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zhan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激发学习兴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意义重大,教师可以借助趣味地理知识、新颖教学模式、生动形象的演示、丰富课外活动和积极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在高中阶段,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地理学科学习显得有些枯燥乏味,知识点较多,地理规律的理解非常抽象,如果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就会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趣味导入,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发掘出一些趣味性的知识,要么是一些奇闻逸事,要么是一些趣味运用。将这些趣味知识发掘引入教学导入环节,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用非常明显。如遥感(RS)内容教学中,笔者选取了秸秆禁烧工作中运用RS的典型案例。以往查找着火点要镇村干部骑着摩托车来回巡查,现在有了RS技术,只要进行卫星遥感,对着火点的定位就可以准确到1米的范围,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强化了监测的效果,对有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以这样的内容进行趣味导入,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同样,在全球定位系统(GPS)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运用全球定位的一些特殊作用进行教学导入。如警察将便携式GPS吸附在罪犯分子车辆下面,对其行径轨迹了如指掌。这些趣味导入选取的都是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知识,极大提高了学生对地理教材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从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为整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形象生动演示,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许多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缺乏生活中非常直观直接的感知,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枯燥感。对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将微观变为直观,将抽象变为形象,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可以取得明显的成效。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中,教师无法将地球剖开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结构,唯一的方法就是进行多媒体模拟演示,或配合分体式显示仪在课堂上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圈层结构,使他们的学习活动从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形象的感知。再如《山岳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模拟课件演示山岳形成的整个过程,漫长的地质变迁形象地浓缩为一组动画模拟演示,学生对这一过程的了解更加直观形象。从上面两个案例可以看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许多内容虽然抽象单调,但是借助现代信息手段的帮助,完全可以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有了这样的演示作为基础,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将会得到进一步激发,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更加明显。
  三、改革课堂模式,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最主要最核心的环节在于对教学流程进行改革,让教学活动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乐于探索和研究,在强烈的自主互动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学习理解。笔者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式学习的作用,将过去教师直接讲解地理知识,转变为教师启发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依靠学生为主体的集体智慧突破学习重难点,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完善学习成果。在《城市化》教学中,笔者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研究,结合有关资料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进行自主理解和阐述,分析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及产生的影响,尝试提炼城市带的共同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观点,提出答案共同完善,在小组分析研究之后还要进行全班的讨论交流。在教学活动中,笔者还针对本地城市化发展进程特点与影响,组织学生进行现场专题讨论。这一话题在课前都安排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资料搜集,课堂交流环节对本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过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给群众带来的益处等方面加深了理解,从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到紧密联系实际进行思维拓展,课堂教学改革为地理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拓展课外空间,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工作需要课内外结合,特别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巩固掌握,同时促进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素养的提高。笔者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将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延伸,紧密结合本地区地质地貌条件、地理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拓展性研究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综合素质。在《我国的旅游资源》教学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对本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按照种类、地域划分等不同的形式,梳理筛选出本地可供发掘的旅游资源,并针对这些旅游资源提出规划建设、开发利用的建议,有条件的还可以形成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这一拓展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研究的兴趣,而且在课外的学以致用过程中提高了地理研究素养。
  五、予以积极评价,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工作需要以学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作为基础,而提高学生积极情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正面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笔者在地理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注重发掘学生取得的成绩、表现的亮点,对他们地理学习中表现好的地方进行表扬。虽然高中生已经接近成人,但是在渴望教师肯定、渴望同学认可这一心理需求方面和其他节点的学生一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都给予他们鼓励表扬,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转化为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在地理学习各个环节会更加积极主动。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充分验证了正面积极评价在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此相配套的是,在教学考核中对中后位置的学生采取降低难度要求的方式分层考核,对他们提出差异性目标,只要他们完成了本层级的学习任务也予以学习表扬,从而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综上所述,有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是推动教学开展的重要抓手,广大教师要结合地理教学具体要求,以兴趣为抓手扎实推动各项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妮妮.浅析如何提高高中地理学习兴趣[J].中学时代,2014(21).
  [2]孟祥奇.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3(60).
其他文献
目的:(1)比较外用法斯通凝胶、口服西乐葆及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三种不同途径方法治疗门诊轻、重两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2)探讨三种不同途径的方法治疗OA的优点
摘 要: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应当重视从传统模式向素质化模式的转变,关键要运用好信息手段,联系生活补充教学信息,体现师生互动的作用,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拓展教学空间,打造更加高效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五个转变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历史潮流下,高中历史教学应当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从传统教学向素质化教学转变,关键要广大教师深刻领会课改精髓,立足实际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推动历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思考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问题。本文以高中政治学科为例,简单对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开展政治教学活动进行了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 互联网 政治教学 互动性 信息化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拓展到了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其中教育教学领域没能逃开互联网的冲击,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地开展政治课堂教学,成了广大从事整治教育的工作
摘 要: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我国新推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有着明显区别。探究式学习方法主要强调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进而逐渐实现自我发现的过程,着重对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关注。在新课程标准教学背景下,以初中地理进行实践探究,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积极采用探究式学习放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寻求更深层次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推动学生进
学习历史事件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事件的原因,在历史试题中经常涉及历史事件的原因。历史事件原因的分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从事件不同的角度分析,就有不同的原因。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原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等。  一、历史事件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
期刊
摘 要: 高中地理学习中,一些同学存在学习观念陈旧、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等方面的问题,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作者通过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尤其注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成长,采取预习、复习、小作业等各种有效措施,并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自始至终一盘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过程管理
本研究应用新型基因转移载体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物(polyamidoaminedendrimer,PAMAM-D)纳米微球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基因转染人舌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致力于民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师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努力营造开放、和谐、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从而构建和谐的中学地理课堂。  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打造和谐宽松自由的地理课堂,应该先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说是学习的驱动力,因而,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一定会竭尽所能认识它、理解它、掌握它。在地理学科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