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时维生的手段,到现代参观的景点,拉萨娘热沟的甲米曲果,千百年来始终悠悠地转着,不疾不徐。
红糖再香,不如糌粑久长 。
美酒好似大海喝不尽,糌粑如同高山吃不完。
清香的糌粑如蜂蜜,黄黄的酥油赛花朵。
——藏族民间歌谣
在拉萨城的西北部,西藏军区总医院大门前方约20米处向左拐,有一条直通山谷的柏油马路,沿路向深谷里走,便进入了娘热沟。
娘热沟并不出名,但在拉萨城的历史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座比大小昭寺年代更为久远的寺庙——帕邦喀,传说藏王松赞干布曾在这里修行,藏文始祖吞弥桑布扎在此创立了藏文。这里还有曲桑贡巴、娘热沟风情园等原生态人文景点。
更重要的是,从古至今,娘热沟一直是拉萨地区加工糌粑的重要场所,最为著名的是位于河段中间的“公阿”和位于最末端的“甲米”。
有“特权”的磨坊
“曲果”即为水磨坊,它利用山间水流带动磨盘转动加工糌粑、面粉及家畜饲料。历史上,拉萨市最多时曾有21座水磨坊,如今遗存16座,零散分布在海拔3726米到海拔3836米,落差110米的河渠两侧,总长约2.6千米。
“公阿”和“甲米”曲果都曾是布达拉宫的御用磨坊。与西藏许多传说一般,水磨坊技艺也来自唐朝文成公主。尽管无资料可考,但人们知道水往哪里流,水磨坊就建在哪里。
在“甲米曲果”的大门处,有一块公告栏,用汉藏两种文字介绍了磨坊的起源。它建于17世纪,据说五世达赖在帕邦喀中的松赞岩洞闭关修行,磨坊主人虔信佛教,便诚惶诚恐地献上了自家磨坊所产的糌粑。这些糌粑纯白无杂、清香逼人,五世达赖尝过后非常满意,赞不绝口。磨坊主人因此得到厚重的赏赐,他的后人再接再厉,到七世达赖时,甲米水磨坊终于被布达拉宫钦点为专供达赖食用糌粑的定点磨坊。
糌粑食用者的特殊身份,也造就了甲米水磨坊的特权。为了表彰磨坊向历代达赖供奉糌粑的功绩,当时的西藏政府特别赐给磨坊两根长2米、宽20厘米的法棍,并免去磨坊的税额和差役。另外,还规定了甲米水磨坊如遇到坍塌、损坏时,由娘热沟的其他水磨坊协力修复,并给予其优先使用水资源的特权。
如今看来,似属寻常。可在当时,这是极大的特权——因为水,是磨坊的唯一动力。
深谷青稞香
还未走进屋内,糌粑的清香已扑面而来。磨盘转动着,细腻纯白的糌粑粉不断落下,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屋外,流水悠悠,从雪山深处流出的清泉始终未变,当年不停转动的磨盘却减缓了脚步。如今,它依然在转动,只是与其说是工具,不如说是见证。
或许是为了心中的坚守,或许是为了证明家庭的延续。甲米水磨坊的主人倒是一代传一代,至今依然坚守。这一代的磨坊主人次仁已届暮年,他打发儿子旦啦来陪同我们参观。
旦啦在日喀则地区一所中学做藏文教师,平常很少回家。因为磨坊的存在,旦啦从小便跟着父亲练习如何摆弄水闸、磨盘这些大家伙,很早就学会了挑选原料、炒制青稞等磨制糌粑的工序。谈起自家的甲米曲果,旦啦颇为自傲。
我们先去原料间,是有两个房间的屋子,迎面一股青稞香。地上散堆着青稞,靠北是一溜灶台,台上和墙面早已被烟火熏得黝黑。“这是炒青稞的地方,青稞下磨之前,要先炒熟。”再往前是“生产车间”,也是有两个房间的屋子,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糌粑的香气。外间堆着磨好的糌粑粉,里间右手侧是磨坊的核心——磨盘。有趣的是,进这个房间有一个台阶,要进去,就要低头、弯腰、拾阶而上。这样的动作,会让人变得谦卑。我想,这是古人故意为之的吧,让人不自觉地敬仰食物。
大大的石磨盘上满是糌粑粉,事实上整个空间都弥漫着糌粑粉,让人感觉房屋就是糌粑砌成的。
这当然不是当年向达赖敬献糌粑的“生产车间”。“现在的磨坊是早些年政府投资重建的。除了原始的磨盘、水闸,大多换了新的。”旦啦解释。
尽管如此,磨坊依然承载着它的传统。每到重要节日,左邻右舍,拉萨城里,甚至远至日喀则的人,都会带着自家产的青稞来这里加工。当原料足够、天气晴朗时,旦啦的父亲与母亲,就会打开水闸,开始磨糌粑。
显然,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总有一些人,坚守曾经的传统。
“小时候最喜欢这一天。”旦啦说。那时候磨坊四周总是坐满了等待糌粑的人群,人们席地而坐、铺上地毯、摆上零食,再加上酥油茶、甜茶、啤酒等饮料,在阳光下,吃喝、聊天。磨盘悠悠转动,把生活磨得细碎,磨成热情奔放的歌声。
流水与石头
水磨坊看似简陋,实则非常讲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它综合运用了水利、土木工程、地质学、营养学等知识。营养学?见我们不解,旦啦捧起一把刚刚磨制的糌粑粉说:“石料不同,磨出的糌粑粉粗细也不一样,口感和营养价值也就不同。”
不过,旦啦的祖辈并不懂得这些,他们只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朴素智慧,一点一点把磨坊建成心目中的模样。磨坊靠水而生,必然要建造在河边或大江支流边上,然后建造引水渠,最后起屋,成水磨坊。
磨坊外,几条沟渠从山上蜿蜒而下,最后都汇入磨坊北部的水渠中,潺潺的流水迈着轻快的步伐进入磨坊中。旦啦说:“磨坊下面有一个控制水流量的闸门,水从高处流下,注入磨坊底层,推动连接磨盘中轴的木转轮,从而带动磨坊旋转。”磨坊的上层是大小相等、上薄下厚两个圆形石磨盘。磨盘四周是蓄池,磨好的粉落入此间。上方悬挂着装青稞的布袋,布袋底部伸出一根出料管,随着石盘的转动而摆动,青稞也就随之落下。磨盘旋转,青稞慢慢成粉。
甲米曲果之所以能成为布达拉宫的专属糌粑磨制工坊,当然还有其独到之处。旦啦带着我们再次站在磨盘旁,开始详细介绍自家磨坊最核心的地方,姑且称之为“磨盘机械传动系统”。这个系统的制作涉及到了磨盘制作、木质水涡轮中轴、桨叶、连杆和调节器的制作、导入槽的土木部分、“T”字型传动主轴等各类部件的制作。磨盘旁边还一个升降木杆,“这个装置与转轮底座相连,通过杠杆原理调节磨盘之间的缝隙宽度,这样一来就能研磨出不同粗细的糌粑,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比起旁边村子的改良水磨坊,甲米曲果已经算不得一个磨粮食的工具,可它也有自己的使命。在甲米曲果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西藏自治区制定了各种保护政策,并以甲米曲果、藏文书法博物馆等为中心,建了一座充满藏族风情的娘热风情园。甲米曲果,褪去了工具的外衣,成为一个历史见证、一个智慧遗留,供后人瞻仰。
对旦啦一家来说,磨坊重获了新生,就够了。如今的磨坊,大多数时候由旦啦的母亲卓玛拉负责。每年的春夏,都有人到来,卓玛便打开磨坊,磨制糌粑。石磨一刻不停地运转,磨坊外的人们高声谈笑着,隐约间似乎看到千年前磨坊的盛况。
眼下,甲米水磨坊已经是娘热沟的一个热门景点。也算不错,至少,磨坊还在。
红糖再香,不如糌粑久长 。
美酒好似大海喝不尽,糌粑如同高山吃不完。
清香的糌粑如蜂蜜,黄黄的酥油赛花朵。
——藏族民间歌谣
在拉萨城的西北部,西藏军区总医院大门前方约20米处向左拐,有一条直通山谷的柏油马路,沿路向深谷里走,便进入了娘热沟。
娘热沟并不出名,但在拉萨城的历史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座比大小昭寺年代更为久远的寺庙——帕邦喀,传说藏王松赞干布曾在这里修行,藏文始祖吞弥桑布扎在此创立了藏文。这里还有曲桑贡巴、娘热沟风情园等原生态人文景点。
更重要的是,从古至今,娘热沟一直是拉萨地区加工糌粑的重要场所,最为著名的是位于河段中间的“公阿”和位于最末端的“甲米”。
有“特权”的磨坊
“曲果”即为水磨坊,它利用山间水流带动磨盘转动加工糌粑、面粉及家畜饲料。历史上,拉萨市最多时曾有21座水磨坊,如今遗存16座,零散分布在海拔3726米到海拔3836米,落差110米的河渠两侧,总长约2.6千米。
“公阿”和“甲米”曲果都曾是布达拉宫的御用磨坊。与西藏许多传说一般,水磨坊技艺也来自唐朝文成公主。尽管无资料可考,但人们知道水往哪里流,水磨坊就建在哪里。
在“甲米曲果”的大门处,有一块公告栏,用汉藏两种文字介绍了磨坊的起源。它建于17世纪,据说五世达赖在帕邦喀中的松赞岩洞闭关修行,磨坊主人虔信佛教,便诚惶诚恐地献上了自家磨坊所产的糌粑。这些糌粑纯白无杂、清香逼人,五世达赖尝过后非常满意,赞不绝口。磨坊主人因此得到厚重的赏赐,他的后人再接再厉,到七世达赖时,甲米水磨坊终于被布达拉宫钦点为专供达赖食用糌粑的定点磨坊。
糌粑食用者的特殊身份,也造就了甲米水磨坊的特权。为了表彰磨坊向历代达赖供奉糌粑的功绩,当时的西藏政府特别赐给磨坊两根长2米、宽20厘米的法棍,并免去磨坊的税额和差役。另外,还规定了甲米水磨坊如遇到坍塌、损坏时,由娘热沟的其他水磨坊协力修复,并给予其优先使用水资源的特权。
如今看来,似属寻常。可在当时,这是极大的特权——因为水,是磨坊的唯一动力。
深谷青稞香
还未走进屋内,糌粑的清香已扑面而来。磨盘转动着,细腻纯白的糌粑粉不断落下,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屋外,流水悠悠,从雪山深处流出的清泉始终未变,当年不停转动的磨盘却减缓了脚步。如今,它依然在转动,只是与其说是工具,不如说是见证。
或许是为了心中的坚守,或许是为了证明家庭的延续。甲米水磨坊的主人倒是一代传一代,至今依然坚守。这一代的磨坊主人次仁已届暮年,他打发儿子旦啦来陪同我们参观。
旦啦在日喀则地区一所中学做藏文教师,平常很少回家。因为磨坊的存在,旦啦从小便跟着父亲练习如何摆弄水闸、磨盘这些大家伙,很早就学会了挑选原料、炒制青稞等磨制糌粑的工序。谈起自家的甲米曲果,旦啦颇为自傲。
我们先去原料间,是有两个房间的屋子,迎面一股青稞香。地上散堆着青稞,靠北是一溜灶台,台上和墙面早已被烟火熏得黝黑。“这是炒青稞的地方,青稞下磨之前,要先炒熟。”再往前是“生产车间”,也是有两个房间的屋子,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糌粑的香气。外间堆着磨好的糌粑粉,里间右手侧是磨坊的核心——磨盘。有趣的是,进这个房间有一个台阶,要进去,就要低头、弯腰、拾阶而上。这样的动作,会让人变得谦卑。我想,这是古人故意为之的吧,让人不自觉地敬仰食物。
大大的石磨盘上满是糌粑粉,事实上整个空间都弥漫着糌粑粉,让人感觉房屋就是糌粑砌成的。
这当然不是当年向达赖敬献糌粑的“生产车间”。“现在的磨坊是早些年政府投资重建的。除了原始的磨盘、水闸,大多换了新的。”旦啦解释。
尽管如此,磨坊依然承载着它的传统。每到重要节日,左邻右舍,拉萨城里,甚至远至日喀则的人,都会带着自家产的青稞来这里加工。当原料足够、天气晴朗时,旦啦的父亲与母亲,就会打开水闸,开始磨糌粑。
显然,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总有一些人,坚守曾经的传统。
“小时候最喜欢这一天。”旦啦说。那时候磨坊四周总是坐满了等待糌粑的人群,人们席地而坐、铺上地毯、摆上零食,再加上酥油茶、甜茶、啤酒等饮料,在阳光下,吃喝、聊天。磨盘悠悠转动,把生活磨得细碎,磨成热情奔放的歌声。
流水与石头
水磨坊看似简陋,实则非常讲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它综合运用了水利、土木工程、地质学、营养学等知识。营养学?见我们不解,旦啦捧起一把刚刚磨制的糌粑粉说:“石料不同,磨出的糌粑粉粗细也不一样,口感和营养价值也就不同。”
不过,旦啦的祖辈并不懂得这些,他们只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朴素智慧,一点一点把磨坊建成心目中的模样。磨坊靠水而生,必然要建造在河边或大江支流边上,然后建造引水渠,最后起屋,成水磨坊。
磨坊外,几条沟渠从山上蜿蜒而下,最后都汇入磨坊北部的水渠中,潺潺的流水迈着轻快的步伐进入磨坊中。旦啦说:“磨坊下面有一个控制水流量的闸门,水从高处流下,注入磨坊底层,推动连接磨盘中轴的木转轮,从而带动磨坊旋转。”磨坊的上层是大小相等、上薄下厚两个圆形石磨盘。磨盘四周是蓄池,磨好的粉落入此间。上方悬挂着装青稞的布袋,布袋底部伸出一根出料管,随着石盘的转动而摆动,青稞也就随之落下。磨盘旋转,青稞慢慢成粉。
甲米曲果之所以能成为布达拉宫的专属糌粑磨制工坊,当然还有其独到之处。旦啦带着我们再次站在磨盘旁,开始详细介绍自家磨坊最核心的地方,姑且称之为“磨盘机械传动系统”。这个系统的制作涉及到了磨盘制作、木质水涡轮中轴、桨叶、连杆和调节器的制作、导入槽的土木部分、“T”字型传动主轴等各类部件的制作。磨盘旁边还一个升降木杆,“这个装置与转轮底座相连,通过杠杆原理调节磨盘之间的缝隙宽度,这样一来就能研磨出不同粗细的糌粑,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比起旁边村子的改良水磨坊,甲米曲果已经算不得一个磨粮食的工具,可它也有自己的使命。在甲米曲果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西藏自治区制定了各种保护政策,并以甲米曲果、藏文书法博物馆等为中心,建了一座充满藏族风情的娘热风情园。甲米曲果,褪去了工具的外衣,成为一个历史见证、一个智慧遗留,供后人瞻仰。
对旦啦一家来说,磨坊重获了新生,就够了。如今的磨坊,大多数时候由旦啦的母亲卓玛拉负责。每年的春夏,都有人到来,卓玛便打开磨坊,磨制糌粑。石磨一刻不停地运转,磨坊外的人们高声谈笑着,隐约间似乎看到千年前磨坊的盛况。
眼下,甲米水磨坊已经是娘热沟的一个热门景点。也算不错,至少,磨坊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