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弱势群体”这一概念,但以现代意义的“弱势群体”概念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 、“社会底层阶级”、“贫困者”、“被剥削阶级”等相关群体,仍然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阶级群体的界定与现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家、理论家,本质上说就是站在弱者的立场上,为弱者呐喊,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摆脱压迫和贫困,获得解放。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弱势群体”思想内容。由此,文章从马克思恩格斯弱势群体思想的理论来源、弱势群体对象、弱势群体的产生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方法路径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弱势群体思想及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弱势群体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4015006
确切的“弱势群体”概念为社会学所首创,但关于弱势群体的思想相应于被剥削群体(exploited)、贫困群体、社会底层群体、脆弱群体、社会不利群体等这些实际弱势群体的存在却早已有之。人们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这些相关群体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虽然提法不同,视角各异,但大多数研究在对象界定和核心内涵上具有极强的同一性,而基本的外延界定也具有高度的重叠性。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视阙中的弱势群体研究,无论是研究视野的广阔性还是研究力度的深入性都是该问题研究的典范。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特定时期的弱势群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弱势群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和马克思恩格斯其他学说一样,马克思恩格斯的弱势群体思想亦是以特定的思想材料为前提和基础,是对前人已有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特别是对空想社会主义、古典经济学等理论的批判继承中生成和发展的。
(一)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的批判继承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期。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是当时的弱势群体即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弱势群体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得到快速的崛起,机器大生产得到快速的发展并逐步排斥着手工劳动。在这样的局势下,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苦大众的处境却没有得到改善,这一社会背景驱使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无情揭露与批判。当时,贫困问题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反理性原则的集中表现,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他们认为,“贫
困是制度的产物——其根源是私有制,要消灭贫困,根本途径在于消灭私有制” [1] 。
圣西门称资本主义社会是“本末倒置的世界”,傅立叶则指出资本主义是“人吃人的社会,是复活了的奴隶制度社会”,而欧文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出发,指出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世界变成地狱,必须尽快代之以好的社会制度。“关于不平等制度毕竟要破坏一切公正的政治制度的内在腐败性,历史就给我们以上万罪证了。因此,我们有理智的人类,为要得到人类幸福所必须的东西,就必须摈弃一切要破坏这些东西的制度和行动方式” [2]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他们为遭受剥削的无产阶级呐喊,表现出他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他们的社会理想是构建一个没有压迫、剥削、贫困和人人平等、财产公有的富有的理想社会。
对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思想体系,马克思称之为“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 ,是“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4]他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3]。恩格斯在讲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和贡献时说:“虽然这三位思想家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5]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通过使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过渡,转变社会体制来试图解决社会成员的贫困问题的主张,没能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处理现实问题,而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唯心史观基础上。他们错误地认为统治者和富人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从而忽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这一真正的变革主体力量;他们解决贫困问题的手段是建立在人的道德伦理基础上的施舍行为。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如此。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其学说带有空想和幻想的性质。因此,只能说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使贫困的弱势群体找到了解决他们处境的方向,并没有使弱势群体明白如何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这个任务留给了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批判继承
马克思主义弱势群体思想的来源之二是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批判继承,特别是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论。在批判继承了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阐述了有关资本主义利润和剥削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弱势和贫困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剥削和压榨。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的核心理论。其中,“剩余价值”的概念由马克思首先创立,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魁奈、斯密、李嘉图等人的分配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了他们关于分配理论的合理成分。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看成是人类社会自然的、永恒的、适用于一切社会的一般的分配关系。这实际上是否认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关系的历史性。马克思指出:“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同它以产生并且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一道消失。”[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生产方式;它和其他任何生产方式一样,都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基础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是具有独特性和历史暂时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本质上是同一的,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同样具有历史的暂时性,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上,都存在着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所要求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历史形式。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个一定的历史形式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就会被抛弃,并让位给较高级的形式。当一方面分配关系,因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一定的历史形式,和另一方面生产力,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扩大和加深时,就表现这样的危机时刻已经到来。这时,在生产的物质发展和它的社会形式之间就发生冲突” [6] 。这就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出的科学的革命的结论,表明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关系必将被更高级的收入分配关系所代替,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二、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弱势群体对象
马克思恩格斯视阙中的弱势群体主要是地位低下,没有自主性,物质资料匮乏,经济贫困的被剥削被压迫群体——无产阶级。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国工人运动》、《法德农民问题》马克思晚年所著的《工人调查表》以及马恩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等,都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弱势群体”——无产阶级的状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证和理论研究。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他“亲身的观察和亲身的交往中直接研究了英国的无产阶级,研究了他们的要求、他们的痛苦和快乐”[7]。对于当时的无产阶级的工作生活状况深表悲痛和同情,对资本主义的罪恶进行了批判和控诉。马克思与恩格斯特别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贫困现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揭示,指出经济贫困是资本主义弱势群体——无产阶级的主要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理论思想中,弱势群体——无产阶级主要包括以下群体。
首先,工人阶级是主要的弱势群体。恩格斯说“我把工人和无产者,把工人阶级、没有财产的阶级和无产阶级当作同义语来使用”[7] ,“第一批无产者是出现在工业里面,而且是工业的直接产物,因此我们首先研究的是产业工人。”[7]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在马克思眼中“工人阶级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令其他各种不公正甚嚣尘上,工人阶级也因此而具有了远远超出其自身领域的重大意义”[8]。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包括体力劳动者、家庭佣工、产业工人、商业工人、服务业工人甚至底层白领,这些人没有生产资料,“被迫向资本出售劳力,在压迫制度下苦苦挣扎,几乎完全没有能力改变自身劳动条件的人,他们通常无熟练技术,工资少得可怜,工作毫无保障,对劳动过程几乎没有自主权和发言权”[8]。在“集中了大批工人阶级的大城市,一小撮强者即资本家握有一切。而大批弱者即穷人只能勉强活命。……虽然英国大城市里什么好的食物都能买到,但工人只能购买质量最差的甚至最腐烂的东西,挨饿是经常的现象。同生活条件一样,工人的劳动条件也极其恶劣,工伤事故不断发生”[9]。所以,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中贫苦大众的主要群体。
其次,小农业者(农民)是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关注工人阶级的时候,目光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了工人阶级本身。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应该支持和联合小农业者,特别是在法国、俄国和德国这类产业工人仅占少数人口的国家。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中,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到人自身的发展,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弱势问题一直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并日益恶劣。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阶级与阶层的出现使不同等级的群体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使资本家与小农业者(农民)之间的隔阂日益加剧,资本主义制度的倾向性(资本家与国家的联合)使农民陷入到弱势地位,成为被弱化了的群体。“农业无产阶级,即农业工人……同时这又是最靠近城市工业工人,与他们生活条件相同,甚至处于比他们更贫困的境地的阶级。这个阶级因零星分散而软弱无力”[10]。恩格斯将农民阶级分为富农和中农、自由小农、封建农奴和雇农。农民阶级在经济竞争中受到大资本家的排挤,富农及中农发展为小资本家,而自由小农、封建农奴和雇农则成为无产阶级。他指出:“我们已经看到,竞争怎样以大规模经营的方式挤掉了小农,把他们降到了无产者的地位,然后把他们一批一批地赶到城市里面去。”[7]马克思在他的《摩塞尔论者的辩护》中,认为由于普鲁士官僚政治制度的体制,是农民贫困的原因。阶级阶层关系是随着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在这样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地主与小农业者的关系由于利益的冲突与对立而恶化,而国家制度对于地主阶级的倾向性更是让小农业者的利益受到侵害。在这样的两级对立中,小农业者因为无力反抗而日益地沦为弱势群体。
再次,马克思认为小资产阶级的大部分乃至统治阶级的很多阶层,也有可能沦为弱势群体。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根除弱势群体,相反是在扩大弱势群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工业化进程具有强大的的群体划界功能,它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无情地以资本为实力,以资本增值为目的,将社会阶层界分为金字塔形的两级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即使是资产阶级阵营内部的小资产阶级也会不断被弱势化。“分工使一个工人可以完成三个人的工作。……从而使小企业主破产,把他们抛入无产阶级队伍” [3]。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我们也看到,竞争怎样使相当大的一部分小资产阶级陷于破产,把它们也变为无产阶级。”他进一步指出:“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美好的旧时代’的人数众多的小资产阶级已经被工业所消灭,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11]同样,在这一过程中,统治阶级中的很多阶层也会被不断的弱势化。《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工业的进步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中去,或者至少也使他们生活条件受到威胁。”[3]由此可见,弱势群体除了工人阶级外,“中层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队伍里来了,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够经营大工业,经不起大资本家竞争,无产阶级队伍就是从居民中间的各个阶级补充的”[12]。
三、马克思恩格斯如何看待弱势群体的产生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制度层面上揭示无产阶级陷入经济弱势即经济贫困的原因。“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弊病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13]。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无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贫困及其趋势的角度揭示出他们弱势的社会制度根源及其贫困的直接原因。首先,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是无产阶级经济贫困化的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经济制度, 使资本家以其资本雇佣劳动力,制定以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为目的的雇佣劳动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工人失去生存保障,这些都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而导致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也附上了不平等的雇佣劳动关系,资本和雇佣劳动也因此形成经济利益相对抗关系。在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劳动运用生产资料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归资本家所有,而包含其中的剩余价值也被无偿占有。建立在雇佣劳动制度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追求剩余价值是其直接的目的, 而资本家之间的相互竞争成为他们无限地榨取剩余价值的驱动力,这种力量驱使资本积累增加,生产规模扩大,而这种使资本家在竞争中取胜的方法,势必会使无产阶级在这场竞争中成为牺牲品——在被剥削中成为贫困的一极。另外,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关系与剩余价值紧密相扣,不平等分配使无产阶级因缺少基本生活保障而处于被支配地位从而沦为弱势群体。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不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即大多数的贫困者,“无论怎样劳动,除了自己本身以外仍然没有可出卖的东西”[14]。他们既使贡献很大也只能够获得他们基本的生活报酬,而那些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即少数的富有者,“虽然早就不再劳动,但他们的财富却不断增加” [14]。他们根据资本所有权获得全部的利润。资本垄断以及产品的不公平分配使无产阶级为了生存而屈服于资本的占有者。著名思想家布劳格针对马克思所论述的剩余价值思想及分配理论指出:“雇佣劳动工人并不拥有任何生产方式的所有权。”[15]雇佣劳动工人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掠夺更是精神上的迫害。 其次,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是无产阶级陷入弱势群体的直接原因。资本积累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资本化。马克思指出,资本本身的再生产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原因,资本积累与雇佣工人人数的变化是正相关关系。随着个别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大,资本家通过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生产率,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份额减少,资本有机构成则相应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同时也就使单个资本规模扩大,这种因果关系最终会带来社会财富在一极的集中。在资本积累增大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共同作用下,资本的作用及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呈现出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减少,失业工人在无形中迫使就业工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劳动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资本主义资本积累因着这种供求规律而得以产生。另一方面,资本的积累使劳动力需求增加,这就必然会使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失衡,供大于求导致相对过剩人口,无产阶级也因失业变得更加贫困,他们的弱势地位也更加凸显。相对过剩人口的累进生产成为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实质性原因,而当劳动工人开始意识到自己被资本控制的时候,那些资本的献媚者则用所谓的“神圣的”供求规律阻止工人进行反抗。可见,资本积累的过程,对资产阶级来说是其扩大资本规模集中社会财富的途径,而对工人阶级来说就是走向贫穷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过程。马克思对资本积累的本性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16]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分析使劳动者的贫困、受折磨、受奴役,使资产阶级的粗野和道德堕落完全暴露出来。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及政治与精神上分析了工人阶级所受的剥削与摧残,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是社会弱势群体。
最后,弱势群体是社会分工过程中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发展中,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小资产者(小手工业者)被排挤出去,沦为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地位在社会分工中由于相关群体的生产职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弱化所导致的。社会分工出现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之间经济关系的产生过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分工是劳动发展的基本表现。机器生产不断广泛应用,分工的日益精细使手工生产逐渐地被排挤出局,小工业者在这样的形态下渐渐破产,弱势群体的队伍就这样被不断的扩大。“手工业和手工工场几乎到处都被大工业排挤掉。于是,从前的中层阶级,特别是小手工业者,日益破产,劳动者的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产生了连个渐渐并吞所有其他阶级的新阶级。这两个阶级就是:一是大资产阶级,二是完全没有资产的阶级”[12]。在社会分工中,手工业被逐渐排挤出生产领域,手工工场的破产使大批的手工业者陷入失业的境地。他们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就得同以机器生产的工厂工人进行竞争,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劳动力更加的没有价值,工人为了维持生活及得到和以前同等的工资报酬就要出卖更多的劳动力,他们在一定的生产时间按所要生产出来更多的产品,他们工作愈多,所得工资就会愈少,他们就愈贫困,他们的弱势地位就愈巩固。马克思指出:“分工的缺点。在分工的情况下,工人只是附属物。”[17]弱势群体不断壮大和巩固与大工业中社会分工的出现密不可分,资本家在这个阶段更是加大剥削的力度,侵占工人阶级的劳动所得。
四、马克思恩格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路径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成为最基本的阶级关系,在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用下,必然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社会财富分配上的失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种矛盾关系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决定了这两个阶级矛盾的对抗性质。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阶级矛盾的对抗中,资本主义自身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条件。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改变弱势群体地位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展开。
首先,马恩指出弱势群体要摆脱自身的弱势地位,实现自身解放,就必须消灭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从经济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确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就必须粉碎资本家阶级,从资本家手中夺取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并且把产生无产阶级的生产条件消灭。马克思指出:“现代制度除了带来一切贫困外,同时还造成对社会进行经济改造所必须的种种物质条件和社会形式。工人应当摈弃‘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这种保守的格言,而要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革命的口号:消灭雇佣劳动制度。”[10]在他们看来,“工人阶级在成为一切劳动资料——土地、原料、机器等的所有者,从而也成为他们自己劳动的全部产品的所有者以前,就得不到真正的解放” [18]。而且,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弱势群体的无产阶级,因为处在现代社会的最下层,这样,“它如果不摧毁压在自己头上的、由那些组成官方社会阶层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腰来。”[12]
其次,阶级觉悟与阶级斗争适时并进,改变弱势群体的隶属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的产生与阶层的划分对于弱势群体的迫害是相当大的。阶级阶层的出现,支配与隶属关系导致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隔阂加大。马克思认为,提高弱势群体的阶级觉悟是这一群体改变自己弱势地位的先决条件,提出要在对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的分析中,启发社会上受侵害群体的阶级意识与斗争觉悟。必须要让他们意识到在他们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在他们出卖自己看似公平的劳动力的时候,资本家对他们的压迫、掠夺和实质上的不平等。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认识必须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要认识到资产阶级的本质。劳动者要认识到他们贫困的根源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所导致,而在剥削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根本的原因。受剥削阶级必须清楚地明白他们的隶属地位是由于整个资本集团所导致的,要获得自由的解放就必须组织起来,通过武装发动暴力革命来完成。只有觉悟到所处的境遇才能进行阶级斗争并最终实现人的解放。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3],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3] 最后,消除生产方式下的分工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弱势群体问题。马克思阐述了社会生产方式下分工所带来的社会不同群体的地位变化。在共产主义社会的构建中,马克思认为,“个人奴隶般的服从社会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分工所带来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这种剥削与欺压是解决弱势群体悲惨现状与阻止这一群体不断扩大的途径之一。他说:“无产阶级要做的事就是改变这种有组织的劳动和这些集中的劳动资料目前所具有的资本主义性质,把他们从阶级统治和阶级剥削的手段改变为自由联合的劳动形式和社会的生产资料。”[19]社会分工的出现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化的过程,而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造成了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的矛盾。社会分工使人与人分离,所有制在分工的发展中也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分工问题成为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实质。在这里分工主要指的是工厂内部分工。马克思认为,工厂内部分工是服从于资本家的个人权威,反映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对立,生产者和商品所有者分别由工人和资本家承担。因此,马克思强调,工厂内部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20],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必须使工人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要厘清劳动分工与简单协作的关系。生产决定分工,分工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一固定下来又反过来影响分工的发展,分工发展又影响到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样看来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个纽带。消除生产方式下的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剥削与隶属关系必须是分工中所出现的奴役现象消失,与此同时,劳动者必须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性质,解除因机器大工业中的机器替代手工业所带来的精神麻木,解决生产方式下的分工问题对于解决弱势群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至关重要。“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发展”[12]。
总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存在着对弱势群体的辩护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他们虽没明确提出弱势群体的概念却有着丰富的弱势群体思想。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在马克思恩格斯眼里就是需要支持和保护的对象,他们是社会的底层劳动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弱势群体观思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于现阶段处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国家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但现阶段不仅存在贫富差距、分配不公问题,同时也存在弱势群体问题。特别是现阶段中国弱势群体的绝对数庞大, 增长趋势明显, 而且在当前的社会分化过程中, 新生弱势群体还在不断生成。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构成中国社会中一项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种社会问题该如何解决?马克思恩格斯的弱势群体思想应该对我们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傅立叶选集(第1卷)[M]. 赵俊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约翰·勃雷.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M]袁贤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6]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特里·伊格尔顿.Why Marx Was Right?[M]李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BLAUG,M.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5t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6]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弱势群体”这一概念,但以现代意义的“弱势群体”概念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 、“社会底层阶级”、“贫困者”、“被剥削阶级”等相关群体,仍然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阶级群体的界定与现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家、理论家,本质上说就是站在弱者的立场上,为弱者呐喊,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摆脱压迫和贫困,获得解放。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弱势群体”思想内容。由此,文章从马克思恩格斯弱势群体思想的理论来源、弱势群体对象、弱势群体的产生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方法路径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弱势群体思想及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弱势群体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4015006
确切的“弱势群体”概念为社会学所首创,但关于弱势群体的思想相应于被剥削群体(exploited)、贫困群体、社会底层群体、脆弱群体、社会不利群体等这些实际弱势群体的存在却早已有之。人们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这些相关群体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虽然提法不同,视角各异,但大多数研究在对象界定和核心内涵上具有极强的同一性,而基本的外延界定也具有高度的重叠性。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视阙中的弱势群体研究,无论是研究视野的广阔性还是研究力度的深入性都是该问题研究的典范。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特定时期的弱势群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弱势群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和马克思恩格斯其他学说一样,马克思恩格斯的弱势群体思想亦是以特定的思想材料为前提和基础,是对前人已有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特别是对空想社会主义、古典经济学等理论的批判继承中生成和发展的。
(一)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的批判继承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期。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是当时的弱势群体即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弱势群体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得到快速的崛起,机器大生产得到快速的发展并逐步排斥着手工劳动。在这样的局势下,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苦大众的处境却没有得到改善,这一社会背景驱使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无情揭露与批判。当时,贫困问题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反理性原则的集中表现,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他们认为,“贫
困是制度的产物——其根源是私有制,要消灭贫困,根本途径在于消灭私有制” [1] 。
圣西门称资本主义社会是“本末倒置的世界”,傅立叶则指出资本主义是“人吃人的社会,是复活了的奴隶制度社会”,而欧文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出发,指出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世界变成地狱,必须尽快代之以好的社会制度。“关于不平等制度毕竟要破坏一切公正的政治制度的内在腐败性,历史就给我们以上万罪证了。因此,我们有理智的人类,为要得到人类幸福所必须的东西,就必须摈弃一切要破坏这些东西的制度和行动方式” [2]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他们为遭受剥削的无产阶级呐喊,表现出他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他们的社会理想是构建一个没有压迫、剥削、贫困和人人平等、财产公有的富有的理想社会。
对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思想体系,马克思称之为“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 ,是“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4]他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3]。恩格斯在讲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和贡献时说:“虽然这三位思想家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5]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通过使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过渡,转变社会体制来试图解决社会成员的贫困问题的主张,没能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处理现实问题,而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唯心史观基础上。他们错误地认为统治者和富人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从而忽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这一真正的变革主体力量;他们解决贫困问题的手段是建立在人的道德伦理基础上的施舍行为。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如此。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其学说带有空想和幻想的性质。因此,只能说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使贫困的弱势群体找到了解决他们处境的方向,并没有使弱势群体明白如何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这个任务留给了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批判继承
马克思主义弱势群体思想的来源之二是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批判继承,特别是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论。在批判继承了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阐述了有关资本主义利润和剥削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弱势和贫困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剥削和压榨。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的核心理论。其中,“剩余价值”的概念由马克思首先创立,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魁奈、斯密、李嘉图等人的分配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了他们关于分配理论的合理成分。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看成是人类社会自然的、永恒的、适用于一切社会的一般的分配关系。这实际上是否认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关系的历史性。马克思指出:“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同它以产生并且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一道消失。”[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生产方式;它和其他任何生产方式一样,都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基础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是具有独特性和历史暂时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本质上是同一的,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同样具有历史的暂时性,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上,都存在着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所要求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历史形式。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个一定的历史形式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就会被抛弃,并让位给较高级的形式。当一方面分配关系,因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一定的历史形式,和另一方面生产力,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扩大和加深时,就表现这样的危机时刻已经到来。这时,在生产的物质发展和它的社会形式之间就发生冲突” [6] 。这就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出的科学的革命的结论,表明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关系必将被更高级的收入分配关系所代替,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二、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弱势群体对象
马克思恩格斯视阙中的弱势群体主要是地位低下,没有自主性,物质资料匮乏,经济贫困的被剥削被压迫群体——无产阶级。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国工人运动》、《法德农民问题》马克思晚年所著的《工人调查表》以及马恩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等,都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弱势群体”——无产阶级的状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证和理论研究。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他“亲身的观察和亲身的交往中直接研究了英国的无产阶级,研究了他们的要求、他们的痛苦和快乐”[7]。对于当时的无产阶级的工作生活状况深表悲痛和同情,对资本主义的罪恶进行了批判和控诉。马克思与恩格斯特别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贫困现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揭示,指出经济贫困是资本主义弱势群体——无产阶级的主要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理论思想中,弱势群体——无产阶级主要包括以下群体。
首先,工人阶级是主要的弱势群体。恩格斯说“我把工人和无产者,把工人阶级、没有财产的阶级和无产阶级当作同义语来使用”[7] ,“第一批无产者是出现在工业里面,而且是工业的直接产物,因此我们首先研究的是产业工人。”[7]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在马克思眼中“工人阶级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令其他各种不公正甚嚣尘上,工人阶级也因此而具有了远远超出其自身领域的重大意义”[8]。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包括体力劳动者、家庭佣工、产业工人、商业工人、服务业工人甚至底层白领,这些人没有生产资料,“被迫向资本出售劳力,在压迫制度下苦苦挣扎,几乎完全没有能力改变自身劳动条件的人,他们通常无熟练技术,工资少得可怜,工作毫无保障,对劳动过程几乎没有自主权和发言权”[8]。在“集中了大批工人阶级的大城市,一小撮强者即资本家握有一切。而大批弱者即穷人只能勉强活命。……虽然英国大城市里什么好的食物都能买到,但工人只能购买质量最差的甚至最腐烂的东西,挨饿是经常的现象。同生活条件一样,工人的劳动条件也极其恶劣,工伤事故不断发生”[9]。所以,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中贫苦大众的主要群体。
其次,小农业者(农民)是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关注工人阶级的时候,目光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了工人阶级本身。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应该支持和联合小农业者,特别是在法国、俄国和德国这类产业工人仅占少数人口的国家。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中,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到人自身的发展,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弱势问题一直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并日益恶劣。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阶级与阶层的出现使不同等级的群体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使资本家与小农业者(农民)之间的隔阂日益加剧,资本主义制度的倾向性(资本家与国家的联合)使农民陷入到弱势地位,成为被弱化了的群体。“农业无产阶级,即农业工人……同时这又是最靠近城市工业工人,与他们生活条件相同,甚至处于比他们更贫困的境地的阶级。这个阶级因零星分散而软弱无力”[10]。恩格斯将农民阶级分为富农和中农、自由小农、封建农奴和雇农。农民阶级在经济竞争中受到大资本家的排挤,富农及中农发展为小资本家,而自由小农、封建农奴和雇农则成为无产阶级。他指出:“我们已经看到,竞争怎样以大规模经营的方式挤掉了小农,把他们降到了无产者的地位,然后把他们一批一批地赶到城市里面去。”[7]马克思在他的《摩塞尔论者的辩护》中,认为由于普鲁士官僚政治制度的体制,是农民贫困的原因。阶级阶层关系是随着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在这样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地主与小农业者的关系由于利益的冲突与对立而恶化,而国家制度对于地主阶级的倾向性更是让小农业者的利益受到侵害。在这样的两级对立中,小农业者因为无力反抗而日益地沦为弱势群体。
再次,马克思认为小资产阶级的大部分乃至统治阶级的很多阶层,也有可能沦为弱势群体。生产力的发展不是根除弱势群体,相反是在扩大弱势群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工业化进程具有强大的的群体划界功能,它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无情地以资本为实力,以资本增值为目的,将社会阶层界分为金字塔形的两级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即使是资产阶级阵营内部的小资产阶级也会不断被弱势化。“分工使一个工人可以完成三个人的工作。……从而使小企业主破产,把他们抛入无产阶级队伍” [3]。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我们也看到,竞争怎样使相当大的一部分小资产阶级陷于破产,把它们也变为无产阶级。”他进一步指出:“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美好的旧时代’的人数众多的小资产阶级已经被工业所消灭,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11]同样,在这一过程中,统治阶级中的很多阶层也会被不断的弱势化。《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工业的进步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中去,或者至少也使他们生活条件受到威胁。”[3]由此可见,弱势群体除了工人阶级外,“中层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所有这些阶级都降落到无产阶级队伍里来了,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够经营大工业,经不起大资本家竞争,无产阶级队伍就是从居民中间的各个阶级补充的”[12]。
三、马克思恩格斯如何看待弱势群体的产生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制度层面上揭示无产阶级陷入经济弱势即经济贫困的原因。“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弊病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13]。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无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贫困及其趋势的角度揭示出他们弱势的社会制度根源及其贫困的直接原因。首先,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是无产阶级经济贫困化的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经济制度, 使资本家以其资本雇佣劳动力,制定以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为目的的雇佣劳动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工人失去生存保障,这些都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而导致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也附上了不平等的雇佣劳动关系,资本和雇佣劳动也因此形成经济利益相对抗关系。在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劳动运用生产资料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归资本家所有,而包含其中的剩余价值也被无偿占有。建立在雇佣劳动制度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追求剩余价值是其直接的目的, 而资本家之间的相互竞争成为他们无限地榨取剩余价值的驱动力,这种力量驱使资本积累增加,生产规模扩大,而这种使资本家在竞争中取胜的方法,势必会使无产阶级在这场竞争中成为牺牲品——在被剥削中成为贫困的一极。另外,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关系与剩余价值紧密相扣,不平等分配使无产阶级因缺少基本生活保障而处于被支配地位从而沦为弱势群体。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不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即大多数的贫困者,“无论怎样劳动,除了自己本身以外仍然没有可出卖的东西”[14]。他们既使贡献很大也只能够获得他们基本的生活报酬,而那些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即少数的富有者,“虽然早就不再劳动,但他们的财富却不断增加” [14]。他们根据资本所有权获得全部的利润。资本垄断以及产品的不公平分配使无产阶级为了生存而屈服于资本的占有者。著名思想家布劳格针对马克思所论述的剩余价值思想及分配理论指出:“雇佣劳动工人并不拥有任何生产方式的所有权。”[15]雇佣劳动工人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掠夺更是精神上的迫害。 其次,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是无产阶级陷入弱势群体的直接原因。资本积累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资本化。马克思指出,资本本身的再生产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原因,资本积累与雇佣工人人数的变化是正相关关系。随着个别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大,资本家通过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生产率,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份额减少,资本有机构成则相应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同时也就使单个资本规模扩大,这种因果关系最终会带来社会财富在一极的集中。在资本积累增大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共同作用下,资本的作用及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呈现出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减少,失业工人在无形中迫使就业工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劳动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资本主义资本积累因着这种供求规律而得以产生。另一方面,资本的积累使劳动力需求增加,这就必然会使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失衡,供大于求导致相对过剩人口,无产阶级也因失业变得更加贫困,他们的弱势地位也更加凸显。相对过剩人口的累进生产成为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实质性原因,而当劳动工人开始意识到自己被资本控制的时候,那些资本的献媚者则用所谓的“神圣的”供求规律阻止工人进行反抗。可见,资本积累的过程,对资产阶级来说是其扩大资本规模集中社会财富的途径,而对工人阶级来说就是走向贫穷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过程。马克思对资本积累的本性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16]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分析使劳动者的贫困、受折磨、受奴役,使资产阶级的粗野和道德堕落完全暴露出来。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及政治与精神上分析了工人阶级所受的剥削与摧残,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是社会弱势群体。
最后,弱势群体是社会分工过程中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发展中,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小资产者(小手工业者)被排挤出去,沦为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地位在社会分工中由于相关群体的生产职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弱化所导致的。社会分工出现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之间经济关系的产生过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分工是劳动发展的基本表现。机器生产不断广泛应用,分工的日益精细使手工生产逐渐地被排挤出局,小工业者在这样的形态下渐渐破产,弱势群体的队伍就这样被不断的扩大。“手工业和手工工场几乎到处都被大工业排挤掉。于是,从前的中层阶级,特别是小手工业者,日益破产,劳动者的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产生了连个渐渐并吞所有其他阶级的新阶级。这两个阶级就是:一是大资产阶级,二是完全没有资产的阶级”[12]。在社会分工中,手工业被逐渐排挤出生产领域,手工工场的破产使大批的手工业者陷入失业的境地。他们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就得同以机器生产的工厂工人进行竞争,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劳动力更加的没有价值,工人为了维持生活及得到和以前同等的工资报酬就要出卖更多的劳动力,他们在一定的生产时间按所要生产出来更多的产品,他们工作愈多,所得工资就会愈少,他们就愈贫困,他们的弱势地位就愈巩固。马克思指出:“分工的缺点。在分工的情况下,工人只是附属物。”[17]弱势群体不断壮大和巩固与大工业中社会分工的出现密不可分,资本家在这个阶段更是加大剥削的力度,侵占工人阶级的劳动所得。
四、马克思恩格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路径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成为最基本的阶级关系,在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用下,必然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社会财富分配上的失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种矛盾关系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决定了这两个阶级矛盾的对抗性质。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阶级矛盾的对抗中,资本主义自身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条件。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改变弱势群体地位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展开。
首先,马恩指出弱势群体要摆脱自身的弱势地位,实现自身解放,就必须消灭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从经济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确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就必须粉碎资本家阶级,从资本家手中夺取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并且把产生无产阶级的生产条件消灭。马克思指出:“现代制度除了带来一切贫困外,同时还造成对社会进行经济改造所必须的种种物质条件和社会形式。工人应当摈弃‘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这种保守的格言,而要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革命的口号:消灭雇佣劳动制度。”[10]在他们看来,“工人阶级在成为一切劳动资料——土地、原料、机器等的所有者,从而也成为他们自己劳动的全部产品的所有者以前,就得不到真正的解放” [18]。而且,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弱势群体的无产阶级,因为处在现代社会的最下层,这样,“它如果不摧毁压在自己头上的、由那些组成官方社会阶层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腰来。”[12]
其次,阶级觉悟与阶级斗争适时并进,改变弱势群体的隶属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的产生与阶层的划分对于弱势群体的迫害是相当大的。阶级阶层的出现,支配与隶属关系导致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隔阂加大。马克思认为,提高弱势群体的阶级觉悟是这一群体改变自己弱势地位的先决条件,提出要在对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的分析中,启发社会上受侵害群体的阶级意识与斗争觉悟。必须要让他们意识到在他们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在他们出卖自己看似公平的劳动力的时候,资本家对他们的压迫、掠夺和实质上的不平等。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认识必须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要认识到资产阶级的本质。劳动者要认识到他们贫困的根源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所导致,而在剥削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根本的原因。受剥削阶级必须清楚地明白他们的隶属地位是由于整个资本集团所导致的,要获得自由的解放就必须组织起来,通过武装发动暴力革命来完成。只有觉悟到所处的境遇才能进行阶级斗争并最终实现人的解放。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3],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3] 最后,消除生产方式下的分工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弱势群体问题。马克思阐述了社会生产方式下分工所带来的社会不同群体的地位变化。在共产主义社会的构建中,马克思认为,“个人奴隶般的服从社会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分工所带来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这种剥削与欺压是解决弱势群体悲惨现状与阻止这一群体不断扩大的途径之一。他说:“无产阶级要做的事就是改变这种有组织的劳动和这些集中的劳动资料目前所具有的资本主义性质,把他们从阶级统治和阶级剥削的手段改变为自由联合的劳动形式和社会的生产资料。”[19]社会分工的出现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化的过程,而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造成了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的矛盾。社会分工使人与人分离,所有制在分工的发展中也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分工问题成为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实质。在这里分工主要指的是工厂内部分工。马克思认为,工厂内部分工是服从于资本家的个人权威,反映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对立,生产者和商品所有者分别由工人和资本家承担。因此,马克思强调,工厂内部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20],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必须使工人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要厘清劳动分工与简单协作的关系。生产决定分工,分工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一固定下来又反过来影响分工的发展,分工发展又影响到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样看来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个纽带。消除生产方式下的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剥削与隶属关系必须是分工中所出现的奴役现象消失,与此同时,劳动者必须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性质,解除因机器大工业中的机器替代手工业所带来的精神麻木,解决生产方式下的分工问题对于解决弱势群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至关重要。“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发展”[12]。
总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存在着对弱势群体的辩护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他们虽没明确提出弱势群体的概念却有着丰富的弱势群体思想。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在马克思恩格斯眼里就是需要支持和保护的对象,他们是社会的底层劳动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弱势群体观思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于现阶段处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国家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但现阶段不仅存在贫富差距、分配不公问题,同时也存在弱势群体问题。特别是现阶段中国弱势群体的绝对数庞大, 增长趋势明显, 而且在当前的社会分化过程中, 新生弱势群体还在不断生成。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构成中国社会中一项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种社会问题该如何解决?马克思恩格斯的弱势群体思想应该对我们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傅立叶选集(第1卷)[M]. 赵俊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约翰·勃雷.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M]袁贤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6]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特里·伊格尔顿.Why Marx Was Right?[M]李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BLAUG,M.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5t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6]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