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天津城市文化广场的调研,感受津城文化广场浓郁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元的空间形态、人性的规模尺度、多彩的市民生活,体现出天津文化广场所彰显的城市个性化魅力。
关键词:天津;文化广场;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空间形态;市民生活
Highlight the personalized charm city open space
——Research on the experience of Tianjin City Cultural Square
Sun Pei-ru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ianjin City Cultural Square, city culture square feel rich geographical features,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multi space, human scale, and colorful life of the people, reflecting the cityindividuality charm highlight Tianjin Cultural square.
Key words: Tianjin, cultural square, geographical features, cultural connotation, space form, the public life
天津城市文化广场是津城中一片难已忘怀的区域,它是从津城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和津城的地方精神联带在一起,它是城市一个绿色街区,纯净的构成和宜人的尺度共同构建文化广场的震撼、大气、亲和、唯一。在对天津城市文化广场的调研中充分体会到津城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从中感受到天津城市的个性化魅力。
1.浓郁的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是隶属本地区最根本、最本质的特色。天津发祥于海河,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体现出天津多元的文化,丰富的近代史迹又使天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津城的文化广场在展示着其浓郁的地域特色。
1.1与津城水色相结合
天津城是水写活的城市,津城水系是城市风韵和灵气之所在。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也是城市的自然轴线。2000年以来,结合天津市中心城区水系的综合改造,营造的文化广场早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尤其在当前海河建设开发当中,充分突出“文化设计、景观设计、生态设计”。结合海河景观的文化广场建设紧密地与两岸风貌保护区融合。如位于狮子林桥与金汤桥之间的海河文化广场,占地1.6ha,毗邻古文化街,充分考虑了天津的历史文化传统及所在地富有特色的民俗风貌和文化氛围,经过加工提炼,使其精髓在广场中得以反映。整个文化广场以古文化街为依托,结合现代建筑艺术风格,利用灯光景观效果,体现出一种古朴、厚重的美,并将历史文化发扬创新[1]。
1.2与传统历史街区相结合
天津的历史传统街区显示着城市的身份和城市的文化归属,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通过文化广场的建设形成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浓郁地方特色、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如位于意大利风情区的马可波罗广场,占地2200平方米。广场由和平女神雕塑和6座典型的意大利南部地中海风格别墅组成,主体雕塑包括喷泉水池、基座、罗马柱、和平女神像,高13.6米,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材,其中基座上部装饰了4个欧式人物雕像,柱顶为展翅飞翔的和平女神铜像,手拿一枝橄榄枝,象征着“友谊和平”这一永恒的主题。传统历史街区的文化广场,形态上是广场,而内涵在体现街区的文脉。1977年12月世界知名城市的设计学者于秘鲁利马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指出:“城市的个性和特征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 因此不仅要保护和维护好城市的遗迹和古迹,而且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色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2]因此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表达城市个性特征是构建特色文化广场的根本。
2.丰富的文化内涵
津城的文化广场建设以丰厚的历史积淀为依托,以特定的市民活动为特点,充分挖掘文化底蕴,使广场成为城市文化保护和展示的舞台,浓郁的地方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本土风情,增强了广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如翔宇广场位于市中心的老城区,南开中学的东侧,为纪念南开杰出校友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广场以周总理的字命名。广场占地2.9ha。以大片绿地为基调,利用丰富的景观元素,打造广场的文化内涵。广场中心耀眼的红色的栋梁雕塑,为“南开”二字的变形体,像参天大树一般挺拔向上,预示着南开的莘莘学子将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百年南开纪念碑在述说着南开的百年历程。广场上还设置了周恩来的铜像及教育家南开学校创办人张伯苓、严修塑像。浓郁的文化氛围成为翔宇广场上亮点。又如位于北安桥东的海河音乐广场,占地0.36ha,平面为提琴式造型,广场中塑有贝多芬、海顿、李斯特、巴赫、约翰·施特劳斯等西方音乐巨匠的雕像,置身其间,犹如走进音乐殿堂。黑格尔在《美学》中谈道“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的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和其他的观念和目的”[3]。注重广场的文化内涵,使广场成为寓教于乐的场所,才能为现代都市人繁忙的生活中营造一个清新、宜人、充满文化氛围的精神绿洲。
3.多元的空间形态
津城文化广场的空间形态除了保持传统的平面延伸外,广场空间形态也在不断拓宽。占地9000平米的小白楼音乐广场将音乐厅与地下购物广场、地下停车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上升广场、下沉相结合,空间形态更丰富。从空中俯瞰,与音乐厅的欧式建筑的有机结合,整体造型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游轮。上升的广场上8个欧式风格的花钵,成为音乐广场的亮点景观,它们不仅是景观雕塑,还是地下商业设施和停车场的通风口,广场上还设置了喷泉、雕塑、座椅、景观灯,活泼、亲切。广场与地铁1号线小白楼站融为一体,通过一个下沉式小广场,人们可以直接从扶梯上下,乘坐地铁。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吸引着市民,活跃着城市景观。
4.人性的规模尺度
近几年,天津文化广场建设充分结合场地现状,先后改建或新建的广场趋于小型化、领域化、人性化。中心城区的海河文化广场1.6ha,马可波罗广场0.22 ha,中心文化广场1.2ha、海河音乐广场0.36、小白楼音乐广场0.9ha,解放广场1.4ha,南开翔宇广场2.9ha、阳光广场0.5ha等。这些广场分散在中心城区,规模小,尺度亲切。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心理,打造为市民沟通、交流、共享的人性化空间,体现对人的关怀。广场中的景观元素如水池、雕塑、座凳、踏步、石阶、栏杆、铺地等符合人的尺度。和谐的比例与尺度,给人带来美感,增添了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5.多彩的市民生活
广场生活是来源于城市生活,来源于对城市环境的有效依托[4]。文化广场要为市民生活服务,只有融入市民生活中去,容纳多元化活动,才能彰显出文化广场个性和时代性,才能表达城市的深层内涵。在调研中我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如银河广场上丰富的体育活动,跑步、散步、跳舞、练拳、舞剑、转呼拉圈、滑滑板、滑旱冰等等,还有自发性的合唱,老人放风筝,这些同时还带来大量的观看人群,使广场的气氛生机勃勃。广场南侧的天津博物馆也是居民关注的焦点,因此银河广场便成了市民户外活动和精神文明的集结地。
结语
天津的文化广场是津城历史文化的融合,是市民聚集的户外场所,是塑造城市景观的空间,但城市发展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化广场的建设也必将不断与城市发展有机地结合,立足于本土,运用津城特有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文脉,同时吸收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打造文化广场特有的环境与氛围,以此彰显出渤海明珠,魅力津城的个性化都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珂、夏健、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2
[4] 孟瑾、徐岩岩、兰旭.天津城市文化广场发展的思考 [J].山东林业科技,2010(1):94-96.
关键词:天津;文化广场;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空间形态;市民生活
Highlight the personalized charm city open space
——Research on the experience of Tianjin City Cultural Square
Sun Pei-ru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ianjin City Cultural Square, city culture square feel rich geographical features,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multi space, human scale, and colorful life of the people, reflecting the cityindividuality charm highlight Tianjin Cultural square.
Key words: Tianjin, cultural square, geographical features, cultural connotation, space form, the public life
天津城市文化广场是津城中一片难已忘怀的区域,它是从津城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和津城的地方精神联带在一起,它是城市一个绿色街区,纯净的构成和宜人的尺度共同构建文化广场的震撼、大气、亲和、唯一。在对天津城市文化广场的调研中充分体会到津城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从中感受到天津城市的个性化魅力。
1.浓郁的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是隶属本地区最根本、最本质的特色。天津发祥于海河,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体现出天津多元的文化,丰富的近代史迹又使天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津城的文化广场在展示着其浓郁的地域特色。
1.1与津城水色相结合
天津城是水写活的城市,津城水系是城市风韵和灵气之所在。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也是城市的自然轴线。2000年以来,结合天津市中心城区水系的综合改造,营造的文化广场早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尤其在当前海河建设开发当中,充分突出“文化设计、景观设计、生态设计”。结合海河景观的文化广场建设紧密地与两岸风貌保护区融合。如位于狮子林桥与金汤桥之间的海河文化广场,占地1.6ha,毗邻古文化街,充分考虑了天津的历史文化传统及所在地富有特色的民俗风貌和文化氛围,经过加工提炼,使其精髓在广场中得以反映。整个文化广场以古文化街为依托,结合现代建筑艺术风格,利用灯光景观效果,体现出一种古朴、厚重的美,并将历史文化发扬创新[1]。
1.2与传统历史街区相结合
天津的历史传统街区显示着城市的身份和城市的文化归属,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通过文化广场的建设形成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浓郁地方特色、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如位于意大利风情区的马可波罗广场,占地2200平方米。广场由和平女神雕塑和6座典型的意大利南部地中海风格别墅组成,主体雕塑包括喷泉水池、基座、罗马柱、和平女神像,高13.6米,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材,其中基座上部装饰了4个欧式人物雕像,柱顶为展翅飞翔的和平女神铜像,手拿一枝橄榄枝,象征着“友谊和平”这一永恒的主题。传统历史街区的文化广场,形态上是广场,而内涵在体现街区的文脉。1977年12月世界知名城市的设计学者于秘鲁利马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指出:“城市的个性和特征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 因此不仅要保护和维护好城市的遗迹和古迹,而且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色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2]因此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表达城市个性特征是构建特色文化广场的根本。
2.丰富的文化内涵
津城的文化广场建设以丰厚的历史积淀为依托,以特定的市民活动为特点,充分挖掘文化底蕴,使广场成为城市文化保护和展示的舞台,浓郁的地方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本土风情,增强了广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如翔宇广场位于市中心的老城区,南开中学的东侧,为纪念南开杰出校友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广场以周总理的字命名。广场占地2.9ha。以大片绿地为基调,利用丰富的景观元素,打造广场的文化内涵。广场中心耀眼的红色的栋梁雕塑,为“南开”二字的变形体,像参天大树一般挺拔向上,预示着南开的莘莘学子将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百年南开纪念碑在述说着南开的百年历程。广场上还设置了周恩来的铜像及教育家南开学校创办人张伯苓、严修塑像。浓郁的文化氛围成为翔宇广场上亮点。又如位于北安桥东的海河音乐广场,占地0.36ha,平面为提琴式造型,广场中塑有贝多芬、海顿、李斯特、巴赫、约翰·施特劳斯等西方音乐巨匠的雕像,置身其间,犹如走进音乐殿堂。黑格尔在《美学》中谈道“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的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和其他的观念和目的”[3]。注重广场的文化内涵,使广场成为寓教于乐的场所,才能为现代都市人繁忙的生活中营造一个清新、宜人、充满文化氛围的精神绿洲。
3.多元的空间形态
津城文化广场的空间形态除了保持传统的平面延伸外,广场空间形态也在不断拓宽。占地9000平米的小白楼音乐广场将音乐厅与地下购物广场、地下停车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上升广场、下沉相结合,空间形态更丰富。从空中俯瞰,与音乐厅的欧式建筑的有机结合,整体造型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游轮。上升的广场上8个欧式风格的花钵,成为音乐广场的亮点景观,它们不仅是景观雕塑,还是地下商业设施和停车场的通风口,广场上还设置了喷泉、雕塑、座椅、景观灯,活泼、亲切。广场与地铁1号线小白楼站融为一体,通过一个下沉式小广场,人们可以直接从扶梯上下,乘坐地铁。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吸引着市民,活跃着城市景观。
4.人性的规模尺度
近几年,天津文化广场建设充分结合场地现状,先后改建或新建的广场趋于小型化、领域化、人性化。中心城区的海河文化广场1.6ha,马可波罗广场0.22 ha,中心文化广场1.2ha、海河音乐广场0.36、小白楼音乐广场0.9ha,解放广场1.4ha,南开翔宇广场2.9ha、阳光广场0.5ha等。这些广场分散在中心城区,规模小,尺度亲切。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心理,打造为市民沟通、交流、共享的人性化空间,体现对人的关怀。广场中的景观元素如水池、雕塑、座凳、踏步、石阶、栏杆、铺地等符合人的尺度。和谐的比例与尺度,给人带来美感,增添了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5.多彩的市民生活
广场生活是来源于城市生活,来源于对城市环境的有效依托[4]。文化广场要为市民生活服务,只有融入市民生活中去,容纳多元化活动,才能彰显出文化广场个性和时代性,才能表达城市的深层内涵。在调研中我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如银河广场上丰富的体育活动,跑步、散步、跳舞、练拳、舞剑、转呼拉圈、滑滑板、滑旱冰等等,还有自发性的合唱,老人放风筝,这些同时还带来大量的观看人群,使广场的气氛生机勃勃。广场南侧的天津博物馆也是居民关注的焦点,因此银河广场便成了市民户外活动和精神文明的集结地。
结语
天津的文化广场是津城历史文化的融合,是市民聚集的户外场所,是塑造城市景观的空间,但城市发展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化广场的建设也必将不断与城市发展有机地结合,立足于本土,运用津城特有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文脉,同时吸收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打造文化广场特有的环境与氛围,以此彰显出渤海明珠,魅力津城的个性化都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珂、夏健、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2
[4] 孟瑾、徐岩岩、兰旭.天津城市文化广场发展的思考 [J].山东林业科技,2010(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