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告诉你,有人要在写字楼里开擦鞋店,你一定以为他疯了!写字楼的租金有多贵?人又没几个——这能赚钱吗?谁不知道,擦鞋店要想有生意,就得开到人流量大的步行街、车站、码头附近啊……
可广州打工仔陈伟偏偏要硬闯“禁区”:他专门在写字楼里开擦鞋店。结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竟赚到了500多万!这其中的奥妙何在?让我们在他的打拼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闻所未闻:在写字楼里开擦鞋店
1976年,陈伟出生在西宁市郊的一个农村家庭。1995年7月,高考落榜后,他先后做过搬运工、保安和业务员。2001年初,陈伟拿出几年来打工的所有积蓄,开了一个房屋租赁中介所。半年之后,因手续不全,被有关部门取缔,他自然亏得血本无归。
2002年3月,陈伟带着借来的500元钱到了广州。奔波了10多天还没有找到工作之后,他甚至连廉价的旅馆 也住不起了,只好在东山区农林东路一座高架桥的桥洞里过夜。广州的3月正是梅雨季节,春寒料峭,每晚当他疲惫不堪地回到桥洞时,就想大哭一场。在桥洞住了5天后,他才在一家保健品公司找到一份做业务员的工作。两个月后,陈伟与一个安徽女孩成了恋人。
2002年6月的一天,陈伟去火车站接一个客户。在环市东路转车时,一向注重形象的陈伟见自己的皮鞋很脏,便找了个擦鞋匠擦鞋。他坐下后,擦鞋匠让他先脱一只鞋下来清洗。就在这时候,旁边的“走鬼”(广东人对街头流动摊贩的诨称)一阵骚动,同时有人大叫:“城管来了!快跑啊!”紧接着,这些“走鬼”们四下逃散。令陈伟哭笑不得的是,给他擦鞋的擦鞋匠也拿起工具惊慌逃跑,还带走了他的一只鞋!陈伟坐在那里,光着一只脚,尴尬得无地自容。然而,就在这种尴尬之中,他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开一家不怕城管的擦鞋店,能赚钱吗?
晚上,陈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女友,没想到女友也很赞成他的观点。2002年7月,在女友支持下,陈伟辞去了工作,开始着手调查广州的大街小巷,看够了街头擦鞋的“走鬼”,却没看见一家擦鞋店。当他问熟悉的朋友和同事,愿不愿意多花一点钱,不到街头,而是找个舒适的地方擦鞋时,他们都表示愿意。陈伟开擦鞋店的信心就更足了。
开店需要钱,尤其是在店面租金奇贵的广州。陈伟预算开这样的店起码要10万元,可此时,他连1万元也没有。陈伟只好去游说合伙人来投资,可大多数人都对擦鞋这种卑贱行业不感兴趣。陈伟好不容易才说服了一个在广州做白领的女同乡来投资,但对方的条件是:陈伟至少得出3万元,她才会出另外的7万元。幸好陈伟的女友有2万多元的积蓄,总算救了急。
资金虽然落实了,但接下来的问题也很令人头疼,即店址应该选在什么地方呢?人流量大、环境要求不高的街头、早餐店、车站或码头,早已被“走鬼”们占领了,他只得另觅市场。通过几天的走访考察,他发现环市东路不但繁华,还云集了很多高档写字楼、花园酒店和白云宾馆等高消费场所,陈伟觉得在这里开一家擦鞋店,生意一定不会差。
然而人气越旺的地方越难找门面。找了几天,陈伟才在淘金路找到一家要转让的铺面,但仅转让费就要2万元!没了选择,陈伟只好认可了对方的要求,并交了2000元定金。然而,当陈伟准备招聘人手时,那个答应与他合作的投资人却联系不上了,连手机号也换了。满腔激情的陈伟顿时像掉进了冰窟,不禁悲从中来。
遭受了巨大挫折的陈伟消沉了几天后,心想:“难道自己就这样还没开始就失败了吗?难道自己就注定只能一辈子碌碌无为地为别人打工吗?”不服输的他决定再去找人合作。那天,陈伟又经过环市东路,看见惠州大厦外面悬挂着写字楼招租的条幅。他突然想:我可不可以把擦鞋店开在写字楼里呢?接下来,陈伟作了如下的分析:在繁华的商业街,客流量虽然大,可是那些地段的房租高得惊人;而写字楼的房租虽然也很高,客流量也不大,但写字楼“关”着的可都是特别注重仪表的白领一族--他们的皮鞋可是不敢不擦亮的!因此倒不如干脆就把店开在写字楼里去!而且和商业街相比,写字楼里不需要什么押金,而且环境更幽雅。
然而,当别人知道陈伟要在写字楼里开擦鞋店之后,都对他嗤之以鼻:“擦鞋居然还想登上大雅之堂,简直是大煞风景!”这时,陈伟的女友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她对陈伟说:“我虽然不能确定你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我支持你去‘赌’一回!”随后,陈伟在惠州大厦4楼,以每平方米70元的价格,租了间30多平方米的房子,买了一批擦鞋用品,招了5名青春靓丽的女工,总共投资还不到2万元。2002年9月24日,陈伟的“亮靓美鞋店”在惠州大厦正式开业。
奇招迭出:五星级擦鞋店横空出世
因为开店的钱全都来自女友多年打工的血汗钱,陈伟的心理压力非常大。为了把擦鞋店办得有特色,他不但天天练习擦鞋,而且还多次光顾沐足店,向服务员请教脚部按摩的技术,回来之后再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员工如何擦鞋和做脚部按摩。
技术学到家之后,陈伟又开始琢磨如何招揽顾客。他先是准备发一些广告传单,但考虑到传单一旦发到别人手上,往往就当垃圾丢了,于是他想到了在餐巾纸上做广告。他在一家纸品厂,以每包餐巾纸0.13元的价格订做了3万包餐巾纸,在包装袋上印上了自己擦鞋店的地址,并打上了“试业期间免费擦鞋”的广告,然后在附近的写字楼和宾馆门口派发。
广告效果逐渐显现出来,光临擦鞋店的客人越来越多。虽然陈伟打出的是“免费擦鞋”的承诺,但大多数顾客都会主动要求付费。这时陈伟就会说:“我们开业期间是免费的,以后擦鞋是3元一双。我们这里有贵宾卡,20元一张,可以来擦10次。如果你对我们的服务满意,不如买贵宾卡消费吧。”客人们考虑到陈伟的擦鞋店干净整洁,价钱也不贵,而且还可以享受附加的按摩服务,自然很乐意接受贵宾卡。结果陈伟第一天就卖出18张贵宾卡,仅这一笔收入就有300多元。
陈伟推行贵宾卡自然有他的想法:在写字楼里,如果只是靠流动客人一次性消费,肯定无法维持经营。因此,他便推行“捆绑式”消费,即客人一旦购买了贵宾卡,就意味着光临了一次后,还要继续光临10次。
第一个月,陈伟全靠卖贵宾消费卡维持着自己的经营。这个月,除了租金、员工工资等一切开销,还略有千把元的盈利。虽然钱赚得不多,但却证明了把擦鞋店开在写字楼上是完全可行的。
然而,陈伟并不满足于每月挣个千儿八百,他要寻求突破。一天,陈伟把全体员工招集到一起开会,让大家出谋划策,如何把“亮靓”做得更大。大伙面面相觑,都不敢贸然发言。这时候,刚招聘进来的一个女孩阿钰怯怯地说:“我以前在阿迪达斯鞋厂做刷胶工,那里的鞋子都是流水线生产的,由若干道工序组成,比如放料、刷胶、粘贴和包装等……”阿钰的话还没说完,陈伟就惊喜地拍案叫绝:“对!我们也可以采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来擦鞋,这样对工人来说显得更专业,而给客人的感觉则更加正规!”随后,大家一起探讨,暂时确定了如下工序:水洗(水洗的同时进行足部按摩)、上油、抛光和喷香水等。而阿钰则被任命为大堂主管。
这次改革很快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前来擦鞋的顾客络绎不绝,生意最好的一天客人高达200人,并在当天销售了不少的会员卡。
陈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自己赚了钱,自然会回报提出这种改革方案的阿钰。一天晚上,陈伟请阿钰和自己的女友去一家四星级酒店的酒吧消费。不过这天晚上的钱他没有白花,因为通过对四星级酒店的酒吧经营管理方式的观摩,他为自己的擦鞋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将“亮靓美鞋店”创办成全国超一流的五星级擦鞋店!
说干就干!陈伟在店门口设置了一个总台,同星级酒吧一样,总台小姐旗袍着装,成为擦鞋店的一大招牌。流水线上的作业员统一定制了服装,并设置了专门送茶的服务小姐。同时还在店内增加了电视、书报供顾客娱乐,让顾客充分享受到休闲的乐趣。
从此,“亮靓”成了广州城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到这里来擦鞋已经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长期光顾“亮靓”的客人胡先生就这样告诉陈伟:“以前朋友要我请客,我会说‘请你们喝酒’,或者说‘我请你们洗脚’,而如今我会说‘我请你擦鞋’!”有个保险公司业务员享受了这里热情周到的“星级服务”后,一次就买了50多张贵宾卡,作为大礼送给自己的客户。
连锁经营:我是“擦鞋集团”大总裁
此后,陈伟对自己的经营越来越有信心,不满足现状的他开始琢磨开设分店了。2002年12月,陈伟在惠州大厦附近的登峰宾馆一楼,开了第一家分店。登峰宾馆这家店虽然也不临街,但位于一楼还是相当有优势,它既方便路人或宾馆住客的消费,也可以卖贵宾卡。分店开业第一天,营业收入就达到1000多元!一个月之内,这家分店竟然卖出了近2000张贵宾卡!
看见这样一家豪华气派的擦鞋店,便有不少想做小本生意的人慕名前来向陈伟取经。一天,以前的女同事小梅请陈伟到附近的肯德基就餐。小梅对陈伟的经营状况兴趣颇浓,开玩笑说:“你不如像肯德基一样,发展成加盟店啊!我来做你的加盟商,怎么样?”陈伟一直在思考着怎么把擦鞋店的营生做大做强,此时小梅的话一下子让他茅塞顿开。他当即满口答应了她的要求。
随后,陈伟从书店买了一大堆与连锁经营相关的书籍回来研究,制定了适合自己擦鞋店的连锁模式。2003年4月,陈伟正式注册了“亮靓美鞋公司”,并把“亮靓”的名字当成商标注册了。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擦鞋店做成一个产业。以前他怕别人把自己的经验学了去,对来取经的人讳莫如深;可从此以后,他就可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营方式和连锁经营理念,向加盟伙伴推广。
当然,因为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有目共睹,加上他收的加盟费不高,而且还承诺会从店内摆设到经营策略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因此加盟商接踵而至。2003年4月18日,陈伟的第一家加盟店在白云区沙河开业了;紧接着,曾经启发他走连锁经营路子的小梅,又在白云区瑶台开办了第二家加盟店……
既要经营自己的两家公司,又要发展加盟商,那段时间陈伟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然而,他的付出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平均每个月以2~3家的速度在广州不断地发展加盟店。到2003年8月,陈伟在广州已经有了8家加盟店!
擦鞋生意能做到这一步,一般人也就满足了,但陈伟依然不断地琢磨着如何突破。想到自己仅仅是拥有了“亮靓”这个无形的信誉品牌,还没有有形的“亮靓”产品,这就好比饭店没有招牌菜一样,陈伟便想生产自己最需要的鞋油。他不可能自己去开一家生产鞋油的工厂,就找到一家鞋油质量过硬的生产厂家,要对方生产“亮靓”商标的鞋油。厂方考虑到他的总公司和加盟店每个月的鞋油用量相当大,况且其规模还在不断壮大,很乐意地接受了他的要求。有了“亮靓”鞋油,陈伟也就真正有了自己的产品。就这样,他迈出了美鞋产业化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2003年12月底,陈伟的加盟店发展到了20多家。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他招兵买马,成立了行政、业务等管理部门,并在广州的麓景路的一所大厦拥有了办公场所。至此,“亮靓美鞋公司”已完全正规化,陈伟也从一个小老板的角色,成功转型为企业家了。
可是,“贪婪”的陈伟还不满足。他觉得擦鞋毕竟技术含量不高,不具备竞争力,便开始思索让自己的公司长治久安的策略。2004年3月,蓄谋已久的陈伟收购了珠海的“手作坊”公司。这家专门从事修鞋的公司在当地小有名气,陈伟收购后,不但把修鞋技术嫁接到了自己的公司,还以“手作坊”的名义,和广州地铁公司签订了在地铁内专营“亮靓”品牌的书面协议。
这一招立竿见影!自从引入修鞋技术后,公司营业额开始突飞猛涨。各加盟店的生意好了,又反过来促进陈伟的加盟队伍的继续扩张。2004年5月,陈伟再接再厉,又成功地拿下了英国著名的修鞋公司“鞋爵士”在华南地区的代理权。在拥有了“亮靓”、“手作坊”和“鞋爵士”3张王牌后,2004年7月底,陈伟将公司更名为“伟帮美鞋业连锁有限公司”,把产业化发展定为公司长远的发展方向。
2004年8月,陈伟的公司走出了广州,在深圳成立了分公司,并在举国闻名的地王大厦以及北京、上海设立了形象店。继而,他的3个品牌的直营店、连锁店在珠三角地区各个城市遍地开花,拥有了“亮靓”鞋油、鞋刷、鞋垫及修鞋用的鞋跟、鞋底等耗材,甚至有了“亮靓”修鞋机械,乃至“亮靓”品牌的皮鞋……2005年初,陈伟的“伟帮”旗下已经有了10多家直营公司,80多家加盟店,共计员工400多名,总资产超过500万元!
同样是擦鞋,为什么别人只能养家糊口,而陈伟却能快速成为富翁呢?其实,他只不过是在擦鞋这个行业里发现了一个“禁区”--写字楼,并果敢地闯了进去。在这里,他还成功地将人们认定只能是街头粗活的擦鞋行当,“包装”成了一种高级享受,时尚消费。陈伟的成功给大家的启迪是:我们往往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可前人留下来的所谓的经验或定论,从而造成思维的定势和盲点;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叛逆式”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勇敢地跨进那些“行业盲区”时,往往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所谓的“盲区”,其实竟是财源滚滚的创业新天地!
可广州打工仔陈伟偏偏要硬闯“禁区”:他专门在写字楼里开擦鞋店。结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竟赚到了500多万!这其中的奥妙何在?让我们在他的打拼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闻所未闻:在写字楼里开擦鞋店
1976年,陈伟出生在西宁市郊的一个农村家庭。1995年7月,高考落榜后,他先后做过搬运工、保安和业务员。2001年初,陈伟拿出几年来打工的所有积蓄,开了一个房屋租赁中介所。半年之后,因手续不全,被有关部门取缔,他自然亏得血本无归。
2002年3月,陈伟带着借来的500元钱到了广州。奔波了10多天还没有找到工作之后,他甚至连廉价的旅馆 也住不起了,只好在东山区农林东路一座高架桥的桥洞里过夜。广州的3月正是梅雨季节,春寒料峭,每晚当他疲惫不堪地回到桥洞时,就想大哭一场。在桥洞住了5天后,他才在一家保健品公司找到一份做业务员的工作。两个月后,陈伟与一个安徽女孩成了恋人。
2002年6月的一天,陈伟去火车站接一个客户。在环市东路转车时,一向注重形象的陈伟见自己的皮鞋很脏,便找了个擦鞋匠擦鞋。他坐下后,擦鞋匠让他先脱一只鞋下来清洗。就在这时候,旁边的“走鬼”(广东人对街头流动摊贩的诨称)一阵骚动,同时有人大叫:“城管来了!快跑啊!”紧接着,这些“走鬼”们四下逃散。令陈伟哭笑不得的是,给他擦鞋的擦鞋匠也拿起工具惊慌逃跑,还带走了他的一只鞋!陈伟坐在那里,光着一只脚,尴尬得无地自容。然而,就在这种尴尬之中,他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开一家不怕城管的擦鞋店,能赚钱吗?
晚上,陈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女友,没想到女友也很赞成他的观点。2002年7月,在女友支持下,陈伟辞去了工作,开始着手调查广州的大街小巷,看够了街头擦鞋的“走鬼”,却没看见一家擦鞋店。当他问熟悉的朋友和同事,愿不愿意多花一点钱,不到街头,而是找个舒适的地方擦鞋时,他们都表示愿意。陈伟开擦鞋店的信心就更足了。
开店需要钱,尤其是在店面租金奇贵的广州。陈伟预算开这样的店起码要10万元,可此时,他连1万元也没有。陈伟只好去游说合伙人来投资,可大多数人都对擦鞋这种卑贱行业不感兴趣。陈伟好不容易才说服了一个在广州做白领的女同乡来投资,但对方的条件是:陈伟至少得出3万元,她才会出另外的7万元。幸好陈伟的女友有2万多元的积蓄,总算救了急。
资金虽然落实了,但接下来的问题也很令人头疼,即店址应该选在什么地方呢?人流量大、环境要求不高的街头、早餐店、车站或码头,早已被“走鬼”们占领了,他只得另觅市场。通过几天的走访考察,他发现环市东路不但繁华,还云集了很多高档写字楼、花园酒店和白云宾馆等高消费场所,陈伟觉得在这里开一家擦鞋店,生意一定不会差。
然而人气越旺的地方越难找门面。找了几天,陈伟才在淘金路找到一家要转让的铺面,但仅转让费就要2万元!没了选择,陈伟只好认可了对方的要求,并交了2000元定金。然而,当陈伟准备招聘人手时,那个答应与他合作的投资人却联系不上了,连手机号也换了。满腔激情的陈伟顿时像掉进了冰窟,不禁悲从中来。
遭受了巨大挫折的陈伟消沉了几天后,心想:“难道自己就这样还没开始就失败了吗?难道自己就注定只能一辈子碌碌无为地为别人打工吗?”不服输的他决定再去找人合作。那天,陈伟又经过环市东路,看见惠州大厦外面悬挂着写字楼招租的条幅。他突然想:我可不可以把擦鞋店开在写字楼里呢?接下来,陈伟作了如下的分析:在繁华的商业街,客流量虽然大,可是那些地段的房租高得惊人;而写字楼的房租虽然也很高,客流量也不大,但写字楼“关”着的可都是特别注重仪表的白领一族--他们的皮鞋可是不敢不擦亮的!因此倒不如干脆就把店开在写字楼里去!而且和商业街相比,写字楼里不需要什么押金,而且环境更幽雅。
然而,当别人知道陈伟要在写字楼里开擦鞋店之后,都对他嗤之以鼻:“擦鞋居然还想登上大雅之堂,简直是大煞风景!”这时,陈伟的女友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她对陈伟说:“我虽然不能确定你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我支持你去‘赌’一回!”随后,陈伟在惠州大厦4楼,以每平方米70元的价格,租了间30多平方米的房子,买了一批擦鞋用品,招了5名青春靓丽的女工,总共投资还不到2万元。2002年9月24日,陈伟的“亮靓美鞋店”在惠州大厦正式开业。
奇招迭出:五星级擦鞋店横空出世
因为开店的钱全都来自女友多年打工的血汗钱,陈伟的心理压力非常大。为了把擦鞋店办得有特色,他不但天天练习擦鞋,而且还多次光顾沐足店,向服务员请教脚部按摩的技术,回来之后再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员工如何擦鞋和做脚部按摩。
技术学到家之后,陈伟又开始琢磨如何招揽顾客。他先是准备发一些广告传单,但考虑到传单一旦发到别人手上,往往就当垃圾丢了,于是他想到了在餐巾纸上做广告。他在一家纸品厂,以每包餐巾纸0.13元的价格订做了3万包餐巾纸,在包装袋上印上了自己擦鞋店的地址,并打上了“试业期间免费擦鞋”的广告,然后在附近的写字楼和宾馆门口派发。
广告效果逐渐显现出来,光临擦鞋店的客人越来越多。虽然陈伟打出的是“免费擦鞋”的承诺,但大多数顾客都会主动要求付费。这时陈伟就会说:“我们开业期间是免费的,以后擦鞋是3元一双。我们这里有贵宾卡,20元一张,可以来擦10次。如果你对我们的服务满意,不如买贵宾卡消费吧。”客人们考虑到陈伟的擦鞋店干净整洁,价钱也不贵,而且还可以享受附加的按摩服务,自然很乐意接受贵宾卡。结果陈伟第一天就卖出18张贵宾卡,仅这一笔收入就有300多元。
陈伟推行贵宾卡自然有他的想法:在写字楼里,如果只是靠流动客人一次性消费,肯定无法维持经营。因此,他便推行“捆绑式”消费,即客人一旦购买了贵宾卡,就意味着光临了一次后,还要继续光临10次。
第一个月,陈伟全靠卖贵宾消费卡维持着自己的经营。这个月,除了租金、员工工资等一切开销,还略有千把元的盈利。虽然钱赚得不多,但却证明了把擦鞋店开在写字楼上是完全可行的。
然而,陈伟并不满足于每月挣个千儿八百,他要寻求突破。一天,陈伟把全体员工招集到一起开会,让大家出谋划策,如何把“亮靓”做得更大。大伙面面相觑,都不敢贸然发言。这时候,刚招聘进来的一个女孩阿钰怯怯地说:“我以前在阿迪达斯鞋厂做刷胶工,那里的鞋子都是流水线生产的,由若干道工序组成,比如放料、刷胶、粘贴和包装等……”阿钰的话还没说完,陈伟就惊喜地拍案叫绝:“对!我们也可以采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来擦鞋,这样对工人来说显得更专业,而给客人的感觉则更加正规!”随后,大家一起探讨,暂时确定了如下工序:水洗(水洗的同时进行足部按摩)、上油、抛光和喷香水等。而阿钰则被任命为大堂主管。
这次改革很快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前来擦鞋的顾客络绎不绝,生意最好的一天客人高达200人,并在当天销售了不少的会员卡。
陈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自己赚了钱,自然会回报提出这种改革方案的阿钰。一天晚上,陈伟请阿钰和自己的女友去一家四星级酒店的酒吧消费。不过这天晚上的钱他没有白花,因为通过对四星级酒店的酒吧经营管理方式的观摩,他为自己的擦鞋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将“亮靓美鞋店”创办成全国超一流的五星级擦鞋店!
说干就干!陈伟在店门口设置了一个总台,同星级酒吧一样,总台小姐旗袍着装,成为擦鞋店的一大招牌。流水线上的作业员统一定制了服装,并设置了专门送茶的服务小姐。同时还在店内增加了电视、书报供顾客娱乐,让顾客充分享受到休闲的乐趣。
从此,“亮靓”成了广州城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到这里来擦鞋已经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长期光顾“亮靓”的客人胡先生就这样告诉陈伟:“以前朋友要我请客,我会说‘请你们喝酒’,或者说‘我请你们洗脚’,而如今我会说‘我请你擦鞋’!”有个保险公司业务员享受了这里热情周到的“星级服务”后,一次就买了50多张贵宾卡,作为大礼送给自己的客户。
连锁经营:我是“擦鞋集团”大总裁
此后,陈伟对自己的经营越来越有信心,不满足现状的他开始琢磨开设分店了。2002年12月,陈伟在惠州大厦附近的登峰宾馆一楼,开了第一家分店。登峰宾馆这家店虽然也不临街,但位于一楼还是相当有优势,它既方便路人或宾馆住客的消费,也可以卖贵宾卡。分店开业第一天,营业收入就达到1000多元!一个月之内,这家分店竟然卖出了近2000张贵宾卡!
看见这样一家豪华气派的擦鞋店,便有不少想做小本生意的人慕名前来向陈伟取经。一天,以前的女同事小梅请陈伟到附近的肯德基就餐。小梅对陈伟的经营状况兴趣颇浓,开玩笑说:“你不如像肯德基一样,发展成加盟店啊!我来做你的加盟商,怎么样?”陈伟一直在思考着怎么把擦鞋店的营生做大做强,此时小梅的话一下子让他茅塞顿开。他当即满口答应了她的要求。
随后,陈伟从书店买了一大堆与连锁经营相关的书籍回来研究,制定了适合自己擦鞋店的连锁模式。2003年4月,陈伟正式注册了“亮靓美鞋公司”,并把“亮靓”的名字当成商标注册了。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擦鞋店做成一个产业。以前他怕别人把自己的经验学了去,对来取经的人讳莫如深;可从此以后,他就可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营方式和连锁经营理念,向加盟伙伴推广。
当然,因为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有目共睹,加上他收的加盟费不高,而且还承诺会从店内摆设到经营策略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因此加盟商接踵而至。2003年4月18日,陈伟的第一家加盟店在白云区沙河开业了;紧接着,曾经启发他走连锁经营路子的小梅,又在白云区瑶台开办了第二家加盟店……
既要经营自己的两家公司,又要发展加盟商,那段时间陈伟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然而,他的付出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平均每个月以2~3家的速度在广州不断地发展加盟店。到2003年8月,陈伟在广州已经有了8家加盟店!
擦鞋生意能做到这一步,一般人也就满足了,但陈伟依然不断地琢磨着如何突破。想到自己仅仅是拥有了“亮靓”这个无形的信誉品牌,还没有有形的“亮靓”产品,这就好比饭店没有招牌菜一样,陈伟便想生产自己最需要的鞋油。他不可能自己去开一家生产鞋油的工厂,就找到一家鞋油质量过硬的生产厂家,要对方生产“亮靓”商标的鞋油。厂方考虑到他的总公司和加盟店每个月的鞋油用量相当大,况且其规模还在不断壮大,很乐意地接受了他的要求。有了“亮靓”鞋油,陈伟也就真正有了自己的产品。就这样,他迈出了美鞋产业化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2003年12月底,陈伟的加盟店发展到了20多家。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他招兵买马,成立了行政、业务等管理部门,并在广州的麓景路的一所大厦拥有了办公场所。至此,“亮靓美鞋公司”已完全正规化,陈伟也从一个小老板的角色,成功转型为企业家了。
可是,“贪婪”的陈伟还不满足。他觉得擦鞋毕竟技术含量不高,不具备竞争力,便开始思索让自己的公司长治久安的策略。2004年3月,蓄谋已久的陈伟收购了珠海的“手作坊”公司。这家专门从事修鞋的公司在当地小有名气,陈伟收购后,不但把修鞋技术嫁接到了自己的公司,还以“手作坊”的名义,和广州地铁公司签订了在地铁内专营“亮靓”品牌的书面协议。
这一招立竿见影!自从引入修鞋技术后,公司营业额开始突飞猛涨。各加盟店的生意好了,又反过来促进陈伟的加盟队伍的继续扩张。2004年5月,陈伟再接再厉,又成功地拿下了英国著名的修鞋公司“鞋爵士”在华南地区的代理权。在拥有了“亮靓”、“手作坊”和“鞋爵士”3张王牌后,2004年7月底,陈伟将公司更名为“伟帮美鞋业连锁有限公司”,把产业化发展定为公司长远的发展方向。
2004年8月,陈伟的公司走出了广州,在深圳成立了分公司,并在举国闻名的地王大厦以及北京、上海设立了形象店。继而,他的3个品牌的直营店、连锁店在珠三角地区各个城市遍地开花,拥有了“亮靓”鞋油、鞋刷、鞋垫及修鞋用的鞋跟、鞋底等耗材,甚至有了“亮靓”修鞋机械,乃至“亮靓”品牌的皮鞋……2005年初,陈伟的“伟帮”旗下已经有了10多家直营公司,80多家加盟店,共计员工400多名,总资产超过500万元!
同样是擦鞋,为什么别人只能养家糊口,而陈伟却能快速成为富翁呢?其实,他只不过是在擦鞋这个行业里发现了一个“禁区”--写字楼,并果敢地闯了进去。在这里,他还成功地将人们认定只能是街头粗活的擦鞋行当,“包装”成了一种高级享受,时尚消费。陈伟的成功给大家的启迪是:我们往往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可前人留下来的所谓的经验或定论,从而造成思维的定势和盲点;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叛逆式”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勇敢地跨进那些“行业盲区”时,往往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所谓的“盲区”,其实竟是财源滚滚的创业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