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位于黄土高原上,一个让人听起来就满眼是黄土的地方。不同于黄土高原上类似 “山”“沟”“塬”这样的名字,老家的名字,要显得更卑微一些。我曾一度以为老家的名字是户口本上写的“颗粒台”,“台”字就足够显得老家卑微了,却又在“台”字前加了“颗粒”二字。随父母搬离老家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别人我老家的名字是那样的卑微,那时候每回老家一趟,亲房人们总问我:
“狗娃,你觉得四川那边好啊还是老家好?”
每当这时,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那满目深黄的山村和花红柳绿的川湿地的对比,只是鉴于不让问我的人感到失落和伤心,我往往都会违心地答道:
“老家可比那儿好多啦!”
问我的人就会满足地一笑,随后说:
“瓜娃娃,川地肯定比咱们这山沟沟好多了!”说完便不再搭理我或问我些爷爷奶奶的近况。那时候我是看不懂亲房人笑容里蕴藏的伤感的。
初中时候,我从我尕爷那里第一次知道了老家的另一个名字“窠立台”。是的,窠立台,它不再像“颗粒台”那样卑微,甚至有了一种超脱尘俗而又立身尘俗的感觉。虽说它名字的读音并未發生改变,但它的名字确实变得响亮了起来。它的名字变成铅字印在了会宁县博物馆的展柜里,它举着国家的一二级文物-——属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肃穆庄重。“窠”原是指昆虫、鸟兽的巢穴,意指小地方,代表着小范围的人。我实在不能想象当初给这里起名字的人学识到底是怎么样的渊博,我亦不能想象这样一个生僻的“窠”字又是怎么样在如此贫瘠的土地生根发芽的。我打心里佩服起老家了。父亲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央求他带上我,哪怕那是几百里的颠簸路途。那时我稚嫩的心灵田园里,生出了冰草一样锋利的思乡情。
真正让我开始在异乡人面前“炫耀”老家的原因,便是我尕爷出版了一本饱含黄土味道的散文集《故乡的风》。我那时并不能读懂那动辄千字万字的深邃的散文,却依然如饥似渴地在书里品尝老家的土地、小河、冰草,还有那一缕呛人的旱烟味。一时间,百味在我的鼻腔里漫延,熏得人直流眼泪。我很骄傲我的尕爷可以那么详细地把每一寸土地都变成纯朴的文字,尕爷是老家里把思乡嚼透的唯一一个人。于是,我也开始了创作,写诗,写散文,偶有散章发表在一些不知名的杂志里。我期待有天可以写作出关于老家的诗和散文来,最终都因浅淡的乡土记忆而失败。我的稿纸上关于老家的笔迹,都凌乱得让人难堪。
我懂得了乡愁滋味的原因,是看到了立在老家的一块墨色石碑。石碑上竖写着“窠立台遗址”,日期是2011年,落款是白银市人民政府。市政府为老家这样小的山村立碑,却让我丝毫开心不起来。我的注意力全然集中在“遗址”二字上。这充满历史性的字眼,带领着的不是繁荣,而是荒芜。我的爷爷曾无数次为我讲述祖辈的事迹,那些辉煌的事迹,都随着旧庄院墙的坍塌在爷爷吐出的烟里烟消云散。
“旧庄子的墙,宽到能走架子车哩!”每讲到这些,爷爷就瞪大眼睛,生怕我不相信。
“祖先手里,有土匪到老家抢钱抢粮,别人家都躲了藏了,咱们的祖先,不躲不避,任土匪把那银子一车一车地驮走,反正也抢不了多少,让任他去!”
我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富贵场景,也无法想象那又是怎么样在手足争斗中家道中落的。
然而不管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都无法改变老家成为遗址的事实。大多数曾在老家居住的人,像我父亲一样举家外迁。我父亲兄弟三人,皆搬离了老家,我们,算把根都拔走了部分的人。留下的,只有那些凄薄的记忆罢了。
那块书写着“窠立台遗址”的石碑,仿佛老家最后的尊严,迄立在那道湾里。或许在我的下一代,“遗址”的本意,“遗留的”就会变成“遗忘的”。届时我苍白倔强的语言传承,会成为最后一道阻拦历史车轮的关卡。
那块书写着“窠立台遗址”的石碑,阻挡了我入村的思绪,成为我血液里实实在在的乡愁。
尕爷的散文集叫《故乡的风》。能代表“窠立台遗址”的是属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而能代表“窠立台”的却是风。气候和地形是造成老家常刮大风的原因。窠立台的风来得毫无征兆,像个等在暗处准备捉弄人的熊孩子,等你坐在山坡上刚伸个懒腰顺带打个哈欠,他就猛地给你嘴里扬一把黄土,之后扬长而去,徒留下你在原地品尝那苦涩的黄土。
“这风!”被捉弄了的人都会喝一声,语气在“风”这戛然而止,像是不忍再责备自家孩子那样。
于是“这风”便雀跃着,翻过山梁去,扫掠一遍榆中边界,又越过沟去,听一遍定西界上的传言,蹦跳着到窠立台的阳山上,一股脑地把三县的人情世故灌到人的耳朵里。晚上,他又时不时来到窗外,偷听着他白天刮过来的闲话。又有时候一着急,不小心推开门闯到人家屋里,他便惊慌失措地起身,一通乱撞之后狼狈而逃。屋里坐在炕上抽烟的老人,不小心把烟灰掉在炕上,便又说:
“这风!”
然而,对于我,对于其他像我一样去外乡的人来说,窠立台的风就要显得拘谨得多。它不像一个顽皮的熊孩子,而更像一个睿智的中年妇人。每当我从异乡赶来,一落脚便发觉她在远远地望着我,她让那些树静静地站着,保持警惕,让那些草叶,伏首瞋目,等我有什么“过激”行为,她便会一声令下,这些老家的守护者听她号令,发动自己所有的攻击手段,让我这个“外乡人”吃些教训。此时,我万不可惊慌失措,让她看出我的破绽来,我整理整理仪表,昂首阔步,轻车熟路地走进亲房人家。她便放松警惕了,轻柔地带着草木向我致意。我由此真正感受到了我进入“家”这一场景。她的智慧,不单是体现在迎接这些“外乡人”。春令秋节,她更是忙碌不堪。农人们春耕时,她便走过每一亩梯田,及时拂去庄农人沟壑纵横的脸上渗出的汗水,庄农人劳作结束之后,她又忙着把春意一寸一寸挪到田地里,好促成一年的收成。待至秋收前,她又奔忙于于田间,细心照料那快熟的庄稼,她的手拂过,轻柔地将秋的气息洒在每个角落。秋收时,看着遍地饱满的庄稼,她便欢喜得不像样子,时常不小心将漫天黄土落在庄农人的笑容上。
然而晚间的风,则像个守夜巡逻的士兵,比白日里凌冽不少。即便是燥热的夏日里,晚上出门若不裹个外套,就要冻得人直哆嗦。每趟回老家之前,母亲总要准备几件厚点的衣服放在车里,以抵御老家晚间的寒气,这些衣物,我每回也都会用到。渐渐不需母亲叮嘱,我每次也都准备齐全。晚间一到,整个村庄便深陷睡梦中,在风的守护下,显得庄重神圣。看家护院的犬,也在此时睡去。我想,心怀不轨的陌生人遇到这凌冽的风,也是会心惊胆战的吧!
“狗娃,你觉得四川那边好啊还是老家好?”
每当这时,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那满目深黄的山村和花红柳绿的川湿地的对比,只是鉴于不让问我的人感到失落和伤心,我往往都会违心地答道:
“老家可比那儿好多啦!”
问我的人就会满足地一笑,随后说:
“瓜娃娃,川地肯定比咱们这山沟沟好多了!”说完便不再搭理我或问我些爷爷奶奶的近况。那时候我是看不懂亲房人笑容里蕴藏的伤感的。
初中时候,我从我尕爷那里第一次知道了老家的另一个名字“窠立台”。是的,窠立台,它不再像“颗粒台”那样卑微,甚至有了一种超脱尘俗而又立身尘俗的感觉。虽说它名字的读音并未發生改变,但它的名字确实变得响亮了起来。它的名字变成铅字印在了会宁县博物馆的展柜里,它举着国家的一二级文物-——属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肃穆庄重。“窠”原是指昆虫、鸟兽的巢穴,意指小地方,代表着小范围的人。我实在不能想象当初给这里起名字的人学识到底是怎么样的渊博,我亦不能想象这样一个生僻的“窠”字又是怎么样在如此贫瘠的土地生根发芽的。我打心里佩服起老家了。父亲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央求他带上我,哪怕那是几百里的颠簸路途。那时我稚嫩的心灵田园里,生出了冰草一样锋利的思乡情。
真正让我开始在异乡人面前“炫耀”老家的原因,便是我尕爷出版了一本饱含黄土味道的散文集《故乡的风》。我那时并不能读懂那动辄千字万字的深邃的散文,却依然如饥似渴地在书里品尝老家的土地、小河、冰草,还有那一缕呛人的旱烟味。一时间,百味在我的鼻腔里漫延,熏得人直流眼泪。我很骄傲我的尕爷可以那么详细地把每一寸土地都变成纯朴的文字,尕爷是老家里把思乡嚼透的唯一一个人。于是,我也开始了创作,写诗,写散文,偶有散章发表在一些不知名的杂志里。我期待有天可以写作出关于老家的诗和散文来,最终都因浅淡的乡土记忆而失败。我的稿纸上关于老家的笔迹,都凌乱得让人难堪。
我懂得了乡愁滋味的原因,是看到了立在老家的一块墨色石碑。石碑上竖写着“窠立台遗址”,日期是2011年,落款是白银市人民政府。市政府为老家这样小的山村立碑,却让我丝毫开心不起来。我的注意力全然集中在“遗址”二字上。这充满历史性的字眼,带领着的不是繁荣,而是荒芜。我的爷爷曾无数次为我讲述祖辈的事迹,那些辉煌的事迹,都随着旧庄院墙的坍塌在爷爷吐出的烟里烟消云散。
“旧庄子的墙,宽到能走架子车哩!”每讲到这些,爷爷就瞪大眼睛,生怕我不相信。
“祖先手里,有土匪到老家抢钱抢粮,别人家都躲了藏了,咱们的祖先,不躲不避,任土匪把那银子一车一车地驮走,反正也抢不了多少,让任他去!”
我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富贵场景,也无法想象那又是怎么样在手足争斗中家道中落的。
然而不管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都无法改变老家成为遗址的事实。大多数曾在老家居住的人,像我父亲一样举家外迁。我父亲兄弟三人,皆搬离了老家,我们,算把根都拔走了部分的人。留下的,只有那些凄薄的记忆罢了。
那块书写着“窠立台遗址”的石碑,仿佛老家最后的尊严,迄立在那道湾里。或许在我的下一代,“遗址”的本意,“遗留的”就会变成“遗忘的”。届时我苍白倔强的语言传承,会成为最后一道阻拦历史车轮的关卡。
那块书写着“窠立台遗址”的石碑,阻挡了我入村的思绪,成为我血液里实实在在的乡愁。
尕爷的散文集叫《故乡的风》。能代表“窠立台遗址”的是属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而能代表“窠立台”的却是风。气候和地形是造成老家常刮大风的原因。窠立台的风来得毫无征兆,像个等在暗处准备捉弄人的熊孩子,等你坐在山坡上刚伸个懒腰顺带打个哈欠,他就猛地给你嘴里扬一把黄土,之后扬长而去,徒留下你在原地品尝那苦涩的黄土。
“这风!”被捉弄了的人都会喝一声,语气在“风”这戛然而止,像是不忍再责备自家孩子那样。
于是“这风”便雀跃着,翻过山梁去,扫掠一遍榆中边界,又越过沟去,听一遍定西界上的传言,蹦跳着到窠立台的阳山上,一股脑地把三县的人情世故灌到人的耳朵里。晚上,他又时不时来到窗外,偷听着他白天刮过来的闲话。又有时候一着急,不小心推开门闯到人家屋里,他便惊慌失措地起身,一通乱撞之后狼狈而逃。屋里坐在炕上抽烟的老人,不小心把烟灰掉在炕上,便又说:
“这风!”
然而,对于我,对于其他像我一样去外乡的人来说,窠立台的风就要显得拘谨得多。它不像一个顽皮的熊孩子,而更像一个睿智的中年妇人。每当我从异乡赶来,一落脚便发觉她在远远地望着我,她让那些树静静地站着,保持警惕,让那些草叶,伏首瞋目,等我有什么“过激”行为,她便会一声令下,这些老家的守护者听她号令,发动自己所有的攻击手段,让我这个“外乡人”吃些教训。此时,我万不可惊慌失措,让她看出我的破绽来,我整理整理仪表,昂首阔步,轻车熟路地走进亲房人家。她便放松警惕了,轻柔地带着草木向我致意。我由此真正感受到了我进入“家”这一场景。她的智慧,不单是体现在迎接这些“外乡人”。春令秋节,她更是忙碌不堪。农人们春耕时,她便走过每一亩梯田,及时拂去庄农人沟壑纵横的脸上渗出的汗水,庄农人劳作结束之后,她又忙着把春意一寸一寸挪到田地里,好促成一年的收成。待至秋收前,她又奔忙于于田间,细心照料那快熟的庄稼,她的手拂过,轻柔地将秋的气息洒在每个角落。秋收时,看着遍地饱满的庄稼,她便欢喜得不像样子,时常不小心将漫天黄土落在庄农人的笑容上。
然而晚间的风,则像个守夜巡逻的士兵,比白日里凌冽不少。即便是燥热的夏日里,晚上出门若不裹个外套,就要冻得人直哆嗦。每趟回老家之前,母亲总要准备几件厚点的衣服放在车里,以抵御老家晚间的寒气,这些衣物,我每回也都会用到。渐渐不需母亲叮嘱,我每次也都准备齐全。晚间一到,整个村庄便深陷睡梦中,在风的守护下,显得庄重神圣。看家护院的犬,也在此时睡去。我想,心怀不轨的陌生人遇到这凌冽的风,也是会心惊胆战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