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对教育事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又一次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提出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立德树人”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以及其他教育领域,而辅导员作为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主体,必须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从事学生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与其他教师及管理人员共同育人。分析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通过模块化教学,使辅导员工作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为实现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立德树人”目标提供可行的路径。
[关 键 词]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立德树人”;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10-02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根据国家政策扩招后,在学生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生源也进一步复杂和多变,而辅导员工作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推进和优化也迫在眉睫,这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可以将辅导员的工作“化零为整”,使得辅导员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专家化,通过模块化的课程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可以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将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及认同感。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辅导员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责任感,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展开。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学生生源日益复杂和多元化,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新的挑战,既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也进一步加重。
(一)辅导员配备不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不从心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学院面向社会不断扩招广大农民工、退伍军人等,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越来越复杂,学生的知识层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也出现明显的差别。而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配备远远没有跟上学生的增长速度,人均所管理的学生越来越多,势必会让辅导员很难有大量的时间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二)辅导员队伍流失现象非常普遍
辅导员队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远的发展空间、管理和竞争缺乏有效机制、繁重的工作与有限的收入存在巨大差距等问题,导致很多已经加入这个队伍的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和竞争意识,心理会出现巨大落差,致使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容易流失,频繁出现换岗、退出等问题。其职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很难吸引优秀毕业生和高学历毕业生加入辅导员队伍,对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辅导员专业限制导致自身知识结构不合理、政治理论素养参差不齐
就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学历而言,大都以大学本科学历为主,高学历的辅导员所占比例极少。目前辅导员选用的标准一般都是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作为参考标准,这样的现状导致辅导员专业知识成绩突出但是缺乏开展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开展工作的核心技术,很多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和教育管理方面基础较差,这样就加剧了工作的难度,不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高職院校对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
很多学院职能部门往往将学院的日常管理事务和其他工作都让辅导员参与,这样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很难发挥。辅导员本职工作一定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育、管理、服务有效融合的,可实际情况是很多高职院校给辅导员强加了太多“身份”,辅导员很难将自己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脱身,核心职能没有很好地突出表现,反而成为“保姆”或者“班主任”。繁重的工作导致辅导员很难有精力和机会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也很难有机会进行高层次的能力提升。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也难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甚至跟不上国际国内发展变化,对学生提出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以及学生自身的问题不能给予准确科学的引导和解答,在学生中的威信与说服力会下降,进一步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战斗力。
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行性路径选择
教育部通过有关文件进一步强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辅导员的定位和职责做出全新的规定。党的十九大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辅导员工作理念与职责要求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转型。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必须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必须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高度为“立德树人”做出新的贡献,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起到关键作用,要求辅导员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必须从繁重的学生事务管理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二)辅导员在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树立良好的示范效应 在推行“课程化”的工作模式中,一定要讲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为真实而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教学的实效性,辅导员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与道德素养,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正面形象,体现辅导员的个人魅力并为学生树立示范,辅导员所授课程内容才有一定的说服力,让学生能够“学有所信、学有所行”。
(三)辅导员在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将课程设置得更为系统、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其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与法治观教育,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就业指导、学生安全观教育,心理健康辅导以及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等多方面。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辅导员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悉心制定教学大纲、编制教案,根据不同专业、年龄和年级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按照课程实施的基本标准和各类要求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教学进度以及考核评价方式。要科学地开设这一系列课程并完成课程的考核评价都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和根本依据。
(四)辅导员在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建立适合本学院的课程体系
原來的辅导员课程内容存在主题不鲜明的问题,从课程模块来看,有些模块的选择和设计与思政教学模块相似甚至相同,这样就会存在重复工作,学生精神容易出现“疲劳”,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或者流于形式。有些课程体系也存在“大而全”的弊端,所以不同学院、不同专业辅导员在进行课程化工作时课程模块设计要遵循“有针对性”原则,即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针对本学院的学生专业、针对辅导员的有效工作方法。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规范、有实操性”的课程体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把辅导员安全教育、党团活动、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新思潮等方面的工作,按照类别和模块、时间和效度等进行有效整合,根据课程体系设定若干项子课程。与此同时,还要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以及学生性别、不同性格类别的学生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要通过有机整合课程体系,做到辅导员工作在课程内容上全覆盖,在课程形式上喜闻乐见,在课程效果上达到预期。
(五)辅导员在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掌握课程化工作的核心技术,还要根据现实变化提升水平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核心要素就是要求辅导员担任教学任务,并且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教学。辅导员不能简单将教学归结为教学任务完成即可,一定要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技术和技巧,课程化工作模式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比如团体心理辅导,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掌握心理辅导课程的核心技术,应用相关知识才能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而辅导员课程种类多样性使得辅导员必须保持经常学习以提升教学水平,这也是辅导员拥有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的前提和基础。
(六)辅导员在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全过程”育人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教育学生不应局限于课内,也可以延伸到课外。不仅仅是线上教学,也可以延伸到线下辅导。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利用社会资源开展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提高课程化工作模式的实效性。在新媒体背景下,还要积极找准方式方法,以更加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地开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学俭,杨昌华.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2]肖文学,叶玉清.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现途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刘倩.谈高校辅导员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路径[J].高校建设,2013(12).
◎编辑 司 楠
[关 键 词]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立德树人”;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10-02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根据国家政策扩招后,在学生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生源也进一步复杂和多变,而辅导员工作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推进和优化也迫在眉睫,这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可以将辅导员的工作“化零为整”,使得辅导员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专家化,通过模块化的课程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可以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将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及认同感。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辅导员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责任感,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展开。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学生生源日益复杂和多元化,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新的挑战,既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也进一步加重。
(一)辅导员配备不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不从心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学院面向社会不断扩招广大农民工、退伍军人等,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越来越复杂,学生的知识层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也出现明显的差别。而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配备远远没有跟上学生的增长速度,人均所管理的学生越来越多,势必会让辅导员很难有大量的时间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二)辅导员队伍流失现象非常普遍
辅导员队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远的发展空间、管理和竞争缺乏有效机制、繁重的工作与有限的收入存在巨大差距等问题,导致很多已经加入这个队伍的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和竞争意识,心理会出现巨大落差,致使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容易流失,频繁出现换岗、退出等问题。其职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很难吸引优秀毕业生和高学历毕业生加入辅导员队伍,对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辅导员专业限制导致自身知识结构不合理、政治理论素养参差不齐
就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学历而言,大都以大学本科学历为主,高学历的辅导员所占比例极少。目前辅导员选用的标准一般都是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作为参考标准,这样的现状导致辅导员专业知识成绩突出但是缺乏开展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开展工作的核心技术,很多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和教育管理方面基础较差,这样就加剧了工作的难度,不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高職院校对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
很多学院职能部门往往将学院的日常管理事务和其他工作都让辅导员参与,这样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很难发挥。辅导员本职工作一定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育、管理、服务有效融合的,可实际情况是很多高职院校给辅导员强加了太多“身份”,辅导员很难将自己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脱身,核心职能没有很好地突出表现,反而成为“保姆”或者“班主任”。繁重的工作导致辅导员很难有精力和机会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也很难有机会进行高层次的能力提升。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也难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甚至跟不上国际国内发展变化,对学生提出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以及学生自身的问题不能给予准确科学的引导和解答,在学生中的威信与说服力会下降,进一步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战斗力。
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行性路径选择
教育部通过有关文件进一步强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辅导员的定位和职责做出全新的规定。党的十九大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辅导员工作理念与职责要求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转型。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必须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必须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高度为“立德树人”做出新的贡献,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起到关键作用,要求辅导员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必须从繁重的学生事务管理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二)辅导员在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树立良好的示范效应 在推行“课程化”的工作模式中,一定要讲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为真实而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教学的实效性,辅导员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与道德素养,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正面形象,体现辅导员的个人魅力并为学生树立示范,辅导员所授课程内容才有一定的说服力,让学生能够“学有所信、学有所行”。
(三)辅导员在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将课程设置得更为系统、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其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与法治观教育,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就业指导、学生安全观教育,心理健康辅导以及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等多方面。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辅导员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悉心制定教学大纲、编制教案,根据不同专业、年龄和年级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按照课程实施的基本标准和各类要求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教学进度以及考核评价方式。要科学地开设这一系列课程并完成课程的考核评价都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和根本依据。
(四)辅导员在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建立适合本学院的课程体系
原來的辅导员课程内容存在主题不鲜明的问题,从课程模块来看,有些模块的选择和设计与思政教学模块相似甚至相同,这样就会存在重复工作,学生精神容易出现“疲劳”,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或者流于形式。有些课程体系也存在“大而全”的弊端,所以不同学院、不同专业辅导员在进行课程化工作时课程模块设计要遵循“有针对性”原则,即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针对本学院的学生专业、针对辅导员的有效工作方法。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规范、有实操性”的课程体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把辅导员安全教育、党团活动、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新思潮等方面的工作,按照类别和模块、时间和效度等进行有效整合,根据课程体系设定若干项子课程。与此同时,还要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以及学生性别、不同性格类别的学生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要通过有机整合课程体系,做到辅导员工作在课程内容上全覆盖,在课程形式上喜闻乐见,在课程效果上达到预期。
(五)辅导员在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掌握课程化工作的核心技术,还要根据现实变化提升水平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核心要素就是要求辅导员担任教学任务,并且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教学。辅导员不能简单将教学归结为教学任务完成即可,一定要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技术和技巧,课程化工作模式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比如团体心理辅导,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掌握心理辅导课程的核心技术,应用相关知识才能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而辅导员课程种类多样性使得辅导员必须保持经常学习以提升教学水平,这也是辅导员拥有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的前提和基础。
(六)辅导员在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全过程”育人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教育学生不应局限于课内,也可以延伸到课外。不仅仅是线上教学,也可以延伸到线下辅导。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利用社会资源开展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提高课程化工作模式的实效性。在新媒体背景下,还要积极找准方式方法,以更加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地开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学俭,杨昌华.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2]肖文学,叶玉清.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现途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刘倩.谈高校辅导员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路径[J].高校建设,2013(12).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