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教学观念,强调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突出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实验 教学 功能
物理实验教学要把课内和课外融为一体,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统筹安排,把小制做、小发明、实验竞赛、专题讲座做适时调整。在实验内容上要把科学知识、生活知识互相渗透,把获取知识、科学观察、独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发挥聪明才智安排于合理的结构中,充分发挥各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功能。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物理课为例,谈点实验课的功能。
一、进行多项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
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分为由课内到课外,由演示实验到学生实验等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并根据教学进度,不断提出问题,如:形状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铁皮放在水里,它一定会沉入水底吗?同一物体分别放在水里、煤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体积相同吗?教师课堂提出问题,可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兴趣很濃,增添了学生积极进行实验的信心。教师还应进一步提出“浮力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有哪些?一公斤的水能浮起二公斤的物体吗?装在船里石头,卸一部分在水池子里,水面会上升吗?”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或自己动手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有机联系,学生既能学到物理知识,又会将其运用于生活。
二、抓好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系统各部分能否协调运转,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实验感到乏味,那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兴趣的培养必须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综合进行。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要力争把每一个实验都做的有一些趣味性,使学生感到这个实验十分新异,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增添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演示实验时,要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演示实验,为做学生实验时培养一批骨干。这样在演示实验时,同学们观察十分认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风格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会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同学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实验外,还可通过制做教具、学具,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如演示浮力的大小,电流强度跟电压的关系等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能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
四、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教师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一方面要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另外一方面教师要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例如:在学习液压机前,借来油压千斤顶,利用课外活动操作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学了光学后,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等。这样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
五、举办综合性实验竞赛,将知识的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为了巩固实验教学的质量,使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每学期可以定时举办两次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如:每队若干人,举行物理实验60m接力赛,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用串、并、混联方法把三个灯泡接亮,分别接力领取试题,画电路图、安装、读数、优胜者给予奖励。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人人动手就地取材,自己设计安装,自己测试评价。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好电学知识的信心,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的思想和设计能力。
六、引导学生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创造型人才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发明创造、自制学具、教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各个教学班成立自学小组,由教师引导他们自做学具、教具,鼓励他们创新。在整个活动中自然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并由一批骨干队伍带动,发展全班学生纷纷动手,这样可以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特别是当学生用自制的学具演示物理规律时,会十分认真,对仪器特别爱护,很自然地使学生进入了“科学家的角色”,同时,也可以使过去那些实验纪律换散,操作马虎,敷衍了事,随意乱放仪器和损坏仪器的现象大大地减少。
[关键词]实验 教学 功能
物理实验教学要把课内和课外融为一体,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统筹安排,把小制做、小发明、实验竞赛、专题讲座做适时调整。在实验内容上要把科学知识、生活知识互相渗透,把获取知识、科学观察、独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发挥聪明才智安排于合理的结构中,充分发挥各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功能。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物理课为例,谈点实验课的功能。
一、进行多项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
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分为由课内到课外,由演示实验到学生实验等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并根据教学进度,不断提出问题,如:形状不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铁皮放在水里,它一定会沉入水底吗?同一物体分别放在水里、煤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体积相同吗?教师课堂提出问题,可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兴趣很濃,增添了学生积极进行实验的信心。教师还应进一步提出“浮力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有哪些?一公斤的水能浮起二公斤的物体吗?装在船里石头,卸一部分在水池子里,水面会上升吗?”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或自己动手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课内、课外,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有机联系,学生既能学到物理知识,又会将其运用于生活。
二、抓好课堂内的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目的,系统各部分能否协调运转,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实验感到乏味,那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兴趣的培养必须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综合进行。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要力争把每一个实验都做的有一些趣味性,使学生感到这个实验十分新异,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增添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演示实验时,要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演示实验,为做学生实验时培养一批骨干。这样在演示实验时,同学们观察十分认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以学生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风格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会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同学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实验外,还可通过制做教具、学具,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如演示浮力的大小,电流强度跟电压的关系等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能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步骤,详细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出现了误差后,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
四、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教师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一方面要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另外一方面教师要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例如:在学习液压机前,借来油压千斤顶,利用课外活动操作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学了光学后,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等。这样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
五、举办综合性实验竞赛,将知识的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为了巩固实验教学的质量,使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每学期可以定时举办两次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如:每队若干人,举行物理实验60m接力赛,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用串、并、混联方法把三个灯泡接亮,分别接力领取试题,画电路图、安装、读数、优胜者给予奖励。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人人动手就地取材,自己设计安装,自己测试评价。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好电学知识的信心,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的思想和设计能力。
六、引导学生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创造型人才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发明创造、自制学具、教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各个教学班成立自学小组,由教师引导他们自做学具、教具,鼓励他们创新。在整个活动中自然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并由一批骨干队伍带动,发展全班学生纷纷动手,这样可以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特别是当学生用自制的学具演示物理规律时,会十分认真,对仪器特别爱护,很自然地使学生进入了“科学家的角色”,同时,也可以使过去那些实验纪律换散,操作马虎,敷衍了事,随意乱放仪器和损坏仪器的现象大大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