;纳粹德国;军事部署  中图分类号:K152 文献标识码:A  苏德
摘 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提出“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贴近生活的适合培智学生特点的情景,激发学生联系生活自主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培智语文课堂实效。  关键词:情景体验;培智语文;课堂教学  一、立足学生实际,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培智学生
我国的教育发展事业中,中职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中职院校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大众化进程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主要分析当前中等职业院校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
摘 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下完成任务,除了能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思维能力。文章通过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作用,提出任务驱动设计要考虑的因素以及营造完成任务的良好环境一些做法,旨在为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提供参考。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高效课
本科生参与科研技能训练是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1969 年,麻省理工学院的Margaret L.A.MacVicar教授就提出了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UROP),他相信学习来自于实践[2]。在随后几十年的发展和变革中,该计划已普遍被各国高校所接受和效仿。英国的许多大学成立了“创新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