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颗粒治疗脾虚胃热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标准的492例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6例 ,两组在原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半夏泻心汤颗粒,1剂/d,开水冲服,分2次空腹服用;对照组加多潘立酮10 mg/次,莫沙必利5mg/次,3次/d,餐前30 min服用。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30天,30天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100%;观察组总有效率 57.32%。结论 半夏泻心汤颗粒治疗脾虚胃热型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可靠,方便实用,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胃瘫 ;脾虚胃热型;半夏泻心汤;中药颗粒;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023-01
2016年5月~2020年2月,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颗粒治疗脾虚胃热型糖尿病胃轻瘫24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纳入标准的492例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6例),男111例,女135例,年龄46.5~76岁,平均年龄(56.29±10.11)岁,病程6~15.3年,平均病程(7.28±3.19)年,空腹血糖(8.69±3.41)mmol/L,餐后血糖(11.28±3.76)mmol/L;对照组(246例),男119例,女127例,年龄46.8~77.4岁,平均年龄(57.02±9.35)岁,病程6.2~15.5年,平均病程(7.30±3.14)年,空腹血糖(8.32±3.15)mmol/L,餐后血糖(11.20±3.56)mmol/L。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1-3]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4-5] 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2)上腹部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吐酸、纳呆便秘等胃轻瘫症状, 并持续 4周以上;(3)胃镜检查见胃腔大量宿食潴留。脾虚胃热型辨证分型标准:心下痞满,恶心或呕吐纳呆 ,喜凉饮返酸暖气,大便不爽,小便或黄,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苔黄厚或腻,脉弦细。
3纳入及排除标准[ 6-9]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合并胃轻瘫西医诊断标准及具备中医脾虚胃热型辨证标准,自愿接受本治疗者,且停用其它疗法治疗本病3个月以上者。排除标准:不同意参加此项研究者;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失语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对本药过敏及恶性肿瘤患者;食道炎、胃及十二指肠糜烂及溃疡、肝胆胰肠及梗阻、消化道及结缔组织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及安全性判断者。
4 疗效判定标准[10]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 但症状仍有反复;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二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原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颗粒冲服:姜半夏颗粒15g,黄芩颗粒9 g,干姜颗粒9g,人参颗粒9g,炙甘草颗粒9g,黄连颗粒3g,广藿香30g,大枣颗粒12g。1剂/d,开水冲服,分2次空腹服用。对照组在原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多潘立酮10 mg/次,莫沙必利治5mg/次,3次/d,餐前30 min服用。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30天,3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三 结果
治疗组(246例):显效 187例, 占 76.02%;有效 59 例, 占 23.98%。总有效率 100%。
觀察组(246例):显效 77例, 占 31.30%;有效 64 例, 占 20.02%;无效 105例, 占 42.68%。 总有效率 57.32%。
从上可以看出治疗组优于观察组。
四 讨论
脾虚胃热型糖尿病胃瘫是临床中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常见多发性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发病的持续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及药物刺激导致胃肠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轻者常常没有症状,重者多表现为上腹不适、嘈杂泛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饱胀暖气等表现。
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从临床表现看应该属于中医学中的“痞胀”、“反胃”、“呕吐”、“吞酸”等范畴。病机多以脾虚失运,寒热互结阻,痞塞中焦,上下不能交泰所致,脾虚胃热型是临床中常见的证型之一。半夏泻心汤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是治疗脾胃不和,升降失序,寒热错杂,气机痞塞所致的心下痞满、呕恶之症方剂,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方中姜夏之辛以散痞气,芩连之苦以泻痞热,参草枣以补脾之虚,方中更加藿香增加了化湿、理气和中止呕之功效,同时中药颗粒剂的临床应用又方便了用药,开辟了临床中药应用的新途径。
本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颗粒在改善脾虚胃热型糖尿病性胃瘫临床症状方面效果较好,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的优势,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疗中推广应用,但其作用机制和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条件和本人水平的限制,本研究选择的病例数不多,没有设立更多的样本进行分析,对其作用机制还没有深入的现代化的研究和探讨,没有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因此可比性就显得不很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改善条件提高自身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加大样本数量,设立高质量的临床对照试验,以取得更可靠的临床证据。
参考文献:
[1] 张惠芬.实用糖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66.
[2] 池肇春.实用临床胃肠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2001:811-812.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26-1026.
[4] 林绍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辨证治疗.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1):29~30
[5] 田丽卿.辨证论治糖尿病胃排空延迟.山东中医杂志,1999,18(3):118
[6] 彭有祥.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胃轻瘫综合征 32 例.湖南中医杂志,1999,15(1):291
[7] 陈焕寸,张爱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瘫 24 例.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9,17(4):12~13
[8] 沈祖法.振中愈瘫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7例.实用中医药杂,1997,(3):14
[9] 胡新艳,殷先.糖尿病性胃轻瘫20例临床.临床医学,1998,18(3):18
[10] 宋恩峰,张湘云,刘俊.辨证治2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4):207-208.
作者简介:崔骞(1965.03~),男,汉族,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青州市中医院质控科主任,潍坊名医,潍坊市名中医,潍坊市中医优秀学科带头人,潍坊市名老中医师带徒项目工程指导老师,潍坊市中医药“三经传承”专家,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第五批指导老师, 崇岐黄之术,迷仲景之学,法金鉴之书,临证遵古鉴今,辨证准确,遣药灵巧,临床经验丰富,擅于运用经典中医药方法对脾胃病、脑心病、咳喘病、月经病、不孕不育及肿瘤和亚健康等病证的治疗与调养。
关键词:糖尿病;胃瘫 ;脾虚胃热型;半夏泻心汤;中药颗粒;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023-01
2016年5月~2020年2月,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颗粒治疗脾虚胃热型糖尿病胃轻瘫24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纳入标准的492例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6例),男111例,女135例,年龄46.5~76岁,平均年龄(56.29±10.11)岁,病程6~15.3年,平均病程(7.28±3.19)年,空腹血糖(8.69±3.41)mmol/L,餐后血糖(11.28±3.76)mmol/L;对照组(246例),男119例,女127例,年龄46.8~77.4岁,平均年龄(57.02±9.35)岁,病程6.2~15.5年,平均病程(7.30±3.14)年,空腹血糖(8.32±3.15)mmol/L,餐后血糖(11.20±3.56)mmol/L。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1-3]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4-5] 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2)上腹部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吐酸、纳呆便秘等胃轻瘫症状, 并持续 4周以上;(3)胃镜检查见胃腔大量宿食潴留。脾虚胃热型辨证分型标准:心下痞满,恶心或呕吐纳呆 ,喜凉饮返酸暖气,大便不爽,小便或黄,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苔黄厚或腻,脉弦细。
3纳入及排除标准[ 6-9]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合并胃轻瘫西医诊断标准及具备中医脾虚胃热型辨证标准,自愿接受本治疗者,且停用其它疗法治疗本病3个月以上者。排除标准:不同意参加此项研究者;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失语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对本药过敏及恶性肿瘤患者;食道炎、胃及十二指肠糜烂及溃疡、肝胆胰肠及梗阻、消化道及结缔组织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及安全性判断者。
4 疗效判定标准[10]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 但症状仍有反复;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二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原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颗粒冲服:姜半夏颗粒15g,黄芩颗粒9 g,干姜颗粒9g,人参颗粒9g,炙甘草颗粒9g,黄连颗粒3g,广藿香30g,大枣颗粒12g。1剂/d,开水冲服,分2次空腹服用。对照组在原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多潘立酮10 mg/次,莫沙必利治5mg/次,3次/d,餐前30 min服用。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30天,3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三 结果
治疗组(246例):显效 187例, 占 76.02%;有效 59 例, 占 23.98%。总有效率 100%。
觀察组(246例):显效 77例, 占 31.30%;有效 64 例, 占 20.02%;无效 105例, 占 42.68%。 总有效率 57.32%。
从上可以看出治疗组优于观察组。
四 讨论
脾虚胃热型糖尿病胃瘫是临床中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常见多发性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发病的持续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及药物刺激导致胃肠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轻者常常没有症状,重者多表现为上腹不适、嘈杂泛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饱胀暖气等表现。
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从临床表现看应该属于中医学中的“痞胀”、“反胃”、“呕吐”、“吞酸”等范畴。病机多以脾虚失运,寒热互结阻,痞塞中焦,上下不能交泰所致,脾虚胃热型是临床中常见的证型之一。半夏泻心汤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是治疗脾胃不和,升降失序,寒热错杂,气机痞塞所致的心下痞满、呕恶之症方剂,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方中姜夏之辛以散痞气,芩连之苦以泻痞热,参草枣以补脾之虚,方中更加藿香增加了化湿、理气和中止呕之功效,同时中药颗粒剂的临床应用又方便了用药,开辟了临床中药应用的新途径。
本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颗粒在改善脾虚胃热型糖尿病性胃瘫临床症状方面效果较好,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的优势,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疗中推广应用,但其作用机制和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条件和本人水平的限制,本研究选择的病例数不多,没有设立更多的样本进行分析,对其作用机制还没有深入的现代化的研究和探讨,没有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因此可比性就显得不很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改善条件提高自身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加大样本数量,设立高质量的临床对照试验,以取得更可靠的临床证据。
参考文献:
[1] 张惠芬.实用糖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66.
[2] 池肇春.实用临床胃肠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2001:811-812.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26-1026.
[4] 林绍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辨证治疗.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1):29~30
[5] 田丽卿.辨证论治糖尿病胃排空延迟.山东中医杂志,1999,18(3):118
[6] 彭有祥.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胃轻瘫综合征 32 例.湖南中医杂志,1999,15(1):291
[7] 陈焕寸,张爱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瘫 24 例.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9,17(4):12~13
[8] 沈祖法.振中愈瘫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7例.实用中医药杂,1997,(3):14
[9] 胡新艳,殷先.糖尿病性胃轻瘫20例临床.临床医学,1998,18(3):18
[10] 宋恩峰,张湘云,刘俊.辨证治2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4):207-208.
作者简介:崔骞(1965.03~),男,汉族,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青州市中医院质控科主任,潍坊名医,潍坊市名中医,潍坊市中医优秀学科带头人,潍坊市名老中医师带徒项目工程指导老师,潍坊市中医药“三经传承”专家,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第五批指导老师, 崇岐黄之术,迷仲景之学,法金鉴之书,临证遵古鉴今,辨证准确,遣药灵巧,临床经验丰富,擅于运用经典中医药方法对脾胃病、脑心病、咳喘病、月经病、不孕不育及肿瘤和亚健康等病证的治疗与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