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和IL-4联合诱导B细胞死亡受体CCR3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在IL-2和IL-4作用下,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CR3在人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C)B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功能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GC B细胞上CCR3表达和在CCR3配体eotaxin作用下B细胞的凋亡,实时定量RT-PCR和Northern blot法检测GC B细胞内CCR3 mRNA的表达,淋巴细胞趋化和黏附试验检测B细胞的趋化和黏附能力.结果人GC B细胞极低表达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CR3,经IL-2和IL-4作用后,GC B细胞高表达CCR3,但此时CCR3不能在其配体作用下诱导GC B细胞的趋化和黏附功能,而是诱导GC B细胞凋亡.结论IL-2和IL-4联合诱导人GC B细胞CCR3表达,CCR3可能具有死亡受体的功能。

其他文献
原发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是儿科肾脏病中较少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可产生许多并发症,如生长发育障碍、肾钙化、骨病、严重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只要早期施以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大部分病例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目的 探讨和比较不同病理状态下实体肿瘤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活性及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水平和胸腺肽α1(Tα1)水平的改变的意义.方法以残余胶原结合力(R-CBA)检测血清vWF-cp活性水平、免疫放射分析测定suPAR水平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α1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状态下84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WF-cp活性水平,以及vWF-cp活性水平与suPAR和Tα1水
目的 研究外周血树突细胞(DC)对疱疹病毒感染机体的反应和体外诱导成熟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外周血DC亚群(CD11c+DC和CD123+DC)及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体外联合培养体系诱导成熟的DC表型(CD11c、CD123、CD1a、CD80、CD86、CD40和CD83等)的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hepatitis C virus core gene,HCV C)调控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表达在肝门部胆管癌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将构建成功的HCVC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HCV-C和空载体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共转染胆管正常上皮细胞(BEC)和胆管癌细胞QBC939中,R
目的 探讨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我国Fuch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角膜各层的活体形态学特征.方法对19例(38只眼)Fuch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的中央部角膜进行活体共焦显微镜检查,分为有症状组(19只眼)和无症状组(19只眼),并选取3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NAVIS软件测量、分析角膜各层组织细胞形态和密度,以及滴状赘疣和角膜神经的直径.结果 (1)有症状组:19只眼的角膜内皮层均见到滴状赘疣,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