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和《孟姜女》的主演有13届中国戏曲梅花获奖者、国家一级演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百花奖的最佳演员、河北梆子非物质化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近20个头衔的彭蕙蘅主任搭档过半年,当时她主管教学,我做学生管理工作。半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彭蕙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大气、才略、刚正、唯美、厚重,还有与生俱来的谦逊、和蔼、真诚、良善、淳朴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每天看着彭大师的月貌花容,听着她的浓美乡音,间或还有促膝长谈,或谈世间百态,或感人生况味,或论“唱戏做官”,或曰生活爱情,无论谈及哪一领域之任一话题,大师都能深得其精要。彭大师的谆谆教诲点亮了我的人生。
我是彭大师的戏痴,平时只要是她给学生上课或者是参加各种演出,我总是想方设法前去观瞻,但一直没有机会看到她演的整出戏,总觉得不过瘾,她精心送我的《蕙质蘅香》演出光碟,先后被朋友们横刀夺爱,致使我没有真正领略完整的大师风采。早就听说由彭蕙蘅领衔主演的河北梆子大戏《孟姜女》即将登上大雅之堂,由大师现场倾情演绎中国经典爱情神话故事,从听到这个消息始,我就开始遥想彭蕙蘅将如何展现孟姜女情感历程的每一个桥段。
我连续看了两遍《孟姜女》,细细品味,无论是演员的念白、唱腔、扮相,还是舞台上布景、道具、灯光;无论是剧本的主题、情节、台词,还是导演的新奇、回归、悬念等都很惊艳,简直是美轮美奂,发人深省,引人入胜。
先看看演员的表演,彭蕙蘅不愧是获过戏曲梅花奖的,她扮相俊美大气,表演传神,声情并茂,戏路宽广,伴随春梦、夏怨、秋思、冬祭四个场景的更换,她分别以花旦、闺门旦、大青衣巧妙应对,变换自如,巧夺天工。她的演唱以情带声,慷慨激昂,高潮迭起,中央C的两个点都high。她亦文亦武,仅在冬祭一场,就用到了水袖、架腰包、圆场、串小蹦子、翻身、卧鱼等程式化动作,美不胜收。尤其是她的演唱感情真挚,很多时候都哭破了相,需要几次补妆。国家一级演员、文武小生皆擅的陈宝成饰演的范喜良扮相儒雅靓丽,唱腔高亢圆润,表演干净利落。国家一级演员雷保春以精湛的演技诠释饰演的老者,唱腔苍劲有力,动作精准到位,念白特点突出,具有浓郁的河北梆子经典地方特色。国家一级演员常春生饰演的蒙恬扮相魁伟挺拔,唱腔高亢嘹亮,具有京剧铜锤的风韵绵长,树立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形象。演员队伍阵容强大,谱写了瑰伟奇绝的交响乐章。
再看看杨舒棠剧本的美的诸多元素。从主题上看,剧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合文化,既歌颂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又歌颂了爱情的真挚高尚,既反映了民间哀怨,又突出了皇家初衷,一改以往以哭倒长城的方式抨击秦始皇暴政的政治主题。而是用歌颂长城、歌颂爱情的笔触,反映了一个客观实在,没有把两者的矛盾对立起来,没有把孟姜女变成怨妇,也没有把代表皇家的蒙恬安排成恶人,两个人没有发生任何冲突,体现了和合之美。从结构上看,剧本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章节,分别描写了男女主人公在春季的期盼中完婚、在盛夏的烈日下断魂、女主人公在寒秋的孤灯下缝制寒衣、在严冬的风雪中找寻爱人等,情节明晰、唯美、动人。从剧本语言上看,语言凝练华美,充满感情,富含哲理,像是人的心灵在说话一样。如:夫妻阴阳聚,纵横泪千滴。血与肉筑长城永消战患,保中原兴农桑世代平安。若不见我夫君身影,我万丈泪波漫长城。
张曼君导演时时向自己挑战,总能超越剧本安排,重新获得灵感,化腐朽为神奇。她把孟姜女的哭理解为一种宣泄、一种对爱情的享受,并把它作为燃烧观众的契合点。曼君导演不仅在乎情节,而且极为在意画面的美的流动,如她在舞台上着意安排了16把红椅子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椅子的颜色、造型严格遵循了戏曲审美的原则,椅子的安排可谓匠心独运,既为演员提供了各种肢体动作的载体,又在不同场合充当了各种道具,有时是椅子,有时是婚床,有时代表长城,等等。尤其是16把红椅子以不同的造型摆在舞台上,把舞台装点得美轮美奂。还有16位身着鲜艳服装的妙龄少女反弹琵琶唱着四季歌,使戏曲化、歌舞化、模特化、程式化有机融合,十分吸引眼球。再者,曼君导演特意安排了男女主人公的春闺梦,孟姜女忧思丈夫成梦,梦见夫君归来,夫妻相见,鸳鸯嬉水,如胶似漆。滴血认骨则把爱情悲剧引向了高峰,有人说滴血认骨不符合科学,不符合常理,我认为,正是不符合常理,才打造了一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试想,如果没有化蝶的经典巨章,那么哪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经久不衰?
河北梆子《孟姜女》的舞台表现元素多元,观众可以各取所需。喜欢听唱的,你可以听到四个国家一级演员的精彩唱腔,既有大家不多见的原汁原味的老梆子腔,又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现代梆子腔;喜欢看故事的,你可以看到春梦、夏怨、秋思、冬祭等完整的故事情节;喜欢看漂亮画面的,你可以看到16个身着鲜艳服装、反弹琵琶唱四季歌的妙龄少女,可以看到威武英挺的32位壮士,可以看到身着一身白或是身着一身黑且唱且舞的孟姜女;喜欢进行哲学思考的人,则可以从中领悟到秦皇的暴政与老百姓的疾苦,以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至真哲理。
总之,从河北梆子《孟姜女》剧本的主题,到导演对场景、情节的精心设计,到演员的唱念做表舞,再到四季歌的精彩舞美演绎,整部舞台剧就是一个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演彭蕙蘅具备善于表达悲剧的超强能力,其纯正、庄美、凝重、深沉、悠长的艺术个性使整出戏像一阵凛冽、凄恻、哀婉、缠绵、大气的古风,把观众带到遥远的2200多年前,试着理解当时的生产生活、风花雪月、爱恨情仇。
我是彭大师的戏痴,平时只要是她给学生上课或者是参加各种演出,我总是想方设法前去观瞻,但一直没有机会看到她演的整出戏,总觉得不过瘾,她精心送我的《蕙质蘅香》演出光碟,先后被朋友们横刀夺爱,致使我没有真正领略完整的大师风采。早就听说由彭蕙蘅领衔主演的河北梆子大戏《孟姜女》即将登上大雅之堂,由大师现场倾情演绎中国经典爱情神话故事,从听到这个消息始,我就开始遥想彭蕙蘅将如何展现孟姜女情感历程的每一个桥段。
我连续看了两遍《孟姜女》,细细品味,无论是演员的念白、唱腔、扮相,还是舞台上布景、道具、灯光;无论是剧本的主题、情节、台词,还是导演的新奇、回归、悬念等都很惊艳,简直是美轮美奂,发人深省,引人入胜。
先看看演员的表演,彭蕙蘅不愧是获过戏曲梅花奖的,她扮相俊美大气,表演传神,声情并茂,戏路宽广,伴随春梦、夏怨、秋思、冬祭四个场景的更换,她分别以花旦、闺门旦、大青衣巧妙应对,变换自如,巧夺天工。她的演唱以情带声,慷慨激昂,高潮迭起,中央C的两个点都high。她亦文亦武,仅在冬祭一场,就用到了水袖、架腰包、圆场、串小蹦子、翻身、卧鱼等程式化动作,美不胜收。尤其是她的演唱感情真挚,很多时候都哭破了相,需要几次补妆。国家一级演员、文武小生皆擅的陈宝成饰演的范喜良扮相儒雅靓丽,唱腔高亢圆润,表演干净利落。国家一级演员雷保春以精湛的演技诠释饰演的老者,唱腔苍劲有力,动作精准到位,念白特点突出,具有浓郁的河北梆子经典地方特色。国家一级演员常春生饰演的蒙恬扮相魁伟挺拔,唱腔高亢嘹亮,具有京剧铜锤的风韵绵长,树立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形象。演员队伍阵容强大,谱写了瑰伟奇绝的交响乐章。
再看看杨舒棠剧本的美的诸多元素。从主题上看,剧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合文化,既歌颂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又歌颂了爱情的真挚高尚,既反映了民间哀怨,又突出了皇家初衷,一改以往以哭倒长城的方式抨击秦始皇暴政的政治主题。而是用歌颂长城、歌颂爱情的笔触,反映了一个客观实在,没有把两者的矛盾对立起来,没有把孟姜女变成怨妇,也没有把代表皇家的蒙恬安排成恶人,两个人没有发生任何冲突,体现了和合之美。从结构上看,剧本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章节,分别描写了男女主人公在春季的期盼中完婚、在盛夏的烈日下断魂、女主人公在寒秋的孤灯下缝制寒衣、在严冬的风雪中找寻爱人等,情节明晰、唯美、动人。从剧本语言上看,语言凝练华美,充满感情,富含哲理,像是人的心灵在说话一样。如:夫妻阴阳聚,纵横泪千滴。血与肉筑长城永消战患,保中原兴农桑世代平安。若不见我夫君身影,我万丈泪波漫长城。
张曼君导演时时向自己挑战,总能超越剧本安排,重新获得灵感,化腐朽为神奇。她把孟姜女的哭理解为一种宣泄、一种对爱情的享受,并把它作为燃烧观众的契合点。曼君导演不仅在乎情节,而且极为在意画面的美的流动,如她在舞台上着意安排了16把红椅子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椅子的颜色、造型严格遵循了戏曲审美的原则,椅子的安排可谓匠心独运,既为演员提供了各种肢体动作的载体,又在不同场合充当了各种道具,有时是椅子,有时是婚床,有时代表长城,等等。尤其是16把红椅子以不同的造型摆在舞台上,把舞台装点得美轮美奂。还有16位身着鲜艳服装的妙龄少女反弹琵琶唱着四季歌,使戏曲化、歌舞化、模特化、程式化有机融合,十分吸引眼球。再者,曼君导演特意安排了男女主人公的春闺梦,孟姜女忧思丈夫成梦,梦见夫君归来,夫妻相见,鸳鸯嬉水,如胶似漆。滴血认骨则把爱情悲剧引向了高峰,有人说滴血认骨不符合科学,不符合常理,我认为,正是不符合常理,才打造了一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试想,如果没有化蝶的经典巨章,那么哪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经久不衰?
河北梆子《孟姜女》的舞台表现元素多元,观众可以各取所需。喜欢听唱的,你可以听到四个国家一级演员的精彩唱腔,既有大家不多见的原汁原味的老梆子腔,又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现代梆子腔;喜欢看故事的,你可以看到春梦、夏怨、秋思、冬祭等完整的故事情节;喜欢看漂亮画面的,你可以看到16个身着鲜艳服装、反弹琵琶唱四季歌的妙龄少女,可以看到威武英挺的32位壮士,可以看到身着一身白或是身着一身黑且唱且舞的孟姜女;喜欢进行哲学思考的人,则可以从中领悟到秦皇的暴政与老百姓的疾苦,以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至真哲理。
总之,从河北梆子《孟姜女》剧本的主题,到导演对场景、情节的精心设计,到演员的唱念做表舞,再到四季歌的精彩舞美演绎,整部舞台剧就是一个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演彭蕙蘅具备善于表达悲剧的超强能力,其纯正、庄美、凝重、深沉、悠长的艺术个性使整出戏像一阵凛冽、凄恻、哀婉、缠绵、大气的古风,把观众带到遥远的2200多年前,试着理解当时的生产生活、风花雪月、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