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急诊接诊的60例危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插管时间,并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值得在急诊危重病患的抢救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全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11-02
急诊科属于医院中风险较高的科室,其是抢救危重病患重要场所,急诊接收的患者往往发病急且病情复杂,医护人员工作量相对较大,若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差错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全程护理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愈趋广泛,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急诊接诊的60例危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急诊接诊的60例危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为24-74岁,平均年龄(53.4±2.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为26-76岁,平均年龄(53.6±2.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结果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故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研究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采取急救流程的无缝对接:护理人員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若发现异常则要及时通知专科医生做好抢救准备,以此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时间。②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确保各项抢救工作准确迅速,为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体位,并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做好相应的抢救记录工作。③护理人员要全程陪同患者抢救,并陪同患者到其他科室进行辅助检查,同时护理人员也要为患者及时提供氧气瓶、便携式呼吸机等抢救物品。④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联系相关科室,并与相关科室做好患者病情的交接工作,确保交接无误后则要在交接单上签名确认。
1.3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插管时间的对比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插管时间以及心肺复苏时间,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2。
3讨论
急诊危重病患的发病较急,且病情发展较快,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故积极寻求有效的临床诊疗以及护理对策对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全程护理是一种严密衔接的护理方式,其护理核心为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着重强调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并优化了抢救流程[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了优质护理干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为(3.4±1.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2)min;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为(3.5±1.3)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1.4)min;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异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工作中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插管时间并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陈军以及刘瑛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并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诊危重病患的生存几率,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4-5]。
综上所述,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插管时间,并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值得在急诊危重病患的抢救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林珠.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35):7950-7952,
[2] 何芳.急诊室危重创伤患者死亡原因研究与急救护理方法[J].中国医学创新,2013,9(35):97-98.
[3] 钱琼.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433-1434.
[4] 陈军.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识别与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29(12):7167-7168.
[5] 刘瑛,沈红.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3,09(8):36-37.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全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11-02
急诊科属于医院中风险较高的科室,其是抢救危重病患重要场所,急诊接收的患者往往发病急且病情复杂,医护人员工作量相对较大,若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差错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全程护理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愈趋广泛,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急诊接诊的60例危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急诊接诊的60例危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为24-74岁,平均年龄(53.4±2.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为26-76岁,平均年龄(53.6±2.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结果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故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研究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采取急救流程的无缝对接:护理人員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若发现异常则要及时通知专科医生做好抢救准备,以此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时间。②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确保各项抢救工作准确迅速,为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体位,并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做好相应的抢救记录工作。③护理人员要全程陪同患者抢救,并陪同患者到其他科室进行辅助检查,同时护理人员也要为患者及时提供氧气瓶、便携式呼吸机等抢救物品。④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联系相关科室,并与相关科室做好患者病情的交接工作,确保交接无误后则要在交接单上签名确认。
1.3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插管时间的对比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插管时间以及心肺复苏时间,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2。
3讨论
急诊危重病患的发病较急,且病情发展较快,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故积极寻求有效的临床诊疗以及护理对策对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全程护理是一种严密衔接的护理方式,其护理核心为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着重强调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并优化了抢救流程[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了优质护理干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为(3.4±1.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2)min;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为(3.5±1.3)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1.4)min;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异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工作中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插管时间并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陈军以及刘瑛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并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诊危重病患的生存几率,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4-5]。
综上所述,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插管时间,并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值得在急诊危重病患的抢救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林珠.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35):7950-7952,
[2] 何芳.急诊室危重创伤患者死亡原因研究与急救护理方法[J].中国医学创新,2013,9(35):97-98.
[3] 钱琼.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433-1434.
[4] 陈军.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识别与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29(12):7167-7168.
[5] 刘瑛,沈红.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3,09(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