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6年年底到2017年年初,社会上关于税负高低的大讨论,以及降低税费的建言始终不绝于耳。企业的税费负担比例太大,继续清费立税,依法治税已成为企业界共同的呼声。专家学者也建议,政府要控制支出规模,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并对财政支出结构作出合理调整,让老百姓纳税后有获得感。
于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时,要求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勞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
在2017年1月4日召开的2017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改革,真正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可见,在经济下行的当口,中国在2017年正在打响减税降费这一重大战役。
共识
税负高低受关注 减税降费成共识
从李炜光的“死亡税率”的说法,到玻璃大王曹德旺对比中美制造业成本,坦陈中国税负、成本太高的问题,到娃哈哈反映缴纳500余项涉企收费,再到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税负排名,2016年底以来,企业税负这个沉重的话题持续升温。尽管时间已经来到了2017年,关于中国“死亡税率”的问题热度依然不减。中国的税负高低问题一直受到各方关注。
从税负构成及承担者看,我国企业承担了90%以上的税费,个人承担的各类税费占比不足10%。一方面是由目前我国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所决定,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对税(费)负敏感,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盈利能力变弱时,企业自然会感觉税费负担重。“减税降费呼吁了很多年,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但与实际负担相比,税负还是重。”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减轻税负。
税负问题是社会的痛点。一方面说明税收之重要,税与民众切身利益关系之密切;另一方面,也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我们不能回避企业税负偏高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经济下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税收政策、税收结构必须做出及时相应的调整,扶助企业渡过时艰。
针对企业税负过高的说法,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日前正面回应称:一些个案具有它的特殊性,不必过分解读。宏观税负问题,既要看到绝对的成本,也要看到相对的成本;既要看个案,也要看总体;既要看成本竞争力的指数,也要看构成指数的具体数值,总成本当中还有分项研究和分析,这需要做客观科学的分析来比较,全面考虑上述这些因素。
徐绍史认为,我国宏观税负的水平总体上并不高,但我国的市场很有竞争力,依然是外资最佳投资国之一。我国也非常关注这些企业的诉求,随着以减税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和优惠政策持续加力,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增幅从2012年的11.3%下降至2016年的4.8%,降低了6.5个百分点,减税效应逐步显现。
全国政协委员、会计审计专家、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认为,从短期看,减税降费可能会对财政收入情况有一定的影响。但从中长期看,这一定是有利于培养税基,扩大财政收入来源基础,提升实体经济内在竞争力的。振兴实体经济首先要降税减费,这是一项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有把税真正降下来,中国企业才可能在2017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成为制造强国和以制造业立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他说,近年来包括调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实施固定资产折旧税前加计扣除和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推进营改增全覆盖等政策措施,总体上呈现出明确的减税效应,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以前购进固定资产、不动产不能抵扣,现在可以抵扣进项税了;以前制造业购买技术、设计、咨询等服务不能抵扣,现在可以抵扣进项税了……实际上相当于给制造业提供了一种税收优惠。
能够佐证徐绍史与张连起观点的是,据2017年1月23日由财政部公布的2016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 552亿元,比上年增长4.5%,低于2015年5.8%的增速,为自1988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最低增速。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主要原因包括政策性减收较多、经济下行产生的滞后影响等。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为近年来减税规模最大的政策措施;同时,清理涉企收费、扩大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等也带来一定减收。与2015年相比,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一般贸易进口额、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等指标有所改善,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增幅仍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也制约了财政收入增长。”
有专家建议,为企业减负是必由的选择,必要的税率、税基调整应该及时进入政策考量。
张连起指出,减税会带来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但要让企业过好日子,政府就必须过紧日子。从长周期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反而会增加税收收入。张连起还指出,要涵养税源就要促进企业发展,也就是要给企业“放水养鱼”的环境,固本培元,培养税基,扩大未来财政收入的来源。如果竭泽而渔,短期内给企业设定更多的税费以及其他综合成本,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企业会像下雨天背着稻草走路,越走越沉,最后企业就没有税源基础了,没有活力了,企业自身没收入、没利润,怎会交税呢?这是企业发展的大逻辑。
张连起分析说,减税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减税效应,聚焦减税降费,以减税而非以扩大政府支出为重心,是未来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最大信心和底气所在。减税降费同样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是一种有温度的财税改革。他建议减税降费要有“万亿规模”的力度,如此,企业和社会才会感知到温度。
重点
财税部门齐发力 坚决落实减免税
2016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7年将继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2016年12月27日,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将不断完善试点制度安排,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并结合增值税改革和立法进程,进一步优化税制。
于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时,要求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勞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
在2017年1月4日召开的2017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改革,真正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可见,在经济下行的当口,中国在2017年正在打响减税降费这一重大战役。
共识
税负高低受关注 减税降费成共识
从李炜光的“死亡税率”的说法,到玻璃大王曹德旺对比中美制造业成本,坦陈中国税负、成本太高的问题,到娃哈哈反映缴纳500余项涉企收费,再到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税负排名,2016年底以来,企业税负这个沉重的话题持续升温。尽管时间已经来到了2017年,关于中国“死亡税率”的问题热度依然不减。中国的税负高低问题一直受到各方关注。
从税负构成及承担者看,我国企业承担了90%以上的税费,个人承担的各类税费占比不足10%。一方面是由目前我国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所决定,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对税(费)负敏感,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盈利能力变弱时,企业自然会感觉税费负担重。“减税降费呼吁了很多年,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但与实际负担相比,税负还是重。”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减轻税负。
税负问题是社会的痛点。一方面说明税收之重要,税与民众切身利益关系之密切;另一方面,也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我们不能回避企业税负偏高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经济下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税收政策、税收结构必须做出及时相应的调整,扶助企业渡过时艰。
针对企业税负过高的说法,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日前正面回应称:一些个案具有它的特殊性,不必过分解读。宏观税负问题,既要看到绝对的成本,也要看到相对的成本;既要看个案,也要看总体;既要看成本竞争力的指数,也要看构成指数的具体数值,总成本当中还有分项研究和分析,这需要做客观科学的分析来比较,全面考虑上述这些因素。
徐绍史认为,我国宏观税负的水平总体上并不高,但我国的市场很有竞争力,依然是外资最佳投资国之一。我国也非常关注这些企业的诉求,随着以减税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和优惠政策持续加力,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增幅从2012年的11.3%下降至2016年的4.8%,降低了6.5个百分点,减税效应逐步显现。
全国政协委员、会计审计专家、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认为,从短期看,减税降费可能会对财政收入情况有一定的影响。但从中长期看,这一定是有利于培养税基,扩大财政收入来源基础,提升实体经济内在竞争力的。振兴实体经济首先要降税减费,这是一项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有把税真正降下来,中国企业才可能在2017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成为制造强国和以制造业立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他说,近年来包括调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实施固定资产折旧税前加计扣除和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推进营改增全覆盖等政策措施,总体上呈现出明确的减税效应,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以前购进固定资产、不动产不能抵扣,现在可以抵扣进项税了;以前制造业购买技术、设计、咨询等服务不能抵扣,现在可以抵扣进项税了……实际上相当于给制造业提供了一种税收优惠。
能够佐证徐绍史与张连起观点的是,据2017年1月23日由财政部公布的2016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 552亿元,比上年增长4.5%,低于2015年5.8%的增速,为自1988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最低增速。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主要原因包括政策性减收较多、经济下行产生的滞后影响等。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为近年来减税规模最大的政策措施;同时,清理涉企收费、扩大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等也带来一定减收。与2015年相比,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一般贸易进口额、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等指标有所改善,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增幅仍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也制约了财政收入增长。”
有专家建议,为企业减负是必由的选择,必要的税率、税基调整应该及时进入政策考量。
张连起指出,减税会带来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但要让企业过好日子,政府就必须过紧日子。从长周期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反而会增加税收收入。张连起还指出,要涵养税源就要促进企业发展,也就是要给企业“放水养鱼”的环境,固本培元,培养税基,扩大未来财政收入的来源。如果竭泽而渔,短期内给企业设定更多的税费以及其他综合成本,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企业会像下雨天背着稻草走路,越走越沉,最后企业就没有税源基础了,没有活力了,企业自身没收入、没利润,怎会交税呢?这是企业发展的大逻辑。
张连起分析说,减税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减税效应,聚焦减税降费,以减税而非以扩大政府支出为重心,是未来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最大信心和底气所在。减税降费同样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是一种有温度的财税改革。他建议减税降费要有“万亿规模”的力度,如此,企业和社会才会感知到温度。
重点
财税部门齐发力 坚决落实减免税
2016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7年将继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2016年12月27日,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将不断完善试点制度安排,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并结合增值税改革和立法进程,进一步优化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