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87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用团队精神面对困难,用构建的群体力量攻克难关,达到目的。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
   一、精心预设,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
   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问题或任务。
  合作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过于简单、结构良好、只有单一答案的学习任务,如简单计算之类的学习内容就不适合于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依据学生的数学认知,设计要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
   此外,学生个人思考和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的学习内容,答案多样性、问题涉及面大的学习内容也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总之,教师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及教材的特点,精心预设,精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二、合作学习的积极参与策略。
   学生主体性的实现,需要其自身的主体意识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主体意识的最终形成又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思维能力为制约条件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凭自身的学习水平,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可以产生交互影响,使他们从感性上形象地体会其自身的主体地位及其意义,以达到主体地位的感性实现"合作"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互动越多,越积极,主体地位的感性体验越强烈,主体意识就越强,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高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全程参与"合作学习"教学仍以班级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合作设计——小组活动——反馈评比——归纳点讲。因此,无论是在哪一个教学阶段,教师都要巧妙设计,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
   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组成异质小组,这样才能保证组与组之间同质平衡性和组内成员之间异质的互补性,充分体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特点。为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提供保障。
   三、营造民主平等氛围的策略 。
   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融,可以从师生互爱、生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等四个方面来实现。
   师生间沟通的渠道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爱。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爱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的导航者和引路人,理应受到学生足够的尊重,但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待生,以情育人,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建立浓厚的情感基础,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快。
   在合作学习中,如果达不到师生互爱,有些学生就可能出现不喜欢老师所教学科,也就不可能促进组内全员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个别同学或几个同学就可能不按老师要求去办,这样组内其它成员或组长必然出面干涉,由此就可能激发组内成员之间的矛盾,影响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生生互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而小组间的各成员是异质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相互影响,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只有生生互爱,才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避免优生一言堂,差生闲着玩,甚至出现优生瞧不起差生,排挤差生的现象。"智者多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在合作学习中,生生互爱,相互尊重,人人都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就会达到人人都想说,敢说;人人都想做,敢做。达到人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各动态因素之间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只有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了,教师才会融入每个合作学习小组之中,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倾听学生意见,尊重学生的观点,学生才敢把老师当作朋友,坦露直言。因此,人格平等有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学习的共同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挥。
   教学民主,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观点开放"和"教学对话"两种。"观点开放"即除了原则性很强的是非问题之外,对许多争论性的、假说性的、未有定论的、尚有分歧的各种观点,应持开放性的态度。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民主,而且是一种科学态度,它能让儿童从小适应各种不同观点及争论环境,激发他们追求真知的欲望,达到"百家争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课前能够考虑得越全面,准备得越到位,预设得越充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就越有保障。
其他文献
《新课标》明确规定:“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这说明了活动课已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同时也阐明了活动课不再是单纯的学科“补充”,而是学校教育中一门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这将是彻底改变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状况,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对如何开设数学活动课、探索素质教育的途径作了一些尝试为现在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的班级定时授课活动,使对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五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二、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第五公设是等价命题,是否成立是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分水岭。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在初中数学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通过反思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证明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研究建构的过程;学习数学证明,体会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和完美性;通
期刊
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几乎成了课堂全部问题的提出者,学生只需回答教师的提问。因此要将问题意识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就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创设数学情境的根本意义,是诱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实现数学"再创造",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具有持续时间短、易变化的特点,所以吸引
期刊
由于在截止频率区域内稀疏孔径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比全孔径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下降,甚至调制传递函数可能出现零点而影响成像质量,通过稀疏孔径系统的结构优化可以获得
随着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推广应用,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许多老师在课堂上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发现,探究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使传统的"教会"逐渐向现代的"学会"、"会学"的转变,这一切都是令人欣喜的。但如何设计探究性课堂学习活动?目前似乎还没有行之有效的统一模式。为此,笔者在教学的同时,对设计有效的探究性课堂学习活动的模式作了点滴探索,下面就小学
期刊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锋钩针配合穴位注射与单纯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二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并为锋钩针治疗肩周炎操作方法的规范化研究及该疗法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