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1]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诸多弊端日渐虽有一定程度的改观。但从整体看来,教师的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现象依然较为普遍,方法落后,以教代学、以讲代学,以细代精,以灌代导。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主动性差,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和体验,学习盲目性大,缺少计划总结和反思。数学的教学应当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引导和指导,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现结合自己教学谈谈自己课堂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创设问题情境要从实际出发,可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的主题;或为学生提供有趣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构筑学习起点,为展开数学探究作铺垫;或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入手,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知识等。[2]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能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情绪,更乐于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心情舒畅,才能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以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营造一种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下,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高,反应迅速,思维活跃,有利于他们心智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才能在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学生才能有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发展,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二、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教师在这过程中要起好主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过程一是课堂引入,二是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推理出结果,三是在讲解例题中点评学生得出的结果,给出正确概念,四是学生的课堂练习,让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应用,加深理解和知识点的巩固,五是课堂小结。
1、巧妙的课堂引入。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上课伊始教师就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巧妙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兴趣、启迪其思维,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对本节内容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如:教九年级《数学》“圆锥的侧面积”这课时,我特意戴了一顶圣诞帽到教室,学生们大感惊奇,这无疑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引导学生讨论,主动探索。课堂讨论是一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树叶、衣服、蝴蝶、英语字母、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从而使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室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3、不容忽视的课堂小结
这是由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教学内容、点明中心、突出重点、导出结论的结尾方式。学生通过小结,总结自己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不但要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也要学会纠错,究错。学生每堂课的总结,可以让教师及时收集到本节课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馈信息,以便于及时纠正学生的易错和易混点。
三、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動,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中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 四、精讲多练,还学生空间;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例如,为了检测学生对待定系数法和两直线相交与方程组的关系的掌握情况,设计练习:已知直线y=2x 1和y=3x b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写出常数b可能的两个数值。同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2种自主探究的方案:1.据交点在第三象限,请同学们找直线y=2x 1在第三象限内的两点,直线y=3x b分别经过这两点,从而求出b可能的两个数值。2.求两直线的交点联想到解方程组,解含有字母b的方程组,求出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的x、y,然后据x、y均为负数,求出b的取值范围,再写出b可能的两个数值。学生在探与练交替的过程中,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学习上,不少学生除了本身的智力因素以外,另一个主要障碍就是非智力因素上的,诸如学得不好、不感兴趣,遇到难题,不能迎难而上,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为此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创新。“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成就。“同时,在倡导学生积极创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多提问,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分析,并进行自我判定,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索的喜悦。
五、采用开放的课堂学习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纸笔考试为主,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过分注重分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忽略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考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全面启迪学生的隐性智力潜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与思考,初步采用一种开放动态的数学学习评价新模式。
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与组织形式的封闭性,在探索新的评价模式过程中,多尝试采用操作题、口试题、创意设计、课题报告等灵活多样、开放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来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状况,具体直观地描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减轻学生的压力,突显其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突显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力争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
以简单的推理能力、直观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评价重心,开发创设“操作性试题”。如设计试题如下:请利用所提供的两张长度为a的纸条和两张长度为b的纸条,拼、摆、折或连一连,构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你能提供更多的方法吗?
在学习“有趣的七巧板”这节内容时,可设计这样的题目:請你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图形,并用一句贴切的话形容一下你拼出的图形的含义。再如学习“剪纸与镶边”、“生活中的轴对称”、“平面图形的密铺”等内容,可以尝试通过对学生的创意设计展开测评,来评价学生的创造潜能——一幅幅学以致用的创意设计既包含创意作品,又有相应的数学解释和人文表达,不只是倾注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数学积极的情感,而且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突显着数学对学生的情感价值的陶冶。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桑志美.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数学教学,2007,12
[3] 邹尚智.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9.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创设问题情境要从实际出发,可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的主题;或为学生提供有趣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构筑学习起点,为展开数学探究作铺垫;或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入手,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知识等。[2]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能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情绪,更乐于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心情舒畅,才能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以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营造一种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下,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高,反应迅速,思维活跃,有利于他们心智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才能在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学生才能有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发展,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二、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教师在这过程中要起好主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过程一是课堂引入,二是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推理出结果,三是在讲解例题中点评学生得出的结果,给出正确概念,四是学生的课堂练习,让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应用,加深理解和知识点的巩固,五是课堂小结。
1、巧妙的课堂引入。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上课伊始教师就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巧妙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兴趣、启迪其思维,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对本节内容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如:教九年级《数学》“圆锥的侧面积”这课时,我特意戴了一顶圣诞帽到教室,学生们大感惊奇,这无疑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引导学生讨论,主动探索。课堂讨论是一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树叶、衣服、蝴蝶、英语字母、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从而使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室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3、不容忽视的课堂小结
这是由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教学内容、点明中心、突出重点、导出结论的结尾方式。学生通过小结,总结自己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不但要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也要学会纠错,究错。学生每堂课的总结,可以让教师及时收集到本节课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馈信息,以便于及时纠正学生的易错和易混点。
三、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動,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中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 四、精讲多练,还学生空间;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例如,为了检测学生对待定系数法和两直线相交与方程组的关系的掌握情况,设计练习:已知直线y=2x 1和y=3x b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写出常数b可能的两个数值。同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2种自主探究的方案:1.据交点在第三象限,请同学们找直线y=2x 1在第三象限内的两点,直线y=3x b分别经过这两点,从而求出b可能的两个数值。2.求两直线的交点联想到解方程组,解含有字母b的方程组,求出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的x、y,然后据x、y均为负数,求出b的取值范围,再写出b可能的两个数值。学生在探与练交替的过程中,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学习上,不少学生除了本身的智力因素以外,另一个主要障碍就是非智力因素上的,诸如学得不好、不感兴趣,遇到难题,不能迎难而上,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为此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创新。“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成就。“同时,在倡导学生积极创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多提问,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分析,并进行自我判定,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索的喜悦。
五、采用开放的课堂学习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纸笔考试为主,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过分注重分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忽略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考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全面启迪学生的隐性智力潜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与思考,初步采用一种开放动态的数学学习评价新模式。
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与组织形式的封闭性,在探索新的评价模式过程中,多尝试采用操作题、口试题、创意设计、课题报告等灵活多样、开放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来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状况,具体直观地描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减轻学生的压力,突显其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突显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力争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
以简单的推理能力、直观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评价重心,开发创设“操作性试题”。如设计试题如下:请利用所提供的两张长度为a的纸条和两张长度为b的纸条,拼、摆、折或连一连,构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你能提供更多的方法吗?
在学习“有趣的七巧板”这节内容时,可设计这样的题目:請你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图形,并用一句贴切的话形容一下你拼出的图形的含义。再如学习“剪纸与镶边”、“生活中的轴对称”、“平面图形的密铺”等内容,可以尝试通过对学生的创意设计展开测评,来评价学生的创造潜能——一幅幅学以致用的创意设计既包含创意作品,又有相应的数学解释和人文表达,不只是倾注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数学积极的情感,而且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突显着数学对学生的情感价值的陶冶。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桑志美.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数学教学,2007,12
[3] 邹尚智.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