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养,泛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媒介素养即是接触媒介时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包括识别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个概念缘起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的界定,即媒介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① 具体而言,媒介素养是指“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② 对大众传媒的充分认识、有效利用、引导和控制,就是要具有对纷繁复杂的媒介形式与媒介内容的选择、辨别和驾驭能力,即我们所说的传媒素养能力。
纵观近年来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发现媒介素养的特征有以下几种:
第一,大学生应用网络的能力越来越强,66.3%的学生在学校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4小时,其中一半时间花费在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活动上,在校园网上最受欢迎的并非学习资源,而是论坛。由于调查对象多为大学生,所以总体素养较好,能够较理性地识别网络信息真伪,判断网络舆论导向,具有一定的政治立场。但少数学生也表现出令人担忧的倾向,从众、趋同的非理性行为,极易被煽动性强的舆论信息蛊惑从而被利用。
第二,从微观视野审视大学生群里接触某类网络信息的情况以及接触心理。调查显示,有9%的大学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46%的大学生曾经浏览过色情网站,其中36%的大学生主动寻找过色情网站,57%的大学生在网络上抄袭过论文,13%的学生承认上网使自己更虚伪。其次,博客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但缺乏主动思考。调查结果显示:评论社会热点活社会现象的博客在大学生书写博客类型中只排在第七位。大学生博客使用多关注私人领域,对公共事务关注度不够高。从这类调查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在关注网络信息时由于缺乏理性引导,对负面信息不能较好的控制,容易产生失控行为,媒介素养较低,需要理性引导和规范训练。
第三,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选择个案作为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大学生触网的动态和动机。如以高校校园论坛为调查个案,研究大学生触网的行为,调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处于旺盛的青春期,对爱情的憧憬和热情正处于最炽热的阶段。因此,大学生关注情感化题本属正常,只是校园论坛的建立初衷是沟通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之更便捷和舒适。但现在都已经完全变味了,仅仅具有感情维系功能了。可见现在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调节学习与感情的冲突,在网络接触中存在选择偏好,过度关注感情世界。
综上的原因,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主体,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影响其相互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影响师生的和谐发展。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
第一,教师的媒介素养将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主要价值就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能力。其次能够注重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从实践层面讲,构建和谐社会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从人际关系角度,和谐社会应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这就需要大学生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要培养合作精神。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的要求。再者能够有效注重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谐校园文化要靠全体学生共同建立和推动;而业已形成的和谐文化又会对身处其中的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优化和谐育人环境。这些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二,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教师,既要通过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要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就可以加以利用进行相应的课题研究。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实现课程网络在线观摩,能够在现在传媒的支撑下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
第三,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媒介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差异点的发现与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不同的取舍彰显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这样的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大众媒介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看到信息背后的信息,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此外,高校还应面向所有学生设置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一系列课程,使大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创造传播信息的基本素质、提高创造传播信息的质量。
要提高媒介能力,除了通过上课或者自学,了解媒介的功能、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了解大众传播内容的生产过程,更要积极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参加学校或老师组织的媒介实践活动,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等。学会正确地看待媒介,利用媒介,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接受媒介信息,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从容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从而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媒介完美结合。
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正确的还是虚假的,接受主体都要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才能批判性地接受。所以, 明确 “第三人效果” 在人们心理上的误解,在相关课程的教授和实践中注意这种现象的产生,会使媒介素养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宦晓渝,李朗.从“抵制家乐福”事件看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中华文化论坛,2008(01):52-54.
[2]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01):62-65.
纵观近年来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发现媒介素养的特征有以下几种:
第一,大学生应用网络的能力越来越强,66.3%的学生在学校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4小时,其中一半时间花费在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活动上,在校园网上最受欢迎的并非学习资源,而是论坛。由于调查对象多为大学生,所以总体素养较好,能够较理性地识别网络信息真伪,判断网络舆论导向,具有一定的政治立场。但少数学生也表现出令人担忧的倾向,从众、趋同的非理性行为,极易被煽动性强的舆论信息蛊惑从而被利用。
第二,从微观视野审视大学生群里接触某类网络信息的情况以及接触心理。调查显示,有9%的大学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46%的大学生曾经浏览过色情网站,其中36%的大学生主动寻找过色情网站,57%的大学生在网络上抄袭过论文,13%的学生承认上网使自己更虚伪。其次,博客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但缺乏主动思考。调查结果显示:评论社会热点活社会现象的博客在大学生书写博客类型中只排在第七位。大学生博客使用多关注私人领域,对公共事务关注度不够高。从这类调查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在关注网络信息时由于缺乏理性引导,对负面信息不能较好的控制,容易产生失控行为,媒介素养较低,需要理性引导和规范训练。
第三,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选择个案作为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大学生触网的动态和动机。如以高校校园论坛为调查个案,研究大学生触网的行为,调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处于旺盛的青春期,对爱情的憧憬和热情正处于最炽热的阶段。因此,大学生关注情感化题本属正常,只是校园论坛的建立初衷是沟通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之更便捷和舒适。但现在都已经完全变味了,仅仅具有感情维系功能了。可见现在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调节学习与感情的冲突,在网络接触中存在选择偏好,过度关注感情世界。
综上的原因,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主体,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影响其相互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影响师生的和谐发展。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
第一,教师的媒介素养将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主要价值就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能力。其次能够注重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从实践层面讲,构建和谐社会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从人际关系角度,和谐社会应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这就需要大学生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尤其要培养合作精神。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的要求。再者能够有效注重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谐校园文化要靠全体学生共同建立和推动;而业已形成的和谐文化又会对身处其中的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优化和谐育人环境。这些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二,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教师,既要通过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要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就可以加以利用进行相应的课题研究。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实现课程网络在线观摩,能够在现在传媒的支撑下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
第三,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媒介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差异点的发现与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不同的取舍彰显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这样的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大众媒介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看到信息背后的信息,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此外,高校还应面向所有学生设置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一系列课程,使大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创造传播信息的基本素质、提高创造传播信息的质量。
要提高媒介能力,除了通过上课或者自学,了解媒介的功能、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了解大众传播内容的生产过程,更要积极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参加学校或老师组织的媒介实践活动,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等。学会正确地看待媒介,利用媒介,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接受媒介信息,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从容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从而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媒介完美结合。
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正确的还是虚假的,接受主体都要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才能批判性地接受。所以, 明确 “第三人效果” 在人们心理上的误解,在相关课程的教授和实践中注意这种现象的产生,会使媒介素养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宦晓渝,李朗.从“抵制家乐福”事件看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中华文化论坛,2008(01):52-54.
[2]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01):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