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为中 中国传统的中文化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heng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地之中”的理念源于先秦时期中岳嵩山及其周围地区。由中域而“中文化”,其要义是“大道为中”。道者法则也,中者正道也,故中乃大道,国人遵之。“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大道为中”是其哲理性总结。
  中文化的内涵
  中国、中华、中师、中央、中州、中原、中庸、中和等等,是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现象。
  “中国”一词源于先秦“天下之中”或“天地之中”的地方。约公元前1000年,周公旦曾为营洛邑到附近的“崇地”阳城(今嵩山腹地登封市告成镇)以“土圭之法”求地中。1965年在宝鸡贾村镇贾村发现了一件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该尊122个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遗训营建“成周”洛邑的史实。其铭文中有“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义民”。
  先秦文献中多把商朝称作“殷”,而《史记》释“殷,中地”,故商朝自称殷国,也即“中国”。可见,“中国”一词虽始见于西周早期,但此前已经萌发这一概念。
  “中土”、“土中”是中国之别称。中国系指相对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边地而居中之意。《资治通鉴》载:“以洛阳土中,朝贡道均,意欲便民,故使营之”,因而洛阳成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4个王朝的都邑。可见,历代建都于“天地之中”,首先是为便于治国。虽然依“浑圆说”并无所谓天地之中,但嵩山及其周围乃沟通四方交通之要冲,是亚热带与暖温带、高原与平原、森林与森林草原的多重生态过渡带和多种资源富集带,适于人们生存和兴邦立业,因而才将此区域视为天地之中。天地之中概念符合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它深刻体现了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既是多元的,又是有中心的。中国之名恰如其分,名实相符。
  “中华”则有多解,通常认为与华山有关。华山由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北峰云台和中峰玉女五峰组成,其状如花。由于华与花通,故谓之中华。也有研究者认为中华源于中条山与华山的合称。还有说是中国与华夏的合称。这些对“中华”一词之源的解释,无论有何差异,但均指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之交。
  “中师”指国都所在地。
  “中央”指国家首脑机关。
  “中州”,传说禹分九州,《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豫居九州之中,谓中州。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主指河南,亦可扩及鲁西、冀南、晋南和关中。
  “中庸”,原属《礼记》的一篇,到宋代独立成篇。《中庸》是儒学的核心,论人之最高道德标准,过犹不及,恰到好处。“中”是体,“庸”为用。《礼记》的《中庸》篇载:“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有而无忌惮也”。提倡“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德,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首重诚信。“中和”是“中庸”的另一重要论点。《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是就体说;“发而皆中节”是就用说。重视“中”,且保持“中节”,则和。
  “中正”,与公正意近。
  “中枢”,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综上所述,从国名中国、中华,到都城中师、中央,到国兴之域中原、中州,到人文理念中庸、中和、中正,以及在事物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中枢,都冠以“中”,可将这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称为中文化。
  中文化的实质
  中文化实质在“中”字中有鲜明体现。“中”字有一个演变过程。中与太极图有关,太极图二鱼首尾呼应,旋转不止,阴阳相对、相合、相生,生生不息。后转变为石鼓文、钟鼎文、大篆、小篆,直到汉代才演变成“中”。甲骨文“中”字有两种写法,其一为 ,其二为中,中字经历了从指事到会意最后到具有哲学含义的演变过程。《庄子》云:“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就是把中字的中部视作封闭的圆圈“○”,代表宇宙的全体,不偏不倚地观之,成完满的中道,体现出宇宙的整体观和中正不倚的道德观。总之“中”的原意强调“不偏”,即恰到好处。金文中的中字作磋。即一竖表矢,射的圈,适得其中。一竖之上下作旄,意聚众于中,引伸为中央,更引伸为一切之中。既有中,必有边,有左有右,居中平衡,则和。
  《论语·尧曰第二十》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永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同“厥”。尧帝、舜帝强调执政要“允执其中”或“允执厥中”。“厥中”乃治国之本。
  我国主要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是对自然转化成人文的高度概述。“天人合一”一词始于汉代大儒董仲舒,他说:“天人之际,合二而一”。“天人合一”思想倍受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季羡林的尊崇,认为是中国最基本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中文化正体现了天文与人文的统一,自然与人文的统一。
  “中”反映了事物矛盾发展中的普遍性特征,与非中为对立统一关系。由于形成“中”的条件会变,故“中”不是衡定的,只是相对稳定的。由于事物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故非中、不平衡之因始终存在,这样就要随时注重调整,使矛盾从失衡中得到新的统一,争取归中,以达到守中的目的。所谓调整,就是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使之离中回中,失衡回衡,以利于发展。
  中文化影响
  我国文化发展、立国、建国、处世皆与中文化有关。
  1 古文化发展 我国古文化的发展既有中也有边,中促边,边促中,中边互动。以仰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为例,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其核心在豫、陕、晋间。其周边东有大汶口文化,东南有崧泽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南有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西有马家窑文化,北有赵宝沟文化与红山文化。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文化以其强势影响周围的同期文化,其后期博采众长,尤其接纳了屈家岭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促成河南龙山文化大发展,从而奠定了中原文化在华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并孕育出了夏商周三代文明。   2 立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立国的重要准则,历代王朝都注重睦邻友好。因此,中国的崛起是与西方绝然不同的和平崛起,这也是中国传统中文化所决定的。我国自秦汉以来2000多年之间,虽然出现过数次分裂局面,但统一是主流,这与汉武帝后的尊儒传统很有关系。因为《礼记·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做到中和,则天、地、生、人各得其所,和谐共处,那么自然会生物繁茂,社会繁荣。我们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化和文明未曾中断的国度,主要指的是中原地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中国文化与理念讲究中和,不走极端不无关系。
  3 建国 作为中国文明起源地的中原地区,因何到北宋以后逐渐衰落呢?这与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就环境来说,距今约3000年自然环境开始变干旱(褐红色埋藏土变成褐色埋藏土),距今约2000年更干旱(褐色埋藏土变成新近黄土),这样中原环境不如东南,加上草原民族金人南侵,北宋不得不南迁国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就社会发展来说唐宋后海洋经济兴起,中原不如东南便捷,再加上后来社会动乱,中原雪上加霜,直到建国后才逐步复兴。可见,中原的兴衰,维系环境好坏,社会发展阶段变化,以及政治状况,这些皆与中原发展条件平衡与否有关。
  4 处世 我们在行事中要注重把握分寸,即掌握好度,这事关各项事业的成败。什么是度?原来就是守中。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荀子》)。据考证“中国古代的所谓‘欹器’,实即用重心来调节平衡,空时倾斜,盛水过半时直立,盛满就倾的尖底瓶”。孔子以物训喻,“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荀子》)。我们要牢记孔子“满则覆”的哲理,做人、办事要“中正”,“戒满”。
  结语
  在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嵩山及其周围的“天地之中”地区先后形成了诸多冠以“中”的人文概念,这种文化现象可称之为“中文化”。“中”与“中文化”是事物矛盾对立统一性的表现,在事物发展演变过程中起着对称、平衡、枢纽与驱动作用。中文化长期影响了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故“中”、“中文化”堪称“大道”。中文化与我国基本的哲理“天人合一”有渊源关系。因此,中文化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分析论证中文化,对于把握中原与中国文化的特质和精髓,完善中国文化的架构,促进我国和平崛起与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作为传承与创新华夏文明的一个切入点。
  中可中,非常中。物之由,世之流。人之道,国之本。求中守中,离中归中。崇兮以礼,尊兮以诚。大道为中,博古通今。坚持中道,万事亨通。国兴家旺,世界和平。
  (责任编辑:张双敏)
其他文献
人们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试图拨开重重云雾,去探索古人的城市生活。无奈,有限的文献记载只提供了模糊破碎的想象画面,散乱的文物遗珍也仅仅让考古学家还原出一小部分真相。正当大家望洋兴叹时,考古学界的震撼发现带来意外惊喜。虽然我们无法拥有时间机器,一些在人类视野中消失已久的历史名城却在时空胶囊的保护下穿越到现代,几近完整地呈递在世人面前。  18世纪开始发掘的庞贝古城因为受火山灰保护而躲过一场场历史浩劫
期刊
设在杭州西子湖畔、曾经在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荣膺全国艺术院校之最的国立杭州艺专,一代艺术大师林风眠、林文铮、吴大羽、潘天授(寿)、雷圭元、王子云、滕固、傅雷、常书鸡、庞薰琹、吕凤子、刘开渠、董希文等,与李霖灿、刘宝森、闵希文、雷震、赵春翔、邹道龙、姚继勋、卢是、许用保等一批师生一起,经歷了抗战、流徙,他们参与的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是中国西北内陆文物古迹史上浓重的一笔。六十年之后,我们再一次重
期刊
它历经五百余年沧桑,它埋藏民间近半个多世纪。它是一种失落的文化、中州大地上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辉煌。它是普查抢救文化遗产的一个惊人发現,它就是滑县木版年画。  2006年11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我国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先生在探访豫北新发現的古画乡后,向世人宣告:“滑县木版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发現的一个新的木版画品种”,“它是一种失落的文化、中州
期刊
嵩山地区位居中华民族腹心重地,在中华文明发轫、形成过程中,一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核心地区。周公旦在此“测土深,正日影”,确立了以此地为“天地之中”的宇宙观,从而巩固了嵩山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产生了重要影响。  “天地之中”理念的形成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萌生了天圆地方的观念,认为天地分离,天在上,地在下,地是平的。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将地理观念与
期刊
清溪镇位于四川省犍为县县城西南10公里,北连213国道,南临马边河,背靠平畴沃野,面对绿水青山,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东汉建武元年(25年)时设清溪驿,唐永徽元年(650年)置边关军镇——惩非镇,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为犍为县治所,清末民初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商业重镇。  “鹤栖桫椤蝉声咽,吊脚楼外日已斜。人间清梦何处寻?潺湲边河山万叠。”马边河古称婆笼江,自古便给清溪
期刊
摘要:针对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古城的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的《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管理导则》和<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已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发布。文章从利用模式引导、病害治理与性能提升、修缮与维护并举三个角度对导则进行了解析,特别是对导则所针对问题的具体背景与原因、导则所提出的适应性的保护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方
期刊
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并开始逐步收集古代文物,这是中国第一个考古研究机构;稍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成立,下设考古研究室;同时成立了博物馆专修科并建立了北京大学博物馆,收集古物及民族学标本;1952年,教育部、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协议在北京大学开设考古学专业,这是中国第一个考古学的专业教育机构;同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部文物局和北京大学合作举办了四届考古训练
期刊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及文化传承,浓缩福州千年历史,是我国目前都市中心保留下来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街区,其特色是拥有多元文化。最突出的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明清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拥有明清建筑15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保护单位2处等。就全国而言,其历史建筑数量也是屈指可数的。第二,“近代名人集聚地”。
期刊
建筑也可以成为展品  户外博物馆的兴起和发展  在19世纪末的斯德哥尔摩,瑞典民俗研究者亚瑟·哈兹里乌斯(Artur Hazelius)创立了斯堪森(Skansen)博物馆,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家户外博物馆(open-airMuseum,又称露天博物馆、野外博物园等)的诞生。这是一种独特的博物馆展览形式,通常将保存至今的历史遗迹或民居、教堂以及室内外的装潢、构件等,按原来状态布置展出,供公众观赏。18
期刊
吴良镛,男,1922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吴良镛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