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以来,部分国家地区对我国实行“断供”、“脱钩”等所谓“去中国化”措施,导致我国产业链面临脱节风险,国际循环不畅。面对不利局面,我国及时转变发展模式,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发展理念,更多依靠国内市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第三方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流程短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在激发消费潜力、扩大内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第三方移动支付与社会消费呈显著正相关,但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双循环;第三方移动支付;社会消费
一、引言
早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部分国家和地区反全球化思潮抬头、贸易保护主义成风,以致近十多年来国际贸易争端此起彼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暴发,给我国本就逐渐失去优势的外向型经济又一沉重打击,截至2021年6月中旬,境外累计确诊人数已超过1.7亿,其中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东盟、欧盟和美国均属于疫情重灾区。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提出了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即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内循环”的角度看,一方面是要扩大内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主要依托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是供给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匹配度①。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比较优势已逐渐由廉价劳动力转变为庞大的国内市场,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巨大的潜在需求有待进一步开发,相较于供给侧改革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在短期内更容易实现。随着5G网络、电子商务App的日益普及,第三方移动支付已逐步取代现金、信用卡成为人民群众的主要支付方式。针对在双循环背景下移动支付能否刺激居民消费这一论点,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并运用 Johansen协整检验法,深入分析了第三方移动支付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具体影响和作用。
二、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凭借人力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高储蓄率支撑高投资和高进出口规模,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变化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大规模的出口浪潮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高进出口也意味着高度对外依赖;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萧条,进口需求大幅减少。事实证明,面对贸易壁垒和外需不足,出口已经不能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培育国内市场,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
由图1可知,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对外依存度②持续大幅下降,与之相比,消费则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并且长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2021年以来,在我国积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背景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33.9%,较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长8.5%,比2020年第四季度增长1.86%③。其中,除传统的商品和服务消费逐步恢复增长外,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成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保障人民正常生活水平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1.9%;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同比增长75%。而新型消费的高速增长则主要得益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根据艾瑞咨询(IResearch)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数据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增长至74万亿元,同比增速达39%。
2.我国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虽然2021年消费品市场各项指标同比涨势喜人,但部分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低产生的不可比因素。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仍受制约,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消费品的恢复仍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供求间的矛盾。一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方式有待升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村人口为50979万人,占比36.11%,要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发掘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目前,城镇居民的支付方式已逐渐由现金、信用卡转变为移动支付,而农村居民仍以现金支付为主,交易成本高、安全性低,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地区封城封村,现金交易更加不便,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环比分别下降了5.4%和16.12%④,阻碍了我国消费品市场的恢复发展;另一方面国内产品供给在部分领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如医疗、汽车、智能产品长期被其他国家主导,中高端消费领域的供给短板亟待弥补。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措施,使我国部分高科技零部件面臨断供风险,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任重道远。
三、第三方移动支付对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发展打造了新的消费模式,提升了市场活跃度,一方面降低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和商户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推动了普惠金融和共享经济的发展。
1.消费成本理论
广义的消费成本包括消费价格成本和消费交易成本。相比于传统支付方式,第三方移动支付不论在价格还是交易成本上都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通过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方式付款,如支付宝、微信等购买部分商品和服务都会得到一定额度的折扣或者红包,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商品和服务来说,即使价格微降也会使需求量大幅增加;其次,第三方移动支付在节省交易的时间成本和搜寻成本方面作用显著,传统的支付方式通常需要漫长的交易过程,如现金支付需要经历点钞、找零的过程,信用卡支付则需要刷卡、输入密码、等待银行端反馈、打印凭条等诸多环节。相比之下,第三方移动支付免去了点钞、找零、刷卡等交易环节,节约了交易时间。消费者为实现效用最大化,购买商品和服务时经常会“货比三家”,在传统支付方式下,消费者需要往返于各大商场进行比价,身心疲惫还难免空手而归。通过移动支付方式,消费者仅需输入商品名称或类别即可搜索到该商品的所有报价、属性等信息,节省了搜寻成本。 2.普惠金融理论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⑤,就我国而言,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主要是融资可获得性不足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双循环背景下,科技型小微企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带动社会就业,还是深化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但因其财务信息缺乏透明度、抵御风险能力弱,导致包括银行贷款、发行有价证券等传统融资模式已无法弥补企业的“麦克米伦缺口”。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普及引领了网贷、众筹等新型融资途径的发展,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降低了服务门槛、提升了服务效率,有效提高了小微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可获得性。从而有利于形成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就业,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配度,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3.共享经济理论
共享经济是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由供给者通过网络平台将暂时闲置的物品或服务,有偿提供给需求者使用的市场化模式。供给方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部分实现价值;需求方则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暂时获取使用价值⑥。第三方移动支付为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消费者只需携带手机,通过支付宝、微信扫码的方式就可以实现物品的使用和归还,方便快捷。此外,由于只购买使用权,所承担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使消费者更加放心。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3773亿元,同比增长近2.9%,参与者人数约为8.3亿人⑦,在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发展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新业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第三方移动支付对我国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通过消费成本、普惠金融和共享经济的相关理论分析,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提升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使消费者与供给者在交易中更受益。因此,从理论上讲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的出现和普及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增长。为进一步印证这一观点,本文运用计量软件Eviews10对第三方支付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1.数据选取与模型设定
本文选取2014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消费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代表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代表收入水平和消费者市场预期作为控制变量。数据源自中经网数据库及艾瑞咨询第三方支付数据报告,具体说明见表1。
为了降低数据的波动性并消除可能出现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此外,由于序列均由季度数据构成,为消除季节因素影响,本文运用X-12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季节性调整。
处理后的数据分别用lntmp_sa、lntrs_sa和lnpi_sa表示。由上图可知,经过处理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lntmp_sa)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lntrs_sa)呈显著线性关系,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2.平稳性检验
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必须建立在时间序列平稳的基础上,用经济意义上不相关的若干非平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会出现虚假回归(伪回归)的现象。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上述4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以防出现“伪回归”。
由表2可知,4个变量的ADF统计量均小于5%的临界值且Prob.*均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各序列满足平稳性要求。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lntrs_sa)、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lnpi_sa)原序列平稳,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lntmp_sa)、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一阶差分后平穩。
3.协整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lntmp_sa)、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为1阶单整序列。因此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时间序列进行检验:
迹统计量(Trace)检验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间存在1个协整关系,因此可以进行协整回归。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F统计量为113.04,说明解释变量整体对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显著不为0。通过观测各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可知,除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不拒绝原假设外,其余变量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协整方程如下:
其中εt为残差项,回归结果表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存在正向影响,居民收入关于消费的弹性为0.42;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存在正向影响,移动支付关于消费的弹性为0.06,说明第三方移动支付对社会消费具有推动作用。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1) 在双循环格局下,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应用能够推动消费增长。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许多企业在产品滞销、传统营销方式受阻的情况下,积极通过淘宝、拼多多等平台进行网络销售,消费者只需用手机安装电商直播平台,足不出户就能全面了解商品信息并在线下单付款。2020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⑧,网络营销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加速了产品在市场间的周转,使价格趋于稳定,在当前外需不足、出行仍受限制的情况下,第三方移动支付成为了扩大内需、实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
(2) 第三方移动支付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待增强。实证结果表明,第三方移动支付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显著正相关,但影响程度较小,即移动支付每变动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应变动0.06%。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我国居民的储蓄率较高,从协整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变动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应变动0.42%,说明居民收入大部分仍用于储蓄;其次,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有待提升,现在很多支付平台都提供了密码、指纹、面部识别等多种方式由消费者选择,随着支付手段的便捷和流程的简化,一些技术漏洞也会随之产生,这也是部分消费者仍坚持使用现金和信用卡的重要原因。 2.政策建议
(1) 注重移动支付风险管理、保障支付安全。第三方支付平台应从技术和人员培训两个方面加强风险防范。一方面,平台的技术安全部门应定期进行病毒查杀、修复系统漏洞、发布系统优化补丁来加强安全防范,在安全事故频发的环节增加如身份识别、发送验证码等步骤,保证交易的安全;另一方面,注重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让员工意识到自身操作风险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对用户真实姓名、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保密的重要性,消除消费者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安全隐忧。
(2) 兼顾社会效益、提升用户黏度。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服务提供便捷的支付手段,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之外,还应注重社会效益。首先,通过平台掌握的大量消费者基本信息、支付数据,建立用户信用数据库,与人民银行合作,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征信系统;其次,平台应积极对接公益机构、推广捐赠理念,让消费者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为疾病救助、扶贫、环保等公益事业尽微薄之力。平台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优化了用户的消费体验、提升了用户的忠诚度,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应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完善基础设施,使消费者可以便捷、放心地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一方面加大5G网络建设,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解决由第三方移动支付产生的纠纷时实现有法可依。
注释:
引自樊纲,郑宇劼,曹钟雄.双循环 构建“十四五”新发展格局 [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
对外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于商务部2021年1季度消费市场情况报告。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引自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引自MBA智库百科。
数据来源于《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参考文献:
[1]裴辉儒,胡月.移动支付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0(1):37-44.
[2]樊纲,郑宇劼,曹钟雄.双循环 构建“十四五”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
[3]柳清瑞,王维华.移动支付、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结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8-24.
[4]李建军,等.互联网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张杰,等.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小微企业融资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6]湛泳,庞巧利.新时代新消费推动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国)消费经济学会2020年会暨第二十三次全国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消费经济,2021(1):95-97.
[7]刘连舸,陈卫东,刘旭光.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格局下居民消费研究及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J].国际金融,2020(10):3-32.
[8]崔文亚.互联网下第三方移动支付的风险类型及风险防范[J].智慧中国,2020(8):84-85.
[9]臧旭恒,陈斌开,尹志超,等.“新冠肺炎疫情与消费”专家笔谈[J].消费经济,2020(3):3-12.
[10]肖潇.第三方移动支付的风险类型与风险防范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6.
作者简介:何冬太(1990- ),男,漢族,山西朔州人,金融硕士,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关键词:双循环;第三方移动支付;社会消费
一、引言
早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部分国家和地区反全球化思潮抬头、贸易保护主义成风,以致近十多年来国际贸易争端此起彼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暴发,给我国本就逐渐失去优势的外向型经济又一沉重打击,截至2021年6月中旬,境外累计确诊人数已超过1.7亿,其中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东盟、欧盟和美国均属于疫情重灾区。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提出了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即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内循环”的角度看,一方面是要扩大内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主要依托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是供给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匹配度①。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比较优势已逐渐由廉价劳动力转变为庞大的国内市场,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巨大的潜在需求有待进一步开发,相较于供给侧改革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在短期内更容易实现。随着5G网络、电子商务App的日益普及,第三方移动支付已逐步取代现金、信用卡成为人民群众的主要支付方式。针对在双循环背景下移动支付能否刺激居民消费这一论点,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并运用 Johansen协整检验法,深入分析了第三方移动支付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具体影响和作用。
二、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凭借人力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高储蓄率支撑高投资和高进出口规模,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变化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大规模的出口浪潮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高进出口也意味着高度对外依赖;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萧条,进口需求大幅减少。事实证明,面对贸易壁垒和外需不足,出口已经不能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培育国内市场,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
由图1可知,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对外依存度②持续大幅下降,与之相比,消费则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并且长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2021年以来,在我国积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背景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33.9%,较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长8.5%,比2020年第四季度增长1.86%③。其中,除传统的商品和服务消费逐步恢复增长外,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成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保障人民正常生活水平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1.9%;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同比增长75%。而新型消费的高速增长则主要得益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根据艾瑞咨询(IResearch)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数据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增长至74万亿元,同比增速达39%。
2.我国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虽然2021年消费品市场各项指标同比涨势喜人,但部分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低产生的不可比因素。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仍受制约,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消费品的恢复仍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供求间的矛盾。一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方式有待升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村人口为50979万人,占比36.11%,要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发掘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目前,城镇居民的支付方式已逐渐由现金、信用卡转变为移动支付,而农村居民仍以现金支付为主,交易成本高、安全性低,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地区封城封村,现金交易更加不便,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环比分别下降了5.4%和16.12%④,阻碍了我国消费品市场的恢复发展;另一方面国内产品供给在部分领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如医疗、汽车、智能产品长期被其他国家主导,中高端消费领域的供给短板亟待弥补。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措施,使我国部分高科技零部件面臨断供风险,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任重道远。
三、第三方移动支付对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发展打造了新的消费模式,提升了市场活跃度,一方面降低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和商户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推动了普惠金融和共享经济的发展。
1.消费成本理论
广义的消费成本包括消费价格成本和消费交易成本。相比于传统支付方式,第三方移动支付不论在价格还是交易成本上都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通过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方式付款,如支付宝、微信等购买部分商品和服务都会得到一定额度的折扣或者红包,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商品和服务来说,即使价格微降也会使需求量大幅增加;其次,第三方移动支付在节省交易的时间成本和搜寻成本方面作用显著,传统的支付方式通常需要漫长的交易过程,如现金支付需要经历点钞、找零的过程,信用卡支付则需要刷卡、输入密码、等待银行端反馈、打印凭条等诸多环节。相比之下,第三方移动支付免去了点钞、找零、刷卡等交易环节,节约了交易时间。消费者为实现效用最大化,购买商品和服务时经常会“货比三家”,在传统支付方式下,消费者需要往返于各大商场进行比价,身心疲惫还难免空手而归。通过移动支付方式,消费者仅需输入商品名称或类别即可搜索到该商品的所有报价、属性等信息,节省了搜寻成本。 2.普惠金融理论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⑤,就我国而言,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主要是融资可获得性不足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双循环背景下,科技型小微企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带动社会就业,还是深化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载体,但因其财务信息缺乏透明度、抵御风险能力弱,导致包括银行贷款、发行有价证券等传统融资模式已无法弥补企业的“麦克米伦缺口”。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普及引领了网贷、众筹等新型融资途径的发展,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降低了服务门槛、提升了服务效率,有效提高了小微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可获得性。从而有利于形成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就业,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配度,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3.共享经济理论
共享经济是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由供给者通过网络平台将暂时闲置的物品或服务,有偿提供给需求者使用的市场化模式。供给方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部分实现价值;需求方则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暂时获取使用价值⑥。第三方移动支付为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消费者只需携带手机,通过支付宝、微信扫码的方式就可以实现物品的使用和归还,方便快捷。此外,由于只购买使用权,所承担的风险也大大降低,使消费者更加放心。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3773亿元,同比增长近2.9%,参与者人数约为8.3亿人⑦,在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发展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新业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第三方移动支付对我国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通过消费成本、普惠金融和共享经济的相关理论分析,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提升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使消费者与供给者在交易中更受益。因此,从理论上讲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的出现和普及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增长。为进一步印证这一观点,本文运用计量软件Eviews10对第三方支付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1.数据选取与模型设定
本文选取2014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消费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代表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代表收入水平和消费者市场预期作为控制变量。数据源自中经网数据库及艾瑞咨询第三方支付数据报告,具体说明见表1。
为了降低数据的波动性并消除可能出现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此外,由于序列均由季度数据构成,为消除季节因素影响,本文运用X-12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季节性调整。
处理后的数据分别用lntmp_sa、lntrs_sa和lnpi_sa表示。由上图可知,经过处理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lntmp_sa)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lntrs_sa)呈显著线性关系,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2.平稳性检验
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必须建立在时间序列平稳的基础上,用经济意义上不相关的若干非平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会出现虚假回归(伪回归)的现象。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上述4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以防出现“伪回归”。
由表2可知,4个变量的ADF统计量均小于5%的临界值且Prob.*均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各序列满足平稳性要求。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lntrs_sa)、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lnpi_sa)原序列平稳,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lntmp_sa)、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一阶差分后平穩。
3.协整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lntmp_sa)、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为1阶单整序列。因此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时间序列进行检验:
迹统计量(Trace)检验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间存在1个协整关系,因此可以进行协整回归。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F统计量为113.04,说明解释变量整体对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显著不为0。通过观测各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可知,除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不拒绝原假设外,其余变量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协整方程如下:
其中εt为残差项,回归结果表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存在正向影响,居民收入关于消费的弹性为0.42;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存在正向影响,移动支付关于消费的弹性为0.06,说明第三方移动支付对社会消费具有推动作用。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1) 在双循环格局下,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应用能够推动消费增长。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许多企业在产品滞销、传统营销方式受阻的情况下,积极通过淘宝、拼多多等平台进行网络销售,消费者只需用手机安装电商直播平台,足不出户就能全面了解商品信息并在线下单付款。2020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⑧,网络营销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加速了产品在市场间的周转,使价格趋于稳定,在当前外需不足、出行仍受限制的情况下,第三方移动支付成为了扩大内需、实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
(2) 第三方移动支付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待增强。实证结果表明,第三方移动支付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显著正相关,但影响程度较小,即移动支付每变动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应变动0.06%。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我国居民的储蓄率较高,从协整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变动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应变动0.42%,说明居民收入大部分仍用于储蓄;其次,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有待提升,现在很多支付平台都提供了密码、指纹、面部识别等多种方式由消费者选择,随着支付手段的便捷和流程的简化,一些技术漏洞也会随之产生,这也是部分消费者仍坚持使用现金和信用卡的重要原因。 2.政策建议
(1) 注重移动支付风险管理、保障支付安全。第三方支付平台应从技术和人员培训两个方面加强风险防范。一方面,平台的技术安全部门应定期进行病毒查杀、修复系统漏洞、发布系统优化补丁来加强安全防范,在安全事故频发的环节增加如身份识别、发送验证码等步骤,保证交易的安全;另一方面,注重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让员工意识到自身操作风险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对用户真实姓名、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保密的重要性,消除消费者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安全隐忧。
(2) 兼顾社会效益、提升用户黏度。第三方支付平台除了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服务提供便捷的支付手段,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之外,还应注重社会效益。首先,通过平台掌握的大量消费者基本信息、支付数据,建立用户信用数据库,与人民银行合作,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征信系统;其次,平台应积极对接公益机构、推广捐赠理念,让消费者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为疾病救助、扶贫、环保等公益事业尽微薄之力。平台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优化了用户的消费体验、提升了用户的忠诚度,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应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完善基础设施,使消费者可以便捷、放心地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一方面加大5G网络建设,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解决由第三方移动支付产生的纠纷时实现有法可依。
注释:
引自樊纲,郑宇劼,曹钟雄.双循环 构建“十四五”新发展格局 [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
对外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于商务部2021年1季度消费市场情况报告。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引自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引自MBA智库百科。
数据来源于《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参考文献:
[1]裴辉儒,胡月.移动支付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0(1):37-44.
[2]樊纲,郑宇劼,曹钟雄.双循环 构建“十四五”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
[3]柳清瑞,王维华.移动支付、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结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8-24.
[4]李建军,等.互联网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张杰,等.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小微企业融资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6]湛泳,庞巧利.新时代新消费推动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国)消费经济学会2020年会暨第二十三次全国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消费经济,2021(1):95-97.
[7]刘连舸,陈卫东,刘旭光.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格局下居民消费研究及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J].国际金融,2020(10):3-32.
[8]崔文亚.互联网下第三方移动支付的风险类型及风险防范[J].智慧中国,2020(8):84-85.
[9]臧旭恒,陈斌开,尹志超,等.“新冠肺炎疫情与消费”专家笔谈[J].消费经济,2020(3):3-12.
[10]肖潇.第三方移动支付的风险类型与风险防范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6.
作者简介:何冬太(1990- ),男,漢族,山西朔州人,金融硕士,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研究方向: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