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与理念,以丰富的人文性内涵,贯穿于课堂的整体。思政教育一直以来便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工作,对大学生的人格成长及人文理念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培育作用。因此可以说,通识教育的融入,对高校思政教育而言必然能够萌发出更加强烈的化学反应。本文围绕国内对于同时教育的解读,以及同时教育在国内的基本应用态势出发。分析当前通识教育在国内的尝试应用遇到的问题,从而合理调整教学方针,制定出通识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对策。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价值。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本科
前言:国内高等教育在近些年的发展态势非常迅猛,主要表现在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当然,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对国民文化、经济、科研、服务等影响也开始愈发明显。此外,庞大的本科生数量,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并改进高校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学质量。众所周知,高校思政能够影响学生的综合价值观,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人文理念的关键。对此,我们必须重视高校思政教育作用,采用更加有效的教育手段和理念,加强学生情感及人文精神树立。其中通识教育便是一种最为有效的理念与方式,对大学生品质与道德健全成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通识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学培养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培养理念。通识教育思想的提出,有效弥补与解决了当前阶段,国内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空缺。通识教育所注重的不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培养[1]。而是更注重培养具备通融识见、远大目光,并且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都能够展现出博雅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可以说,通识教育相较于传统教育理念来说,更多的是注重育的环节,而不是教的环节。学生不仅要加强自身对于文化体系的了解,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有选择性的调整自己学习方向,从而全方位掌握多门学科学科体系。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加强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融会贯通的方式,并形成扎实与宽厚的知识技能基础。通识教育模式下所成长而来的学生,不仅要做到学有专长,术有专攻[2]。更是要拥有健全与独立的思考能力与人格品质,从而保障智力、身心的全方位协调发展。成为对社会经济建设,更具价值的当代青年。
二、国内同时教育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作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杰出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标与功能便是为社会输送具备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建设性人才。当然,在通识教育中也有着这样思想理念的追求。为此结合通识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既能够发挥同时教育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意義。国内高等教育在三个方面的教育方针引导下,以人力强国为口号,发展具备国内特色的通识教育,如今正成为新时期中国复兴梦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思政通识教育应用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时代。通识教育的到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已是无需争论的事实[3]。对此,我们唯有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及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用创新性的视角,结合先进的思想理念,才能够培育更多具备全面能力,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等人才。
(一)活跃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思想内涵
当前高校思政的价值与意义得到了社会广泛的重视,对此,已经有许多思想和教学方式融入到了现代的高校思政内容中。不过相较于其他文化课程而言,这种融入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欠缺实质性发展。对此我们在展开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不妨采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用这种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意义性。相较于思政教育来说,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启发,也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过程。因此,通识教育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在授课中应注重平等关系的建立,用双向交流与平等互动作为授课的主要手段。当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锻炼,注意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和判断能力培养。
(二)注重思想观念引导,提高学生文化与鉴赏品味
为发挥思政教育的引导性作用,提高思政教育价值,通识教育的引入,还要注重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同时教育的最大特色,便是利用了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发挥教育的综合性特色。在此过程中,管理者与教师共同配合,从而让教书育人的观念,可以根植在每一名教师的脑海当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以引导下,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不同学科知识的汲取能力,从而加强自身修养与文化品味。自然,学生便能够在此过程中,建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意识,意识到自身对国家建设的意义。
(三)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发挥教师思政教育价值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理念。为发挥通识教育的最大化价值,我们必须确保这种思想手段在开设的过程中,教师具备更加广泛的教学能力。这是因为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综合教学的开始,必然会对教师提出更大的要求。对此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及广泛的知识面以外。还要具备不同问题的看待、分析与解决意识。从而更好的发挥教师在授课中的作用,推动同时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和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理念的发挥与联动。
结语:教育的最终意义便是培养与塑造具备全面发展能力的健全性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环节,高等教育更是应将这一意义作为高校教育的本质目的。通识教育是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新型教育理念。经历过时代的检验和实践的操作,因此具备实用教育的价值。同时通识教育在人类长足发展及国内高等教育中,也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塑造新时期思想理念健全,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这不仅完善与丰富了国内高校资源的教育力量,更是可以大幅提高高等素质人才的整体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珊,曹玲.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80.
[2]张洪冲,何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互动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8):233-235.
[3]戚少琴.试论通识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5(98):149.
项目基金: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公共课程体系与模块结构优化研究-以琼台师范学院为例(项目编号Hnjg2017-67)
作者信息:邓丽娜(1982年6月28日),女,汉,海南临高,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琼台师范学院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本科
前言:国内高等教育在近些年的发展态势非常迅猛,主要表现在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当然,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对国民文化、经济、科研、服务等影响也开始愈发明显。此外,庞大的本科生数量,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并改进高校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学质量。众所周知,高校思政能够影响学生的综合价值观,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人文理念的关键。对此,我们必须重视高校思政教育作用,采用更加有效的教育手段和理念,加强学生情感及人文精神树立。其中通识教育便是一种最为有效的理念与方式,对大学生品质与道德健全成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通识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学培养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培养理念。通识教育思想的提出,有效弥补与解决了当前阶段,国内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空缺。通识教育所注重的不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培养[1]。而是更注重培养具备通融识见、远大目光,并且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都能够展现出博雅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可以说,通识教育相较于传统教育理念来说,更多的是注重育的环节,而不是教的环节。学生不仅要加强自身对于文化体系的了解,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有选择性的调整自己学习方向,从而全方位掌握多门学科学科体系。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加强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融会贯通的方式,并形成扎实与宽厚的知识技能基础。通识教育模式下所成长而来的学生,不仅要做到学有专长,术有专攻[2]。更是要拥有健全与独立的思考能力与人格品质,从而保障智力、身心的全方位协调发展。成为对社会经济建设,更具价值的当代青年。
二、国内同时教育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作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杰出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标与功能便是为社会输送具备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建设性人才。当然,在通识教育中也有着这样思想理念的追求。为此结合通识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既能够发挥同时教育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意義。国内高等教育在三个方面的教育方针引导下,以人力强国为口号,发展具备国内特色的通识教育,如今正成为新时期中国复兴梦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思政通识教育应用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时代。通识教育的到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已是无需争论的事实[3]。对此,我们唯有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及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用创新性的视角,结合先进的思想理念,才能够培育更多具备全面能力,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等人才。
(一)活跃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思想内涵
当前高校思政的价值与意义得到了社会广泛的重视,对此,已经有许多思想和教学方式融入到了现代的高校思政内容中。不过相较于其他文化课程而言,这种融入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欠缺实质性发展。对此我们在展开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不妨采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用这种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意义性。相较于思政教育来说,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启发,也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过程。因此,通识教育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在授课中应注重平等关系的建立,用双向交流与平等互动作为授课的主要手段。当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锻炼,注意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和判断能力培养。
(二)注重思想观念引导,提高学生文化与鉴赏品味
为发挥思政教育的引导性作用,提高思政教育价值,通识教育的引入,还要注重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同时教育的最大特色,便是利用了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发挥教育的综合性特色。在此过程中,管理者与教师共同配合,从而让教书育人的观念,可以根植在每一名教师的脑海当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以引导下,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不同学科知识的汲取能力,从而加强自身修养与文化品味。自然,学生便能够在此过程中,建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意识,意识到自身对国家建设的意义。
(三)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发挥教师思政教育价值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理念。为发挥通识教育的最大化价值,我们必须确保这种思想手段在开设的过程中,教师具备更加广泛的教学能力。这是因为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综合教学的开始,必然会对教师提出更大的要求。对此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及广泛的知识面以外。还要具备不同问题的看待、分析与解决意识。从而更好的发挥教师在授课中的作用,推动同时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和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理念的发挥与联动。
结语:教育的最终意义便是培养与塑造具备全面发展能力的健全性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环节,高等教育更是应将这一意义作为高校教育的本质目的。通识教育是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新型教育理念。经历过时代的检验和实践的操作,因此具备实用教育的价值。同时通识教育在人类长足发展及国内高等教育中,也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塑造新时期思想理念健全,品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这不仅完善与丰富了国内高校资源的教育力量,更是可以大幅提高高等素质人才的整体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珊,曹玲.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80.
[2]张洪冲,何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互动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8):233-235.
[3]戚少琴.试论通识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5(98):149.
项目基金: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公共课程体系与模块结构优化研究-以琼台师范学院为例(项目编号Hnjg2017-67)
作者信息:邓丽娜(1982年6月28日),女,汉,海南临高,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琼台师范学院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