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咖啡爱好者下回到意大利旅游,如果在下午上咖啡馆,有两种选择。
朋友和她的好同事头一回到意大利,因为是跟着旅游团,一路无非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走马观花。行色如此匆匆,其实全是意料中事。因为语言不通、费用较低,她们完全配合安排好的行程,非常安分,并没有太多埋怨。
好不容易等到自由活动的下午,两位淑女不急着采购时装或名牌包,而是直奔一家看来多半是本地人光顾的咖啡店。“衣服和包包哪里都可以买,好不容易来到意大利,不悠闲地喝杯地道的意式咖啡,岂不白来了一遭。”朋友理所当然地说,她平日在台北就爱坐咖啡馆,一星期可以去好几次。我也爱喝咖啡,更爱咖啡馆的悠闲气氛,因此可以理解她们为何舍得放弃大好的“血拼”机会。
“因为天气冷,肚子有点空,我们坐下来以后,就点了两杯拿铁,心想拿铁牛奶多,咖啡少,比较不伤胃。可是,端上来的却是两杯热牛奶,我们拼命摇手,说,No,no,latte,latte。服务员却也—直点头,Si,si,latte,latte。”她说到这儿,停下来,看着因为懂一点意大利文而已经笑出声的我。
服务员并没有弄错,在意大利文里,latte的意思是牛奶,客人既然点了latte,店家当然得把牛奶端给人家。至于朋友口中的“拿铁”,是拿铁咖啡的简称,意大利文全名应该是caffe latte或caffec on latte。
“后来呢?”我忍住笑。
“我用三脚猫英语,外加比手画脚,侍者好像终于了解了,做了一个手势,还大声说了句什么,把牛奶拿走,过一会儿又端了两杯东西过来。”朋友重述当时情景,“他把装在玻璃杯里的热牛奶咖啡,轻轻放在桌上,然后说,Miss,caffec on latte,coffee and milk。哟,最后两个字改讲起英文了。店里所有的人,不管是站在咖啡吧台旁或坐在座位上,都要笑不笑地看着我们两个东方人,好糗啊。”
也难怪朋友闹出这个笑话,只因在台北,你走进标榜意式咖啡的店里,点一杯latte,送到面前的,绝对会是一大杯掺了许多热牛奶、浮着乳白色奶泡的拿铁咖啡。这主要是由于台湾的“意式咖啡馆”,不论是个体经营还是连锁店,多半并非师承意大利,而仿自美国,卖的是兴起于西雅图的“美式意大利咖啡”,同时还学老美爱将外国事物“美国化”的作风,跟着人家省略拿铁咖啡中“咖啡”这个单词,直呼caffe latte为latte。
坦白说,朋友在她这一趟意大利咖啡店之旅中犯的“错误”,不光是语言而已,她根本“点错”了东西。在意大利,一般只在上午10点半或11点之前喝卡布奇诺或拿铁咖啡。喝上这样的一杯掺了牛奶的咖啡,再来一块法国人叫crolssant、意大利人称为cornetto的新月形酥皮面包,就是一顿标准的意式早餐。
时间一过早上,大多数意大利人就不喝牛奶咖啡了,正餐后更是绝对不喝,这时他们讲究喝浓缩咖啡。意大利人相信,餐后喝杯浓浓的espresso,可以帮助消化。
浓缩咖啡是否真的有助消化,我不敢肯定,但是饭后不喝卡布奇诺或拿铁,的确有其道理,毕竟在塞了一肚子意大利面、奶酪和鱼或肉类主食后,还喝含有许多油脂的牛奶咖啡,也太腻味了。
咖啡爱好者下回到意大利旅游,如果在下午上咖啡馆,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入境问俗,点杯espresso。最好学意大利人,不坐下来,而站在吧台旁,两口就把一小杯咖啡喝干,陶醉在自己仿佛是当地人的情境中。
另一个选择则是,索性不管人家怎么想,拿出观光客的特权,在肚子有点饿又不太饿的午后,大大方方地点一大杯拿铁咖啡,再选个舒服的位子坐下来悠哉地享用。只是请明说,你要的到底是latte,还是caffe latte。
朋友和她的好同事头一回到意大利,因为是跟着旅游团,一路无非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走马观花。行色如此匆匆,其实全是意料中事。因为语言不通、费用较低,她们完全配合安排好的行程,非常安分,并没有太多埋怨。
好不容易等到自由活动的下午,两位淑女不急着采购时装或名牌包,而是直奔一家看来多半是本地人光顾的咖啡店。“衣服和包包哪里都可以买,好不容易来到意大利,不悠闲地喝杯地道的意式咖啡,岂不白来了一遭。”朋友理所当然地说,她平日在台北就爱坐咖啡馆,一星期可以去好几次。我也爱喝咖啡,更爱咖啡馆的悠闲气氛,因此可以理解她们为何舍得放弃大好的“血拼”机会。
“因为天气冷,肚子有点空,我们坐下来以后,就点了两杯拿铁,心想拿铁牛奶多,咖啡少,比较不伤胃。可是,端上来的却是两杯热牛奶,我们拼命摇手,说,No,no,latte,latte。服务员却也—直点头,Si,si,latte,latte。”她说到这儿,停下来,看着因为懂一点意大利文而已经笑出声的我。
服务员并没有弄错,在意大利文里,latte的意思是牛奶,客人既然点了latte,店家当然得把牛奶端给人家。至于朋友口中的“拿铁”,是拿铁咖啡的简称,意大利文全名应该是caffe latte或caffec on latte。
“后来呢?”我忍住笑。
“我用三脚猫英语,外加比手画脚,侍者好像终于了解了,做了一个手势,还大声说了句什么,把牛奶拿走,过一会儿又端了两杯东西过来。”朋友重述当时情景,“他把装在玻璃杯里的热牛奶咖啡,轻轻放在桌上,然后说,Miss,caffec on latte,coffee and milk。哟,最后两个字改讲起英文了。店里所有的人,不管是站在咖啡吧台旁或坐在座位上,都要笑不笑地看着我们两个东方人,好糗啊。”
也难怪朋友闹出这个笑话,只因在台北,你走进标榜意式咖啡的店里,点一杯latte,送到面前的,绝对会是一大杯掺了许多热牛奶、浮着乳白色奶泡的拿铁咖啡。这主要是由于台湾的“意式咖啡馆”,不论是个体经营还是连锁店,多半并非师承意大利,而仿自美国,卖的是兴起于西雅图的“美式意大利咖啡”,同时还学老美爱将外国事物“美国化”的作风,跟着人家省略拿铁咖啡中“咖啡”这个单词,直呼caffe latte为latte。
坦白说,朋友在她这一趟意大利咖啡店之旅中犯的“错误”,不光是语言而已,她根本“点错”了东西。在意大利,一般只在上午10点半或11点之前喝卡布奇诺或拿铁咖啡。喝上这样的一杯掺了牛奶的咖啡,再来一块法国人叫crolssant、意大利人称为cornetto的新月形酥皮面包,就是一顿标准的意式早餐。
时间一过早上,大多数意大利人就不喝牛奶咖啡了,正餐后更是绝对不喝,这时他们讲究喝浓缩咖啡。意大利人相信,餐后喝杯浓浓的espresso,可以帮助消化。
浓缩咖啡是否真的有助消化,我不敢肯定,但是饭后不喝卡布奇诺或拿铁,的确有其道理,毕竟在塞了一肚子意大利面、奶酪和鱼或肉类主食后,还喝含有许多油脂的牛奶咖啡,也太腻味了。
咖啡爱好者下回到意大利旅游,如果在下午上咖啡馆,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入境问俗,点杯espresso。最好学意大利人,不坐下来,而站在吧台旁,两口就把一小杯咖啡喝干,陶醉在自己仿佛是当地人的情境中。
另一个选择则是,索性不管人家怎么想,拿出观光客的特权,在肚子有点饿又不太饿的午后,大大方方地点一大杯拿铁咖啡,再选个舒服的位子坐下来悠哉地享用。只是请明说,你要的到底是latte,还是caffe la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