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清波,江苏徐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徐州市文联书画院副院长。 2008年毕业于中国国家画院梁占岩人物画工作室。作品多次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大展中入选或获奖。其中,2007年,作品《九个炊事员》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三等奖;2006年,作品《朝霞》入选《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4年,作品《今早有雾》获《200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作品《这年这月这日》入选《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纪念蒋兆和诞辰100周年》;2001年,作品《那年九岁》入选《“亚亨杯”全国绘画书法精品大展》;1999年,作品《彭祖》入选《“鑫光杯”迎澳门回归中国画精品展》;作品《彭祖》入选《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犟》入选《纪念张大千诞辰100周年华人书画名家精品展》等; 2005年,作品《向网》获《“黎昌杯”第三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银奖;2004年,作品《老街·早雾》获《“黎昌杯”第二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银奖;作品《今早有雾》获《江苏省文化厅精品创新工程现代都市水墨画展》银奖等;还有多幅作品在全国各类大展中获奖或者被收藏。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它是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是精神性、哲学性很强的艺术。因此,作为中国画家如果不能深层次的对笔墨的形态、内涵、笔墨结构、规律、以及绘画题材进行深刻研究和把握,就不能真正进入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可以这样说理解了笔墨也就抓住了中国画的灵魂。
初识绘画,知道中国画有写意和工笔之分,看到的作品,一种无非是把画的东西事无巨细地如实地画出来,如同照片;另一种则是粗线条,把基本形状画出来,看着很像要画的东西就行了,书上叫写其大意。像李可染画的牛、徐悲鸿画的马、齐白石画的虾,就那么几笔,却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了牛、马、虾的形象,于是从小率性的我就爱上了写意画,更是爱上了写意水墨人物画,可是模仿来模仿去就是画不出人家那样的活灵活现,琢磨了几十年,这才感悟“写意”二字不是那么简单的画其大意的意思,却是意蕴深厚。
每逢中秋佳节,总是常常记起小时候过中秋,一家人团团围坐、边吃月饼边赏月,这时流萤轻舞,小虫低鸣,夜露微寒,父母亲说着细语,兄妹拍手念“月光光,照河上,河犁田,抬花鞋......”记忆两岸的花瓣纷纷落下,尽管很多东西都已淡去,但那永远鲜活的是我儿时的故乡、儿时的中秋、儿时的月。继而这一切便都成了我创作的源泉,他们给了我无限灵感,因此创作了《儿趣》系列作品。
郑板桥有语: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童年生活传达的是人间最美好,最纯洁的真情。人之初,一根绳子,一个毽子,一片石块,手拉着手都是那么的美好。一切艺术缘自一个“情”字,在对情字的表达上,画家们的基调、姿态各有不同,其灵魂深处的东西更不相同。我难忘家乡的田野、大树、小溪、石板桥,那儿多有野趣,妙不可言,所以产生通过艺术语言的阐释,将家乡之美和儿时生活之趣融入水墨,从而向人们传达诸多意趣和对孩提时代的怀恋之情。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水墨人物画多少总是有一些偏见,总觉得油画中的人物是真实的,而写意为主的国画中的人物不是那么真实。我认为水墨人物同样是真实的,也是紧随时代。为了改变那种偏执的看法,我把目光始终向下看,看生活的底层,始终对现实进行观注,让笔墨在悸动和痛楚中展示。要把最后一滴血汗留给土地的老农;正等待着微薄退休金,面对疾病苦苦挣扎的退休工人;甚至是街头的流浪汉。他们的眼睛睁着、半睁着、闭着,充满了渴盼、失望、无奈。让这些真切、鲜活的艺术生命引人心颤,继而为之感动,甚至生发无限感慨,从而改变那种错误的看法。因为无论什么作品样式,人物要与时代契合,这样才能真正有生命力。
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中国画绝不只是单独的表现手法,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手段。“笔墨当随时代”。虽然几千年来中国画的笔墨表现领域在不断变革中得到完善与超越,但是我们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去变通、去发展......但凡有成就的中国画家,总是在掌握了一定笔墨技巧与笔墨规律吐故纳新中不断发展。笔墨之道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锲而不舍、聚精会神者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艰辛地走下去。
探索就是要打开一扇门,门里有什么,只有进去后才会知道。潘天寿论画时曾讲到:“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隅,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可见境界是穷其一生都很难得到的东西,是水墨写意品格思考中上下求索和磨砺祈盼的愿望。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它是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是精神性、哲学性很强的艺术。因此,作为中国画家如果不能深层次的对笔墨的形态、内涵、笔墨结构、规律、以及绘画题材进行深刻研究和把握,就不能真正进入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可以这样说理解了笔墨也就抓住了中国画的灵魂。
初识绘画,知道中国画有写意和工笔之分,看到的作品,一种无非是把画的东西事无巨细地如实地画出来,如同照片;另一种则是粗线条,把基本形状画出来,看着很像要画的东西就行了,书上叫写其大意。像李可染画的牛、徐悲鸿画的马、齐白石画的虾,就那么几笔,却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了牛、马、虾的形象,于是从小率性的我就爱上了写意画,更是爱上了写意水墨人物画,可是模仿来模仿去就是画不出人家那样的活灵活现,琢磨了几十年,这才感悟“写意”二字不是那么简单的画其大意的意思,却是意蕴深厚。
每逢中秋佳节,总是常常记起小时候过中秋,一家人团团围坐、边吃月饼边赏月,这时流萤轻舞,小虫低鸣,夜露微寒,父母亲说着细语,兄妹拍手念“月光光,照河上,河犁田,抬花鞋......”记忆两岸的花瓣纷纷落下,尽管很多东西都已淡去,但那永远鲜活的是我儿时的故乡、儿时的中秋、儿时的月。继而这一切便都成了我创作的源泉,他们给了我无限灵感,因此创作了《儿趣》系列作品。
郑板桥有语: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童年生活传达的是人间最美好,最纯洁的真情。人之初,一根绳子,一个毽子,一片石块,手拉着手都是那么的美好。一切艺术缘自一个“情”字,在对情字的表达上,画家们的基调、姿态各有不同,其灵魂深处的东西更不相同。我难忘家乡的田野、大树、小溪、石板桥,那儿多有野趣,妙不可言,所以产生通过艺术语言的阐释,将家乡之美和儿时生活之趣融入水墨,从而向人们传达诸多意趣和对孩提时代的怀恋之情。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水墨人物画多少总是有一些偏见,总觉得油画中的人物是真实的,而写意为主的国画中的人物不是那么真实。我认为水墨人物同样是真实的,也是紧随时代。为了改变那种偏执的看法,我把目光始终向下看,看生活的底层,始终对现实进行观注,让笔墨在悸动和痛楚中展示。要把最后一滴血汗留给土地的老农;正等待着微薄退休金,面对疾病苦苦挣扎的退休工人;甚至是街头的流浪汉。他们的眼睛睁着、半睁着、闭着,充满了渴盼、失望、无奈。让这些真切、鲜活的艺术生命引人心颤,继而为之感动,甚至生发无限感慨,从而改变那种错误的看法。因为无论什么作品样式,人物要与时代契合,这样才能真正有生命力。
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中国画绝不只是单独的表现手法,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手段。“笔墨当随时代”。虽然几千年来中国画的笔墨表现领域在不断变革中得到完善与超越,但是我们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去变通、去发展......但凡有成就的中国画家,总是在掌握了一定笔墨技巧与笔墨规律吐故纳新中不断发展。笔墨之道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锲而不舍、聚精会神者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艰辛地走下去。
探索就是要打开一扇门,门里有什么,只有进去后才会知道。潘天寿论画时曾讲到:“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隅,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可见境界是穷其一生都很难得到的东西,是水墨写意品格思考中上下求索和磨砺祈盼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