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树大好乘凉。”但背靠万科、链家两位巨头的万科链家装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链”)却称自己为创业公司。
五月北京,阳光正好。在位于酒仙桥的普天实业园链家总部内,万链与链家其他业务板块共用的休息区中,《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了万链副总经理汪启帆。他身材高大,仪表不俗,给人“高富帅”、“富二代”的感觉,但从其言谈中却能读出他对做好产品的执着,以及试图改变家装业现状的雄心。
万链并不强调花哨的互联网概念,求慢不求快,只醉心和专注于做好产品,实属特立独行的“少数派”。
拒当个“富二代”
北京人对万链的家装广告并不陌生,也能感觉到其与万科和链家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万链是由万科和链家等共同出资成立,董事长是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刘肖。一听便知,这是典型“富二代”,但汪启帆却不以为然。
了解汪启帆有助于了解万链。与以“唯我独尊”为傲的“90后”们不同,70后的汪启帆是“乖巧”的。18岁那年,父亲的话,“男孩子要离家锻炼”,深深影响了他。在2001年大学毕业后,汪启帆选择了当时还不算十分“强悍”的万科。汪启帆回忆道:“万科有人带网球拍,穿运动鞋来上班,这打动了我。工作就该开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凭着这股热情,他开始走南闯北,长春、沈阳、天津、北京都成了他的战场。
人生处处有惊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进入万科的汪启帆不但赶上了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而且有机会加入了万科New Power,即“万科新动力”人才培养计划,备受瞩目。这与万链成立之初所受到的关注如出一辙。
“互联网+”时代,家装行业难以“独善其身”。现在自称“互联网家装”的公司已达200家。2015年发生了59笔融资,土巴兔宣布完成C轮2亿美元融资;爱空间获得景林资本领投的1.35亿元B轮融资;齐家网获得1.6亿美元D轮融资。2016年也热度不减。一时间所谓“互联网+家装”概念甚嚣尘上。
2015年万链的成立也颇受瞩目,但汪启帆却异常冷静。他认为,家装行业与互联网远未实现深度融合,做一款能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好产品才是真的。
“2016年万链销售额虽已突破5亿元,但市场离散度高。如果成功是10,我们连1都没完成。”汪启帆说。有人觉得,万链完全可以依靠万科,毕竟年销售额数千亿元,精装修又是标配。他说:“如果上来就有奶喂,显然不利于长远发展。所以万链主动选择了更难的旧房升级改造和二手房家装市场,避免依靠母公司做内生型业务。”
这也许是“富二代”的励志说辞,但汪启帆觉得这恰是一条前途远大的康庄大道。“如果你上来就走难且宽的路,你会越走越远,反之则违背了创业的初衷。”他说。
万科、链家的筹谋
历数汪启帆两段职业经历,万科和万链。第一次汪启帆很幸运,赶上房地产业的黄金时代。这次转战家装业,能否再受眷顾呢?
万链董事长刘肖曾说,万科和链家两家企业都相中了家装市场,如果单独干,可能都做不好,合作起来就不一样。万科在整个供应链中,能提供产品研发、材料安全监测、有绿色健康保障等采购能力。链家则是个大型交易平台,有客源优势。
家装行业一直饱受偷工减料、材料低劣、甲醛超标、中途加价等问题困扰。“万科和链家进入这个市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用户的痛点没有满足。消费者并没有享受到消费升级的产品。”汪启帆表示。
以他的观察,“很多装修公司一上来就会问你要什么风格?最后无非就是把墙刷白,然后把地板重新做了了事。而二手房最重要的问题是性能改造,比如门窗性能、采暖、管道强弱电、更别提新风除霾了。老百姓的需求长期地、大面积地得不到满足。”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是市场。
当时还在万科的汪启帆发现,看上去是片“红海”的家装业产品严重同质化,竞争相当不激烈。据汪启帆介绍,“就像当年的手机,以前夏新、波导,好多奇奇怪怪的手机,但现实证明,不管是小米还是华为都不算晚,因为行业不停被颠覆。”
万链的“闯入”并不早。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国美、苏宁、海尔等巨头,目前都已跨界杀入家装市场。与此同时,互联网家装品牌也在快速崛起。加上传統家装企业,行业竞争加剧。
这与住房消费升级、供需结构变化息息相关。汪启帆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我在万科15年,经手的新房有1千万平方米,鉴证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房子盖完了还要装修才能住得舒适、体面、赏心悦目。所以很多人发现了这个市场。”他说。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中国家装行业从不到万亿元规模,迅速提升至约4万亿元规模,加上家具、电器、软装等,市场规模蔚为可观。
“求慢”的“独行者”
万链很低调。他们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首先做旧房的性能改造,然后做装修套餐,最后做个性化加载,主推标准化、功能型产品,每隔数月就迭代产品,有点特立独行的味道。
北京某王姓消费者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万链V+产品就是一个标准化装修解决方案,涂料、地板、洁具、厨具、瓷砖、五金件等的品牌、色彩搭配都是统一的,这对有选择障碍的用户是个福音,因为基本没得选。”
相比家装市场产品的五花八门,万链只提供一种产品,直到新产品迭代,而且两年来只在北京市场。“慢即是快。为把产品做好,我们只提供一种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标准化产品。”汪启帆一再强调这点。这样的着力点即是对家装行业现状的判断,更是基于自身特点。
装修行业的现状是从业者队伍庞大,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秩序混乱,同质化竞争严重;材料具有非标准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上述原因都促使万链一上来就必须找到一款尽可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标准化产品。
汪启帆觉得:“万链有提供整齐划一产品的DNA。因为万科一直强调自己是专业化住宅开发商,要用工厂化的方式给普通百姓盖房,这就要求产品是标准化的。万链认为只有标准化才能保证品质。”
万科每年都会推出约20万至25万套精装房。万链不但能从万科获取多年积累的供应商资源以降低成本,也将其装修经验直接带入。加上链家手上握有的二手房用户,可以转化为万链的客源,这些都是万链的有利条件。
万链从去年年初月接单200-300套,到6月份的500套,直至11月接单突破1000套。考验了整个团队的设计、施工、验收,以及客户、工长、品控师之间的衔接顺畅程度,企业的整条供应链基本已经理顺。在万链V+产品被市场接受后,今年3月29日,又发布了“inno home万链盒子”,旨在强化装修套餐和个性化加载。
汪启帆表示,只有北京市场得到稳固后万链才会考虑拓展,比如天津、上海。万科与链家的合作是全国性的战略合作。据他分析,万链的战略拓展空间其实很大,以后还可以拓展增值服务。他说:“现在有大量的智能家居商来找我们,未来的万链成为一个互联网平台也不是没有可能。”但眼下还不适合凑互联网的热闹,而是要把住质量关,只有客户不出问题才是未来的基础。
五月北京,阳光正好。在位于酒仙桥的普天实业园链家总部内,万链与链家其他业务板块共用的休息区中,《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了万链副总经理汪启帆。他身材高大,仪表不俗,给人“高富帅”、“富二代”的感觉,但从其言谈中却能读出他对做好产品的执着,以及试图改变家装业现状的雄心。
万链并不强调花哨的互联网概念,求慢不求快,只醉心和专注于做好产品,实属特立独行的“少数派”。
拒当个“富二代”
北京人对万链的家装广告并不陌生,也能感觉到其与万科和链家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万链是由万科和链家等共同出资成立,董事长是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刘肖。一听便知,这是典型“富二代”,但汪启帆却不以为然。
了解汪启帆有助于了解万链。与以“唯我独尊”为傲的“90后”们不同,70后的汪启帆是“乖巧”的。18岁那年,父亲的话,“男孩子要离家锻炼”,深深影响了他。在2001年大学毕业后,汪启帆选择了当时还不算十分“强悍”的万科。汪启帆回忆道:“万科有人带网球拍,穿运动鞋来上班,这打动了我。工作就该开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凭着这股热情,他开始走南闯北,长春、沈阳、天津、北京都成了他的战场。
人生处处有惊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进入万科的汪启帆不但赶上了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而且有机会加入了万科New Power,即“万科新动力”人才培养计划,备受瞩目。这与万链成立之初所受到的关注如出一辙。
“互联网+”时代,家装行业难以“独善其身”。现在自称“互联网家装”的公司已达200家。2015年发生了59笔融资,土巴兔宣布完成C轮2亿美元融资;爱空间获得景林资本领投的1.35亿元B轮融资;齐家网获得1.6亿美元D轮融资。2016年也热度不减。一时间所谓“互联网+家装”概念甚嚣尘上。
2015年万链的成立也颇受瞩目,但汪启帆却异常冷静。他认为,家装行业与互联网远未实现深度融合,做一款能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好产品才是真的。
“2016年万链销售额虽已突破5亿元,但市场离散度高。如果成功是10,我们连1都没完成。”汪启帆说。有人觉得,万链完全可以依靠万科,毕竟年销售额数千亿元,精装修又是标配。他说:“如果上来就有奶喂,显然不利于长远发展。所以万链主动选择了更难的旧房升级改造和二手房家装市场,避免依靠母公司做内生型业务。”
这也许是“富二代”的励志说辞,但汪启帆觉得这恰是一条前途远大的康庄大道。“如果你上来就走难且宽的路,你会越走越远,反之则违背了创业的初衷。”他说。
万科、链家的筹谋
历数汪启帆两段职业经历,万科和万链。第一次汪启帆很幸运,赶上房地产业的黄金时代。这次转战家装业,能否再受眷顾呢?
万链董事长刘肖曾说,万科和链家两家企业都相中了家装市场,如果单独干,可能都做不好,合作起来就不一样。万科在整个供应链中,能提供产品研发、材料安全监测、有绿色健康保障等采购能力。链家则是个大型交易平台,有客源优势。
家装行业一直饱受偷工减料、材料低劣、甲醛超标、中途加价等问题困扰。“万科和链家进入这个市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用户的痛点没有满足。消费者并没有享受到消费升级的产品。”汪启帆表示。
以他的观察,“很多装修公司一上来就会问你要什么风格?最后无非就是把墙刷白,然后把地板重新做了了事。而二手房最重要的问题是性能改造,比如门窗性能、采暖、管道强弱电、更别提新风除霾了。老百姓的需求长期地、大面积地得不到满足。”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是市场。
当时还在万科的汪启帆发现,看上去是片“红海”的家装业产品严重同质化,竞争相当不激烈。据汪启帆介绍,“就像当年的手机,以前夏新、波导,好多奇奇怪怪的手机,但现实证明,不管是小米还是华为都不算晚,因为行业不停被颠覆。”
万链的“闯入”并不早。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国美、苏宁、海尔等巨头,目前都已跨界杀入家装市场。与此同时,互联网家装品牌也在快速崛起。加上传統家装企业,行业竞争加剧。
这与住房消费升级、供需结构变化息息相关。汪启帆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我在万科15年,经手的新房有1千万平方米,鉴证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房子盖完了还要装修才能住得舒适、体面、赏心悦目。所以很多人发现了这个市场。”他说。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中国家装行业从不到万亿元规模,迅速提升至约4万亿元规模,加上家具、电器、软装等,市场规模蔚为可观。
“求慢”的“独行者”
万链很低调。他们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首先做旧房的性能改造,然后做装修套餐,最后做个性化加载,主推标准化、功能型产品,每隔数月就迭代产品,有点特立独行的味道。
北京某王姓消费者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万链V+产品就是一个标准化装修解决方案,涂料、地板、洁具、厨具、瓷砖、五金件等的品牌、色彩搭配都是统一的,这对有选择障碍的用户是个福音,因为基本没得选。”
相比家装市场产品的五花八门,万链只提供一种产品,直到新产品迭代,而且两年来只在北京市场。“慢即是快。为把产品做好,我们只提供一种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标准化产品。”汪启帆一再强调这点。这样的着力点即是对家装行业现状的判断,更是基于自身特点。
装修行业的现状是从业者队伍庞大,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秩序混乱,同质化竞争严重;材料具有非标准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上述原因都促使万链一上来就必须找到一款尽可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标准化产品。
汪启帆觉得:“万链有提供整齐划一产品的DNA。因为万科一直强调自己是专业化住宅开发商,要用工厂化的方式给普通百姓盖房,这就要求产品是标准化的。万链认为只有标准化才能保证品质。”
万科每年都会推出约20万至25万套精装房。万链不但能从万科获取多年积累的供应商资源以降低成本,也将其装修经验直接带入。加上链家手上握有的二手房用户,可以转化为万链的客源,这些都是万链的有利条件。
万链从去年年初月接单200-300套,到6月份的500套,直至11月接单突破1000套。考验了整个团队的设计、施工、验收,以及客户、工长、品控师之间的衔接顺畅程度,企业的整条供应链基本已经理顺。在万链V+产品被市场接受后,今年3月29日,又发布了“inno home万链盒子”,旨在强化装修套餐和个性化加载。
汪启帆表示,只有北京市场得到稳固后万链才会考虑拓展,比如天津、上海。万科与链家的合作是全国性的战略合作。据他分析,万链的战略拓展空间其实很大,以后还可以拓展增值服务。他说:“现在有大量的智能家居商来找我们,未来的万链成为一个互联网平台也不是没有可能。”但眼下还不适合凑互联网的热闹,而是要把住质量关,只有客户不出问题才是未来的基础。