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少数民族(藏族)小学双语教学问题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t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承载了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精髓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身份的具体体现。在普及普通话的大环境下,少数民族(藏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备受冲击。所以必须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必须要在少数民族(藏族)推广双语教学。本文通过对双语教学的概念、使用情况、双语教学的使用态度以及少数民族(藏族)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归纳出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或采纳。
  【关键字】少数民族(藏族) 小学双语教学 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24-0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语言面对新的语言环境,语言使用和态度会发生整体变化。作为少数民族(藏族)文化传承的接班人,少数民族(藏族)学生是发展藏族文化和语言的先锋军,在语言和文化传承中肩负承上启下的衔接使命。在复杂的语言使用环境中,少数民族(藏族)学生如何选择使用和对待本民族语言文化值得深入考察研究。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
  我国少数民资(藏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一门语言,但是随着现如今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所以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藏族)的语言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也就促进了双语教学的产生。国外著名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的应用词典》对双语教学分成了以下几个表现形式:①侵入型双语教学。这就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种学生日常在家中并不会使用的语言。②保持型双语教学。这种方式就是学生在刚刚入学时,使用的就是本族的语言,随着上学时间不断的增加,逐渐在一些课程教学中由普通话代替本族语言,但是大部分仍然使用的是本族语言。③过渡性双语教学。这种方式其实和第二种方式较为相似,共同点就是学生在入学时,都是使用本族的语言,但是随着逐渐学习,普通话就会完全代替本族语言,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都使用的是普通话[1]。
  二、少数民族(藏族)学生语言的使用情况
  (一)少数民族(藏族)学生在家庭中的语言使用
  少数民族(藏族)学生在家庭中的语言使用具有代际差异,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语言的使用也有所不同。少数民族(藏族)的使用比例以谈话对象的年龄次序从年长到年幼依次递减。调查表明,87.2%的被调查学生在与祖父母谈话时会使用少数民族(藏族),与同龄人交谈时使用少数民族(藏族)的比例则降低为64.3%,在家庭中只用普通话交谈的人仅为3%。这源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在以家庭为第一课堂的成长环境中自然习得的少数民族(藏族)作为家庭沟通的主要工具,水平自然较高[1]。
  (二)少数民族(藏族)学生在社会上的语言使用
  普通话是少数民族(藏族)学生在社会上语言的第一选择。在社会上,少数民族(藏族)学生使用语言大多数是在购物、问路等情况下,与陌生人之间的语言情景。少数民族(藏族)学生大多会考虑接收者的语言环境,这时学生和汉授生的选择都是普通话,只有在具有浓烈民族风情的小店、餐厅活动时,才会有选择性的使用少数民族(藏族)。由此可见,交际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藏族)、汉语、双语的选择和使用。交际范围越大,藏语、双语的使用几率越低,反之,交际范围越小,使用几率越高[2]。
  三、少数民族(藏族)学生对语言的使用态度
  对少数民族(藏族)的发展前景,绝大多数人相对乐观,其中50%左右的人对少数民族(藏族)的发展持有坚定的信心,另50%则认为在民族内部,少数民族(藏族)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表明少数民族(藏族)学生对少数民族(藏族)的使用态度既充满感情与期待,同时也蕴含着对地域性和局限性的隐忧。而对汉语的发展前景,少数民族(藏族)学生对汉语具有高度认同感。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国际地位节节攀升,汉语作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工具,被不断的推广和普及,从国际到国内的“汉语热”,既是对汉语认同感的有力佐证,也是对汉语发展前景的乐观期许。在情感上,少数民族(藏族)学生更倾向于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对本民族的节日文化有着深深的自豪感,对本民族的文字和艺术具有较高的忠贞度,这也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藏族)学生对本民族的热爱[3]。
  四、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使用人数相差悬殊
  在校内,与教师、同学交往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排列依次为:双语、少数民族(藏族)语言、汉语。以前两种为主,使用普通话沟通交流的学生极少。而汉授生在90%的情况下选择普通话进行交流,只有不足10%的学生使用双语交流。在购物、办事、图书借阅和就医等情况下,则多数使用普通话,少数选择双语交谈。在校内的正式场合,普通话的使用率和少数民族(藏族)语言的使用率成反比趋势变化,此消彼长。由于使用人数相差过于悬殊,这也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学的问题之一。
  (二)课后没有专人辅导
  现如今大多数少数民族(藏族)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使用藏语,所以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完课之后,回到家中没有能够辅导学生将汉语的场合,或者说家长也没有那个能力,所以这也是影响双语教学整体效果的问题之一[4]。
  五、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民族教育体系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民族教育体系,来提升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地位,这样就能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教育,从而提升双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增强教学中的实践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实践性,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场景模拟的形式,或者是模仿电视剧的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汉语的魅力和内在含义,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汉语的掌握能力,还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汉语的实践应用能力。
  结束语:
  语言的地域局限性、使用人数和社会功能直接左右着使用者对语言的评价和认识。在普通话大力普及的今天,少数民族(藏族)作为少数民族语言不仅不能被取代,更应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寻求与汉语的平衡发展之术,在保证了与世界互通的基础上更完整的保存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语言使用态度,通过双语教学来保存语言和文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参考文献:
  [1]付红霞.提高藏汉双语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D].陕西:西北师范大学,2013.
  [2]祝艾丽.双语教学中小学低年级学生适应性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3]李彭曦.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系统在藏汉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嘎藏土买.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甘南藏汉双语教育[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数字时代,科技期刊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传统编辑应当转变观念,打开视野,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树立服务意识与营销意识,完成个人与期刊在这场变革中的成功转
【摘要】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学生接触生物的时间相对较晚,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基础,那么会造成非常大的学习困难,久而久之容易影响学生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习积极性。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结合新课程改革教学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动性,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
摘 要: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目的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数学在专业学科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内容的应用,更要突出地为现行的专业教学服务。离开数学课的密切配合,专业课的教与学,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在专业课的教与学中,数学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数学通过与专业的有机结合,变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提高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数
为确定一种较优的自适应算法评价标准,以回声消除应用为背景,对残余噪声(RN)、回声返回损耗(ERL)与失调(MIS)3种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指出RN、ERL只考虑残余噪声功率,忽略了自适应
建筑装饰工程即把美学与建筑融合为一体的建筑工程,又称为建筑工程的后期装饰,现如今它已经作为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型专业。建筑装饰工程预算
实践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过程.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实践性环节,但是校外实习往往受到工程项目进度、企业及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实习基地数量等因素的
【摘 要】 对于自主学习的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笔者依据其理论基础,结合自身多年来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现状及原因,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角度,提出了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自主学习;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
【摘 要】课堂教学情境是指教师依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手段为学生营造特定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环境的感染之下更好更快地投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进而提升学习效率。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政治学科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理论性较强。面对这样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学生对其都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 学习环境 学习兴趣
【摘 要】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用爱和智慧托起教育的情感,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  【关键词】 班主任;陪伴成长;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02  班主任工作,带给我太多复杂
摘要[目的] 为了解筑路、城镇化扩展及放牧等人为活动对锥叶柴胡的干扰及其生态现状。[方法] 在3个干扰程度不同的样地,设置6个2 m×2 m样方,统计锥叶柴胡及伴生物种的株数、盖度和高度,并且计算每种植物的密度。[结果] 锥叶柴胡在种群数量、盖度、高度及密度方面低于30种伴生植物中的绝大多数。[结论]锥叶柴胡种群较小,通常不会发展成群落的优势种。人为直接干扰的样方中以大籽蒿、猪毛蒿等伴生植物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