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中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可以使一节课层次分明,有条有理,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十分清晰的主线。古典诗词、现代诗歌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设计、组织教学主线尤为重要。
一、寻“题眼”——由课题设计主线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对于诗词教学来说,道理也是一致的,抓住诗歌、辞赋的题目——“题眼”来设计、组织教学,同样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就可以紧扣题目中的“忆”来设计教学主线:教学伊始,抓住题眼“忆”,从偏旁入手启发学生思考:竖心旁表示什么?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到诗中去发现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采用多种方法解释关键词语,理解诗意,再设计形象可感的画面帮助学生感悟诗人的“兄弟情深”。最后回扣题眼,感悟诗情:学完这首诗,我们再回头看看题目中的“忆”,诗人仅仅是回忆吗?“忆”怎样解释更为贴切?既然如此思念亲人,王维为什么不回去呢?(了解创作背景)教学最后回到题眼“忆”,与课堂初始的质疑相互呼应,不仅使教学更完整,更通过对“忆”的再认识,引领学生整体把握诗人的情感。通过了解创作背景,对诗人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体会诗人的无奈,才能体会那浓浓的、化不开的思念。
二、抓“诗眼”——由中心字眼设计主线
“诗眼”是指一首诗、一首词中最为精彩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由于它通常是全篇的主旨,因此,通过对诗眼的辨析来鉴赏古诗词,不失为一条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在学习古典诗词过程中存在字词、语句等多方面的理解障碍,教学时如果全面出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则会造成精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的弊端。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抓住某些诗词的“诗眼”,并顺着诗眼找出清晰的“文路”,理出作者的情感之路,设计出富有张力的鉴赏话题,引导学生细品诗词,则可以有效避免此种情况。
例如,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透露出浓浓的爱国情怀:杜甫闻听朝廷军队收复失地之后狂喜不已。教学时,可以抓住诗眼“喜”来设计教学主线:“喜欲狂”是什么意思?你从诗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他为什么这样高兴?让学生经过思考,并反复吟诵,再结合诗句,逐层解决问题。“杜甫这样的心情,这种行为表现了一种什么感情?”从而引导学生去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样是表现浓烈的爱国情怀,与杜甫的“喜”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陆游临终前悲痛于看不到国家的统一。他的《示儿》,我们可以禁扣“悲”字来设计教学主线:作为古代诗人中既高产(作诗一万多首)又高寿(活到八十多岁)的传奇人物——陆游,一生贡献良多,但他临终的时候却死不瞑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读一读《示儿》,找出能反映诗人当时心情的那个字眼。人死了就万事休了,陆游还在悲什么呢?九州未同为什么让陆游这样悲痛?陆游死而有憾,让你深刻体会到了什么?
再如五年级上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质朴、清新的田园词。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媪、孩童共同构成了一幅恬静、祥和的田园图景,表达了词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村居画卷,感悟词人情怀,在教学中可抓住词中的“喜”字来设计教学主线:用心读一读,找出词中表示作者心情的那个词。在乡村,辛弃疾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这么喜欢,这么欣喜?以这条教学主线,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让学生在“喜”的串联下展开全篇的品读:一喜优美宁静的乡村风景;二喜老夫妇和谐美好的生活;三喜大儿、二儿的勤劳朴实;四喜小儿活泼顽皮的样子。为了进一步挖掘诗词的内涵,在品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时,还可设计这个问题:这个小山村是多么宁静祥和啊!可是,那时候词人的家乡——金兵占领下的山东济南,会有这么美好的风景吗?联系到“国土沦丧”“刀剑相向”“家破人亡”的时代背景,学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村居的和平美好和作者内心的向往、追求。
以上诗词的教学,其实是采用中心突破的方法,基本步骤为“读通诗词→捕捉诗眼→深入研读→升华主题”。它充分利用了诗词最为关键的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迅速地切入学习主题,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体现了一种速度。
三、挖“关键句”——由中心句设计主线
文章中往往有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统领全文,或揭示文章主旨,或蕴含深意。诗词当中也有一些句子,能表现一首诗词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歌的主旨,找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诗词的中心。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句子设计教学主线,便能打开鉴赏诗词之门的一把钥匙,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这首词的文字通俗,意思浅近,比较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备课时,面对教材我反复琢磨,头绪逐渐清晰:“不须归”是全词的灵魂,应该作为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条教学主线:归乎?→不须归!→不愿归!!顺着这条思路,我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大致环节为“揭题导入→确定任务→聚焦研讨→交流展示”,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①用心读读这首词,你能找到“须归”的理由吗?②那么,“不须归”的理由又是什么呢?③学完这首词,你还认为“不须归”是词人真实的想法吗?(他哪是“不须归”,其实是不想归!不愿归!流连忘返,舍不得归!)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学习目标清晰,研究方向明确,这一连串的叩问,就像一把钥匙,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阂之门悄然开启,有利于集中“火力”攻克学习上的“堡垒”,省时而高效。
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七律·长征》的首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全文中起了总起的作用,揭示了诗歌的主旨,高度概括了长征途中万水千山的艰难和红军战士不怕千难万险、勇往直前的豪迈精神。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这句诗来组织教学主线:第一步,先读首联,找出跟课题相互照应的词语(远征)。接着提问: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哪些词告诉我们,红军战士不怕艰难?红军战士把什么比作平常事?学习首联的时候,不急于理解诗句意思,而是指导学生紧扣“不怕”“只等闲”来体会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慨,调动学生的激情,为更好学文积蓄情感。第二步,承接首联的“万水千山只等闲”,引导学生围绕“诗人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红军把翻越万水千山当作平常事?”这个问题,学习领联和颈联,想象越岭的艰辛,感受涉水之险,进一步让学生感悟红军藐视困难的高大形象和无畏精神。第三步,小结领联和颈联:这两联分别写了两处山和水,长征中红军战士只跨越了这几处山水吗?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了解红军战士所遇到的重重困难,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第四步,学习尾联,体会胜利的喜悦:红军战士跋山涉水来到了岷山脚下,为何而“尽开颜”呢?什么人“笑逐颜开”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探讨诗句,想象红军在风雪路上的艰难跋涉,体会红军胜利在望的喜悦。
四、赏“配图”——由插图设计主线
课文中的配图(插图),是编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文的形象性而精心安排的。学习诗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来设计教学主线。
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元日》一课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欢度春节的,过年有哪些习俗。然后从课文的插图入手,问: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请大家认真观察插图,说一说古人和你们过春节有什么相同或不同。正因为课文插图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的,能形象生动地突出课文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因此,这个环节指导学生看图,从图中初步感知古人过年时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古诗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在学生从课文插图中初步了解古人过年的风俗习惯后,再抛出问题:王安石又是如何写古人过春节的情景的?然后让学生反复品读,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的情感,使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真切地品味诗的意境。可见,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能增加教学的形象性和新颖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只要备课时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真正领会诗词的内涵,就能抓住一条主要线索,巧妙设计出教学主线,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参考用书(苏教版7-12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一、寻“题眼”——由课题设计主线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对于诗词教学来说,道理也是一致的,抓住诗歌、辞赋的题目——“题眼”来设计、组织教学,同样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就可以紧扣题目中的“忆”来设计教学主线:教学伊始,抓住题眼“忆”,从偏旁入手启发学生思考:竖心旁表示什么?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到诗中去发现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采用多种方法解释关键词语,理解诗意,再设计形象可感的画面帮助学生感悟诗人的“兄弟情深”。最后回扣题眼,感悟诗情:学完这首诗,我们再回头看看题目中的“忆”,诗人仅仅是回忆吗?“忆”怎样解释更为贴切?既然如此思念亲人,王维为什么不回去呢?(了解创作背景)教学最后回到题眼“忆”,与课堂初始的质疑相互呼应,不仅使教学更完整,更通过对“忆”的再认识,引领学生整体把握诗人的情感。通过了解创作背景,对诗人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体会诗人的无奈,才能体会那浓浓的、化不开的思念。
二、抓“诗眼”——由中心字眼设计主线
“诗眼”是指一首诗、一首词中最为精彩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由于它通常是全篇的主旨,因此,通过对诗眼的辨析来鉴赏古诗词,不失为一条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在学习古典诗词过程中存在字词、语句等多方面的理解障碍,教学时如果全面出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则会造成精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的弊端。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抓住某些诗词的“诗眼”,并顺着诗眼找出清晰的“文路”,理出作者的情感之路,设计出富有张力的鉴赏话题,引导学生细品诗词,则可以有效避免此种情况。
例如,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透露出浓浓的爱国情怀:杜甫闻听朝廷军队收复失地之后狂喜不已。教学时,可以抓住诗眼“喜”来设计教学主线:“喜欲狂”是什么意思?你从诗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他为什么这样高兴?让学生经过思考,并反复吟诵,再结合诗句,逐层解决问题。“杜甫这样的心情,这种行为表现了一种什么感情?”从而引导学生去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样是表现浓烈的爱国情怀,与杜甫的“喜”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陆游临终前悲痛于看不到国家的统一。他的《示儿》,我们可以禁扣“悲”字来设计教学主线:作为古代诗人中既高产(作诗一万多首)又高寿(活到八十多岁)的传奇人物——陆游,一生贡献良多,但他临终的时候却死不瞑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读一读《示儿》,找出能反映诗人当时心情的那个字眼。人死了就万事休了,陆游还在悲什么呢?九州未同为什么让陆游这样悲痛?陆游死而有憾,让你深刻体会到了什么?
再如五年级上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质朴、清新的田园词。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媪、孩童共同构成了一幅恬静、祥和的田园图景,表达了词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村居画卷,感悟词人情怀,在教学中可抓住词中的“喜”字来设计教学主线:用心读一读,找出词中表示作者心情的那个词。在乡村,辛弃疾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这么喜欢,这么欣喜?以这条教学主线,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让学生在“喜”的串联下展开全篇的品读:一喜优美宁静的乡村风景;二喜老夫妇和谐美好的生活;三喜大儿、二儿的勤劳朴实;四喜小儿活泼顽皮的样子。为了进一步挖掘诗词的内涵,在品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时,还可设计这个问题:这个小山村是多么宁静祥和啊!可是,那时候词人的家乡——金兵占领下的山东济南,会有这么美好的风景吗?联系到“国土沦丧”“刀剑相向”“家破人亡”的时代背景,学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村居的和平美好和作者内心的向往、追求。
以上诗词的教学,其实是采用中心突破的方法,基本步骤为“读通诗词→捕捉诗眼→深入研读→升华主题”。它充分利用了诗词最为关键的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迅速地切入学习主题,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体现了一种速度。
三、挖“关键句”——由中心句设计主线
文章中往往有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统领全文,或揭示文章主旨,或蕴含深意。诗词当中也有一些句子,能表现一首诗词思想的凝聚点,揭示诗歌的主旨,找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诗词的中心。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句子设计教学主线,便能打开鉴赏诗词之门的一把钥匙,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这首词的文字通俗,意思浅近,比较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备课时,面对教材我反复琢磨,头绪逐渐清晰:“不须归”是全词的灵魂,应该作为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条教学主线:归乎?→不须归!→不愿归!!顺着这条思路,我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大致环节为“揭题导入→确定任务→聚焦研讨→交流展示”,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①用心读读这首词,你能找到“须归”的理由吗?②那么,“不须归”的理由又是什么呢?③学完这首词,你还认为“不须归”是词人真实的想法吗?(他哪是“不须归”,其实是不想归!不愿归!流连忘返,舍不得归!)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学习目标清晰,研究方向明确,这一连串的叩问,就像一把钥匙,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阂之门悄然开启,有利于集中“火力”攻克学习上的“堡垒”,省时而高效。
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七律·长征》的首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全文中起了总起的作用,揭示了诗歌的主旨,高度概括了长征途中万水千山的艰难和红军战士不怕千难万险、勇往直前的豪迈精神。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这句诗来组织教学主线:第一步,先读首联,找出跟课题相互照应的词语(远征)。接着提问: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哪些词告诉我们,红军战士不怕艰难?红军战士把什么比作平常事?学习首联的时候,不急于理解诗句意思,而是指导学生紧扣“不怕”“只等闲”来体会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慨,调动学生的激情,为更好学文积蓄情感。第二步,承接首联的“万水千山只等闲”,引导学生围绕“诗人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红军把翻越万水千山当作平常事?”这个问题,学习领联和颈联,想象越岭的艰辛,感受涉水之险,进一步让学生感悟红军藐视困难的高大形象和无畏精神。第三步,小结领联和颈联:这两联分别写了两处山和水,长征中红军战士只跨越了这几处山水吗?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了解红军战士所遇到的重重困难,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第四步,学习尾联,体会胜利的喜悦:红军战士跋山涉水来到了岷山脚下,为何而“尽开颜”呢?什么人“笑逐颜开”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探讨诗句,想象红军在风雪路上的艰难跋涉,体会红军胜利在望的喜悦。
四、赏“配图”——由插图设计主线
课文中的配图(插图),是编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文的形象性而精心安排的。学习诗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来设计教学主线。
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元日》一课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欢度春节的,过年有哪些习俗。然后从课文的插图入手,问: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请大家认真观察插图,说一说古人和你们过春节有什么相同或不同。正因为课文插图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的,能形象生动地突出课文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因此,这个环节指导学生看图,从图中初步感知古人过年时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古诗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在学生从课文插图中初步了解古人过年的风俗习惯后,再抛出问题:王安石又是如何写古人过春节的情景的?然后让学生反复品读,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的情感,使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真切地品味诗的意境。可见,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能增加教学的形象性和新颖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只要备课时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真正领会诗词的内涵,就能抓住一条主要线索,巧妙设计出教学主线,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参考用书(苏教版7-12册),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