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合作交流是一个使大家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入、完善的活动形式。如何让合作交流行之有效呢?方法:一、让兴趣成为起点。二、应采用多种形式。三、行之有效的关键是教师的灵活运用。四、合作交流要创设问题情境。结论:只有合理、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充分发扬民主,激活思维的火花,开启智慧的大门。
【关键词】合作学习;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还是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需要。合作交流是一个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相互提问、相互探讨、相互补充,从而使大家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入、完善的活动形式。合作交流如果完成的好,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吸收都有很大的好处,而如何让合作交流行之有效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让兴趣成为合作学习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教师要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认知需要、兴趣所在,引导学生将感兴趣的问题清晰化,并转化为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如教学“小电珠亮了”,学生在认识电池、小电珠和导线等材料后,教师让学生分组一起充分“玩一玩”,用多种方法将一节电池、一根导线和一小电珠组装起来,使小电珠发光,从而把学生玩电池、导线和小电珠的兴趣引向研究简单电路的组装方面来。学生通过合作尝试、探究,用种种办法,使小灯泡一个个发亮,他们的心里是多么的喜悦和自豪。另外,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用已有知识难以解释的现象,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让兴趣相近的学生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共同的兴趣使学生很容易认同小组的探究目标,这是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小组凝聚力的基础。
二、合作学习应采用多种形式
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同桌合作学习,四人小组学习,找好朋友合作学习等。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次用找朋友的方式,下次用四人小组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合作学习的目的就能达到。
三、“合作交流”行之有效的关键是教师的灵活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参与交流,并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还要有意识地合理搭配合作伙伴,创设机会,使人人都有表达交流的任务和机会,都能获得合作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质量。
四、合作交流要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而且要尽最大可能地拓展其思考的空间。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问题思考空间大小的影响。首先,要考虑材料的呈现形式。一般来说,条件的呈现比较隐蔽。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要倡导学生亲自实践,感知与体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与体验,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步骤、方法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既增加了思考的空间,又满足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成功需要”。如下面的问题:淘气家离学校5千米,笑笑家离学校4千米,淘气到笑笑家多远? 教师的详细分析和标准化答案往往会损害问题的教育价值,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交流,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会有所收获,对数学优秀的学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五、要重视合作之前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合作学习我们经常用到,比如在合作学习时出现的问题,老师布置完讨论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时,有的学生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什么,有的小组干脆说起了闲话。等到交流时就哑口无言。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合作学习前的自主学习,如果没有提前渗透好需要探讨的问题,学生没有充分的准备,谈何合作学习?大家在讨论时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就不会有预想的结果。我认为应该这样做:明确合作学习分工,顾及弱势学生的情况。合作学习要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确定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男女搭配,不要拉下任何一个同学。即使在一组内也要分工明确细致:哪位同学当小组长?哪位同学是中心发言人?哪位同学作记录?哪位同学作汇报等。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条不紊。虽然明確了合作学习分工,但是在实际的合作学习中,优生往往有更多的表现,他们承担的任务更多,相应的发言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多,而弱势学生则刚好相反,他们在小组中易受到忽视。如分组和分工,弱势学生常作搭头分到各小组,在小组内他们也只是听众和看客。在小组内,分工固定不变,是组长的永远是组长,是发言人永远是发言人,记录的总是当记录,汇报的总是作汇报的,而这些组长、发言人、记录员、汇报员全由优生包了。这样一来,每个学科的每次小组合作学习,自然也是优生的事了,合作学习成了优生的独角戏,“全员参与、全面提高”成为了一句空话。
六、开放课堂,营造环境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记得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预习过的同学马上说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同学也马上想到了和学过图形的关系,但不是很全面,而且也没有达到面向全体,我马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能推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马上展开讨论,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挂着跃跃欲试的笑容,讨论的方法还真不少。正是这种开放的课堂给了他们更多得火花的灵动。收到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理、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扬民主,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激活思维的火花,开启智慧的大门,给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华创造机会,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课堂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J].黄山学院学报.
【关键词】合作学习;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还是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需要。合作交流是一个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相互提问、相互探讨、相互补充,从而使大家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入、完善的活动形式。合作交流如果完成的好,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吸收都有很大的好处,而如何让合作交流行之有效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让兴趣成为合作学习的起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教师要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认知需要、兴趣所在,引导学生将感兴趣的问题清晰化,并转化为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如教学“小电珠亮了”,学生在认识电池、小电珠和导线等材料后,教师让学生分组一起充分“玩一玩”,用多种方法将一节电池、一根导线和一小电珠组装起来,使小电珠发光,从而把学生玩电池、导线和小电珠的兴趣引向研究简单电路的组装方面来。学生通过合作尝试、探究,用种种办法,使小灯泡一个个发亮,他们的心里是多么的喜悦和自豪。另外,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用已有知识难以解释的现象,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让兴趣相近的学生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共同的兴趣使学生很容易认同小组的探究目标,这是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小组凝聚力的基础。
二、合作学习应采用多种形式
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同桌合作学习,四人小组学习,找好朋友合作学习等。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合作学习的形式,这次用找朋友的方式,下次用四人小组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合作学习的目的就能达到。
三、“合作交流”行之有效的关键是教师的灵活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参与交流,并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还要有意识地合理搭配合作伙伴,创设机会,使人人都有表达交流的任务和机会,都能获得合作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质量。
四、合作交流要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而且要尽最大可能地拓展其思考的空间。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问题思考空间大小的影响。首先,要考虑材料的呈现形式。一般来说,条件的呈现比较隐蔽。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要倡导学生亲自实践,感知与体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与体验,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步骤、方法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既增加了思考的空间,又满足了学生心灵深处的“成功需要”。如下面的问题:淘气家离学校5千米,笑笑家离学校4千米,淘气到笑笑家多远? 教师的详细分析和标准化答案往往会损害问题的教育价值,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交流,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会有所收获,对数学优秀的学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五、要重视合作之前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合作学习我们经常用到,比如在合作学习时出现的问题,老师布置完讨论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时,有的学生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什么,有的小组干脆说起了闲话。等到交流时就哑口无言。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合作学习前的自主学习,如果没有提前渗透好需要探讨的问题,学生没有充分的准备,谈何合作学习?大家在讨论时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就不会有预想的结果。我认为应该这样做:明确合作学习分工,顾及弱势学生的情况。合作学习要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确定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男女搭配,不要拉下任何一个同学。即使在一组内也要分工明确细致:哪位同学当小组长?哪位同学是中心发言人?哪位同学作记录?哪位同学作汇报等。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条不紊。虽然明確了合作学习分工,但是在实际的合作学习中,优生往往有更多的表现,他们承担的任务更多,相应的发言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多,而弱势学生则刚好相反,他们在小组中易受到忽视。如分组和分工,弱势学生常作搭头分到各小组,在小组内他们也只是听众和看客。在小组内,分工固定不变,是组长的永远是组长,是发言人永远是发言人,记录的总是当记录,汇报的总是作汇报的,而这些组长、发言人、记录员、汇报员全由优生包了。这样一来,每个学科的每次小组合作学习,自然也是优生的事了,合作学习成了优生的独角戏,“全员参与、全面提高”成为了一句空话。
六、开放课堂,营造环境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记得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预习过的同学马上说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的同学也马上想到了和学过图形的关系,但不是很全面,而且也没有达到面向全体,我马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能推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马上展开讨论,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挂着跃跃欲试的笑容,讨论的方法还真不少。正是这种开放的课堂给了他们更多得火花的灵动。收到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理、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扬民主,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激活思维的火花,开启智慧的大门,给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华创造机会,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课堂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J].黄山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