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内容摘要:本文在考察了P。4049“新样文殊”白描画稿的基础上。对“新样文殊”的基本绘画特征以及画稿与壁画、绢画、版画等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并就敦煌“新样文殊”变相进行了再考察,最后就P.4049“新样文殊”画稿的图像来源等问题作了讨论。 关键词:新样文殊;P.4049白描画稿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5)03—0026—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在考察了P。4049“新样文殊”白描画稿的基础上。对“新样文殊”的基本绘画特征以及画稿与壁画、绢画、版画等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并就敦煌“新样文殊”变相进行了再考察,最后就P.4049“新样文殊”画稿的图像来源等问题作了讨论。
关键词:新样文殊;P.4049白描画稿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5)03—0026—07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第日5卷是《大正藏》中唯一的一部专收敦煌出土文献的佛典,内有不少“口语中新产生的”和“虽早已有之但意义有变化的词语”,是研究敦煌俗语词的很好材料。笔者拟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词语作一简要考释。 关键词:大正藏;第八十五卷;词语;辑释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4)06—0095—08
内容摘要:建于南宋的大足宝顶山道场造像群,整体布局精细严密、规模宏伟,是在宋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显密、佛儒交融的道场造像群。本文据有关大藏经论与之对照探索,试图印证道场布局的构思,即以“普为四恩、看转大藏”以及祖师塔上造像,镌题为总纲,下系教相道场、报恩圆觉道场、事相坛场、联缀组合整个道场造像为经纬,构成高唱孝为成佛之本,由显人密、报恩成佛、成佛报恩的专修道场。 关键词:整体布局;报恩;观心
内容摘要:简要回顾、疏理敦煌壁画临摹体系的实践经验、技法理论及系统规律,探讨敦煌壁画临摹研究的系统化、规范化、学术化。 关键词:敦煌壁画临摹;体系;技法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5)05—0013—08
内容摘要:本文按时代分期,对敦煌壁画妇女唇饰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因受西域、中原和多民族妆饰文化风格之影响,各代饰唇有其特点。 关键词:敦煌;妇女;饰唇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4)06—0037—05
内容摘要:本文从文化层位的角度,对麦积山石窟第78窟的开窟断代作了进一步论证;同时,结合更多的证据判断:北魏灭法之前这些早期大龛已开凿和利用,并可上溯到后秦及其之前。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早期大龛;烧木层;仇池镇人供养层;灭法 中图分类号:K87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4)06—0027—07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莫高窟第285窟南壁出自不同佛经的故事画被选绘于同一个壁面,并非随意之举,而是相互关联,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的,这一思想基础就是《法华经》所倡导的“众生皆有佛性”思想,它们出现在2日5窟,与其作为禅窟的功能密切相关,是“法华三昧”禅法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第285窟南壁;故事画;《法华经》 中图分类号:B942.1 K87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
敦煌研究院赵声良研究员所著《敦煌壁画风景研究》一书于2005年1月由日本东京比较文化研究所出版,这是作者于2000—2002年间在日本成城大学攻读美学美术史专业博士课程期间完成的学位论文(作者已于2003年3月取得了“文学博士”学位),也是敦煌研究院学者首部在国外直接以外文写作并出版的学术著作。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敦煌文献中所存《佛说相好经》写本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结合传世佛教史籍,探考了盛唐至宋初净土教发展过程中在敦煌和内地一度流行而后被历史烟云所湮没不彰的观佛相好的行仪。 关键词:唐宋;敦煌写本;净土教;观相念佛;行仪 中图分类号:G256.22;B9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5)05—0032—11
内容摘要:本文就敦煌遗书S.6014残卷的时代、名称,卷中所记槐里、汤台、龙泉三乡地望和武功县驿、祥瑞等有关问题,以及本卷在我国方志学研究方面的价值等做了系统的探讨。考得本卷为纂于唐高宗时期的《始平县图经》残卷。 关键词:唐代;始平县;图经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5)05—e051—03
内容提要:中国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受本土文化的支配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佛教流传的各个地区,佛教造像 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以犍陀罗、马吐拉、云冈、龙门以及我国的单独佛教造像为素材,对莫高窟第275窟为中心 的北朝期石窟造像进行了比较研究。文中再次论证了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菩萨为弥勒造像,并对早期石窟造像中 经常出现的阙形龛、倚坐像、半跏坐思惟菩萨、仰月冠、狮子座等问题做了多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