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去修车,听修车师傅正在吐槽一位顾客投诉了他,投诉的原因是他给那位顾客换机油时,把机油加到刚过油尺的最低标线,顾客认为机油应该加到尽量接近最高标线才好。尽管他解释了机油没必要多加,只要够用就好,且剩下的机油也是交给顾客带走的,他不给加那么多并不是为了把剩下的机油留下。但顾客还是以他“不負责任”为由到老板处投诉了。
在顾客看来,“够用”是不行的,必须要尽可能地满才好。修车师傅说,这种宁可油耗增加也要尽量多加机油的顾客很多,被投诉了几次以后,他也懒得讲机油加太多的危害了,毕竟顾客是上帝。况且这种多加机油的做法虽然会增加油耗,但不至于对车辆造成损害,因为劲儿使大了把车弄坏才真的麻烦,比如他曾遇到过的一个顾客,自己更换火花塞时按说明书要求的扭距拧紧以后,总觉得不够,又按自己的心理标准继续使劲拧,结果火花塞断了,一辆刚跑了两万公里的新车,愣是花了一次大修的钱。
修车时劲儿使大了还好弥补,“修人”时如果劲使大了,损失可能是无法挽回的。
闻大夫到死都没整明白自己是怎么输给郑大夫的。十七八岁时两人一起被生产队选送参加赤脚医生培训,学成后又一起回村当医生,其间又参与了几次卫生局组织的自学考试,无论是年轻时候的培训,还是40多岁时为获取继续行医资格参加的考试,郑大夫一直不如自己。就连各自在家开的诊所,每到流感季节和春秋换季多发季节性过敏,闻大夫家如果算门庭若市,郑大夫家大约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有那么几年,村医院不允许医生自己在家开诊所了,所有的大夫都得回到医院工作。那几年,除非闻大夫不上班,要不然患者很少挂郑大夫的号。
闻大夫输给郑大夫,是医院改扩建医生各自在家行医那会儿的事。有位老太本要去找闻大夫看病,但赶上闻大夫去参加一个医学院的研修班不在家,只好找了郑大夫。在郑大夫家打了几个吊针见效缓慢,见闻大夫回来,就赶紧“转院”去了闻大夫家,结果在闻大夫家一个吊瓶还没打完,死了。
打那以后,闻大夫的铁杆患者纷纷转到了郑大夫家,待医院建好医生都回去上岗时,一个段子已流传开来:“在闻大夫那治几天不见效,去找郑大夫,好了;在郑大夫家治几天嫌好得慢,去找闻大夫,死了!”
好吧,我坦白,郑大夫是我老姑父。
闻大夫去世几年后,有一年春节,我多灌了老姑父几杯酒,他终于把赢闻大夫的秘诀告诉我了。
老姑父说,那些年乡村医院的药很多都是小药厂的药,副作用有多大他也不知道,就算后来药品质量好了,乡村医院药库的存放条件也不如城里大医院的好,他总担心患者用药会出现副作用,且一旦出现输液反应之类的危险状况,农村的抢救条件也没法和城里的比,所以每次给患者开处方时,他都会把药减量,比如一个吊瓶本来该兑10支青霉素,他只给患者用8支;如果一个药品可以分3次服用,也可以分5次服完一个疗程,他都会要求患者按5天的来。早些年,很多患者觉得他治病没有闻大夫治病好得快,就是因为他给药的量比闻大夫小——闻大夫的用药风格和我老姑夫正好相反,为见效快,遇到该用10支的时候,他有时会用12支。
国外有一个著名的“倒U曲线”理论,那条先升后降的曲线,可以用来表示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也可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的关系,还可以说明动机、压力与效率的关系。它表示的是当你使的劲达到峰值以后,如果再继续使劲,可能会得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国外的理论比较复杂,如果翻译成咱们中国先贤的话就简单得多了。咱们的先贤只用了4个字就把倒U曲线原理讲清楚了:月盈则亏。
无论是外国的倒U曲线,还是中国的“月盈则亏”,道理都是一样的:大力未必出奇迹。
劲使过了,造成的后果可能是那根断掉了的螺丝,可能是那个死去的患者,也可能是因家长报的补课班太多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孩子,还可能是我这种不爱逛超市的顾客。
我不爱逛超市是因为超市里的促销员越来越多。
商品摆在那里,价格标得很清楚,产品说明也很详细,生产日期包装上有,海报也会讲清促销活动。但是越来越多的供货商偏偏还要雇佣几个促销员站在货架中间给你讲解。或许那些供货商觉得这么做能让货品卖得更快,但我每次从超市出来,总觉得我消费的钱里有一部分用来给促销员发工资了,东西买得不够便宜。
最让我不舒服的是站在卖牙膏、香皂、洗面奶货架前说“这个我每天都用,很不错”的促销员。遇到这样的,我就特别想跟她讲讲“倒U曲线”或者“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但我每次都忍住没说,只是默默地放下手里的牙膏、香皂或者洗发水,拿起旁边的剃须刀。可即便如此,她们也不肯放过我,还要追着我说“我老公就用这个”,我只好绕到后面的一排货架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顾客看来,“够用”是不行的,必须要尽可能地满才好。修车师傅说,这种宁可油耗增加也要尽量多加机油的顾客很多,被投诉了几次以后,他也懒得讲机油加太多的危害了,毕竟顾客是上帝。况且这种多加机油的做法虽然会增加油耗,但不至于对车辆造成损害,因为劲儿使大了把车弄坏才真的麻烦,比如他曾遇到过的一个顾客,自己更换火花塞时按说明书要求的扭距拧紧以后,总觉得不够,又按自己的心理标准继续使劲拧,结果火花塞断了,一辆刚跑了两万公里的新车,愣是花了一次大修的钱。
修车时劲儿使大了还好弥补,“修人”时如果劲使大了,损失可能是无法挽回的。
闻大夫到死都没整明白自己是怎么输给郑大夫的。十七八岁时两人一起被生产队选送参加赤脚医生培训,学成后又一起回村当医生,其间又参与了几次卫生局组织的自学考试,无论是年轻时候的培训,还是40多岁时为获取继续行医资格参加的考试,郑大夫一直不如自己。就连各自在家开的诊所,每到流感季节和春秋换季多发季节性过敏,闻大夫家如果算门庭若市,郑大夫家大约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有那么几年,村医院不允许医生自己在家开诊所了,所有的大夫都得回到医院工作。那几年,除非闻大夫不上班,要不然患者很少挂郑大夫的号。
闻大夫输给郑大夫,是医院改扩建医生各自在家行医那会儿的事。有位老太本要去找闻大夫看病,但赶上闻大夫去参加一个医学院的研修班不在家,只好找了郑大夫。在郑大夫家打了几个吊针见效缓慢,见闻大夫回来,就赶紧“转院”去了闻大夫家,结果在闻大夫家一个吊瓶还没打完,死了。
打那以后,闻大夫的铁杆患者纷纷转到了郑大夫家,待医院建好医生都回去上岗时,一个段子已流传开来:“在闻大夫那治几天不见效,去找郑大夫,好了;在郑大夫家治几天嫌好得慢,去找闻大夫,死了!”
好吧,我坦白,郑大夫是我老姑父。
闻大夫去世几年后,有一年春节,我多灌了老姑父几杯酒,他终于把赢闻大夫的秘诀告诉我了。
老姑父说,那些年乡村医院的药很多都是小药厂的药,副作用有多大他也不知道,就算后来药品质量好了,乡村医院药库的存放条件也不如城里大医院的好,他总担心患者用药会出现副作用,且一旦出现输液反应之类的危险状况,农村的抢救条件也没法和城里的比,所以每次给患者开处方时,他都会把药减量,比如一个吊瓶本来该兑10支青霉素,他只给患者用8支;如果一个药品可以分3次服用,也可以分5次服完一个疗程,他都会要求患者按5天的来。早些年,很多患者觉得他治病没有闻大夫治病好得快,就是因为他给药的量比闻大夫小——闻大夫的用药风格和我老姑夫正好相反,为见效快,遇到该用10支的时候,他有时会用12支。
国外有一个著名的“倒U曲线”理论,那条先升后降的曲线,可以用来表示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也可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的关系,还可以说明动机、压力与效率的关系。它表示的是当你使的劲达到峰值以后,如果再继续使劲,可能会得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国外的理论比较复杂,如果翻译成咱们中国先贤的话就简单得多了。咱们的先贤只用了4个字就把倒U曲线原理讲清楚了:月盈则亏。
无论是外国的倒U曲线,还是中国的“月盈则亏”,道理都是一样的:大力未必出奇迹。
劲使过了,造成的后果可能是那根断掉了的螺丝,可能是那个死去的患者,也可能是因家长报的补课班太多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孩子,还可能是我这种不爱逛超市的顾客。
我不爱逛超市是因为超市里的促销员越来越多。
商品摆在那里,价格标得很清楚,产品说明也很详细,生产日期包装上有,海报也会讲清促销活动。但是越来越多的供货商偏偏还要雇佣几个促销员站在货架中间给你讲解。或许那些供货商觉得这么做能让货品卖得更快,但我每次从超市出来,总觉得我消费的钱里有一部分用来给促销员发工资了,东西买得不够便宜。
最让我不舒服的是站在卖牙膏、香皂、洗面奶货架前说“这个我每天都用,很不错”的促销员。遇到这样的,我就特别想跟她讲讲“倒U曲线”或者“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但我每次都忍住没说,只是默默地放下手里的牙膏、香皂或者洗发水,拿起旁边的剃须刀。可即便如此,她们也不肯放过我,还要追着我说“我老公就用这个”,我只好绕到后面的一排货架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