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课的类型很单一,主要是讲读课。由于课的类型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如以感知为目的的预习课;以理解为目的的讲读课;以理解、欣赏作品和积累为目的的朗读欣赏课;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口语交际课;以运用读写方法为目的的读写课;以发展思维能力和读写能力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探究课等。
什么是综合实践探究课?综合实践探究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小学生能否上好综合实践探究课?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探究课?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1. 综合实践探究课教学的意义
语文综合实践探究课就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围绕一定的题目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写出探究报告的实践活动。这种综合实践探究课和讲读课的不同之处,没有固定教材,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问题及一些逻辑系统的材料,进行周密的思考,独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形成自己的结论,并能说明结论所依据的理由。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投身于有价值的活动,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结果,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能力。在活动中学生由资料的研究而一步一步获得结果,是学生自身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体现。
综合实践探究课可以促进学生细心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综合实践探究课的作用在于它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知识去学。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才能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读写能力。
总之,综合实践探究课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养成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2. 综合实践探究课的教学过程
2.1 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课要探究的问题非常广泛,但主要应结合课内学习进行。
(1)结合语文课的探究题。一般有几类课题:①对某一作家的作品的研究。可以研究一篇作品,也可以研究几篇作品。②不同作家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研究。③对诗歌的研究。如研究几篇新诗或对所喜爱的古诗的研究。④对某些成语的研究等等。
(2)结合其他课的探究题。语文综合实践探究课的题目可以和各科联系,如和音乐界联系,可以研究音乐家的传记及作品等。和科学课联系,可以研究某种生物的生长过程等。总之,和各学科联系的研究,一方面是提高思维能力,丰富知识,而主要的是提高语文的读写能力和探索精神。
由谁来出题呢?一般开始由教师出题,一次出几个题目,由学生去选择参考。如果学生自己有题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定题。
2.2 搜集资料。
(1)必须掌握资料。学生的研究不能凭空去想,一定要有根有据地说明问题。如果是研究作品,就应该以作品为主。
(2)资料来源。获取资料的途径可以通过观察、阅读书报和杂志、访问、回忆等。如果学生对所研究的事物比较熟悉,能独立回忆事实,就不必去观察、访问,平时语文课和各科学习的内容如记忆在大脑中,会成为丰富的资料宝库。
2.3 分析、综合材料,得到结论。
材料到手不能马上使用,必须先了解材料内容要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摘录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部分,要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要点,得出结论。学生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要在语文课内经常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综合能力及比较研究方法。
2.4 写出研究报告。
写研究报告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教给学生写报告的要求和格式,如,先写出题目,再写内容,内容要分段或分章节。写报告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资料、分析资料过程中随时记下学习结果,最后把学习结果加以概括,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研究报告。
总之,综合实践探究课的全过程是开放的,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研究过程的参与者、指导者。
3. 综合实践探究课的教学要求
综合实践探究课主要是学生独立进行研究,但教师必须进行认真指导。
(1)综合实践探究课一般适合于高年级学生。一学期进行一到二次即可,可以和作文课结合起来。开始时,一学期做一次,教师要多给予一些指导,使其成功,感到有收获,增强信心,提高探究兴趣,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探究课打下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引用材料,切忌抄现成材料。
(2)教师要出好研究题目。提倡学生自己拟题,但开始时教师必须提供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第一,题目要小型多样,难易程度可以不同;第二,学生选题时要适当指导,根据学生的水平,使学生选的题目适合自己的能力。
(3)综合实践探究课要把重点放在研究过程上。必须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真正活动起来,每一步都要自己去实践,这样才能提高研究能力。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必要时给予指导,或提出问题,或提供资料,或指导方法,或修改报告等。
(4)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积累资料,如剪报,记读书笔记,记书报索引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资料提出研究课题。
凡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还要平时多读书,多读报刊杂志,遇到有关材料要随时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收稿日期:2013-08-17
什么是综合实践探究课?综合实践探究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小学生能否上好综合实践探究课?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探究课?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1. 综合实践探究课教学的意义
语文综合实践探究课就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围绕一定的题目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写出探究报告的实践活动。这种综合实践探究课和讲读课的不同之处,没有固定教材,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问题及一些逻辑系统的材料,进行周密的思考,独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形成自己的结论,并能说明结论所依据的理由。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投身于有价值的活动,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结果,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能力。在活动中学生由资料的研究而一步一步获得结果,是学生自身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体现。
综合实践探究课可以促进学生细心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综合实践探究课的作用在于它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知识去学。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才能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读写能力。
总之,综合实践探究课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养成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2. 综合实践探究课的教学过程
2.1 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课要探究的问题非常广泛,但主要应结合课内学习进行。
(1)结合语文课的探究题。一般有几类课题:①对某一作家的作品的研究。可以研究一篇作品,也可以研究几篇作品。②不同作家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研究。③对诗歌的研究。如研究几篇新诗或对所喜爱的古诗的研究。④对某些成语的研究等等。
(2)结合其他课的探究题。语文综合实践探究课的题目可以和各科联系,如和音乐界联系,可以研究音乐家的传记及作品等。和科学课联系,可以研究某种生物的生长过程等。总之,和各学科联系的研究,一方面是提高思维能力,丰富知识,而主要的是提高语文的读写能力和探索精神。
由谁来出题呢?一般开始由教师出题,一次出几个题目,由学生去选择参考。如果学生自己有题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定题。
2.2 搜集资料。
(1)必须掌握资料。学生的研究不能凭空去想,一定要有根有据地说明问题。如果是研究作品,就应该以作品为主。
(2)资料来源。获取资料的途径可以通过观察、阅读书报和杂志、访问、回忆等。如果学生对所研究的事物比较熟悉,能独立回忆事实,就不必去观察、访问,平时语文课和各科学习的内容如记忆在大脑中,会成为丰富的资料宝库。
2.3 分析、综合材料,得到结论。
材料到手不能马上使用,必须先了解材料内容要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摘录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部分,要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要点,得出结论。学生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要在语文课内经常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综合能力及比较研究方法。
2.4 写出研究报告。
写研究报告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教给学生写报告的要求和格式,如,先写出题目,再写内容,内容要分段或分章节。写报告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资料、分析资料过程中随时记下学习结果,最后把学习结果加以概括,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研究报告。
总之,综合实践探究课的全过程是开放的,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研究过程的参与者、指导者。
3. 综合实践探究课的教学要求
综合实践探究课主要是学生独立进行研究,但教师必须进行认真指导。
(1)综合实践探究课一般适合于高年级学生。一学期进行一到二次即可,可以和作文课结合起来。开始时,一学期做一次,教师要多给予一些指导,使其成功,感到有收获,增强信心,提高探究兴趣,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探究课打下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引用材料,切忌抄现成材料。
(2)教师要出好研究题目。提倡学生自己拟题,但开始时教师必须提供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第一,题目要小型多样,难易程度可以不同;第二,学生选题时要适当指导,根据学生的水平,使学生选的题目适合自己的能力。
(3)综合实践探究课要把重点放在研究过程上。必须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真正活动起来,每一步都要自己去实践,这样才能提高研究能力。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必要时给予指导,或提出问题,或提供资料,或指导方法,或修改报告等。
(4)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积累资料,如剪报,记读书笔记,记书报索引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资料提出研究课题。
凡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还要平时多读书,多读报刊杂志,遇到有关材料要随时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收稿日期:201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