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文献检索数据库中1948年以来有关地理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和聚焦当前我国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发现1948—2019年的72年间,地理教育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文献数量稳定增加;在研究内容方面,从最初关注课本到如今将关注重点转向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未来地理教育的研究将会从知识性研究转向素养性研究,研究方法和内容也愈加与国际接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CiteSpace;地理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来源
本文以中国地理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总库)为数据库检索来源。在知网数据库中采用高级检索模式,以“主题=*地理教育*”“主题=*地理教学*”的方式确定检索结果条目,时间选择为1948年以来,精确匹配检索后得出检索结果3 400条。经对数据库检索条目和结果进行去重、整理,删除会议论文征稿、个人学术成果介绍、科研机构学术成果介绍、书评等非专业性学术文献后,最终得到与地理教育相关的文献2 747篇。
2.研究工具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工具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以此进行地理教育文献图谱分析[1],梳理并总结出1948年以来我国地理教育的主要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并分析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基本发展情况。
3.研究过程
本研究将知网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出相应图表,理清72年来发文量变化趋势、主要刊物来源、发文机构来源分布及关键词突显时区等数据特征。
本文将从知网中检索筛选得出的2 747篇有效文献进行选择,以Refworks格式导出,在其中采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将其时间跨度设置为1948—2019年,时间分区设置为1年;时间跨度设置剪切连线阈值为60 Topper slice;算法设置为路径探测剪切连线算法(Pathfinder),作用之一就是有效简化关键词网络并充分突出其重要的网络结构特征[2]。本文中主要呈现的四种图谱设置方式分别为突显关键词设置图谱、作者设置图谱、关键词图谱突显时区设置图谱和机构设置图谱。
二、地理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
1.发文量及变化分布
从1948—2019年地理教育相关学科文献的数量变化趋势看,地理教育文献经历了缓慢增长—急剧增长—波动增长3个主要发展阶段,总体文献数量呈明显的缓慢波动增长趋势(图1)。
2.作者发表分析
共现词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利用学科文献集中的名词或者短语共同出现的情况,来分析和确定该学科中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CiteSpace对在中国地理教育科学研究相关文献中发文的作者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作者图谱(图2),节点越大表示核心作者在图谱中出现的次数相对越多[3]。
由图3可知,发文次数最多的研究作者是王民,其次是袁孝亭,分别为41次和26次;之后依次分别为段玉山、李晴、李家清、张家辉、蔚东英、徐宝芳等,发文出现次数10次以上的研究作者总数有13位。从研究作者之间合作的角度看,具有“少部分抱团,大部分独立”的特点,各个学校的作者和研究团队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弱,常见的研究作者团队通常由同一学校或学院的作者为核心组成。4个比较集中的研究作者核心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王民、蔚东英,华东师范大学的段玉山,东北师范大学的袁孝亭、王向东团队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的李家清。不同学校之间的团队合作较少,不同研究作者之间的联系较弱,不利于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正常发展。
3.發文机构分析
通过文献来源机构的数据分布(表1)可知,发文总数在10篇及以上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共有18所。从地理教育研究主要发文机构的构成来看,非师范类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发文数量较少,显示出社会对于地理教育研究的关注度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本文利用CiteSpace在选择研究机构(Institution)选项下生成地理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可视化知识图谱(图4),能较为清晰准确地呈现不同高校与机构间的研究合作与交流情况。而通过研究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图谱分析可知,高校之间、高校与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研究教育合作较少,大多数文献是通过高校内部学院之间的教师合作完成的,较少有跨校跨机构合作研究。因此,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其他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情况应该充分引起地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表1 发文机构来源分布表
[机构 数量/篇 机构 数量/篇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7 首都师范大学 1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33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1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8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1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17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17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1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5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1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5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0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4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10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10 ]
4.主要刊物来源分析
通过主要刊物来源分析(图5)可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载文量为60篇,载文数量最多;《地理教学》位居载文量第二位,载文量为39篇;载文量第三位是《地理教育》,为37篇;第四位是《地理学报》,载文量为9篇。从图5总体刊物来源来看,仅有《地理学报》为地理学方面的刊物,余下所列刊物均属于教育类刊物或学校学报。除了排名靠前的刊物外,其他刊物载文量年均不到1篇,整体上对地理教育研究的关注较少。 三、地理教育研究的分阶段特点
关键词是对文献的高度概括。对地理教育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时间跨度分析有助于地理教育研究者准确了解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对我国地理教育研究领域相关学术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时间跨度分析,设置的时间跨度为1948—2019年,时间关键词分区的长度一般设定为1年,聚类词库的来源为论文作者的关键词(AuthorKeywords)和作者增补的关键词(Keywords Plus),聚类词库的来源选择为作者突显关键词(Burst Terms),节点关键词类型选择为作者增补关键词(keyword)。关键词采用普赖斯公式计算,m=0.749[nmax](m为高频研究节点关键词最低的频次,nmax为地理教育研究领域主题节点关键词的频次最高值)。通过计算高频研究主题关键词的词频,关键词频次越高,影响力越大。本研究中高频核心关键词的频次最高值可以确定为1 040,故m=0.749[1 040]≈24;再根据本研究相关文献中的实际关键词频分布的情况,将高频核心关键词最低频次定为24次;凡实际词频分布大于或等于24次的核心关键词均为高频核心关键词。据此,最终可以获得高频核心关键词33个,如表2所示。
1948—2019年期间,地理教育研究领域参考文献的最大突变性关键词和重要节点为“地理教育”,最大关键词频次为1 040。地理教育研究的一大重要特点是多核心的发展,其他重要的节点关键词有“地理教学”“地理教师”“中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地理知识”“地理学科”等。突显关键词(Burst Terms)是指短时间内可能发生跃迁现象的突变性关键词。通过对这些突变性关键词的重要节点考察与分析,有助于地理教育研究者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地理教育研究在该领域特定一段时间内的突显性热点变化。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变化突显关键词如图6所示。
依据上述的图表和数据,本文总结出1948年以来的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热点。
1.教师专业发展
除去检索用的主题“地理教育”和“地理教学”之外,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地理教师”(图7)。通过相关文献分析,主要研究的主题为教师专业发展及师资培训。
相关研究认为,研究有效的专业技术培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地理教学效果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地理教学实践能力水平越高,教学效率也就越高。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水平也是长期以来影响地理教学质量的另一个主导影响因素。通过袁孝亭教授的研究结果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当地理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水平已经达到某一关键峰值后,教学能力对其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更是日趋显著[4]。
2.地理课程教育和教学方法
排在第二位的热点主题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地理知识”“地理课程”“分科教学法”“地理教材”“地理教学研究”等。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的热点主题为如何更生动、有效地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研究认为,地理教育方式的发展应紧跟时代,更多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方法去辅助地理教育的顺利实施。
不少学者探求用思维导图、翻转课堂和概念图等方式去辅助地理教学,也有学者尝试用GIS和AR、VR技术去增强地理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材和课程的设计也是众多学者积极推进的方向。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它简单却有效,是一种极具实用性的导图式学习工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同样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和潜力[5]。
为更好地向学生介绍和展示中国地理、世界事物的多样性和全貌,培育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空间感,Google earth、Arcview等地图网站和虚拟地图软件被广泛应用到中学地理研究与教育当中 [6]。
3.地理素养的培育
排在第三位的地理教育熱点关键词主题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热点关键词主题依次为“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地理素养”“核心素养”。这类文献研究的主题多为对我国大学生的地理创造性素质和大学生地理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和培养。随着我国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地理学科核心创造性素养和大学生地理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和培养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地理教育研究者和优秀地理教师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四、地理教育研究的趋势分析
为了清晰地呈现1948—2019年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绘制出该领域的关键词时区图谱(图8),时区图(Time Zone)是将时间因素加入了知识图谱的绘制之中。先划分时间段,然后合并起来一起分析,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地理教育文献的研究趋势发展情况。
1.地理教育研究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
通过图1可以看出1948—2019年地理教育相关文献数量变化趋势,我国有关地理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发文量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特别是2014年起整体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这说明国家的高考综合改革政策引起社会对地理教育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地理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关于地理教育的研究文献也逐步增多。
2.各个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差异化
1948—1965年间主要关注的热点是整个地理系和地理教育系统的构建,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地理教师、地理教育等方面。但在1966—1974年间并没有关键词的出现,在这段动荡的时期,国家遭受浩劫,教育成为重灾区,地理教育也处于低谷之中。
1975—2006年间地理教育的研究热点相对集中和丰富。相较于第一阶段,这个阶段里出现了不一样的热点——地理课程和地理教材。在这个阶段,西方的教材和教育思想涌入中国,对中国依据前苏联建立的教学体系产生了冲击,也对教学理念产生了影响。
2007—2019年,地理教育的研究热点转向了地理素养的培养。教师和学者将关注点转向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侧重地理能力、地理知识、地理科学品质等方面培养,力求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 3.从知识性研究开始转向素养性研究
通过地理教育关键词时区图谱(图8)中的突显关键词及通过Excel对文献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开始逐步从对体系和知识性的研究转向对培养素质的研究,其中包括通过课程对地理素养的培养[7],地理素养的组成和特征,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对地理素养的培养等[8],这势必是未来地理教育研究的一个趋势,未来对于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文献将会增多。
五、研究结论
1.地理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关于地理教育的基础研究中,虽然地理教育文献发文的数量仍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从地理教育刊物来源分析看,教育与社会科学类的刊物载文数量较多,其他相关学科刊物对于地理基础教育的发文关注较少。从地理教育发文的机构作者来源和专家学者合作的情况看,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还需要加强。
2.地理教育研究的分阶段特点
通过对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问题进行图谱分析和相关文献解读,发现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的影响较大,对国家新颁布的教育政策都会及时进行跟随和研究分析,教育改革政策和社会群体关注热点的变化对于研究具有导向作用。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从1948—2019年有显著的变化趋势,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3.地理教育研究的发展分析
从文献发文数量上看,我国地理教育研究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学者对于地理教育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和深入,开始从知识性研究轉向素养性研究。
展望未来,今后地理教育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为: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质培养、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注重国外地理教育研究经验并借鉴。在地理教育研究机构的构成上,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发现,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与高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一线教师的教育经验和高校教师的理论基础,加强高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多样化地发展地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02):242-253.
[2] 王云,马丽,刘毅.城镇化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和HistCite的图谱量化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02):239-254.
[3] 雷骄阳,李月.2003—2020年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融合研究的时空热点分析——以“地理教育类三大期刊”为例[J].地理教育,2020(07):4-7.
[4] 袁孝亭.地理教师的十大教学能力及其要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1997(03):10-11.
[5] 陈爱华.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13(06):7-8.
[6] 朱亚亚,苏惠敏.基于ArcGIS Online的中学地理教学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下半月),2016(04):35-37.
[7] 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4-67.
[8] 段玉山,姚泽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性质[J].地理教育,2017(02):4-5.
关键词:CiteSpace;地理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来源
本文以中国地理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总库)为数据库检索来源。在知网数据库中采用高级检索模式,以“主题=*地理教育*”“主题=*地理教学*”的方式确定检索结果条目,时间选择为1948年以来,精确匹配检索后得出检索结果3 400条。经对数据库检索条目和结果进行去重、整理,删除会议论文征稿、个人学术成果介绍、科研机构学术成果介绍、书评等非专业性学术文献后,最终得到与地理教育相关的文献2 747篇。
2.研究工具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工具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以此进行地理教育文献图谱分析[1],梳理并总结出1948年以来我国地理教育的主要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并分析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基本发展情况。
3.研究过程
本研究将知网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出相应图表,理清72年来发文量变化趋势、主要刊物来源、发文机构来源分布及关键词突显时区等数据特征。
本文将从知网中检索筛选得出的2 747篇有效文献进行选择,以Refworks格式导出,在其中采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将其时间跨度设置为1948—2019年,时间分区设置为1年;时间跨度设置剪切连线阈值为60 Topper slice;算法设置为路径探测剪切连线算法(Pathfinder),作用之一就是有效简化关键词网络并充分突出其重要的网络结构特征[2]。本文中主要呈现的四种图谱设置方式分别为突显关键词设置图谱、作者设置图谱、关键词图谱突显时区设置图谱和机构设置图谱。
二、地理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
1.发文量及变化分布
从1948—2019年地理教育相关学科文献的数量变化趋势看,地理教育文献经历了缓慢增长—急剧增长—波动增长3个主要发展阶段,总体文献数量呈明显的缓慢波动增长趋势(图1)。
2.作者发表分析
共现词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利用学科文献集中的名词或者短语共同出现的情况,来分析和确定该学科中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CiteSpace对在中国地理教育科学研究相关文献中发文的作者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作者图谱(图2),节点越大表示核心作者在图谱中出现的次数相对越多[3]。
由图3可知,发文次数最多的研究作者是王民,其次是袁孝亭,分别为41次和26次;之后依次分别为段玉山、李晴、李家清、张家辉、蔚东英、徐宝芳等,发文出现次数10次以上的研究作者总数有13位。从研究作者之间合作的角度看,具有“少部分抱团,大部分独立”的特点,各个学校的作者和研究团队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弱,常见的研究作者团队通常由同一学校或学院的作者为核心组成。4个比较集中的研究作者核心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王民、蔚东英,华东师范大学的段玉山,东北师范大学的袁孝亭、王向东团队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的李家清。不同学校之间的团队合作较少,不同研究作者之间的联系较弱,不利于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正常发展。
3.發文机构分析
通过文献来源机构的数据分布(表1)可知,发文总数在10篇及以上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共有18所。从地理教育研究主要发文机构的构成来看,非师范类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发文数量较少,显示出社会对于地理教育研究的关注度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本文利用CiteSpace在选择研究机构(Institution)选项下生成地理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可视化知识图谱(图4),能较为清晰准确地呈现不同高校与机构间的研究合作与交流情况。而通过研究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图谱分析可知,高校之间、高校与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研究教育合作较少,大多数文献是通过高校内部学院之间的教师合作完成的,较少有跨校跨机构合作研究。因此,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其他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情况应该充分引起地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表1 发文机构来源分布表
[机构 数量/篇 机构 数量/篇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7 首都师范大学 1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33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1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8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1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17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17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1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5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1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5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0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4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10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10 ]
4.主要刊物来源分析
通过主要刊物来源分析(图5)可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载文量为60篇,载文数量最多;《地理教学》位居载文量第二位,载文量为39篇;载文量第三位是《地理教育》,为37篇;第四位是《地理学报》,载文量为9篇。从图5总体刊物来源来看,仅有《地理学报》为地理学方面的刊物,余下所列刊物均属于教育类刊物或学校学报。除了排名靠前的刊物外,其他刊物载文量年均不到1篇,整体上对地理教育研究的关注较少。 三、地理教育研究的分阶段特点
关键词是对文献的高度概括。对地理教育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时间跨度分析有助于地理教育研究者准确了解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对我国地理教育研究领域相关学术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时间跨度分析,设置的时间跨度为1948—2019年,时间关键词分区的长度一般设定为1年,聚类词库的来源为论文作者的关键词(AuthorKeywords)和作者增补的关键词(Keywords Plus),聚类词库的来源选择为作者突显关键词(Burst Terms),节点关键词类型选择为作者增补关键词(keyword)。关键词采用普赖斯公式计算,m=0.749[nmax](m为高频研究节点关键词最低的频次,nmax为地理教育研究领域主题节点关键词的频次最高值)。通过计算高频研究主题关键词的词频,关键词频次越高,影响力越大。本研究中高频核心关键词的频次最高值可以确定为1 040,故m=0.749[1 040]≈24;再根据本研究相关文献中的实际关键词频分布的情况,将高频核心关键词最低频次定为24次;凡实际词频分布大于或等于24次的核心关键词均为高频核心关键词。据此,最终可以获得高频核心关键词33个,如表2所示。
1948—2019年期间,地理教育研究领域参考文献的最大突变性关键词和重要节点为“地理教育”,最大关键词频次为1 040。地理教育研究的一大重要特点是多核心的发展,其他重要的节点关键词有“地理教学”“地理教师”“中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地理知识”“地理学科”等。突显关键词(Burst Terms)是指短时间内可能发生跃迁现象的突变性关键词。通过对这些突变性关键词的重要节点考察与分析,有助于地理教育研究者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地理教育研究在该领域特定一段时间内的突显性热点变化。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变化突显关键词如图6所示。
依据上述的图表和数据,本文总结出1948年以来的地理教育教学研究热点。
1.教师专业发展
除去检索用的主题“地理教育”和“地理教学”之外,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地理教师”(图7)。通过相关文献分析,主要研究的主题为教师专业发展及师资培训。
相关研究认为,研究有效的专业技术培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地理教学效果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地理教学实践能力水平越高,教学效率也就越高。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水平也是长期以来影响地理教学质量的另一个主导影响因素。通过袁孝亭教授的研究结果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当地理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水平已经达到某一关键峰值后,教学能力对其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更是日趋显著[4]。
2.地理课程教育和教学方法
排在第二位的热点主题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地理知识”“地理课程”“分科教学法”“地理教材”“地理教学研究”等。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的热点主题为如何更生动、有效地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研究认为,地理教育方式的发展应紧跟时代,更多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方法去辅助地理教育的顺利实施。
不少学者探求用思维导图、翻转课堂和概念图等方式去辅助地理教学,也有学者尝试用GIS和AR、VR技术去增强地理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材和课程的设计也是众多学者积极推进的方向。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它简单却有效,是一种极具实用性的导图式学习工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同样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和潜力[5]。
为更好地向学生介绍和展示中国地理、世界事物的多样性和全貌,培育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空间感,Google earth、Arcview等地图网站和虚拟地图软件被广泛应用到中学地理研究与教育当中 [6]。
3.地理素养的培育
排在第三位的地理教育熱点关键词主题中出现频次较高的热点关键词主题依次为“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地理素养”“核心素养”。这类文献研究的主题多为对我国大学生的地理创造性素质和大学生地理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和培养。随着我国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地理学科核心创造性素养和大学生地理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和培养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地理教育研究者和优秀地理教师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四、地理教育研究的趋势分析
为了清晰地呈现1948—2019年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绘制出该领域的关键词时区图谱(图8),时区图(Time Zone)是将时间因素加入了知识图谱的绘制之中。先划分时间段,然后合并起来一起分析,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地理教育文献的研究趋势发展情况。
1.地理教育研究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
通过图1可以看出1948—2019年地理教育相关文献数量变化趋势,我国有关地理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发文量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特别是2014年起整体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这说明国家的高考综合改革政策引起社会对地理教育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地理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关于地理教育的研究文献也逐步增多。
2.各个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差异化
1948—1965年间主要关注的热点是整个地理系和地理教育系统的构建,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地理教师、地理教育等方面。但在1966—1974年间并没有关键词的出现,在这段动荡的时期,国家遭受浩劫,教育成为重灾区,地理教育也处于低谷之中。
1975—2006年间地理教育的研究热点相对集中和丰富。相较于第一阶段,这个阶段里出现了不一样的热点——地理课程和地理教材。在这个阶段,西方的教材和教育思想涌入中国,对中国依据前苏联建立的教学体系产生了冲击,也对教学理念产生了影响。
2007—2019年,地理教育的研究热点转向了地理素养的培养。教师和学者将关注点转向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侧重地理能力、地理知识、地理科学品质等方面培养,力求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 3.从知识性研究开始转向素养性研究
通过地理教育关键词时区图谱(图8)中的突显关键词及通过Excel对文献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开始逐步从对体系和知识性的研究转向对培养素质的研究,其中包括通过课程对地理素养的培养[7],地理素养的组成和特征,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对地理素养的培养等[8],这势必是未来地理教育研究的一个趋势,未来对于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文献将会增多。
五、研究结论
1.地理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关于地理教育的基础研究中,虽然地理教育文献发文的数量仍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从地理教育刊物来源分析看,教育与社会科学类的刊物载文数量较多,其他相关学科刊物对于地理基础教育的发文关注较少。从地理教育发文的机构作者来源和专家学者合作的情况看,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还需要加强。
2.地理教育研究的分阶段特点
通过对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问题进行图谱分析和相关文献解读,发现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的影响较大,对国家新颁布的教育政策都会及时进行跟随和研究分析,教育改革政策和社会群体关注热点的变化对于研究具有导向作用。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从1948—2019年有显著的变化趋势,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3.地理教育研究的发展分析
从文献发文数量上看,我国地理教育研究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学者对于地理教育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和深入,开始从知识性研究轉向素养性研究。
展望未来,今后地理教育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为: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质培养、关注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注重国外地理教育研究经验并借鉴。在地理教育研究机构的构成上,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发现,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与高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一线教师的教育经验和高校教师的理论基础,加强高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多样化地发展地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02):242-253.
[2] 王云,马丽,刘毅.城镇化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和HistCite的图谱量化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02):239-254.
[3] 雷骄阳,李月.2003—2020年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融合研究的时空热点分析——以“地理教育类三大期刊”为例[J].地理教育,2020(07):4-7.
[4] 袁孝亭.地理教师的十大教学能力及其要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1997(03):10-11.
[5] 陈爱华.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13(06):7-8.
[6] 朱亚亚,苏惠敏.基于ArcGIS Online的中学地理教学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下半月),2016(04):35-37.
[7] 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64-67.
[8] 段玉山,姚泽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性质[J].地理教育,2017(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