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戈尔丁生于英国黄金时代落幕之时,“二战”中法西斯的残暴让他对英国一直以来推崇的殖民文化产生了怀疑。因此他一反英国传统荒岛小说中对殖民帝国建立的设定,在《蝇王》中创作了一群欲用英国文化殖民荒岛,却反过来被野蛮文化所殖民的孩子。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在荒岛上的体现、后殖民主义在荒岛上现实的缩影和人性恶的救赎之路三方面来探讨《蝇王》中的后殖民主义批评。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蝇王 荒岛 人性
威廉·戈尔丁是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于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著作颇丰,但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蝇王》。少年时期,他受到了科学、理性和人道主义的熏陶,但随着“二战”爆发,战争中的罪恶和残暴让戈尔丁对科学和理性能建立理想王国的说法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如果没有恰当的训导和教育,人类将受制于野蛮、黑暗、疯狂的动物本能,显示出残酷和贪婪的一面”。
一、荒岛上的后殖民主义
《蝇王》中,为逃避核战争的孩子们因飞机失事流落到了一座荒岛上,他们按照文明社会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并建立起民主制度,在岛上建造窝棚,点燃火堆,向“长满各式各样的棕榈”、有着“一堆脑壳样的椰子”的物产丰富的小岛开始了殖民扩张。他们开始按照英国的规矩办事,用英国模式建立起一系列规章制度。然而,孩子们虽以英国文明建立起规则,却数次违背规则。大家约定拥有海螺的人有发言權,但海螺一旦落到话语权力低下的猪崽子身上时,不论是兽性的代表杰克,还是理性的代表拉尔夫,都剥夺了猪崽子发言的权利。这表明了在殖民政治中,殖民者对于被殖民者不论是欺压还是拉拢,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荒岛上的后殖民主义,除了表现为孩子们对小岛的殖民扩张,也表现为孩子们内部因文化混杂而导致了殖民中的主奴范式。猪崽子和拉尔夫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身份:在社会地位中,猪崽子的社会地位要低于拉尔夫;在家庭关系中,“失孤”(失去父母的孩子)的猪崽子也依旧不如拉尔夫。这种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使拉尔夫等人对猪崽子产生了身份上的优越感,猪崽子由此被拉尔夫等人欺压。荒岛上的孩子由于内部文化混杂而分出了阶层,上等阶层对下等阶层就像殖民者对被殖民者一样,有着文化侵占和奴役。被划分为下等阶层的猪崽子虽数次反抗,但在潜意识中却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在被欺压中妥协。妥协之后,他仍旧对拉尔夫溜须拍马,鞍前马后。猪崽子不甘低人一等,但又不断地对拉尔夫顺从和服务,就像土著对殖民者从反抗到奴化的过程。
后期,杰克与拉尔夫等人决裂,在狩猎的快感中逐渐向野蛮人进化。他沉醉于暴力屠杀和暴力祭祀,并不断用这种野蛮文化来侵占和奴役拉尔夫所统治的孩子们。他通过语言描绘、食物诱惑来引诱拉尔夫的阵营,逐步瓦解了拉尔夫的阵营。最后,整个小岛上没有真正被野蛮文化所侵蚀和奴役的,就只有拉尔夫了。但拉尔夫也并不是一直内心坚定,他也被野蛮文化短暂地侵蚀和奴役过。在闪电之夜,拉尔夫为了抵消心中的恐惧,和杰克等人围圈跳起了野蛮的杀野兽舞蹈。在这种带着盲目的狂欢中,拉尔夫和众孩子一起失手杀死了“野兽”西蒙。可悲的是,在这场谋杀的狂欢之后,反思的只有拉尔夫。哪怕是代表理性的猪崽子,也默认了这次行动。对于拉尔夫的质疑,他冷漠地说道:“什么事情都会发生的。”猪崽子甚至把这次过错放到了受害者西蒙身上,认为他不该从黑暗中爬出来,是“他疯了,自作自受”。在小说中,拉尔夫是一个代表上等阶级的领导者,他建立己方阵营进行文化殖民,在杰克兽化后与其领导的野蛮文化对立。他虽然短暂地受到了野蛮文化的影响,但并未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仍旧保持着理性和人性。在小说结尾,猪崽子被杀,拉尔夫得救,由此可以看出戈尔丁所持的态度:不论野蛮文化怎么影响和奴役现代文明,哪怕现代文明只剩最后一点火苗,理性也将得到救赎。
后殖民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即“他者”。被边缘化的猪崽子是他者,被众人欺凌的小东西是他者,被杰克放火烧的满岛逃难的拉尔夫也是他者,他们都是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从拉尔夫由殖民者转变为被殖民者我们也可以看到,殖民者和他者并不是固定的,是会随着局势的改变而变化的。
二、后殖民主义现实缩影的荒岛
早期英国的荒岛小说,多是描写殖民地的顺利建立。如《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不仅对星期五进行了文化渗透,还建立了荒岛帝国;《蝇王》的原型《珊瑚岛》中,三个孩子以国王的名义称霸小岛,帮助痛改前非的水手比尔,说服岛上首领加入基督教等,让大英帝国的文化得到了宣扬,孩子成为大英帝国的优秀殖民者。戈尔丁创作《蝇王》的背景,处在殖民统治岌岌可危的时代。人们对维多利亚时期的天真产生了怀疑,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式暴力扩张让人们对殖民本身也产生了反思。英国在“二战”中虽然是反法西斯同盟,但殖民者和他者不是一成不变的,未来它会不会是下一个“法西斯”呢?
三、人性恶的救赎之路
唱诗班的孩子负责教会的唱诗活动,性情最为干净纯洁,本应是接近上帝的存在,但在《蝇王》中,流落荒岛的一群唱诗班孩子,竟然在杰克的带领下逐渐兽化。西蒙是唯一的例外,他会为小不点们摘野果,也能抵制住猪肉的诱惑。为了打败心中的野兽,他独自上山寻找野兽。他是一个类似圣人的存在,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好品质:善良、理性、勇敢。这样的他也得到了蝇王的警示:“你们别梦想可以将野兽捕捉和杀死……你心中有数,是不是?我就是你的一部分。”蝇王警告西蒙赶紧回到孩子中去,不然,“我们就会要你的小命”。在这里,西蒙这个唯一的例外得到了启示:野兽即我们自己,野兽就是心中的欲望。但是,西蒙没有回到孩子们当中,他在一个雨夜被孩子们心中的野兽杀死。西蒙是小说中唯一一个始终保持本心、未被兽化过的形象,哪怕最后失去生命,他也未让理性屈服于欲望。西蒙这样一个接近完美的类似圣人的形象,最后竟被孩子们活活打死,类似于基督为解救众人,背上十字架赴刑。西蒙担任了殉道者耶稣的角色,他的身上带着神性的光环。耶稣受刑而死,但在死后的第三天,他复活了,由血肉之躯变为不朽的灵性之体。与耶稣复活类似,代表完美人性的西蒙虽受折磨而死,但他的死亡并不意味着欲望战胜了理性。在西蒙殉道之前,拉尔夫沉迷于猪肉所带来的口腹之欲,他无法抵挡杰克给予的嗟来之食的诱惑,并于雨夜和众人一起化身为野蛮人将西蒙误杀。但是,西蒙的死使拉尔夫骤然醒悟,明白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和野兽没有什么区别,是人性的丧失。当猪崽子等人否认他们杀死西蒙,只是杀死了一头野兽时,文中是这样描写的:“拉尔夫光光的肩膀任他抚摸着,这种人体的接触却使拉尔夫颤抖了一下。”此时此刻,拉尔夫已经意识到,这些叫嚷着杀野兽的孩子已经不能称为人,而是披着人皮的野兽,所以,这种人体的接触才会使他颤抖。西蒙的肉体死了,但他的精神却由拉尔夫传承下去。拉尔夫明白了众人心中的野兽,他也不再嘲笑猪崽子,而是勇敢地为猪崽子出头。这种由西蒙到拉尔夫的精神延续,蕴含了《蝇王》中的救赎主题,即人性的恶在被认清后可以使人向至善转变。因此,《蝇王》虽然展示了孩子们恶的天性,但正是由于恶的出现,才能让人们意识到恶的存在和本质,从而认清恶,向善转变。
在现实社会中,恶已经存在,我们需要做的,便是认清恶,从而走向趋善的道路。“二战”时期的德国,在欧洲范围内大力建设殖民地,对犹太人肆意屠杀,这让戈尔丁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鼓励人们向海外建立殖民地的行为产生怀疑。在当时的英国人心中,英国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是为了向各殖民地国家带去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但是,戈尔丁对英国的殖民行为进行了反思:到底什么是善的?人性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由恶向善转变?这些问题,他都在《蝇王》中给出了解答。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索金梅.英国文学通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2]威廉·戈尔丁.蝇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3]祝朝伟等.当代西方文论与翻译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龚名扬.论威廉·戈尔丁早期小说“恶”的主题[D].暨南大学,2012.
[5]刘岩.一个现代性的寓言——对戈尔丁《蝇王》的重新阐释[D].四川大学,2004.
[6]张和龙.人性恶神话的建构——《蝇王》在新时期中国的主题研究与接受[J].中国比较文学,2002(3).
作者:欧阳子欣,广西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蝇王 荒岛 人性
威廉·戈尔丁是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于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著作颇丰,但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蝇王》。少年时期,他受到了科学、理性和人道主义的熏陶,但随着“二战”爆发,战争中的罪恶和残暴让戈尔丁对科学和理性能建立理想王国的说法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如果没有恰当的训导和教育,人类将受制于野蛮、黑暗、疯狂的动物本能,显示出残酷和贪婪的一面”。
一、荒岛上的后殖民主义
《蝇王》中,为逃避核战争的孩子们因飞机失事流落到了一座荒岛上,他们按照文明社会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并建立起民主制度,在岛上建造窝棚,点燃火堆,向“长满各式各样的棕榈”、有着“一堆脑壳样的椰子”的物产丰富的小岛开始了殖民扩张。他们开始按照英国的规矩办事,用英国模式建立起一系列规章制度。然而,孩子们虽以英国文明建立起规则,却数次违背规则。大家约定拥有海螺的人有发言權,但海螺一旦落到话语权力低下的猪崽子身上时,不论是兽性的代表杰克,还是理性的代表拉尔夫,都剥夺了猪崽子发言的权利。这表明了在殖民政治中,殖民者对于被殖民者不论是欺压还是拉拢,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荒岛上的后殖民主义,除了表现为孩子们对小岛的殖民扩张,也表现为孩子们内部因文化混杂而导致了殖民中的主奴范式。猪崽子和拉尔夫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身份:在社会地位中,猪崽子的社会地位要低于拉尔夫;在家庭关系中,“失孤”(失去父母的孩子)的猪崽子也依旧不如拉尔夫。这种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使拉尔夫等人对猪崽子产生了身份上的优越感,猪崽子由此被拉尔夫等人欺压。荒岛上的孩子由于内部文化混杂而分出了阶层,上等阶层对下等阶层就像殖民者对被殖民者一样,有着文化侵占和奴役。被划分为下等阶层的猪崽子虽数次反抗,但在潜意识中却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在被欺压中妥协。妥协之后,他仍旧对拉尔夫溜须拍马,鞍前马后。猪崽子不甘低人一等,但又不断地对拉尔夫顺从和服务,就像土著对殖民者从反抗到奴化的过程。
后期,杰克与拉尔夫等人决裂,在狩猎的快感中逐渐向野蛮人进化。他沉醉于暴力屠杀和暴力祭祀,并不断用这种野蛮文化来侵占和奴役拉尔夫所统治的孩子们。他通过语言描绘、食物诱惑来引诱拉尔夫的阵营,逐步瓦解了拉尔夫的阵营。最后,整个小岛上没有真正被野蛮文化所侵蚀和奴役的,就只有拉尔夫了。但拉尔夫也并不是一直内心坚定,他也被野蛮文化短暂地侵蚀和奴役过。在闪电之夜,拉尔夫为了抵消心中的恐惧,和杰克等人围圈跳起了野蛮的杀野兽舞蹈。在这种带着盲目的狂欢中,拉尔夫和众孩子一起失手杀死了“野兽”西蒙。可悲的是,在这场谋杀的狂欢之后,反思的只有拉尔夫。哪怕是代表理性的猪崽子,也默认了这次行动。对于拉尔夫的质疑,他冷漠地说道:“什么事情都会发生的。”猪崽子甚至把这次过错放到了受害者西蒙身上,认为他不该从黑暗中爬出来,是“他疯了,自作自受”。在小说中,拉尔夫是一个代表上等阶级的领导者,他建立己方阵营进行文化殖民,在杰克兽化后与其领导的野蛮文化对立。他虽然短暂地受到了野蛮文化的影响,但并未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仍旧保持着理性和人性。在小说结尾,猪崽子被杀,拉尔夫得救,由此可以看出戈尔丁所持的态度:不论野蛮文化怎么影响和奴役现代文明,哪怕现代文明只剩最后一点火苗,理性也将得到救赎。
后殖民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即“他者”。被边缘化的猪崽子是他者,被众人欺凌的小东西是他者,被杰克放火烧的满岛逃难的拉尔夫也是他者,他们都是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从拉尔夫由殖民者转变为被殖民者我们也可以看到,殖民者和他者并不是固定的,是会随着局势的改变而变化的。
二、后殖民主义现实缩影的荒岛
早期英国的荒岛小说,多是描写殖民地的顺利建立。如《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不仅对星期五进行了文化渗透,还建立了荒岛帝国;《蝇王》的原型《珊瑚岛》中,三个孩子以国王的名义称霸小岛,帮助痛改前非的水手比尔,说服岛上首领加入基督教等,让大英帝国的文化得到了宣扬,孩子成为大英帝国的优秀殖民者。戈尔丁创作《蝇王》的背景,处在殖民统治岌岌可危的时代。人们对维多利亚时期的天真产生了怀疑,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式暴力扩张让人们对殖民本身也产生了反思。英国在“二战”中虽然是反法西斯同盟,但殖民者和他者不是一成不变的,未来它会不会是下一个“法西斯”呢?
三、人性恶的救赎之路
唱诗班的孩子负责教会的唱诗活动,性情最为干净纯洁,本应是接近上帝的存在,但在《蝇王》中,流落荒岛的一群唱诗班孩子,竟然在杰克的带领下逐渐兽化。西蒙是唯一的例外,他会为小不点们摘野果,也能抵制住猪肉的诱惑。为了打败心中的野兽,他独自上山寻找野兽。他是一个类似圣人的存在,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好品质:善良、理性、勇敢。这样的他也得到了蝇王的警示:“你们别梦想可以将野兽捕捉和杀死……你心中有数,是不是?我就是你的一部分。”蝇王警告西蒙赶紧回到孩子中去,不然,“我们就会要你的小命”。在这里,西蒙这个唯一的例外得到了启示:野兽即我们自己,野兽就是心中的欲望。但是,西蒙没有回到孩子们当中,他在一个雨夜被孩子们心中的野兽杀死。西蒙是小说中唯一一个始终保持本心、未被兽化过的形象,哪怕最后失去生命,他也未让理性屈服于欲望。西蒙这样一个接近完美的类似圣人的形象,最后竟被孩子们活活打死,类似于基督为解救众人,背上十字架赴刑。西蒙担任了殉道者耶稣的角色,他的身上带着神性的光环。耶稣受刑而死,但在死后的第三天,他复活了,由血肉之躯变为不朽的灵性之体。与耶稣复活类似,代表完美人性的西蒙虽受折磨而死,但他的死亡并不意味着欲望战胜了理性。在西蒙殉道之前,拉尔夫沉迷于猪肉所带来的口腹之欲,他无法抵挡杰克给予的嗟来之食的诱惑,并于雨夜和众人一起化身为野蛮人将西蒙误杀。但是,西蒙的死使拉尔夫骤然醒悟,明白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和野兽没有什么区别,是人性的丧失。当猪崽子等人否认他们杀死西蒙,只是杀死了一头野兽时,文中是这样描写的:“拉尔夫光光的肩膀任他抚摸着,这种人体的接触却使拉尔夫颤抖了一下。”此时此刻,拉尔夫已经意识到,这些叫嚷着杀野兽的孩子已经不能称为人,而是披着人皮的野兽,所以,这种人体的接触才会使他颤抖。西蒙的肉体死了,但他的精神却由拉尔夫传承下去。拉尔夫明白了众人心中的野兽,他也不再嘲笑猪崽子,而是勇敢地为猪崽子出头。这种由西蒙到拉尔夫的精神延续,蕴含了《蝇王》中的救赎主题,即人性的恶在被认清后可以使人向至善转变。因此,《蝇王》虽然展示了孩子们恶的天性,但正是由于恶的出现,才能让人们意识到恶的存在和本质,从而认清恶,向善转变。
在现实社会中,恶已经存在,我们需要做的,便是认清恶,从而走向趋善的道路。“二战”时期的德国,在欧洲范围内大力建设殖民地,对犹太人肆意屠杀,这让戈尔丁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鼓励人们向海外建立殖民地的行为产生怀疑。在当时的英国人心中,英国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是为了向各殖民地国家带去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但是,戈尔丁对英国的殖民行为进行了反思:到底什么是善的?人性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怎样由恶向善转变?这些问题,他都在《蝇王》中给出了解答。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索金梅.英国文学通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2]威廉·戈尔丁.蝇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3]祝朝伟等.当代西方文论与翻译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龚名扬.论威廉·戈尔丁早期小说“恶”的主题[D].暨南大学,2012.
[5]刘岩.一个现代性的寓言——对戈尔丁《蝇王》的重新阐释[D].四川大学,2004.
[6]张和龙.人性恶神话的建构——《蝇王》在新时期中国的主题研究与接受[J].中国比较文学,2002(3).
作者:欧阳子欣,广西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