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新课题。现代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这个词儿,往粗浅方面说,就是要“养成小朋友良好的习惯”。习惯有多方面的,如上课钻心听讲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预习习惯,动手习惯等。
关键词:低年级;卫生习惯;培养
党建钊是从乡下转到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开学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她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还经常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我就很严厉的批评了她,可是过几天又发现她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她,怎么又这样了?我找来了她的家长,她的家长反映,在家里她也是这样的。我想,这是她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的帮助她改掉。不要小看这只是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习惯。因为我发现过几次,上课的时候她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在桌上画画。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她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她,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帮助,一定能把她的习惯培养好。在给她换同桌的时候,我找她好好的谈了一次心。告诉她,别的女孩子是多么的爱干净,学习成绩也是学么的优秀,要她向别人学习。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经过我和她谈心之后,她就觉得自己把别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尽量让自己和别人做的一样好。在一段时间之后,她有了很多的进步,因此我鼓励她,让她做了小队长,她也非常的开心。可是,毕竟要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是很难的,所以有好几次我都“威胁”她,如果再不好的话,就把小队长标志收回来。这样的“威胁”对她很有用,她为了“保住”她的“官衔”,在一点点地进步。这个学期伊始的班干部换选中,她被学生们推荐为中队委员,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她的进步。
党建钊同学的事例,让我再一次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我觉得我在培养学生的习惯的时候遵循了以下三点原则。
1 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党建钊这样聪明伶俐,但是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她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她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养成里良好的习惯。
2 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现在的小学生,别看他们年龄小,可是他们都非常的要面子,你要是太严厉的批评他,效果反而不大。因此,我觉得,我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就如我对待党建钊那样,当她做错事时,很真诚的和她谈心,让她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她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她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班主任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像对待党建钊这样比较有灵性的学生的时候,教师就要采取潜移默化式的,要让她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当然在小学阶段,老师的督促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党建钊从一个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转化为一个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其中我的督促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好多学生在学校书写得工工整整,而一做家庭作业,字马上变得龙飞凤舞了。还有一些学生在学校做作业正确率比较高,但家庭作业却错得相当多。
如何让孩子在家与在校一个样呢?我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榜样的可敬,能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差距,引导他们向往榜样,仿效榜样;榜样的可信,能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可以学好的,把榜样当作自己的言行准则。
古语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某种学习习惯之后,他就再也不需要他人的督促,就能自然而然并轻松自如地去进行该项学习活动,完成该项学习任务。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老师们的齐心协力、学生的积极配合,而且需要家长的支持。否则有时也会前功尽弃。因此,平日里多与同事交流,多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 杜和)
关键词:低年级;卫生习惯;培养
党建钊是从乡下转到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开学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现她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还经常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我就很严厉的批评了她,可是过几天又发现她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她,怎么又这样了?我找来了她的家长,她的家长反映,在家里她也是这样的。我想,这是她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的帮助她改掉。不要小看这只是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习惯。因为我发现过几次,上课的时候她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在桌上画画。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她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她,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帮助,一定能把她的习惯培养好。在给她换同桌的时候,我找她好好的谈了一次心。告诉她,别的女孩子是多么的爱干净,学习成绩也是学么的优秀,要她向别人学习。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经过我和她谈心之后,她就觉得自己把别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尽量让自己和别人做的一样好。在一段时间之后,她有了很多的进步,因此我鼓励她,让她做了小队长,她也非常的开心。可是,毕竟要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是很难的,所以有好几次我都“威胁”她,如果再不好的话,就把小队长标志收回来。这样的“威胁”对她很有用,她为了“保住”她的“官衔”,在一点点地进步。这个学期伊始的班干部换选中,她被学生们推荐为中队委员,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她的进步。
党建钊同学的事例,让我再一次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我觉得我在培养学生的习惯的时候遵循了以下三点原则。
1 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党建钊这样聪明伶俐,但是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她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她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养成里良好的习惯。
2 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现在的小学生,别看他们年龄小,可是他们都非常的要面子,你要是太严厉的批评他,效果反而不大。因此,我觉得,我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就如我对待党建钊那样,当她做错事时,很真诚的和她谈心,让她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她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她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班主任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像对待党建钊这样比较有灵性的学生的时候,教师就要采取潜移默化式的,要让她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当然在小学阶段,老师的督促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党建钊从一个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转化为一个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其中我的督促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好多学生在学校书写得工工整整,而一做家庭作业,字马上变得龙飞凤舞了。还有一些学生在学校做作业正确率比较高,但家庭作业却错得相当多。
如何让孩子在家与在校一个样呢?我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榜样的可敬,能使学生找到自己的差距,引导他们向往榜样,仿效榜样;榜样的可信,能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可以学好的,把榜样当作自己的言行准则。
古语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某种学习习惯之后,他就再也不需要他人的督促,就能自然而然并轻松自如地去进行该项学习活动,完成该项学习任务。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老师们的齐心协力、学生的积极配合,而且需要家长的支持。否则有时也会前功尽弃。因此,平日里多与同事交流,多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 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