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总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在路口的每一次选择都会决定你人生的不同方向。回眸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不禁感慨:“岁月浓淡总相宜,师途有味是清欢”。
也曾年少轻狂
十五岁中考那年,梦想着上高中考师院,可妈妈说家里三只书包太重了,非让我报考师范。斗争了三天三夜无果,只能假装屈从,故意让政治学科亮了红灯,不料居然还比师范录取分数线高出一分。报到那天,班主任指着我的成绩让我加把劲,这也许是我此生受过的最大的羞辱,我当即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班主任见识一下我真正的实力。十八岁那年,我以全校为数不多的“全优”成绩毕业,成了区域所有毕业生中的唯一。据说档案刚到区教育局,就被近水楼台的某小学资深校长看到,立刻提前招致麾下。工作第一年,我成了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代表片参加区里的封闭式思品赛课一举夺魁;第二年参加了苏南五城区语文会课,初生牛犊面对黑压压的几百号听众,毫不怯场,收获了如潮水般的掌声。第三年,区教研室成立课题组,语文组、思品组都想让我加盟,最终在没有征求我个人意愿的情况下,由主管思品学科的教研室主任拍板,导致我与倾慕已久的语文课题组失之交臂。经过这一连串的事情,我的名声自然是不胫而走,但伴随而来的优越感也让我飘飘然得差一点迷失了方向。
第四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一家中外合作企业老总看中,力荐加盟一个新的合作项目,负责人事培训方面的工作。诱人的待遇、挑战性的工作和骨子里的反叛精神,驱使着我去探寻另一个未知的世界。一个月的试用期后,我顺利进入核心组。向学校递交辞呈的那一天,我特意来到辛勤耕耘四载的三尺讲台前,凝重地道了一声“再见”。
归来仍是少年
半年后重新登上讲台,我唯一的要求是继续接任原来的班级,完成首轮大循环教学。虽然学校宽容地接纳了我,但在那个年代还是遭受了很多诸如“专业思想不稳固”的质疑,并因此延缓一年职称评定。人生低谷与书为伴,青灯长卷让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洗尽铅华、慧然独悟的洒脱与坦然。结合自身的反叛心路,我逐渐认清了造成“小学‘闹哄哄’(发言过剩),初高中‘静悄悄’(拒绝发言)”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学形式主义。结合自身的反叛经历,我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小时候虚假主体训练有多强,学生长大后的反抗就会有多烈。于是我的课堂教学改革就从允许学生反应慢一点,发言模糊一点开始了,尤其在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我再倾听学生的发言,不仅听学生发言的内容,更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这就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力投出更好的球来。这种的投球般的快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是和孩子心心相印的基础。
轮岗体味清欢
年逾不惑之后,内心的平和安祥,也曾被去一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轮岗交流的经历激起过些许浪花。不过也正是那一段经历,让日益成熟的我逐渐通透。一个人只有修炼到当成功不会显赫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才足以包容所有生活之不快,才可以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非利益,才终将体味到清欢的滋味。
忐忑
那年夏天,我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来提高对“骨干教师轮岗交流”的认识,以坚决拥护教育行政部门为实现高位均衡而采取的这一普惠民生的改革举措,但当最终要跨出第一步时,我还是有了莫名的忐忑。即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工作环境,日益融洽的人际关系,日臻纯熟的教学模式,心中恋恋不舍。面临新环境、新岗位、新同事、新的教育对象,我诚惶诚恐地接受了从教20多年来从未经历过的一次崭新的挑战。
震惊
上岗之前,我就告诫自己:虽然轮岗只有一年,但绝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我要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和处惊不变的自信去面对有可能发生的一切偶然。但是,学生报到第一天,2名学生无故缺席,10来名学生暑假作业几乎空白,近一半学生书写马虎、字迹潦草,绝大多数学生作业正确率不到百分之三十……面对如此现状,我还是震惊了!我深刻地体会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尚未養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均未达到市区同龄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一年的轮岗交流注定任重道远。
挣扎
我决心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改变现状。先是短信通知家长,让他们督促孩子回家补齐假期作业。第一天只有个别同学完工,第二天还是凤毛麟角。借助不了家长的力量,我只好利用每天放学后的一到两小时,把这些孩子集中起来辅导。集中辅导的第三天,孩子们正埋头补做暑假作业,夕阳的余晖映射在教室一隅,突然一阵嘈杂声打破了方才恬静而美好的画面,原来是一位奶奶牵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直奔教室中央,开机关枪似的大声呵斥她的孙子,我本能地冲上前想去阻止奶奶的谩骂,但奶奶似乎根本无心跟我这位老师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自顾自地把她的左臂高高扬起,随着声浪的起伏不停地挥舞,所幸的是不管她的情绪多么激动,不管分贝提高了多少个八度,她的左臂始终没有不经意落下,她的孙子基本没有安全的隐患。我本想客气地提醒那位奶奶:没有完成暑期作业,一味指责孩子有用吗?孩子的父母是否尽到了提醒、督促的责任?可是她一口纯粹的方言和大声的喧嚷,让我们的沟通变成了鸡同鸭讲,教师应有的涵养也提醒我此时无声胜有声,更何况她带过来的那个孩子正在教室后面手拿玩具枪作冲锋状,我怕影响其他的孩子补作业,也更担心发生意外,连忙阻止着这个看似学生弟弟的孩子那面对学校新环境的种种新奇举动,场面似乎已经无法由我来掌控……
紧接着的一个月里,天天都有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哪天若是某一项作业全部交清,我都觉得这是上帝赐予我的一份惊喜。我和孩子们重复上演着“布置——拖欠——清还”这样一场耗时耗力又不知何时是结局的拉锯战,我身心疲累,踌躇彷徨。好多次问自己:是改变还是顺应?毫无疑问,顺应是无能的表现,是不负责任的托辞,我不可以这样做。 家访
既然无法改变学生,那就只有改变自己。我开始寻求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有机契合点,逐步探索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我决定主动出击。可每次给孩子的父母去电话,经常不是无人接听,就是“您拨的电话正忙,请稍后再拨”。运气好的时候终于有家长愿意接听电话了,可往往还没等我把事件的前因后果说完整,电话那头就传来无奈的控诉:“老师,我家小子从小就不爱做作业,我们也拿他没办法,不过请老师放心,你尽管揍他,我们不怪你。”面对一群这样的家长,无语的我忍不住向搭班老师抱怨,已经带了他们三年的搭班老师悠悠甩出一句:“别太介意,也不是只有我们班的家长这个样……”
执拗的我不甘心,决定逐一当面会一会这个特殊的家长群体。我在班里宣布了家访的决定后,当场就有聪明孩子小声议论:“老师肯定先访问那些老赖(同学们对班里出名的经常赖作业的人群的戏称)。”为了防止给尚未定型的孩子贴标签,我急忙故作轻松的更正:“不,我通常是最喜欢谁,就先走访谁家。”话音未落,时常赖做作业的小胖怯怯地又不怀好意地追根究底:“那老师最喜欢谁?”“当然是你呀!”我也半真半假地回应他,他瞪大了眼睛望了我好一会,迷幻的眼神里不知喜和忧哪个更多一些。
第二天,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把我悄悄拉出教室,在我耳边低低私语:“老师,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情,能不能晚两天去家访,因为我爸爸在老家照顾生病的爷爷,妈妈在曹安市场卖菜,家里是租来的房子,里面还住着其他人,能不能等周末我让妈妈把卫生打扫干净后再来?”面对如此要强、体面、懂事的孩子,我的心瞬间柔软起来,还有什么比彼此尊重、彼此理解更好地沟通方式呢?
悸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途径曹安农副产品市场。这个喧嚣的集市虽然离我家只有不足5分钟的车程,但是由于环境肮脏、嘈杂,我从未涉足。但是那个深秋的午后,我遇见它的一刹那,突然踩下了刹车,那是我大多数的教育对象的父母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开始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工作生活环境产生了好奇。我踮着脚小心翼翼地踏入市场。虽然棚户外阳光灿烂,但是大棚内泥泞不堪。成千上百个摊位前,千篇一律地坐着一些衣着不洁的摊主,我之所以使用“不洁”一词,是因为我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那只是他们劳动的印迹。他们大多经营着几样品种单一的副食品,面对过往的顾客机械而又熟练的操作,无暇照顾身边嗷嗷待哺或者蹒跚学路的孩子,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常态。是的,他们为了生计周而复始,根本无法顾及自己一个或多个子女成长、教育的需求。兴许是超负荷的劳动强度使他们淡漠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兴许是本身文化的缺失,使他们漠视了环境影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的内心开始悸动,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对自己要求多一点,高一点,对家长要求少一点,低一点?此情此景伴随着拷问心灵的声声质问,让我立刻放下了之前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抱怨和不满,取而代之的唯有理解与宽容。
顿悟
走出曹安市场的那一刻,一个面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教学模式雏形诞生了。即高效利用在校的一切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减少课外要求家長督促、协助完成的作业。我把预习列入早读的范畴,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备学生上,把课后积累与背诵作为每天放学前的必修课,把课外经典阅读作为每周一课……我尽量通过面批作业,及时了解课堂反馈情况,坚决执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三清”订正政策。我尝试多用几把尺来衡量学生,尽量让学生感受到“细小的过失,也有老师为他担忧;点滴的进步,也有老师为他高兴”。
不惑
渐渐地,我融入了一个之前我比较陌生的群体,去关注他们对子女成长教育的需求,去理解他们对子女美好未来的追求与现实习惯养成之间的矛盾与焦灼,希冀与无奈。我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重新去领悟了从教二十多年尚未真正领悟过的“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的精髓。我的学生们在紧张又充实的学习中稳步成长着,我的教学理想也在每一个平凡的轮岗交流的日子里日渐明朗。我摆脱了“教书匠”这一技能领域的束缚,站在了教育公平和神圣的高度来思索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如今的我虽已走上了校级岗位,但我依旧不悲不喜、不争不抢,淡淡地为工作、学习、生活而努力,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强求。我知道人生难免还会有波折,但只要抱着“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的心态,那一定会体会到“师途有味是清欢”的幸福,一定能开启“站在讲台上慢慢老去”的人生篇章。
也曾年少轻狂
十五岁中考那年,梦想着上高中考师院,可妈妈说家里三只书包太重了,非让我报考师范。斗争了三天三夜无果,只能假装屈从,故意让政治学科亮了红灯,不料居然还比师范录取分数线高出一分。报到那天,班主任指着我的成绩让我加把劲,这也许是我此生受过的最大的羞辱,我当即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班主任见识一下我真正的实力。十八岁那年,我以全校为数不多的“全优”成绩毕业,成了区域所有毕业生中的唯一。据说档案刚到区教育局,就被近水楼台的某小学资深校长看到,立刻提前招致麾下。工作第一年,我成了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代表片参加区里的封闭式思品赛课一举夺魁;第二年参加了苏南五城区语文会课,初生牛犊面对黑压压的几百号听众,毫不怯场,收获了如潮水般的掌声。第三年,区教研室成立课题组,语文组、思品组都想让我加盟,最终在没有征求我个人意愿的情况下,由主管思品学科的教研室主任拍板,导致我与倾慕已久的语文课题组失之交臂。经过这一连串的事情,我的名声自然是不胫而走,但伴随而来的优越感也让我飘飘然得差一点迷失了方向。
第四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一家中外合作企业老总看中,力荐加盟一个新的合作项目,负责人事培训方面的工作。诱人的待遇、挑战性的工作和骨子里的反叛精神,驱使着我去探寻另一个未知的世界。一个月的试用期后,我顺利进入核心组。向学校递交辞呈的那一天,我特意来到辛勤耕耘四载的三尺讲台前,凝重地道了一声“再见”。
归来仍是少年
半年后重新登上讲台,我唯一的要求是继续接任原来的班级,完成首轮大循环教学。虽然学校宽容地接纳了我,但在那个年代还是遭受了很多诸如“专业思想不稳固”的质疑,并因此延缓一年职称评定。人生低谷与书为伴,青灯长卷让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洗尽铅华、慧然独悟的洒脱与坦然。结合自身的反叛心路,我逐渐认清了造成“小学‘闹哄哄’(发言过剩),初高中‘静悄悄’(拒绝发言)”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学形式主义。结合自身的反叛经历,我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小时候虚假主体训练有多强,学生长大后的反抗就会有多烈。于是我的课堂教学改革就从允许学生反应慢一点,发言模糊一点开始了,尤其在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我再倾听学生的发言,不仅听学生发言的内容,更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这就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力投出更好的球来。这种的投球般的快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是和孩子心心相印的基础。
轮岗体味清欢
年逾不惑之后,内心的平和安祥,也曾被去一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轮岗交流的经历激起过些许浪花。不过也正是那一段经历,让日益成熟的我逐渐通透。一个人只有修炼到当成功不会显赫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才足以包容所有生活之不快,才可以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非利益,才终将体味到清欢的滋味。
忐忑
那年夏天,我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来提高对“骨干教师轮岗交流”的认识,以坚决拥护教育行政部门为实现高位均衡而采取的这一普惠民生的改革举措,但当最终要跨出第一步时,我还是有了莫名的忐忑。即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工作环境,日益融洽的人际关系,日臻纯熟的教学模式,心中恋恋不舍。面临新环境、新岗位、新同事、新的教育对象,我诚惶诚恐地接受了从教20多年来从未经历过的一次崭新的挑战。
震惊
上岗之前,我就告诫自己:虽然轮岗只有一年,但绝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我要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和处惊不变的自信去面对有可能发生的一切偶然。但是,学生报到第一天,2名学生无故缺席,10来名学生暑假作业几乎空白,近一半学生书写马虎、字迹潦草,绝大多数学生作业正确率不到百分之三十……面对如此现状,我还是震惊了!我深刻地体会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尚未養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均未达到市区同龄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一年的轮岗交流注定任重道远。
挣扎
我决心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改变现状。先是短信通知家长,让他们督促孩子回家补齐假期作业。第一天只有个别同学完工,第二天还是凤毛麟角。借助不了家长的力量,我只好利用每天放学后的一到两小时,把这些孩子集中起来辅导。集中辅导的第三天,孩子们正埋头补做暑假作业,夕阳的余晖映射在教室一隅,突然一阵嘈杂声打破了方才恬静而美好的画面,原来是一位奶奶牵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直奔教室中央,开机关枪似的大声呵斥她的孙子,我本能地冲上前想去阻止奶奶的谩骂,但奶奶似乎根本无心跟我这位老师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自顾自地把她的左臂高高扬起,随着声浪的起伏不停地挥舞,所幸的是不管她的情绪多么激动,不管分贝提高了多少个八度,她的左臂始终没有不经意落下,她的孙子基本没有安全的隐患。我本想客气地提醒那位奶奶:没有完成暑期作业,一味指责孩子有用吗?孩子的父母是否尽到了提醒、督促的责任?可是她一口纯粹的方言和大声的喧嚷,让我们的沟通变成了鸡同鸭讲,教师应有的涵养也提醒我此时无声胜有声,更何况她带过来的那个孩子正在教室后面手拿玩具枪作冲锋状,我怕影响其他的孩子补作业,也更担心发生意外,连忙阻止着这个看似学生弟弟的孩子那面对学校新环境的种种新奇举动,场面似乎已经无法由我来掌控……
紧接着的一个月里,天天都有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哪天若是某一项作业全部交清,我都觉得这是上帝赐予我的一份惊喜。我和孩子们重复上演着“布置——拖欠——清还”这样一场耗时耗力又不知何时是结局的拉锯战,我身心疲累,踌躇彷徨。好多次问自己:是改变还是顺应?毫无疑问,顺应是无能的表现,是不负责任的托辞,我不可以这样做。 家访
既然无法改变学生,那就只有改变自己。我开始寻求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有机契合点,逐步探索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我决定主动出击。可每次给孩子的父母去电话,经常不是无人接听,就是“您拨的电话正忙,请稍后再拨”。运气好的时候终于有家长愿意接听电话了,可往往还没等我把事件的前因后果说完整,电话那头就传来无奈的控诉:“老师,我家小子从小就不爱做作业,我们也拿他没办法,不过请老师放心,你尽管揍他,我们不怪你。”面对一群这样的家长,无语的我忍不住向搭班老师抱怨,已经带了他们三年的搭班老师悠悠甩出一句:“别太介意,也不是只有我们班的家长这个样……”
执拗的我不甘心,决定逐一当面会一会这个特殊的家长群体。我在班里宣布了家访的决定后,当场就有聪明孩子小声议论:“老师肯定先访问那些老赖(同学们对班里出名的经常赖作业的人群的戏称)。”为了防止给尚未定型的孩子贴标签,我急忙故作轻松的更正:“不,我通常是最喜欢谁,就先走访谁家。”话音未落,时常赖做作业的小胖怯怯地又不怀好意地追根究底:“那老师最喜欢谁?”“当然是你呀!”我也半真半假地回应他,他瞪大了眼睛望了我好一会,迷幻的眼神里不知喜和忧哪个更多一些。
第二天,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把我悄悄拉出教室,在我耳边低低私语:“老师,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情,能不能晚两天去家访,因为我爸爸在老家照顾生病的爷爷,妈妈在曹安市场卖菜,家里是租来的房子,里面还住着其他人,能不能等周末我让妈妈把卫生打扫干净后再来?”面对如此要强、体面、懂事的孩子,我的心瞬间柔软起来,还有什么比彼此尊重、彼此理解更好地沟通方式呢?
悸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途径曹安农副产品市场。这个喧嚣的集市虽然离我家只有不足5分钟的车程,但是由于环境肮脏、嘈杂,我从未涉足。但是那个深秋的午后,我遇见它的一刹那,突然踩下了刹车,那是我大多数的教育对象的父母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开始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工作生活环境产生了好奇。我踮着脚小心翼翼地踏入市场。虽然棚户外阳光灿烂,但是大棚内泥泞不堪。成千上百个摊位前,千篇一律地坐着一些衣着不洁的摊主,我之所以使用“不洁”一词,是因为我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那只是他们劳动的印迹。他们大多经营着几样品种单一的副食品,面对过往的顾客机械而又熟练的操作,无暇照顾身边嗷嗷待哺或者蹒跚学路的孩子,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常态。是的,他们为了生计周而复始,根本无法顾及自己一个或多个子女成长、教育的需求。兴许是超负荷的劳动强度使他们淡漠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兴许是本身文化的缺失,使他们漠视了环境影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的内心开始悸动,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对自己要求多一点,高一点,对家长要求少一点,低一点?此情此景伴随着拷问心灵的声声质问,让我立刻放下了之前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抱怨和不满,取而代之的唯有理解与宽容。
顿悟
走出曹安市场的那一刻,一个面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教学模式雏形诞生了。即高效利用在校的一切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减少课外要求家長督促、协助完成的作业。我把预习列入早读的范畴,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备学生上,把课后积累与背诵作为每天放学前的必修课,把课外经典阅读作为每周一课……我尽量通过面批作业,及时了解课堂反馈情况,坚决执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三清”订正政策。我尝试多用几把尺来衡量学生,尽量让学生感受到“细小的过失,也有老师为他担忧;点滴的进步,也有老师为他高兴”。
不惑
渐渐地,我融入了一个之前我比较陌生的群体,去关注他们对子女成长教育的需求,去理解他们对子女美好未来的追求与现实习惯养成之间的矛盾与焦灼,希冀与无奈。我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重新去领悟了从教二十多年尚未真正领悟过的“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的精髓。我的学生们在紧张又充实的学习中稳步成长着,我的教学理想也在每一个平凡的轮岗交流的日子里日渐明朗。我摆脱了“教书匠”这一技能领域的束缚,站在了教育公平和神圣的高度来思索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如今的我虽已走上了校级岗位,但我依旧不悲不喜、不争不抢,淡淡地为工作、学习、生活而努力,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强求。我知道人生难免还会有波折,但只要抱着“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的心态,那一定会体会到“师途有味是清欢”的幸福,一定能开启“站在讲台上慢慢老去”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