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可从课前任务驱动、课堂精心设计任务、课后任务驱动等三个方面精心预设,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 主体地位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136-02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课前任务驱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课前驱动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习更具目的性。此外,课前驱动任务还能避免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局面,更能使学生领略到独自获取知识的愉悦,体验到掌握知识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新课的动机,为课堂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时,课前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是“收集购物小票”。学生通过收集购物小票,不仅对小数的加减有了初步印象,而且因为这些小票是学生自己收集的,所以他们会感到熟悉而亲切,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促使他们非常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对学习充满了信心,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小数的加减”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课堂上精心设计任务,使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小任务”,在启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促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任务”:谁有办法使“1”和“10”相等?问题一出,学生面面相觑,都产生了疑惑。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想出了1元=10角,1个十=10个一,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学生学习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教师趁热打铁又布置下一个“任务”:试比较0.1、0.10和0.100这三个数的大小。学生接到任务后发现这是三个不同的小数,能不能用之前的方法呢?于是开始分组完成验证任务。在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时,教师发现学生的验证方法层出不穷而且极富数学思想。有的小组利用“米尺”“找”到了0.1米是1分米,0.10米是10厘米,0.100米是100毫米,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从而验证0.1=0.10=0.100。有的小组用“画”的方法,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一份涂上阴影,再把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0份涂上阴影,最后把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由于分1000份在正方形中画不出来,他们还推理出:0.100就是1000份中的100份,相当于“平均分100份时的10份”,通过比较三个阴影验证了0.1=0.10=0.100。还有的小组用“填”的方法来验证:他们在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填上0.1、0.10和0.100后发现“0.1是1个十分之一,0.10是1个十分之一和0个百分之一,而0个百分之一相当于没有;0.100是1个十分之一,0个百分之一和0个千分之一,而0个百分之一和0个千分之一也都相当于没有”,这个小组也顺利地验证了0.1=0.10=0.100。而另一个小组在小数后面加上单位变成0.1元、0.10元和0.100元,学生在探究中得知0.1元的钱是1角,0.10元的钱是10分,而0.100元是多少钱?在探索中,这组学生遇到了新的问题,由于“任务”在身,学生主动求助老师,并知道了:比“分”小的单位是“厘”,即1分=10厘。在老师的点拨下,这个小组也验证了0.1元=0.10元=0.100元。在完成验证的任务后,教师再次布置“观察”任务:请仔细观察0.1=0.10=0.100的变化。学生根据自己验证过程的体验,学习热情更高,进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总结出“小数的性质”,无需多言便“水到渠成”。
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任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进行探究,而在探究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有自己的策略,这就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或求助,或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课后任务驱动,将数学课堂延伸到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此,教师应利用任务驱动,将数学课堂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用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比较合理的食谱,食材不限(一周内完成)。学生接到“任务”,跃跃欲试,纷纷在小组内分工、讨论与合作。一周后,在成果展示时,最活跃的张同学第一个展示了他为最爱吃西餐的胖弟弟设计的“营养汉堡”;来自四川的罗同学给大家展示了闻名遐迩的“川菜晚餐”;紧接着一直由奶奶抚养长大的秦同学“隆重推出”了专门为奶奶设计的暖心“健康长寿”套餐;而瘦小的何同学也不甘示弱,展出了为自己打造的“增肥”系列食谱;出生在农村的李同学根据父母提供的食材而独创的“野味”农家菜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学生的作品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广阔的想象天地。此刻学生不单感受到國外的饮食不同,还领略了祖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品传递着浓浓的爱意,体现着满满的幸福。数学学习成为交流生活文化的平台,也成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合理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 林 剑)
【关键词】任务驱动 主体地位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136-02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课前任务驱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课前驱动任务能够帮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习更具目的性。此外,课前驱动任务还能避免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局面,更能使学生领略到独自获取知识的愉悦,体验到掌握知识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新课的动机,为课堂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时,课前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是“收集购物小票”。学生通过收集购物小票,不仅对小数的加减有了初步印象,而且因为这些小票是学生自己收集的,所以他们会感到熟悉而亲切,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促使他们非常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对学习充满了信心,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小数的加减”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课堂上精心设计任务,使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小任务”,在启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促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任务”:谁有办法使“1”和“10”相等?问题一出,学生面面相觑,都产生了疑惑。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想出了1元=10角,1个十=10个一,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学生学习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教师趁热打铁又布置下一个“任务”:试比较0.1、0.10和0.100这三个数的大小。学生接到任务后发现这是三个不同的小数,能不能用之前的方法呢?于是开始分组完成验证任务。在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时,教师发现学生的验证方法层出不穷而且极富数学思想。有的小组利用“米尺”“找”到了0.1米是1分米,0.10米是10厘米,0.100米是100毫米,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从而验证0.1=0.10=0.100。有的小组用“画”的方法,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一份涂上阴影,再把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0份涂上阴影,最后把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由于分1000份在正方形中画不出来,他们还推理出:0.100就是1000份中的100份,相当于“平均分100份时的10份”,通过比较三个阴影验证了0.1=0.10=0.100。还有的小组用“填”的方法来验证:他们在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填上0.1、0.10和0.100后发现“0.1是1个十分之一,0.10是1个十分之一和0个百分之一,而0个百分之一相当于没有;0.100是1个十分之一,0个百分之一和0个千分之一,而0个百分之一和0个千分之一也都相当于没有”,这个小组也顺利地验证了0.1=0.10=0.100。而另一个小组在小数后面加上单位变成0.1元、0.10元和0.100元,学生在探究中得知0.1元的钱是1角,0.10元的钱是10分,而0.100元是多少钱?在探索中,这组学生遇到了新的问题,由于“任务”在身,学生主动求助老师,并知道了:比“分”小的单位是“厘”,即1分=10厘。在老师的点拨下,这个小组也验证了0.1元=0.10元=0.100元。在完成验证的任务后,教师再次布置“观察”任务:请仔细观察0.1=0.10=0.100的变化。学生根据自己验证过程的体验,学习热情更高,进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总结出“小数的性质”,无需多言便“水到渠成”。
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任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进行探究,而在探究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有自己的策略,这就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或求助,或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课后任务驱动,将数学课堂延伸到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此,教师应利用任务驱动,将数学课堂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用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比较合理的食谱,食材不限(一周内完成)。学生接到“任务”,跃跃欲试,纷纷在小组内分工、讨论与合作。一周后,在成果展示时,最活跃的张同学第一个展示了他为最爱吃西餐的胖弟弟设计的“营养汉堡”;来自四川的罗同学给大家展示了闻名遐迩的“川菜晚餐”;紧接着一直由奶奶抚养长大的秦同学“隆重推出”了专门为奶奶设计的暖心“健康长寿”套餐;而瘦小的何同学也不甘示弱,展出了为自己打造的“增肥”系列食谱;出生在农村的李同学根据父母提供的食材而独创的“野味”农家菜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学生的作品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广阔的想象天地。此刻学生不单感受到國外的饮食不同,还领略了祖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品传递着浓浓的爱意,体现着满满的幸福。数学学习成为交流生活文化的平台,也成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合理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