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来主导课堂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gro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县里举行了“观摩课”活动,在认真学习他们授课方法的同时,感受颇深的是:通过“读”来掌握的语文课堂,让声音引导声音,让声音唤醒心灵,让声音点燃激情,把学生导入了真实而又动情的语言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情感得以发挥,能用自己的心灵与文章对话,这样才是一节极为成功的语文课。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心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
  在新课程理念“少教多学”的倡导下,尝试以下几种方法,让读来主导课堂,引导学生。让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求知、练能、启智、传情、审美的功能。
  一、自主式浅读
  对于刚刚开智的青少年来说,读的兴趣是需要激发和引导的。尤其是当今社会不良诱惑太多,学业负担太重,如果老师不能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文体阅读,很多学生可能从此就会远离书本,厌恶读书。过去强加给阅读的负荷太多,期待太多,目标太多,这些硬性的预习规定,影响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尽管现在的课堂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很多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或讨论时,都是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事前布置的任务或设置的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这样,虽然教学目标很明确,但却无形中影响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阅读的兴趣大打折扣。其实真正愉悦而有兴趣的阅读,应该是在宽松自由状态下的读,还给学生“真实的阅读”。教师也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形式上的大量讲解,也不需要让学生做各种各样的阅读检测题。需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多维的研究空间,将读的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让学生心无牵挂,完全自主,完全放松。让学生能自主地把文章中的信息提取出来,把对文章的最初认识感悟出来。
  二、探究性精读
  巴赫金说:“书不喜欢心不在焉的读者,也不回答他们的问题,应真正而投入地阅读,并不是消极地掌握,而是与书进行生动而热烈的对话。”所以对文章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上的感知,还要更深一层。应该努力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研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认真细致地精读课文,在读中感发文题。如,阅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学生读到文中引用《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的内容:“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学生不会仅停留在对这美好意境的感悟,而会探索出许多问题。如,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还有,作者这些生动的引用起到哪些巧妙的作用?我们在作文中应怎样来安排材料,等等。
  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汲取式品读
  在当今这个物化日益严重的社会里,学生对自然的感觉,对弱者的感觉,对劳动的感觉,对尊严的感觉,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感觉,日渐淡化。教师必须借阅读这块阵地,不断地借新的力量打动学生的心灵,在感知中塑造灵魂,使学生心灵更纯洁,感情更丰富、更健康,精神境界更高尚。如,品读《真正的英雄》一文时,文中关键语句: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颂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对于这句话,引导学生明白:不能单以成败论英雄,只要培养自己这种开拓探索精神,这种刚强不屈的品质,承担了,拼搏了,坚持了,就是英雄。
  四、创造性阅读
  在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将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成新形象,课后写成读后感。如,学过《真正的英雄》这一课,学生可为文中的七位英雄写一段颁奖辞,并巧妙地利用文中的关键词句。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是读出来的,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读出来的,一堂好的语文课也是读出来的。要把读提高到语文教学本性论的高度来重视,用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读开启学生的心智,用读唤醒学生的心灵。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让学生的激情在课堂上能燃烧起来,让语文教学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其他文献
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再加上竞争激烈的环境影响,中学生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如果不堪重负,将会对生活、对学习失去信心。作为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就要洞悉学生的内心,用爱心温暖受伤的心灵,让他们扬起生活之帆,让他们释放出人生亮丽的光彩。对于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尊重人格,唤回少年本性  班主任要爱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施以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  1.对优秀
期刊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性质有着本质的不同,语文学科更注重情感性,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表述一定的内容、表达一种感情、表达一种思想。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富有活力和创意的课堂上展开自主的学习和探究。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间的情感氛围,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组织
期刊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写好开头尤为重要。好的开头会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形成好的第一印象,这也往往会左右作文最后的得分。  可写出好的开端并非易事,高尔基说过:“最困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花好久时间去寻找它。”由此可见,文章开头之重要以及写好它的难度。可是如果掌握了它的诀窍和一定的方法,写出“凤头”也并非难事。在
期刊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伊始倾力打造的一个亮点。但一些课堂的导入过于追求新、奇、趣,给人以哗众取宠、牵强附会之感,这实是有违导语设计的初衷。一个成功的导入,不仅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为学生尽快地走入文本提供必要的信息。因而,应该让导入语返璞归真,自然生趣,努力提高它的含金量。  一、从课题导入  现行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时代感较强,本身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期刊
情感使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目标,不能把情感仅作为达成认知目标的手段,更要把它视为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的情境。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学生的情感就像一潭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泛起粼粼波纹。如果老师的教学能激
期刊
2012年云南省中考古诗词鉴赏,从考查的篇目来看,对课内课标考查的力度加大。一般设题1-2题,分值2-5分,选材仍以课标34首为主,个别地区如玉溪、大理等8州从课外选材设题。考生依据当地考情选择复习的侧重点,熟练掌握各种题材的诗歌类型,铭记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术语,丰富古诗词阅读的积淀,提高古诗的鉴赏能力,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古诗词鉴赏应试对策,应先高屋建瓴从总体上把握,再有针对性地做好应试技
期刊
要做到言为心声,首先选材要真实。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在作文时,也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才能使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阿长与》是鲁迅先生为缅怀保姆长妈妈而写的一篇短文,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通过七件小事及作者的切身感
期刊
目前留守儿童现状,困境种种。那么,在经济、文体高速发展转型这一特定时期,该如何来寻求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呢?这是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愚以为可在以下方面来做足工作:  一、教育者扮演好老师、家长双重角色,用爱来包裹留守儿童  “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引导留守儿童学好功课,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是每个老师的职责。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先生不应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在学
期刊
大凡特级名师,都把课堂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教学既有匠心独运的构思,光彩夺目的开场,智慧互动的过程,又有自然生成的华章,还有余音绕梁的结束语,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艺术的享受。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直在努力打造充满艺术味道的课堂,实践中发现:精彩的课堂结束语,能为整个课堂锦上添花!它犹如古刹钟声,余音绕梁;又如美人回眸一笑,勾魂摄魄,能激活学生新的兴奋点,能在最后再次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这是对课堂的升
期刊
学校的教育教学,只有丰富课内外生活,千方百计主动积极地发掘、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一个全方位的、良好的、立体的教育大环境,把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结合,才是真正有效的开放的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既是践行“新教育理论”创新实验,也是落实“缔造完美和谐课堂”的重要举措。近几年的课改,让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再不能呈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老师和学生实际上是在一个相对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