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业生产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农田水利灌溉、肥料施用、农药施用、农膜的使用等对粮食产量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湖北省1995—2013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水利灌溉面积、氮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钾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有显著的负影响,而磷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膜使用量和除涝面积对粮食产量不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全面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力宣传普及科学施肥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技术施肥,逐步减少磷肥和农药施用量,严格控制钾肥的施用,逐步减少粮食生产中的富营养化状况,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关键词:农业生产要素;粮食产量;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 F326.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2-0636-05
  收稿日期:2015-10-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3BJY108)。
  作者简介:汪发元(1961—),男,湖北天门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法制化。E-mail:[email protected]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1]。我国正处在实现农业发展产业化和市场化,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2],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采取切实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不仅有来自工业的污染,更主要的是来自农业生产中肥料、农药、农膜的污染。因此,农业部制定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两减”战略,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强粮食安全不仅要保证足够的粮食产量,更要通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净化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粮食质量。农民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仍然通过加大肥料、农药的投入,期望从中获得更好的收益。但肥料、农药的投入是否对粮食产量发生了作用,人们很少去研究。因此,研究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于科学合理使用农业生产资料、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粮食的品质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很多,虞慧怡等研究认为,在经济和农业迅速发展的阶段和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3]。部分学者针对其所在省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大多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可能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因为选择因素各不相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纵观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主要有3类:第1类是从众多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中,分析出对粮食产量有影响的因素。如马卫鹏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综合系统驱动因子(又分为经济发展驱动因子、农业现代化驱动因子、农业生产驱动因子、农田水利驱动因子、政策引導驱动因子5类)、社会-自然综合引导驱动因子、自然驱动因子[4]。杨月锋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业现代化投入水平状况、生产资料及粮食价格政策是影响福建省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5]。宰松梅等采取逐步回归的方法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业科技3项费用和播种面积[6]。刘薇等通过降维分析,选取出影响粮食产量的2个主要因素为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第2类是从众多因素中选择对粮食产量产生主要影响和次要影响的因素。如张明旭等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吉林省通化市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机总动力增加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较大,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农业劳动人口增加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较小[8]。赵俊伟等采用逐步回归法对山东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直接影响山东省粮食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为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也有较大影响,化肥使用量、农机总动力、农药使用量等因素对山东省粮食的产量有次要的影响[9]。许朗等利用 C-D 生产函数模型对江苏省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化肥使用量对江苏粮食产量的增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是稳定的和持续的;播种面积和自然灾害也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江苏省在务农劳动力人数减少的情况下,仍然保证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业机械的推广[10]。第3类是直接分析不同的生产要素对粮食产量产生的不同影响。如周志刚等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对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播面单产和复种指数促进粮食产量的增长,种植结构和耕地面积抑制粮食产量的增长[11]。欧阳浩等利用粗糙集方法对广东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对粮食总产量起正面影响,水库总容量未对粮食总产量起正面影响,化肥用量对粮食总产量起负面影响,单纯地扩大耕地面积并不能提高粮食产量[12]。以上研究均从宏观上定量分析了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但研究的视角和范围仍然有限。湖北省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湖北省的研究几乎没有,特别是针对具体的肥料、农药、农膜作用的研究完全没有。研究湖北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有利于科学指导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资料利用率,提高粮食品质,遏制和减少农业土地、水面的富营养化程度,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2.1假设提出
  假设1:农田水利灌溉面积越大,粮食产量越高。影响粮食产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水,而粮食生产用水除自然下雨维持灌溉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工灌溉补充用水。农田水利灌溉面积越大,粮食产量应当越高。
  假设2:氮肥施用量越多,粮食产量越高。氮肥是粮食生产中的主要肥料,决定着粮食作物的营养生长。缺乏氮肥作物的营养器官就不发达,难以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必然影响粮食产量。氮肥的施用量直接影响粮食产量,氮肥施用量越多,粮食产量应当越高。   由表5得到修正后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y=0.858 888 2*x1 5.883 708*x2-28.554 11*x4
  (5.13)(2.00) (-4.74)
  176.029 2。[JY](3)
  [KG*2](2.45)
  [JZ]R2=0.729 9,F=13.51,R[TX-]2=0.675 9。
  [BH]截距項-1 739.374 02 046.871 000 0-0.850.414[BG)F]
  由表5可知,修正后的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同时,F=13.51>F0.05=3.287,整体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过t检验发现,x1、x4在0.05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x2在0.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由此可知,自变量x1、x2、x4构成因变量y的主要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著。说明农田水利灌溉面积、氮肥施用量、钾肥放用量构成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农田水利灌溉面积、氮肥施用量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支持原假设,而钾肥放用量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拒绝原假设。
  [FK(W7][HT6H][JZ]表5修正后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HTSS]
  [HJ*5][BG(!][BHDFG1*2,WK3,WK9。2,WK4。2W]变量回归系数标准差t值P值
  [BHDG1*2,WK3,WK9。2DW,WK4。2DWW]x10.858 888 20.167 315 75.130.000
  [BHDW]x25.883 708 02.947 467 02.000.064
  [BH]x4-28.554 110 06.029 381 0-4.740.000
  [BH]截距项176.029 200 0387.418 300 02.450.045[BG)F]
  3.2.5模型拟合程度分析
  通过以上回归分析计算得出湖北省粮食生产核心要素对粮食产量结果的影响的拟合结果(保留2位小数)(表6)。从表6的拟合结果来看,拟合值与统计值基本拟合,以2006年为例,统计值为2 099.1万t,拟合值为2 078.32万t,两者仅相差20.78万t,误差为0.99%,整个误差绝对值范围在[0.99%,7.7%],拟合结果较好。
  [FK(W13][HT6H][JZ]表6湖北省粮食产量多元线性回归数据拟合结果[HTSS]
  [HJ*5][BG(!][BHDFG3,WK7*2,WK22*2,SK7*2,WK22*2W]年份[ZB(][BHDWG1*2,WK22*2W]产量(万t)
  [BHDWG1*2,WK7*2。3W][XXZSX*2-ZSX22]统计值拟合值残差[ZB)W]年份[ZB(][BHDWG1*2,WK22*2W]产量(万t)
  [BHDWG1*2,WK7*2。3W][XXZSX*2-ZSX22]统计值拟合值残差[ZB)W]
  [BHDWG1*2,WK7*2。4DW,SK7*2,WK7*2。3DWW][XXZSX*2-ZSX29*2]19952 463.802 380.6783.13[XXZSX*2-ZSX29*2]20052 177.382 123.6953.69
  [BHDW]19962 484.402 574.53-90.1320062 099.102 078.3220.78
  [BH]19972 634.402 430.31204.0920072 185.442 129.2956.15
  [BH]19982 475.792 575.65-99.8620082 227.232 266.31-39.08
  [BH]19992 451.882 280.96170.9220092 309.102 282.8426.26
  [BH]20002 218.492 274.58-56.0920102 315.802 274.0441.76
  [BH]20012 138.492 162.71-24.2220112 388.532 331.7256.81
  [BH]20022 047.002 128.27-81.2720122 441.812 411.7930.02
  [BH]20031 921.022 131.17-210.1520132 501.302 579.80-78.50
  [BH]20042 100.122 164.44-64.32[BG)F]
  4主要结论与建议
  4.1主要结论和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农田水利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有正的显著影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特别是粮食作物对水的需要和敏感性更强,而且在自然灾害越来越频发的情况下,农田水利灌溉面积直接影响粮食产量。这和前人研究结果类似,段学军运用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认为长江流域灌溉面积与流域粮食产量关联度较高,都在 0.8 以上,而且关联序居于前列[13]。这可能是因为湖北省湖区耕地面积占比较大,粮食生产对水利灌溉敏感,因而农田水利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只有建立起排灌自如的农田水利设施,才能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促进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2)氮肥的施用量对粮食产量有正的显著影响。氮肥是粮食作物生产所需最基本的肥料,必须有所保证,在现阶段,氮肥的施用量对粮食产量有正的显著影响,但盲目施用也会造成面源污染。按照已有研究,我国普遍存在化肥、农药和薄膜等农业资源投入过多的现象[14],但为什么氮肥的施用量仍然对粮食产量有正向影响呢?关键是施用方法不科学,本应埋施的氮肥农民普遍采取撒施,大部分都流失掉了,导致真正被粮食作物所吸收的氮肥仍然不够。从长期来看,合理施用化肥,增加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投入的比例显得尤为重要[9]。关键是要指导农民改变氮肥的施用方法,实行科学施肥,提高粮食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流失,保证作物对氮肥有足够的吸收量,以稳定粮食产量。(3)钾肥的施用量对粮食产量有负的显著影响。钾肥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湖北省钾肥的施用已经过量,钾肥施用不仅对粮食生产没有产生促进作用,而且对粮食产量产生了显著负影响,也就是说钾肥施用量越多,粮食产量越低,必须严格控制钾肥施用量。(4)磷肥、农药、农膜使用量和除涝面积对粮食产量影响不显著。磷肥和农药对粮食产量的作用不显著,这说明磷肥和农药施用方法简单,施用过乱,施用手段和时间不科学。虽然磷肥和农药的投入量不断增加,但并没有对粮食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农膜的使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不显著,这说明农膜在粮食作物使用上不科学,同时,农膜使用的增长大量用于设施农业、经济作物上,在粮食作物上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除涝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不显著,说明涝灾的发生与粮食作物并不紧密。湖北省的粮食作物主是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这些作物由于生长季节的特殊性,可能躲过了涝灾季节。   4.2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全面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粮食生产环境。各级政府应当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强化排灌设施建设和已有水渠的修复,以适应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需要。鉴于农田分散经营的现实,建议政府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15],统筹安排,分块集中组织实施,以保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实施的效果,争取较大程度地改善粮食生产环境,基本改变农业生产靠天的状况。(2)全力宣传普及科学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鉴于外界引导对农户施肥行为有重要影响,即教育机制能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16],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普及科学施肥技术,结合秸杆还田、有机肥施用,做好化肥耕施、埋施技术的普及工作。同时,加大对有机肥生产企业和使用有机肥的农民的补贴力度,实现大量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17]。在粮食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考虑到农业保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适度降低农业保护程度[18]。建议推行秋冬季种植罗布麻、蝴蝶花等绿肥作物还田,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国家可以对种植罗布麻、蝴蝶花等绿肥作物的农户实行补贴奖励政策,以鼓励更多的人种植绿肥作物,争取用10~20年的时间,较好地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3)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技术施肥,严格控制钾肥施用量。钾肥对作物生长虽然有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但作物对钾肥的需要量少,也不能多施。在钾肥施用已经过量的大背景下,必须严格控制钾肥的施用量。当然,在湖北省钾肥整体施用偏多,但并不等于所有农田钾肥都偏多。因此,应当减少并逐步取消对化肥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进一步提高对新型环保肥料、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等的补助力度[19],大力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通过制定相应的调动农民实际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性的政策[17],严格控制钾肥施用,鼓励大量生产、购买和施用有机肥。(4)逐步减少磷肥和农药施用量,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作物对磷肥的吸收需要较少,应当逐步减少施用量。农药施用量的增加,不仅增大了农民的投入,而且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应当严格控制。应当大力推广高抗虫、高抗病的粮食品种,鼓励稻虾、稻鳅、稻鳖套作,既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又可以防止化肥、农药的乱施乱用,从而彻底改变土壤、沟渠富营养化的状况,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HS2*2/3]参考文献:
  [1]农业部:“一控、两减、三基本”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EB/OL]. (2015-04-14)[2015-08-1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414/c70731-26842230.html.
  [2]汪发元. 中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比较及政策建议[J]. 农业经济问题,2014(10):26-32.
  [3]虞慧怡,扈豪,曾贤刚.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异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9):1-6.
  [4]马卫鹏,曹淑华,聂雷,等. 安徽省粮食产量变化态势及影响因素驱动力分析[J]. 世界农业,2014(9):178-184.
  [5]杨月锋,徐学荣. 福建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与产量趋势预测[J].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4):697-703.
  [6]宰松梅,郭树龙,温季,等. 河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 人民黄河,2011,33(12):94-128.
  [7]刘薇,常振海,张德生. 基于bootstrap法的我国粮食产量回归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5(14):84-86.
  [8]张明旭,赵海英. 通化市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14,39(4):80-83.
  [9]赵俊伟,郭德明. 糧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东岳论丛,2014,35(4):107-110.
  [10]许朗,李梅艳,刘爱军. 江苏省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5):4-6.
  [11]周志刚,郑明亮. 基于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的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解[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1-6.
  [12]欧阳浩,戎陆庆,黄镇谨,等. 基于粗糙集方法的广东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6):100-107.
  [13]段学军. 长江流域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30-34,39.
  [14]朱鹏颐. 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战术探讨[J]. 中国软科学,2015(1):14-19.
  [15]黄臻. 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D生产函数的岭回归分析[J]. 税务与经济,2014(5):50-54.
  [16]华春林,陆迁,姜雅莉. 引导农户施肥行为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影响——基于中英项目调查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5(14):226-230.
  [17]洪传春,刘某承,李文华. 我国化肥投入面源污染控制政策评估[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4):1-6.
  [18]向涛,綦勇. 粮食安全与农业面源污染——以农地禀赋对化肥投入强度的影响为例[J]. 财经研究,2015,41(7):132-144.
  [19]金书秦,周芳,沈贵银. 农业发展与面源污染治理双重目标下的化肥减量路径探析[J]. 环境保护,2015,43(8):50-53.
其他文献
心理创伤,在心理学中不是指普通的生活中的意外事件,而是被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创伤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产生无助感。创伤的发生都是突然的、无法抵抗的。  身体器官受到外力创伤后,身体会作出应激反应,比如疼痛、出血;同样的,人们的心理遭受创伤后也会出现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以此来保护已经受到巨大冲击的内心世界。比如,参与扑灭大火的消防员会在救火之后出现消沉、沮丧等情绪,遭遇亲人朋友突然离
摘要: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经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土地流转、征地留用地制度等一系列新型制度,奠定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现行的农村土地征地制度在补偿标准、农民意愿、征用地管理等方面问题较多,农村土地市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还没有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加以明确和规范,尚处于自发和隐性的状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合法性也尚未明确。加快土地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采用单因素(钾肥)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钾肥对马铃薯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马铃薯干物质的累积量表现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呈近似“S”形趋势,经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其干物质累积量为169.72 g/株,鲜薯产量达到26.86 t/hm2;施钾量在4~16 kg/667 m2之间时,均可促进马铃薯氮磷钾养分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种植菜用甘薯品种川菜薯211,研究不同种植密度(20万、24万、28万株/hm2)和不同采摘频率(6、9 d/次)对其茎尖产量及食用品质的影响,为川菜薯211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密度为 28万株/hm2 时,茎尖产量最高,分枝数最多,茎尖含水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采摘频率为6 d/次时,茎尖产量最高;而采摘次数越多,单株茎尖质量越低,茎尖含水率越大。当种
摘要:采用三叶一心期的玉米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SNP(硝普钠)处理对玉米幼苗叶片保水能力、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50、100、200 μmol/L SNP处理可提高玉米幼苗离体叶片的含水量1.5%、6.2%、9.8%、8.6%,不同程度减缓其叶片失水速率,增加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此外,SNP还能显著诱导SOD、CA
付旭煜,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中学高三学生,从小喜欢下象棋、围棋,喜欢打乒乓球、羽毛球,喜欢游泳、健身。曾获得广东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市级三好学生称号。他的座右铭是:择其所爱,爱其所择。湛蓝色的他有个纯白色的梦  “我这个小老弟,就是一个典型的学霸。”他的哥哥这样对我说道。确实如此,他是他们班上衡量化学考试难易程度的标杆,加之种种称谓傍身……付旭煜这个年轻而善良的孩子也只是腼腆又自信地回应道:
摘要:研究茯苓粗提物对家兔离体肠管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离体器官试验法,以家兔的空肠和盲肠平滑肌张力变化為指标,在家兔的离体空肠和盲肠恒温通气台式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为3.75、750、15.00、22.50 g/L的茯苓粗提物,观察茯苓粗提物对不同肠管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茯苓粗提物能抑制家兔离体空肠和盲肠平滑肌收缩运动,使收缩张力和舒张张力镉减弱,收缩振幅减小,其剂量越大
摘要:为完善现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简称IBDV)灭活疫苗生产工艺,形成适用于批量生产的抗原制备技术流程,对IBDV NJ09株病毒在DF-1细胞上的增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培养基筛选、血清最适浓度比较、接毒量测定等相关试验,明确了规模化生产工艺,即将DF-1细胞以1 ∶3、1 ∶4比例分瓶(0.85×105~1.2×105个/mL)
摘要:在大田豆麦轮作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翻耕、翻耕秸秆覆盖、旋耕、旋耕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秸秆覆盖对冬小麦麦田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容重、pH值、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能显著提高0~10 cm和10~2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不同耕作方式在各个土层呈现表层聚集现象;翻耕和旋耕速效钾含量和酶活性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免耕秸秆覆盖
摘要:利用Ward聚类法将长江干流10个省(市)分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然后分别利用这2个地区内省(市)农民收入的面板数据构建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研究土地对农民总收入、农民务工收入和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会促进农民农业收入的获得,但是会阻碍农民务工收入增长,对农民总收入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经济不发达地区土地不仅会促进农民农业收入增长,也会促进务工收入增长,对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