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闻已没有理想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当年在高考志愿栏中填报“新闻学”时的那种豪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那时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报人。
  大学里,很多同学和我有同样的新闻理想,班里不少人是校园报纸、广播台、网站的风云人物,剪片子剪到半夜、学排版学上一天是常事。我们看着自己的文字变成印刷体,好像一下子有了挥斥方遒的感觉。那时,我觉得这就是能让一个报人热血沸腾的东西。
  我毕业时正是纸媒的黄金时期,应聘者如过江之鲫。我向所有招聘的媒体投简历,最终获得了一个在报社实习的机会。
  关于实习期一向有很多传言:媒体的实习期可长可短,要是“有人”,可能半年内就会转正,要是“没人”,说不定两年后有个空缺能把你补上。也许是受这些传言影响,一同进来的实习生不到4个月便走了一半。我从未想过离开,我相信多坚持一天,我就离一个真正的报人又近了一步,可我没想到,我的实习期竟真的长达两年。
  据说,我毕业那一年,是报社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招聘,来的全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而且一下子进来了十几个人,报社给大家提供免费的午饭,每个月按字数发稿酬,这让许多老员工很是羡慕:我们当年都是做牛做马,哪有这种待遇啊。其实,我们更羡慕他们,老员工都是有编制的,是正正经经的报社员工,而我们就不一样了,光是留用考试,我就经历了3次。
  第一次是申请实习的时候,会议室围坐一圈领导,翻看我的简历,提出各种问题,我过关了。
  第二次是实习4个月时,报社组织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招聘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考基础知识和写作,面试要准备3篇报道,迎接领导们的各种问题。半个月后,我接到一位副总的电话,说我考了第一,表示祝贺。
  我悬着的心渐渐落下,不管有没有黑幕,第一总能留下吧。但入职合同迟迟不发,后来听同事说,关于我们这批人的留用问题,“楼上”(领导办公区)风起云涌,“你能留下都不容易,有太多的博弈了。”他说。我半信半疑,要是第一都不能留,那还考试干什么呢?
  没想到,两年后,我已经顶着记者的大名采写了60多万字的稿子,又收到消息,还要考试。有人偷偷告诉我,这是换领导了,要洗牌呢,所以把我们这批人全部划成实习生重考。我心里觉得不愉快,媒体圈居然也这么复杂,想安安静静当个好记者,怎么就这么难?
  一个月后,一个长我2岁的同事告诉我,你考得不错啊,我第一你第二。我无奈地笑笑,心想:我这回算是彻底结束实习了吧!
  转眼10年,我从当年懵懂的文艺青年变成了人们口中的资深记者,我真真正正地利用媒体平台实现了自己当年的那点小情怀,比如帮助贫困生募集学费、采访抗战老兵、发掘城市背后的历史;另一方面,我也渐渐明白,记者并不是无冕之王,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是一群为了生存而写字的人。
  有一次,我和摄影记者暗访了半个多月,拿到一家陈大米黑作坊的第一手资料。按照以往惯例,我们先发出报道,第二天再联合有关部门前去检查,结果发稿前一天,不知道这个小作坊从哪儿得到了风声,又是找报社领导疏通关系,又找到报社的上级施压。最后,稿子没发出来,举报给相关部门,也没了回音,一周后我再去那里,依旧有一袋袋化妆好的陈大米流出来,不知会被卖到哪个工地食堂。这件事,让我沮丧了一个星期,不是因为被压稿,而是内心深深的无力感。


  还有一次,我被领导派去给一家客户酒店写软文,1000字。看上去这是个极其轻松的活儿,没想到折腾了3天,初稿传过去说感觉不对,改了一次后又说标题不好,然后就是各种细节的调整,出报前一天,还逼着我等到晚上10点,要看美编做完的版样。因为这个稿,我额外拿到200元餐票,但心里像吃了块砖头一样堵得慌。那餐票我一直没用,后来过期,扔了。
  据说,工作压力和心理落差以及无力感是记者跳槽的主要原因。确实,每年都有同事转行,有人因为烦,有人因为累。要说我从来没想过跳槽是假的,10年,早就干疲了,但让我真正心生退意的导火索不是疲惫,而是看不清的前途。
  不知什么时候起,稿子越写越多,奖状越积越厚,工资却越来越少,互联网上喧嚣多时的纸媒危机,终于一点点波及到我身上。
  上个月,报社内网上发布了一条信息,减员降薪,有心细的同事算了个账,说将来我们每个月工资都要少600元。大家炸了窝,纷纷要找领导说理,可雷声大雨点小,没办法,报社就是没钱,说理有啥用?
  关于行业没落的消息在圈里不胫而走。据说,同城一家媒体已经大幅裁员,明年底就要关停;我们的另一个竞争对手,3个月前就降薪了。报社内部开始不断有人离职,记者、编辑、美编、校对……领导拼命淡化离职人员对我们的冲击,但震撼不可能没有。同事们闲聊的话题已经从车子、孩子变成了“咱们还能干点啥”?一个同在纸媒的大学同学曾经和我一样热爱当记者,现在在备考公务员,我问她真喜欢进机关吗?她说,稳定压倒一切。
  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考虑跳槽的事,发现自己高不成低不就:让我考公务员从头再来,我觉得大材小用;要我应聘到企业,做个中层策划管理者,我又觉得太累,干不动。3个月前,我看到省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消息,心里一动,花50元钱报了名。我想,不管怎么样先试试,总比在一棵树上吊死强。
  10年没摸书本,看书做题比写稿累多了。考试时的感觉更不好,题差点没做完,紧张得像回到了高考考场。所幸我通过了笔试。
  招聘单位要资格审查,我全场一瞄,同考的姑娘小伙子明显比我稚嫩五六岁。我豁出去了,问了好些尖锐却实际的问题:待遇怎么样?劳动强度多高?有没有班车?得到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收入不高,班车可能会取消,工作早8晚5,但地址偏远,所以得早6晚7。”我一下子泄气了,想找个好工作真难啊。
  后来,因为面试时间和我的报社工作撞了车,我放弃了面试。别人说我丢了一个好机会,我却并没有感到多遗憾,可能我骨子里还是留恋当记者。可是,在这样的行业前景下,谁也说不准留在报社将来会怎样。我偷偷在办公室的电脑中存了几个招聘网站的页面,时不时地关注一下。我不知道跳出去会怎么样,可不跳呢?好像更加前途难料。至于新闻理想,还是有了稳定的饭碗再谈吧。工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成为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活力、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研究对象。在众多半导体纳米材料中,纳米二氧化
近几年来,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碳材料为电极的双电层电容器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的多孔碳材料虽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但由于孔径太小,限制了电解质离子在其孔隙内的自由扩散,比容量和比功率性能下降。所以研究电极材料的结构特征与电解液的匹配性,对于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深入研究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机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上述思想,
学位
温敏水凝胶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载体,它具有以下优点:如成胶机理简单,低温下易与药物混合易于注射,高温成胶后可以缓慢降解,持续释放药物等,但由于传统聚酯类温敏凝胶成胶所需浓度高、难以修饰、且降解后容易产生酸性堆积,从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制备了性能优异的聚氨基酸温敏水凝胶,评估了成胶性能、安全性和降解性,同时包载了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和厄洛替尼(Erl)并评估了这类药物递送系统在抗
学位
通过参加导师的犹他-青海国际联盟科技合作项目——低成本水净化科研项目,对青海山区居民饮用水现状有所了解,所以针对青海山区居民能喝上干净、卫生、放心的饮用水为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