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公交车上,家长怀抱着幼小的孩子,孩子的眼睛不停地环顾四周,家长(多见女性)不停地与孩子说话,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叫什么,那叫什么……此情此景让我想到很多东西: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教育方式有什么作用?这种行为可能形成孩子什么样的模式?未来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爱子心切,是每一位父母的本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心结。教育从娃娃抓起。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些观念如今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已经深深地扎根。上述家长的行为,可能是想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想教给孩子更多知识,让孩子对所处的客观环境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开阔孩子视野。教育本身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样教育的确会收到良好效果,孩子在童年时代就比其他孩子懂得多,知道得广,赢在起跑线上。
但是过度教化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伤害孩子敏感的感知能力,降低孩子对事物保持盎然的兴趣。
婴儿自出生就有探索的欲望和本能,从躺着到被抱起来,到被抱到房间外面,孩子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大,眼睛也越来越不够用。孩子的心理世界就是在与周围事物的接触过程中逐渐留下映像而形成的。孩子喜欢在新异的地方玩,“出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要咬一咬,抠一抠,摸一摸就意味着探索,这是在未知中去探索和认识世界,得到成长,获取成就感。但如果家长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过早地给予答案,就扼杀了孩子的探索欲望。
2岁以前的孩子是以知觉体验的方式来发展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模型的。没有线性逻辑,没有准确的判断和推理,没有理性思考,没有语言的限制,孩子对世界的感觉系统维持着高度的敏锐。如果家长过早给孩子成人化的语言、行为、故事和电视节目,敏锐的知觉能力就被磨损殆尽。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大科学家,他们的成就不是因为书读得多,而是他们有敏锐的知觉能力和对事物盎然的兴趣。
怎么做比较合适呢?第一步鼓励孩子感知。自己去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通过孩子自己的感知了解世界,充分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如同孩子涂鸦,不在于画成什么图画而在于过程。孩子学会感知,有探究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从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是孩子一生的财富。第二步鼓励孩子探究。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孩子的感知与事物、与家长有惊人的相似,也许有很大差异,形成孩子的探索能力是最重要的。第三步引导孩子思索。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孩子的思索不见得正确,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索的能力。
二、忽略孩子需求,引起孩子反感,甚至形成心理游戏。
爱很伟大的,是无私给予的。很多时候,家长不是根据孩子的需求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予孩子各方面的照顾和教育,这样就容易忽略孩子的需求。家长经历过的事件肯定比孩子多(童年的孩子),很多时候家长不希望孩子走弯路,总是不断地提醒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孩子认为家长的提醒是唠叨、多余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反感、不与理睬。家长为此很受伤。孩子体验不到觉悟不到的东西,家长给不了,给了孩子也拿不住;只有孩子体验到悟到,才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孩子自己的。
从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TA)疗法的角度,家长与孩子的这种交流模式可能导致心理游戏。游戏三角的基本组成是拯救者——受害者——迫害者。当家长什么都想给予。不考虑孩子需求时,有可能漠视孩子自己获得的能力,充当了拯救者的角色。孩子反感家长唠叨,受挫后抱怨家长,家长又变成了受害者。孩子没有能力,只好依靠家长,家长用言语和行为表达不满,这时的家长就是迫害者。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在三种角色中变化者。同样孩子也担当着三种角色。当家长什么事都替孩子做时,孩子体验减少,领悟也可能不多,导致做事能力下降,孩子变成了受害者的角色。孩子不满,抱怨家长,就是迫害者的角色,如果孩子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家长,试图牺牲自己帮助家长实现抱负,孩子又成了拯救者。在游戏三角中,这种转换的过程就像旋转的木马一样会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一个人开始是一种角色。后来会转换成另一种角色。
心理游戏的重要特征是操纵性、重复性和漠视。迫害者、拯救者在漠视别人,受害者在漠视自己,视自己不重要、没价值或依赖别人,不去思考、行动、做决定。游戏表面给人亲密的感觉。实质是破坏亲密关系的。阻断游戏的方法之一是识别心理游戏,消除漠视的成分。
三、导致孩子不善于思考。
交流中常有一种现象,人们会把所经历的事件详细地有声有色地叙述,当问为什么时,他往往回答说“不知道”。这是只会记忆不善于思考的模式。家长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的孩子只会背诵不会探究,只重视考试成绩,忽略思维能力的锻炼。不会思考,观察问题限于局部,当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时很容易感性处理,这种本能的反应模式如果不能被理性的客观的思维模式取代,个体的成长将无法实现。难怪我们的民族非常聪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却寥寥无几;难怪我们国家的加工产业、模仿产业特别发达,高科技的创新型的产业却比较落后。家长的思维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家长的观念是孩子发展的起跑线。
由此联想到当今社会现象,每当媒体报道一个事件,随之而来的就是网民的大量跟帖,大规模的指责、批评、非议铺天盖地,人们较少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类事件,如何预防和减少此类事件再度发生,而是不停地指责当事人,甚至批评政府。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可以借机宣泄自己心中的某些不满情绪。
第二、满足一下自我很高的心理需求。什么人有权利有资格教育、指责、批评别人呢?领导级别、家长位置、权威人物……现实中一部分人自己本是草根一族,又没有影响力却总爱起哄,彰显自己。只有去发展自己的实力,思维有深度,才能有所作为,才有资格影响别人。
第三、掩盖自己不去探究真相的思维短板。看透真相需要有“空杯子”的心态、良好的思索习惯、整体观、动态观等等,而这些能力如果不经过有意识培养是很难具备的。
以上观点,仅笔者拙见,供参考和进一步思索。
爱子心切,是每一位父母的本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心结。教育从娃娃抓起。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些观念如今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已经深深地扎根。上述家长的行为,可能是想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想教给孩子更多知识,让孩子对所处的客观环境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开阔孩子视野。教育本身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样教育的确会收到良好效果,孩子在童年时代就比其他孩子懂得多,知道得广,赢在起跑线上。
但是过度教化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伤害孩子敏感的感知能力,降低孩子对事物保持盎然的兴趣。
婴儿自出生就有探索的欲望和本能,从躺着到被抱起来,到被抱到房间外面,孩子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大,眼睛也越来越不够用。孩子的心理世界就是在与周围事物的接触过程中逐渐留下映像而形成的。孩子喜欢在新异的地方玩,“出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要咬一咬,抠一抠,摸一摸就意味着探索,这是在未知中去探索和认识世界,得到成长,获取成就感。但如果家长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过早地给予答案,就扼杀了孩子的探索欲望。
2岁以前的孩子是以知觉体验的方式来发展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模型的。没有线性逻辑,没有准确的判断和推理,没有理性思考,没有语言的限制,孩子对世界的感觉系统维持着高度的敏锐。如果家长过早给孩子成人化的语言、行为、故事和电视节目,敏锐的知觉能力就被磨损殆尽。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大科学家,他们的成就不是因为书读得多,而是他们有敏锐的知觉能力和对事物盎然的兴趣。
怎么做比较合适呢?第一步鼓励孩子感知。自己去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通过孩子自己的感知了解世界,充分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如同孩子涂鸦,不在于画成什么图画而在于过程。孩子学会感知,有探究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从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是孩子一生的财富。第二步鼓励孩子探究。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孩子的感知与事物、与家长有惊人的相似,也许有很大差异,形成孩子的探索能力是最重要的。第三步引导孩子思索。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孩子的思索不见得正确,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索的能力。
二、忽略孩子需求,引起孩子反感,甚至形成心理游戏。
爱很伟大的,是无私给予的。很多时候,家长不是根据孩子的需求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予孩子各方面的照顾和教育,这样就容易忽略孩子的需求。家长经历过的事件肯定比孩子多(童年的孩子),很多时候家长不希望孩子走弯路,总是不断地提醒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孩子认为家长的提醒是唠叨、多余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反感、不与理睬。家长为此很受伤。孩子体验不到觉悟不到的东西,家长给不了,给了孩子也拿不住;只有孩子体验到悟到,才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孩子自己的。
从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TA)疗法的角度,家长与孩子的这种交流模式可能导致心理游戏。游戏三角的基本组成是拯救者——受害者——迫害者。当家长什么都想给予。不考虑孩子需求时,有可能漠视孩子自己获得的能力,充当了拯救者的角色。孩子反感家长唠叨,受挫后抱怨家长,家长又变成了受害者。孩子没有能力,只好依靠家长,家长用言语和行为表达不满,这时的家长就是迫害者。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在三种角色中变化者。同样孩子也担当着三种角色。当家长什么事都替孩子做时,孩子体验减少,领悟也可能不多,导致做事能力下降,孩子变成了受害者的角色。孩子不满,抱怨家长,就是迫害者的角色,如果孩子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家长,试图牺牲自己帮助家长实现抱负,孩子又成了拯救者。在游戏三角中,这种转换的过程就像旋转的木马一样会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一个人开始是一种角色。后来会转换成另一种角色。
心理游戏的重要特征是操纵性、重复性和漠视。迫害者、拯救者在漠视别人,受害者在漠视自己,视自己不重要、没价值或依赖别人,不去思考、行动、做决定。游戏表面给人亲密的感觉。实质是破坏亲密关系的。阻断游戏的方法之一是识别心理游戏,消除漠视的成分。
三、导致孩子不善于思考。
交流中常有一种现象,人们会把所经历的事件详细地有声有色地叙述,当问为什么时,他往往回答说“不知道”。这是只会记忆不善于思考的模式。家长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的孩子只会背诵不会探究,只重视考试成绩,忽略思维能力的锻炼。不会思考,观察问题限于局部,当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时很容易感性处理,这种本能的反应模式如果不能被理性的客观的思维模式取代,个体的成长将无法实现。难怪我们的民族非常聪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却寥寥无几;难怪我们国家的加工产业、模仿产业特别发达,高科技的创新型的产业却比较落后。家长的思维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家长的观念是孩子发展的起跑线。
由此联想到当今社会现象,每当媒体报道一个事件,随之而来的就是网民的大量跟帖,大规模的指责、批评、非议铺天盖地,人们较少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类事件,如何预防和减少此类事件再度发生,而是不停地指责当事人,甚至批评政府。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可以借机宣泄自己心中的某些不满情绪。
第二、满足一下自我很高的心理需求。什么人有权利有资格教育、指责、批评别人呢?领导级别、家长位置、权威人物……现实中一部分人自己本是草根一族,又没有影响力却总爱起哄,彰显自己。只有去发展自己的实力,思维有深度,才能有所作为,才有资格影响别人。
第三、掩盖自己不去探究真相的思维短板。看透真相需要有“空杯子”的心态、良好的思索习惯、整体观、动态观等等,而这些能力如果不经过有意识培养是很难具备的。
以上观点,仅笔者拙见,供参考和进一步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