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和薄弱,给农村人民的增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以劳动力和农产品的输出为主,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建设作用不明显。对此,发展农村的旅游经济,振兴农业经济成为农村人口增收的新的途径和思路。文章对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振兴进行思考,希望给农村经济的从业者更多的启发,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旅游经济;农业经济振兴;机遇
1 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乡村旅游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要立足于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构建现代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对传统农业产业链条进行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将传统农业主要针对粮食作物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特色农产品为一体的生产,销售渠道以产定销转化成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的销售。
1.2 乡村旅游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由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政府和经营户应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先天优势和多种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既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又加速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3 乡村旅游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
新型城镇化建设旨在确保农业规模、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保证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積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乡村旅游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富裕文明的乡村环境。
2 乡村旅游发展的渠道分析
2.1 “农业 +”立足于农村,以农耕为主,夯实农业根基
通过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利用农村产品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以乡村旅游为产业支撑,通过对传统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价值的提升带动农村加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可以通过实行“观光 + 采摘 + 农家乐”家庭作坊模式,突出当地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作物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尽量避免改变农业生产的性质,紧密依托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让乡村旅游以乡村游玩为主,农业体验活动为辅的旅游形态。以商品为媒介的乡村旅游主要包括农产品种植体验园、水果采摘园、垂钓园以及多种有机整合的农家乐,这类乡村旅游主要是借助农产品、家禽家畜、果蔬等农业生产吸引更多城市游客体验不同的生活环境[1]。以文化为媒介的乡村旅游主要包括乡村特色建筑、风土人情、景观景点为主的人文乡村旅游,通过借助乡村特色环境吸引广大游客。
2.2 “互联网 +”依附互联网媒体,促进乡村旅游线上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截止 2017 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7.72 亿人次,手机上网规模达 7.53 亿人次,中国网民人数逐渐增多,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和快捷,旅游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表明了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旅游产业潜在巨大的创新驱动力。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兴起,互联网技术可以规避实体经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例如游客对于出游信息的获取以及旅游景点对于旅游者偏好信息的获取。
2.3 努力着眼乡村建设,搭建乡村旅游平台
以乡村文化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发展需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经济性,须充分认识到乡村资源的有限性、保护乡村原有的生态性。同时应制定相关管理和经营自律机制,完善政策保障,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和推进乡村资源的有效配置等作用。将当地乡村旅游产品包装当地化、特色化;防止过度商业化对文化和村民的侵蚀。营造浓厚的乡土环境氛围;通过充分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文化历史传统来提高乡村知名度,增加当地农民自豪感。
3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于乡村旅游观念存在偏差
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对于一个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只有从观念的角度提高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认识,才能调动乡村旅游的优势资源,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生产力度,促进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从而形成产业链的延长和价值链增值的产业融合的新型乡村模式。
在一些乡村旅游开发者与管理机构中普遍存在乡村旅游的规模较小、品牌意识不健全的观念,这就导致了在许多乡村旅游开发的环节中,片面的重视乡村旅游的旅游环节,而脱离了乡村这个重要的内涵,忽略了对于乡村旅游中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开发,无法发挥乡村的优势资源与特色农业的作用。
3.2 乡村管理体系不健全
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能够通过管理部门、执行部门等多方联动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对于外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从而满足旅游消费者对于旅游的个性化的需求,进而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对于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做出进一步的预测,整合体制资源,调整相关政策。由于现阶段的旅游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使得细分后的乡村旅游市场所依附的各个职能部门,比如旅游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各级乡镇政府,存在各自为政、多头治理的问题。对于旅游消费者的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对于相关的需求无法及时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对于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没有合理准确的预测,相关政策的调整也无法做到及时有效落实。
3.3 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低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多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倾向于用互联网获取相关的出游信息与出游渠道。互联网是实现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渠道,也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媒介。互联网在旅游产业中运用的程度,决定了产业融合的深度。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将各地具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城市信息整合在一个信息平台中,相关的旅游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相关的信息反馈。旅游产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信息化程度较低,主要是由于旅游信息化水平地区性差异较大,对于一、二线城市相关的信息化水平较高,而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缺乏健全的旅游信息管理平台。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相关的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应用水平较为低下,相关部门的管理意识不强和相关的技术型人才匮乏。 4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
4.1 引导树立正确的乡村旅游发展观
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业是打破现阶段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利用旅游业这种具有较强耦合性的產业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相关的宣传加强农民对于乡村旅游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更多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到家乡,积极宣传较为成功的乡村旅游典型,让农民看到在乡村旅游的增收效应,发展当地农村经济水平。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种植,突出经济作物的增收水平,并且以特色农产品为依托发展农村体验休闲园,集种植、采摘、垂钓、餐饮和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
4.2 深化改革形成高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针对目前旅游业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应该从本质上深化改革,转变以往各级政府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行政管理体系。对于乡村旅游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该明确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对于相关问题,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将职能下放至各个基层管理部门,派驻旅游专业人员深入乡村,对乡村旅游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合理化的整改措施,并且形成一套问题 - 反馈 - 整改机制[2]。
4.3 积极提升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
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低下,是多数乡村地区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乡村旅游没有较为健全的信息发布平台,导致许多地区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低,无法形成规模,对地区经济的带动效用较低。因而建立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可以提升地方旅游的品牌建设,加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立信息发布平台首先要有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既要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又要对互联网技术熟练运用,才可以对乡村旅游信息平台的相关内容进行维护。其次还需要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制约着互联网运 用的普及,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大投资力度,健全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5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乡村为主题,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农村传统农业、特色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产业融合。以乡村旅游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农村发展新活力,从而加强农村的经济增长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芬.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思考: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2018,498(14):73+85.
[2] 赵丽丽.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取向与实现机制研究[J]. 农业经济,2018,376(8):41-43.
作者简介:徐锋,1978年1月9日出生,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流峪镇蚕厂村,本科,现任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从事工作:审计。
关键词:农村旅游经济;农业经济振兴;机遇
1 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乡村旅游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要立足于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构建现代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对传统农业产业链条进行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将传统农业主要针对粮食作物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特色农产品为一体的生产,销售渠道以产定销转化成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的销售。
1.2 乡村旅游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由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政府和经营户应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先天优势和多种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既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又加速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3 乡村旅游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
新型城镇化建设旨在确保农业规模、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保证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積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乡村旅游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富裕文明的乡村环境。
2 乡村旅游发展的渠道分析
2.1 “农业 +”立足于农村,以农耕为主,夯实农业根基
通过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利用农村产品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以乡村旅游为产业支撑,通过对传统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价值的提升带动农村加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可以通过实行“观光 + 采摘 + 农家乐”家庭作坊模式,突出当地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作物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尽量避免改变农业生产的性质,紧密依托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让乡村旅游以乡村游玩为主,农业体验活动为辅的旅游形态。以商品为媒介的乡村旅游主要包括农产品种植体验园、水果采摘园、垂钓园以及多种有机整合的农家乐,这类乡村旅游主要是借助农产品、家禽家畜、果蔬等农业生产吸引更多城市游客体验不同的生活环境[1]。以文化为媒介的乡村旅游主要包括乡村特色建筑、风土人情、景观景点为主的人文乡村旅游,通过借助乡村特色环境吸引广大游客。
2.2 “互联网 +”依附互联网媒体,促进乡村旅游线上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截止 2017 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7.72 亿人次,手机上网规模达 7.53 亿人次,中国网民人数逐渐增多,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和快捷,旅游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表明了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旅游产业潜在巨大的创新驱动力。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兴起,互联网技术可以规避实体经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例如游客对于出游信息的获取以及旅游景点对于旅游者偏好信息的获取。
2.3 努力着眼乡村建设,搭建乡村旅游平台
以乡村文化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发展需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经济性,须充分认识到乡村资源的有限性、保护乡村原有的生态性。同时应制定相关管理和经营自律机制,完善政策保障,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和推进乡村资源的有效配置等作用。将当地乡村旅游产品包装当地化、特色化;防止过度商业化对文化和村民的侵蚀。营造浓厚的乡土环境氛围;通过充分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文化历史传统来提高乡村知名度,增加当地农民自豪感。
3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于乡村旅游观念存在偏差
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对于一个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只有从观念的角度提高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认识,才能调动乡村旅游的优势资源,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生产力度,促进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从而形成产业链的延长和价值链增值的产业融合的新型乡村模式。
在一些乡村旅游开发者与管理机构中普遍存在乡村旅游的规模较小、品牌意识不健全的观念,这就导致了在许多乡村旅游开发的环节中,片面的重视乡村旅游的旅游环节,而脱离了乡村这个重要的内涵,忽略了对于乡村旅游中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开发,无法发挥乡村的优势资源与特色农业的作用。
3.2 乡村管理体系不健全
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能够通过管理部门、执行部门等多方联动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对于外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从而满足旅游消费者对于旅游的个性化的需求,进而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对于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做出进一步的预测,整合体制资源,调整相关政策。由于现阶段的旅游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使得细分后的乡村旅游市场所依附的各个职能部门,比如旅游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各级乡镇政府,存在各自为政、多头治理的问题。对于旅游消费者的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对于相关的需求无法及时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对于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没有合理准确的预测,相关政策的调整也无法做到及时有效落实。
3.3 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低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多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倾向于用互联网获取相关的出游信息与出游渠道。互联网是实现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渠道,也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媒介。互联网在旅游产业中运用的程度,决定了产业融合的深度。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将各地具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城市信息整合在一个信息平台中,相关的旅游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相关的信息反馈。旅游产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信息化程度较低,主要是由于旅游信息化水平地区性差异较大,对于一、二线城市相关的信息化水平较高,而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缺乏健全的旅游信息管理平台。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相关的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应用水平较为低下,相关部门的管理意识不强和相关的技术型人才匮乏。 4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
4.1 引导树立正确的乡村旅游发展观
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业是打破现阶段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利用旅游业这种具有较强耦合性的產业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相关的宣传加强农民对于乡村旅游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更多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到家乡,积极宣传较为成功的乡村旅游典型,让农民看到在乡村旅游的增收效应,发展当地农村经济水平。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种植,突出经济作物的增收水平,并且以特色农产品为依托发展农村体验休闲园,集种植、采摘、垂钓、餐饮和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
4.2 深化改革形成高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针对目前旅游业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应该从本质上深化改革,转变以往各级政府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行政管理体系。对于乡村旅游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该明确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对于相关问题,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将职能下放至各个基层管理部门,派驻旅游专业人员深入乡村,对乡村旅游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合理化的整改措施,并且形成一套问题 - 反馈 - 整改机制[2]。
4.3 积极提升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
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低下,是多数乡村地区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乡村旅游没有较为健全的信息发布平台,导致许多地区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低,无法形成规模,对地区经济的带动效用较低。因而建立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可以提升地方旅游的品牌建设,加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立信息发布平台首先要有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既要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又要对互联网技术熟练运用,才可以对乡村旅游信息平台的相关内容进行维护。其次还需要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制约着互联网运 用的普及,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大投资力度,健全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5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乡村为主题,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农村传统农业、特色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产业融合。以乡村旅游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农村发展新活力,从而加强农村的经济增长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芬.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思考: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2018,498(14):73+85.
[2] 赵丽丽.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取向与实现机制研究[J]. 农业经济,2018,376(8):41-43.
作者简介:徐锋,1978年1月9日出生,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流峪镇蚕厂村,本科,现任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从事工作: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