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1998年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了空前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每年特定时间各大媒体的焦点。
关键词:就业形势;创业能力;就业结构;创业环境
一、就业形势面临的现状
1.就业矛盾突出。就业难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出现的问题,也必然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长期存在。当前,面临着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问题,就业矛盾更加突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领域存在“四大”、“一突出”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数量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大、困难群体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2.就业空间受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记录地突破1 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 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约1 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将达到2 400万。 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大学生就业空间也备受挤压。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为近几年来最高。
3.就业形势严峻。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拿着本科文凭“回炉”读技校,到动辄数万名大学生一起报名去争抢当“村官”,这些现象都从侧面反映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即使是博士毕业或者海外留学归来,能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并非易事。预计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都要新增劳动力1 000万人,另外还有1 400万下岗人员。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 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 000万个,劳动力供过于求在1 000万人左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如何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1.确立创业战略地位。“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这是继十六大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之后,提出的新的就业方略,将扩大就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报告在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提出“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一,实现这一目标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新提法也表明创业将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创业增加就业,通过就业来减少因失业而导致贫困的人口。
自主创业,带来的不仅是个人财富增长,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提供了千千万万个就业机会。不仅如此,自主创业还为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注入了活力。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所有就业机会的70%要归功于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家,如果在创建和发展中小企业和家庭企业上多下工夫,经济就会有更高效率和更快发展,将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超乎想象的就业机会。因此,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通过推动创业来促进就业。这是促进就业的一条主干道,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主攻方向。
2.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对学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具备创业素质。作为有较多知识积累的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应把创业看做是自己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校应当强化创业培训,重点指导和促进毕业生提高创业能力。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的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从而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
3.更新社会就业结构。“以创业带动就业”,对社会来说,是就业结构的更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早在多年以前“大学扩招”热潮时就已埋下伏笔。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先生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2006年大学的招生人数是1999年的5倍,大学“膨胀”速度过快,就业市场自然无法完全“消化”。而目前的经济局势,只不过在厚厚的积雪上加了一层霜而已。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出现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现象,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问题更加突出。结构性困难不解决,边缘性努力只能是杯水车薪,只有调整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实现产业升级才能破解结构难题,最终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就业结构的更新更加有利于以创业带动就业,并且这一政策路径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功效,无疑是十分肯定的。从发达国家每千人45~55个企业和发展中国家每千人20~30个企业的对比不难看出,大力发展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并将以往政府投资、国家创业、劳动力就业的模式转变成鼓励劳动者创业,是一条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的宽广的就业新路,是社会就业结构的更新。
4.完善政府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政府来说,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就是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真正为创业者排忧解难,从而使创业者全身心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就要求政府把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努力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激发更多的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主创业。大力弘扬创业文化,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想创业、会创业、创成业的文化氛围。
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目前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率在20%~30%,而我国仅为1%~2%,可见,我国实现个人自主创业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从而降低创业门槛,扩大扶持创业的范围,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更多的劳动者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主创业,逐步实现从政府创业到全民创业的转变,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努力构建全社会良好创业氛围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始终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战略目标,把政府管理社会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行政职能由建设型向服务型转变步伐,不断创优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让创业的源泉奔涌出来,让创业的活力迸发出来,让创业的成果展现出来。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公平之器、和谐之基、稳定之策”,不但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政府应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同时转变社会观念,提高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加强就业观念教育,确立起新的价值理念,用创业激发活力,在全社会努力形成人人思创业、人人议创业、人人谋创业、人人创成业的生动局面,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参考文献:
[1]杨名慧,江华林.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培养[J],2006.
[2]黄敬宝.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江苏高教,2007,(1).
[3][美]里尔登.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周晓平.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05.
[5]党红利.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创业教育[J].科学教育论坛,2005,(6).
[6]聂颖.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
编辑/谭添夏
关键词:就业形势;创业能力;就业结构;创业环境
一、就业形势面临的现状
1.就业矛盾突出。就业难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出现的问题,也必然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长期存在。当前,面临着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问题,就业矛盾更加突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领域存在“四大”、“一突出”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数量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大、困难群体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2.就业空间受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记录地突破1 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 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约1 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将达到2 400万。 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大学生就业空间也备受挤压。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为近几年来最高。
3.就业形势严峻。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拿着本科文凭“回炉”读技校,到动辄数万名大学生一起报名去争抢当“村官”,这些现象都从侧面反映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即使是博士毕业或者海外留学归来,能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并非易事。预计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都要新增劳动力1 000万人,另外还有1 400万下岗人员。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 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 000万个,劳动力供过于求在1 000万人左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如何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1.确立创业战略地位。“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这是继十六大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之后,提出的新的就业方略,将扩大就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报告在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提出“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一,实现这一目标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新提法也表明创业将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创业增加就业,通过就业来减少因失业而导致贫困的人口。
自主创业,带来的不仅是个人财富增长,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提供了千千万万个就业机会。不仅如此,自主创业还为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注入了活力。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所有就业机会的70%要归功于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家,如果在创建和发展中小企业和家庭企业上多下工夫,经济就会有更高效率和更快发展,将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超乎想象的就业机会。因此,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通过推动创业来促进就业。这是促进就业的一条主干道,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主攻方向。
2.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对学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具备创业素质。作为有较多知识积累的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应把创业看做是自己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校应当强化创业培训,重点指导和促进毕业生提高创业能力。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的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从而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
3.更新社会就业结构。“以创业带动就业”,对社会来说,是就业结构的更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早在多年以前“大学扩招”热潮时就已埋下伏笔。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先生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2006年大学的招生人数是1999年的5倍,大学“膨胀”速度过快,就业市场自然无法完全“消化”。而目前的经济局势,只不过在厚厚的积雪上加了一层霜而已。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出现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现象,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问题更加突出。结构性困难不解决,边缘性努力只能是杯水车薪,只有调整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实现产业升级才能破解结构难题,最终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就业结构的更新更加有利于以创业带动就业,并且这一政策路径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功效,无疑是十分肯定的。从发达国家每千人45~55个企业和发展中国家每千人20~30个企业的对比不难看出,大力发展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并将以往政府投资、国家创业、劳动力就业的模式转变成鼓励劳动者创业,是一条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的宽广的就业新路,是社会就业结构的更新。
4.完善政府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政府来说,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就是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真正为创业者排忧解难,从而使创业者全身心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就要求政府把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努力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激发更多的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主创业。大力弘扬创业文化,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想创业、会创业、创成业的文化氛围。
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目前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率在20%~30%,而我国仅为1%~2%,可见,我国实现个人自主创业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从而降低创业门槛,扩大扶持创业的范围,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更多的劳动者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主创业,逐步实现从政府创业到全民创业的转变,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努力构建全社会良好创业氛围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始终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战略目标,把政府管理社会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行政职能由建设型向服务型转变步伐,不断创优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让创业的源泉奔涌出来,让创业的活力迸发出来,让创业的成果展现出来。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公平之器、和谐之基、稳定之策”,不但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政府应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同时转变社会观念,提高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加强就业观念教育,确立起新的价值理念,用创业激发活力,在全社会努力形成人人思创业、人人议创业、人人谋创业、人人创成业的生动局面,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参考文献:
[1]杨名慧,江华林.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培养[J],2006.
[2]黄敬宝.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江苏高教,2007,(1).
[3][美]里尔登.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周晓平.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05.
[5]党红利.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创业教育[J].科学教育论坛,2005,(6).
[6]聂颖.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
编辑/谭添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