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成形,文化馆进入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阶段。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环境下,我们文化馆要学习新政策、分析新形势,抓住机遇,面对挑战,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在不断加强资
金投入和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是其中基础性与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必须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完善文化与艺术教育工程,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培养文化领域的理论研究、文艺创作、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运营等门类的优秀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宣传,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人才发展环境和文化人才创业环境,优化文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营造尊重人才氛围,构筑人才成长平台
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是其中基础性与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必须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咼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完善文化与艺术教育工程,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培养文化领域的理沦研究、文艺创作、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运营等门类的优秀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宣传,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人才发展环境和文化人才创业环境,优化文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加强管理型人才的储备
1、坚持选贤任能,培养懂业务的管理型人才。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创新,采取竞聘上岗,推进中层干部队伍年龄、知识、性别等结构的不断优化,营造良好的用人导向,激发颁布干事、创业的热情。
2、加强后备干部梯队建设。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干部,给优秀的年轻十部压担子,放在关键岗位经受锻炼,积累经验才干,促进快速成长。
3、多外派学习,开拓视野,提升理念。鼓励管理型人才多学习其他省市、地区的先进文化管理经验,根据我市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应我们的管理办法。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涵盖各项基本公益类文化服务的综合体,它涉及到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文化馆几个领域,文化馆、站的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比较特别的一个部分,我个人认为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较之其他几个领域来说更具难度。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都是通过老百姓借还书、查阅资料、参观来获得文化服务的,这种服务是具有国际化标准和固定流程的,他的管理和发展更多的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例如不断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文化馆就不仅仅是这样,除了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之外,它的服务水平更多取决于软件的服务,有些硬件的不足甚至是可以用提升软件的服务去弥补的。例如艺术培训取决于培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授课水平,如果优秀的老师上课,即便教的条件差一些,群众也是愿意积极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成功与否,取决于活动的策划是否能激发老百姓的兴趣,使得群众能积极参与,造成好的社会影响力,它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工作的创造力是要求很高的。虽然国家文化部关于文化馆的评估也有一套统一的标准,但是即便达到了国家一级馆的标准,也只是通过数据来说明文化馆的工作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不能说明文化馆的工作是否真的具有活力,真的深入人心,这是两个范畴。当然首先是要达标,然后才是创造性的工作。这就是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灵活性的体现,是有别于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的地方,是更具有难度和灵活性的一个领域,而这些软件的服务下是要靠专业人才来实现的。
目前专业人才现状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现有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各级群艺馆、文化馆、站均属于财政拨款的全额事业单位,专业人才都要通过人事局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开招聘考试要经过全市严格的笔试考试,进入前三名的考生才能进入招考单位的面试环节。虽然公开招聘考试程序严谨,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但文艺人才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类人才,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往往更需要通过而试环节来评判。而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招录的大多数是艺术院校的毕业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但缺乏舞台表演和实际操作经验,需要5-10年的磨练才能在某个艺术领域独当一面地工作。随着我市一大批有造诣的老群众文化工作者、老专家的退休,将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的断档现象。
以国家文化馆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没,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素质。按照文化部关评估定级工作的要求,对市、区两级文化馆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充实街乡镇文化专职工作人员,利用3年的时间完成对社区、乡镇文化工作者的轮训。
完善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专家队伍。通过聘优秀专业艺术工作者、群众文化业务专家、知名社会艺术团队负责人以及高等院校学者专家组成的文化活动專家咨询团队,对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没置、艺术创作、运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
健全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市、区级文化馆业务人员的作用,深入街道、社区、农村指导参与文化活动的组织,文艺作品的创作、辅导和表演,形成以群艺馆、文化馆业务人员为骨干,以专业艺术人员和社会艺术人才为补充的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 四、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我市文化馆信息化建没缓慢,服务空间和对象受到局限。到目前为上,武汉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还未作为重点工程予以建设,致使武汉的文化信息共享程度差,信息服务水平低下,再加上有些文化馆本身场地条件、硬件设施有限,使得服务的对象受到空间的限制,无法更大程度的惠民。同时,群众文化工作的艺术人员大多比较缺乏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知识与能力,急需要引进信息网络专业型的人才,以促进群众文化工作信息化的建设。
根据全国第四次文化馆评估标准来看,不断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己成为今后文化馆工作发展的重要目标。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己经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化馆的服务平台也将从传统的受地域限制,逐渐扩展到远程艺术教育和培训这种这种新型的模式。而要想实现这些信息化艺术服务,就需要人力引进信息化人才,启动信息化重点工程。
(1)努力提高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点的群众文化信息化水平,参照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建立"武汉市群众文化信息网",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公共设施、资料检索、法律法规、项目申办、群众文化创作、评奖考核的方面的公共信息,为社会、为群众服务。
(2)信息联网,资源共享。武汉各城区文化馆要加快信息化基础没施建没,逐步提高资源共享水平,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全市文化馆信息联网,并逐渐对社会纵深延伸。
(3)建立网址,面向全社会。每个大型公共文化没施或机构都要尽快建立网址和网站建设,网上公布服务功能和文化项目,将传统的实体服务和网上信息服务有机结合,延伸文化馆的服务半径,避免场地有限带来的服务人群受限制等问题。
(4)开发网上文化服务新产品。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网上服务的开发,包括网上艺术作品视频欣赏,艺术培训讲座、网上辅导交流等。
总之,在新时期、新形勢下,我们文化馆建设与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人才的培养与发展迫在眉睫。目前我们的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专业、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二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各专业门类人才存在不同程度的紧缺。三是现有各类专业人才作用发挥不够,未能充分调动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也有观念上的原因造成,将会直接影响和制约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全国文化馆评估为契机,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我市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
金投入和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是其中基础性与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必须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完善文化与艺术教育工程,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培养文化领域的理论研究、文艺创作、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运营等门类的优秀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宣传,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人才发展环境和文化人才创业环境,优化文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营造尊重人才氛围,构筑人才成长平台
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是其中基础性与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必须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咼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完善文化与艺术教育工程,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培养文化领域的理沦研究、文艺创作、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运营等门类的优秀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宣传,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人才发展环境和文化人才创业环境,优化文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加强管理型人才的储备
1、坚持选贤任能,培养懂业务的管理型人才。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创新,采取竞聘上岗,推进中层干部队伍年龄、知识、性别等结构的不断优化,营造良好的用人导向,激发颁布干事、创业的热情。
2、加强后备干部梯队建设。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干部,给优秀的年轻十部压担子,放在关键岗位经受锻炼,积累经验才干,促进快速成长。
3、多外派学习,开拓视野,提升理念。鼓励管理型人才多学习其他省市、地区的先进文化管理经验,根据我市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应我们的管理办法。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涵盖各项基本公益类文化服务的综合体,它涉及到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文化馆几个领域,文化馆、站的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比较特别的一个部分,我个人认为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较之其他几个领域来说更具难度。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都是通过老百姓借还书、查阅资料、参观来获得文化服务的,这种服务是具有国际化标准和固定流程的,他的管理和发展更多的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例如不断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文化馆就不仅仅是这样,除了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之外,它的服务水平更多取决于软件的服务,有些硬件的不足甚至是可以用提升软件的服务去弥补的。例如艺术培训取决于培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授课水平,如果优秀的老师上课,即便教的条件差一些,群众也是愿意积极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成功与否,取决于活动的策划是否能激发老百姓的兴趣,使得群众能积极参与,造成好的社会影响力,它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工作的创造力是要求很高的。虽然国家文化部关于文化馆的评估也有一套统一的标准,但是即便达到了国家一级馆的标准,也只是通过数据来说明文化馆的工作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不能说明文化馆的工作是否真的具有活力,真的深入人心,这是两个范畴。当然首先是要达标,然后才是创造性的工作。这就是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灵活性的体现,是有别于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的地方,是更具有难度和灵活性的一个领域,而这些软件的服务下是要靠专业人才来实现的。
目前专业人才现状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现有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各级群艺馆、文化馆、站均属于财政拨款的全额事业单位,专业人才都要通过人事局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开招聘考试要经过全市严格的笔试考试,进入前三名的考生才能进入招考单位的面试环节。虽然公开招聘考试程序严谨,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但文艺人才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类人才,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往往更需要通过而试环节来评判。而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招录的大多数是艺术院校的毕业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但缺乏舞台表演和实际操作经验,需要5-10年的磨练才能在某个艺术领域独当一面地工作。随着我市一大批有造诣的老群众文化工作者、老专家的退休,将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的断档现象。
以国家文化馆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没,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素质。按照文化部关评估定级工作的要求,对市、区两级文化馆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充实街乡镇文化专职工作人员,利用3年的时间完成对社区、乡镇文化工作者的轮训。
完善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专家队伍。通过聘优秀专业艺术工作者、群众文化业务专家、知名社会艺术团队负责人以及高等院校学者专家组成的文化活动專家咨询团队,对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没置、艺术创作、运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指导。
健全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市、区级文化馆业务人员的作用,深入街道、社区、农村指导参与文化活动的组织,文艺作品的创作、辅导和表演,形成以群艺馆、文化馆业务人员为骨干,以专业艺术人员和社会艺术人才为补充的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 四、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我市文化馆信息化建没缓慢,服务空间和对象受到局限。到目前为上,武汉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还未作为重点工程予以建设,致使武汉的文化信息共享程度差,信息服务水平低下,再加上有些文化馆本身场地条件、硬件设施有限,使得服务的对象受到空间的限制,无法更大程度的惠民。同时,群众文化工作的艺术人员大多比较缺乏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知识与能力,急需要引进信息网络专业型的人才,以促进群众文化工作信息化的建设。
根据全国第四次文化馆评估标准来看,不断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己成为今后文化馆工作发展的重要目标。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己经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化馆的服务平台也将从传统的受地域限制,逐渐扩展到远程艺术教育和培训这种这种新型的模式。而要想实现这些信息化艺术服务,就需要人力引进信息化人才,启动信息化重点工程。
(1)努力提高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点的群众文化信息化水平,参照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建立"武汉市群众文化信息网",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公共设施、资料检索、法律法规、项目申办、群众文化创作、评奖考核的方面的公共信息,为社会、为群众服务。
(2)信息联网,资源共享。武汉各城区文化馆要加快信息化基础没施建没,逐步提高资源共享水平,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全市文化馆信息联网,并逐渐对社会纵深延伸。
(3)建立网址,面向全社会。每个大型公共文化没施或机构都要尽快建立网址和网站建设,网上公布服务功能和文化项目,将传统的实体服务和网上信息服务有机结合,延伸文化馆的服务半径,避免场地有限带来的服务人群受限制等问题。
(4)开发网上文化服务新产品。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网上服务的开发,包括网上艺术作品视频欣赏,艺术培训讲座、网上辅导交流等。
总之,在新时期、新形勢下,我们文化馆建设与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人才的培养与发展迫在眉睫。目前我们的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专业、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二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各专业门类人才存在不同程度的紧缺。三是现有各类专业人才作用发挥不够,未能充分调动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也有观念上的原因造成,将会直接影响和制约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全国文化馆评估为契机,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我市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