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提高职校生的操作技能是广大职教工作者长期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操作技能定义、特点和形成过程的分析,提出有效培养操作技能的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操作技能 任务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以此培养目标为指导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目标必然要求培养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第一线专门技能型人才。本文借助于心理学观点,剖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一、操作技能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其中心智技能是动作技能的基础,通常是在完成各学科任务中得到提高和完善。只是由于职教教学中更强调教学的实践性,所以这两者就成为紧密的联合体。
  对熟练的操作技能特征作出描述,有助于广大中职校教师和学生在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检测:
  1.操作技能结构合理
  局部操作技能有机组合成一个完美的系统,操作中没有多余动作,各项操作技能之间也没有相互干扰的现象。
  2.操作技能质量高
  操作者的速度快、质量高,运用各项技能不但准确、稳定,而且协调、灵活。在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视觉控制只起辅助协调作用,主要依靠操作中肌肉的动觉反应,技能的运用基本接近自动化。如熟练的司机在开车时,总是在不断的调整方向盘。动作速率快且准确,从而有效地避免撞车和冲出道路,使驾驶达到自动化。
  3.操作技能调节自如
  熟练的技能操作者技能的控制主要依靠动觉反应,紧张感消失,技能操作达到高度自动化,各子技能之间协调自如。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渐进式阶段及教师的职能
  
  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要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依据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可以把中等职业教育中操作技能的获得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
  这一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要在教师示范、言语描述和操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使学生了解操作技能的各部分子技能及子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操作技能的关键点在哪里,从而理解整个操作技能的编制程序。学生在学习某项实际操作技能前,先要让他们了解操作的全过程以及全过程可分解成多少个简单动作,了解操作要求、操作的工具、工作方法和方式等内容以及操作过程如何自检、如何防止出错等。例如,讲解锯割操作时,应让学生了解锯割操作的加工范围、锯条选用和安装、起锯的方法、运锯的方式、运锯动作要领等。在这一阶段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操作过程中的因果关系,通过教师讲解、演示,使学生对有关知识、工艺过程形成正确的概念,为规范化地执行每一个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初步练习。在练习开始时,教师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注意范围很小、忙乱、紧张等特点,要求学生只集中于个别技能练习。
  2.联系阶段
  这一阶段,学习者已经初步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练习,加强有用的反应,排除无用的反应,学生把各个子技能形成大的连锁。这一阶段特点是操作技能依赖视觉减弱,而增强了肌肉的感知力,子技能之间干扰减少,多余操作减少,发现错误能力增强。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在学生中加强对技能由单一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的讲解,并要求学生把各项子技能做出整体匹配。由于在第一阶段学习者已经牢固掌握了关于技能简单、局部的要求,这一阶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学习者将局部、分散的知识结构汇总成某一专业领域内连贯、程序化的工作任务。教师依照动作顺序分别组织训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形象。在视觉形象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来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把正确动作的视觉形象与动作表象相结合,化为自己的局部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巡回观察,及时纠错,以防止学生把错误动作养成习惯,影响整个操作技能的形成。经过反复的操作训练,学生在动作视觉和动作实际效果的不断对比中,逐渐从依靠视觉控制动作发展到依靠动作控制动作。在各个工序的动作技能形成的基础上,按照整个工艺过程,通过训练把局部的基本动作连贯起来,形成动作系统,进而掌握复杂的操作技能。在这一阶段中,要让学生学会把各个基本动作有机衔接起来,逐步消除动作间的过度和干扰,增强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使动作品质不断提高,速度不断加快,并使之成为自动化动作。
   3.自动化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者熟练地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各子技能已经达到协调,并达到高度自动化。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理论的传授者、讲解者,更多的是学生操作能力的观察者、协调者。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按操作熟练程度、工序完成的质量、速度和工作协调程度来评价自己的技能,调节自己的活动,最终形成协调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这一阶段训练中,训练作品要有典型性,质量要求要高,这样才能提高训练的效率;同時,训练的多向性、趣味性会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提高训练的主动性、自觉性,为整个技能的掌握提供保障。在整个技能培养过程中,应经常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进行检测,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以便下一步对教学进行调整。一般可以从局部动作训练开始进行量化评估,每一个基本动作、每个工件都及时认真进行评估,会对整个技能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等设施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反馈。在期末考核中,把具体的操作技能的要求和熟练程度作为考核标准。这样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双向把握,不仅可以使学习者对操作步骤有细微的辨别和观察能力,也可以使学习者更轻松自如地运用所学的操作技能。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依据职业特点设计教学过程,要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会”和“会学”,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并注意到学生成熟操作技能或能力的真正形成是在社会里,是在企业的工作实践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因此,重视和定位技能训练的项目及内容、训练方法、进度和考核标准,并为此建立良好的学校训练场所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就业前具备较为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精神是很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关晶.国际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借鉴[J].职教育通讯,2002,(8).
  [2]卢伟健.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问题[J].职业教育,2007,(10).
  [3]李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大众科技,2007,(9).
其他文献
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是近年来在陕西省吴起县沙棘林中大面积暴发的一种食叶害虫,幼虫取食沙棘叶片为害。为有效控制虫害发生,选用6种药剂对幼虫进行室
普通高校系级资料室是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场所,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高校系级资料室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需要,只有加强普通高校系级
小学低年级写作先从句段开始,所以,教师要讲给学生,句子怎样写,段落怎样写,从文章结构、写作技法、开头结尾等角度系统的给与讲解,并且,教师要适时地写下水作文,让学生有所模
[摘 要]:根据高职类学校电子信息专业的特殊性,本文就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问题,讨论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研究如何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课程实现方法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同时,本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一些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一、引言    实践是高职高专办学的基石,“工学结合、就业导向
在荒地土(S土)和农田土(F土)2个潮土土样中加入500mg.kg-1水溶性铅[Pb(NO3)2]后培养30d,之后按n(P)∶n(Pb)=6∶1加入Ca(H2PO4)2.H2O,培养105d后测定土壤性质。结果表明,土壤中仅加磷及加
为提高菊粉酶活力,以菊芋汁为主要培养基成分,对一株产菊粉酶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变异株AU-55发酵产酶历程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菊芋汁中还原糖的含量为3
[摘要]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它产生于人类的语言审美活动并时时表现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信息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本文试从语言的美学角度,分析隐喻在语用现象和修辞作用中的美感因素,探讨翻译中再现隐喻美感的策略。  [关键词]隐喻 语言美学 翻译策略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它产生于人类的语言审美活动并时时表现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语言
近年来,我国先后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广东省、湖北省等7省市设立了碳交易所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伴随这7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我国碳金融交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